免疫微环境与肝细胞癌复发转移及“免疫微环境分子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免疫微环境与肝细胞癌复发转移及“免疫微环境分子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论文摘要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简称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位居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6位、死因的第3位,在我国为恶性肿瘤第2位死因。尽管近几十年以来肝癌临床和基础研究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总体而言,肝癌的预后并无显著改善,5年生存率不足5%。手术治疗仍是目前肝癌最有效的方法,但远期疗效欠满意:即使是根治性切除5年复发转移率仍高达60~70%。因此,术后转移复发已成为阻碍肝癌病人长期生存的关键和瓶颈,临床上迫切需要探索肝癌转移复发的分子机制、预测患者预后、寻找有效的干预靶点并设计干预治疗的新方法。传统的肝癌研究注重肿瘤细胞自身,试图从癌细胞本身基因与表型改变来解释肿瘤。研究表明,作为与肿瘤密不可分的局部微环境对肿瘤演进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由于恶性细胞的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上的异质性、不稳定性,以及由此获得的逃避外界压力的克隆选择性生长和适应能力,一切忽视甚至是破坏机体免疫系统的抗肿瘤治疗最终将遭遇治疗抵抗和恶性细胞优势克隆选择性生长。公认为肿瘤的“第七大标志性特征(the Seventh Hallmarker)”的免疫逃逸在肿瘤防治中已处于不可或缺的地位。更有发现,肿瘤局部微环境免疫学因素是一个优于TNM分期的、迄今为止最准确的独立预后指标;肿瘤学家和免疫学家们逐渐达成共识:癌症是一种免疫和微环境疾病。当前,肿瘤治疗的热点和突破口已确定为两方面:一是针对与恶性细胞共生共栖的肿瘤微环境,一是利用机体自身免疫系统。肿瘤微环境之所以日益受到重视,就是在传统研究的不足基础上,看到了癌与宿主互动的极其重要性。基因组学、组织微阵列以及其他高通量研究技术的兴起与日益完善,为肿瘤微环境研究提供了技术与理论保证,既可对以往建立在现象观察基础上的假说进行验证,又可在大规模、无偏倚观察基础上提出新的理论与设想,从而大大推动研究的精确性与进程,成为目前肿瘤学研究的一个方兴未艾的热点,受到了广泛关注。作为免疫特惠器官,肝脏具有独特的免疫系统并参与机体局部及整体水平免疫调节。有理由相信,免疫微环境在肝癌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中发挥了异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首先从肝癌微环境免疫活性细胞的层面和角度,利用组织微阵列和免疫组化技术,原位、在体和系统地探索了局部微环境树突状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类型(亚型)、数目、部位与功能状态在肝癌复发转移中的作用;接着,利用高通量、高灵敏度和精确度的荧光实时定量PCR微阵列芯片研究了肝癌微环境过继免疫(Adaptive immunity)为主的免疫效应、免疫抑制(Immunosuppression)和炎症(Inflammation)相关的标志性基因的表达谱及其与肿瘤复发转移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之上建立了与肝癌复发转移相关的“免疫微环境分子预测模型”;最后,在另一个随机、独立的肝癌患者队列中证明了该“免疫微环境分子预测模型”的稳定性、有效性和通用性,并在细胞水平进行了与分子水平遥相呼应的验证。第一部分微环境免疫活性细胞与肝细胞癌复发转移关系的研究本研究旨在从细胞水平探索肝癌局部微环境树突状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类型(亚型)、数目、部位与功能状态在肝癌复发转移中的作用,为进一步深入进行免疫微环境与肝癌复发转移的高通量、系统性研究奠定基础。本研究中,我们随机选取了两组分别于两个不同时间段(1991年1月—1992年12月,123例,为队列A)(1997年2月—1999年12月,302例,为队列B)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肝细胞癌患者。在队列A中,利用常规组织切片,借助HE染色、普通及双重免疫组化染色,研究了癌内及癌旁微环境S100+树突状细胞、CD3+总T细胞、CD8+效应性T细胞和CD45R0+记忆T细胞形态、分布、数目及其与癌转移复发的关系;在队列B中,借助高通量的组织微阵列及免疫组化染色,研究了癌内及癌旁微环境Foxp3+调节性T细胞、Granzyme B+活化的细胞毒性细胞、CD3+T细胞、CD4+T细胞、CDS+T细胞的分布、数目与肿瘤复发转移的关系。结果发现:(1)HE染色下癌内淋巴细胞主要是区域性地分布在癌间质中,部分成片状或巢状,偶见生发中心,HE染色下癌与癌周的淋巴细胞数目分级与无瘤生存无明显相关(P=0.054,0.071)。树突状细胞形态上主要分为两种:一种近圆形、椭圆形,基本无突触;另一种为不规则形,较多的树突状突起,体积较大,常在淋巴细胞成簇区处密集。双重染色可见其突触与肿瘤细胞接触,跟淋巴细胞相连。(2)多因素生存分析发现,癌内树突状细胞与无瘤生存显著正相关(P=0.005);而癌周树突状细胞与无瘤生存无显著相关性(P=0.329);同样,癌内CD45R0+、CD8+T细胞数目与无瘤生存亦直接正相关(P=0.003、P=0.037)。联合树突状细胞与T细胞亚群进行分析,两者同时多者预后更好(P<0.001)。(3)单因素分析显示,癌内Foxp3+调节性T细胞与无瘤生存及总生存均显著负相关(P=0.015,P=0.006),而Granzyme B+细胞毒性细胞仅与总生存显著正相关(P=0.026)。两者联合分组经多因素分析证实,癌内微环境中调节性T细胞与细胞毒性细胞的比例关系为无瘤生存(P=0.008)及总生存(P<0.0001)的一个独立预测指标,预测能力甚至优于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TNM分期和癌栓(最小的P值和最大的危险度HR)。(4)微环境调节性T细胞(Foxp3+)数目与肝癌血管侵犯及包膜不完整等高侵袭性表型密切相关:有血管侵犯和/或肿瘤包膜不完整者微环境调节性T细胞更多。以上结果表明,作为构成免疫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肝癌局部免疫活性细胞是一个复杂的多细胞群体,它们之间及其与肿瘤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肝癌复发转移中起了十分重要作用。局部免疫反应越强,越不利于肿瘤生长侵袭,反之,则越有利于肿瘤侵袭转移。通过综合评价免疫细胞类型、数量、分布以及功能状态可以准确地把握肝癌患者局部免疫状态,也提示了更深入地研究免疫微环境与肝癌的相互作用、探索肝癌侵袭转移和免疫逃逸机制的理论意义和临床指导价值。第二部分免疫微环境与肝细胞癌复发转移的PCR微阵列研究及“免疫微环境分子预测模型”的建立本研究旨在从分子水平,借助于高通量和高精确度的二代功能分类基因芯片(实时荧光定量PCR微阵列芯片)全面、系统地探索了免疫微环境各种组成成分在肝癌复发转移中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之上建立了来源于肿瘤微环境和机体免疫特征的肝癌分子预测模型。本研究中,我们首先进行了PCR微阵列芯片实验平台的优化;通过广泛细致的检索文献,最终确立了27个免疫效应/过继免疫、免疫抑制和炎症相关的经典的、代表性和标志性基因为本研究的目的基因;借助于我们特别定制的PCR微阵列芯片检测了随机选取的122例肝癌患者手术切除冰冻保存的肿瘤标本中上述基因的表达情况,通过Cluster和Treeview软件对基因表达进行了回顾性的非监督聚类分析(Unsupervised Hierarchical Cluster)和相关性矩阵分析(Correlation Matrix),及聚类结果的生存分析,并进一步利用国际上通用的复发评分系统(Recurrence Score)建立了肝细胞癌复发转移相关的前瞻性预测模型。结果发现:(1)实验优化结果显示,联合TBP和HPRT作为内参照在肝癌研究中既实用又有效。(2)总体25个免疫/炎症相关的标志性基因(排除极低表达或异常基因2个)的非监督聚类分析可初步将患者区分为无瘤生存时间显著差异的两组(P=0.046,HR=0.54,95%CI=0.29-0.99),然而却未能通过多因素验证(P=0.27),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亦未见显著性差异。(3)相关性矩阵分析显示,免疫效应/过继免疫相关基因(GNLY、GZMB、TRAV10、CD3Z、TBX21、IFNG、GATA3、IRF1)和免疫抑制/炎症相关基因(两类:[IL8、MMP7、PGS2、IL1B、TGFB1、HIF1A、MMP9]和[ARG1、NOS2A、IL23A、VEGF、NEMO])各自紧密聚集成独立的类别。(4)单独免疫效应/过继免疫相关基因的非监督聚类分析可将患者区分为无瘤生存(P=0.00035,HR=4.07,95%CI=1.88-8.78)和总生存(P=0.010,HR=2.18,95%CI=1.20-3.97)均显著差异的两组,多因素分析亦验证了无瘤生存的显著性差异(P=0.017);其中,免疫效应/过继免疫相关基因低表达的B组,肿瘤复发、患者死亡、有癌栓、较大肿瘤、晚期TNM和CLIP的病例数要显著多于基因高表达的A组患者。(5)12个炎症/免疫抑制相关基因联合进行聚类分析可将患者被区分为无瘤生存(P=0.023,HR=0.50,95%CI=0.27-0.91)和总生存(P=0.0030,HR=0.45,95%CI=0.26-0.76)显著不同的两组,进一步多因素验证,结果均未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26;P=0.13)。(6)25个基因逐个一一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时仅免疫效应/过继免疫相关基因显示显著的统计学意义,以这8个基因多因素分析的危险系数乘以基因表达值的积的总和而建立的肝癌复发评分预测模型,可将患者显著区分为高危和低危复发转移组(单因素P=0.00011;多因素P=0.0012),该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0.738)仅次于TNM分期(AUC=0.769),优于肿瘤血管侵犯(AUC=0.715)、数目、大小、包膜等临床病理指标。以上结果表明,免疫效应/过继免疫微环境在肝癌复发转移中的具有核心地位,微环境过继免疫反应越强,肿瘤复发转移风险越小,肿瘤恶性生物学表型越轻微,反之,则复发转移风险越大,恶性程度越高;免疫抑制/炎症相关微环境亦在肝癌复发转移中起着一定的辅助和促进作用。基于免疫微环境建立肝癌复发转移分子预测模型是完全可行和有效的,该模型的稳定性、预测能力和通用性需要进一步检验。第三部分“免疫微环境分子预测模型”的分子和细胞水平验证本研究旨在通过另一个随机、独立的肝细胞癌患者队列来检验和评价我们在前一个患者队列中已经建立的“免疫微环境分子预测模型”的稳定性、有效性和通用性,并同时联合这两个队列在细胞水平进行与分子水平遥相呼应的验证。第二部分中,我们利用免疫效应/过继免疫相关基因(GNLY、GZMB、TRAV10、CD3Z、TBX21、IFNG、GATA3、IRF1)建立了“免疫微环境分子预测模型”,本研究中,我们设计了针对这八个基因的特异性real time PCR引物,在随机选取的112例肝细胞癌患者手术切除冰冻保存的肿瘤标本利用real time PCR检测了这八个基因的表达,将其应用于已经建立的预测模型中,通过生存分析以检验该模型的稳定性、有效性和通用性;最后,联合这两个队列的患者构建了组织微阵列,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癌内及癌旁微环境免疫效应性/抑制性/炎症细胞(CD8+、Granzyme B+、CD57+、CD45R0+、CD68+、Foxp3+和αSMA+)数目及分布,即利用相同的患者在细胞水平再次一一对应地检验免疫微环境对肝癌复发转移的预测效能。结果发现:(1)应用“免疫微环境分子预测模型”,可以将患者区分为高危和低危复发转移的两组(单因素和多因素P=0.020),高危组的复发转移风险是低危组的2.13倍以上(HR=2.13)。(2)无论采用细胞计数的中位数、最佳P值法作为分界点依据,还是原始的连续性数值进行分析,癌内微环境免疫效应性细胞(CD8+、Granzyme B+、CD57+、CD45R0+)、癌内(Foxp3+)和癌旁(CD68+、αSMA+)免疫抑制性/炎症细胞与患者复发转移均显著相关;联合两种细胞分析显著性更加明显。以上结果表明,利用肿瘤微环境和免疫特征建立的肝癌复发转移分子预测模型是值得推广的、强有力的前瞻性预测手段,进一步提示了过继免疫微环境在肝癌复发转移中的核心地位;免疫微环境在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具有相似的功能状态和预测能力。结论1.肝癌微环境树突状细胞、记忆T细胞和效应性T细胞与根治性切除术后的复发转移密切相关;微环境调节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比例关系更是肝癌术后复发转移和总生存独立的预测指标;从细胞水平表明了免疫微环境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实时荧光定量PCR常用的内参照基因(GAPDH、ACTB、B2M)在肝癌发生发展中并非稳定表达,联合应用两个内参照基因(TBP和HPRT)既方便实用又可以达到有效的内参作用。3.以GNLY、GZMB、TRAV10、CD3Z、TBX21、IFNG、GATA3、IRF1高表达为特征的免疫效应/过继免疫微环境在肝癌复发转移中的处于核心地位,微环境过继免疫反应越强,肿瘤复发转移风险越小,肿瘤恶性生物学表型越轻微,反之,则复发转移风险越大,恶性程度越高;免疫抑制/炎症相关微环境亦在肝癌复发转移中起着一定的辅助和促进作用。4.基于免疫微环境建立肝癌复发转移分子预测模型是完全可行和有效的,该模型的具有相当的稳定性、较强的预测能力和通用性,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创新点1.首次发现和报道了肝癌微环境中树突状细胞和记忆T细胞与术后复发转移的密切关系,可以作为肝癌复发转移新的预测指标。2.首次发现和报道了肝癌微环境调节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比例关系是术后复发转移和总生存的独立预测指标,并显示了对筛选高危复发患者和指导术后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3.首次发现和报道了real time PCR常用的内参照基因在乙肝相关肝癌中的差异表达,并提出联合应用TBP和HPRT作为肝癌研究用内参照的实用性和有效性。4.通过对肝癌免疫/炎症微环境原位、在体和高通量、系统性研究,证明了过继免疫微环境在肝癌复发转移中的核心地位和决定性作用,以及免疫抑制/炎症微环境对肝癌复发转移的辅助和促进作用。5.利用8个过继免疫相关基因建立了“免疫微环境分子预测模型”,并在验证组中证实了该模型的价值,这是肿瘤研究中首次建立的基于微环境和免疫特征的复发转移预测模型(显著区别于既往的以肿瘤细胞为基础的预测模型)。潜在应用价值1.肝癌微环境免疫活性细胞的类型(亚型)、数目、分布和功能状态是术后复发转移新的独立预测指标,可用于临床筛选高危复发患者和指导术后治疗。2.“免疫微环境分子预测模型”准确、简便、实用,可以制备成临床检测用试剂盒,用于肝癌患者复发转移的前瞻性预测并指导个体化治疗的实施;同时,该模型以微环境非肿瘤细胞为基础,可以在其他肿瘤中推广应用。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部分 微环境免疫活性细胞与肝细胞癌复发转移关系的研究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二部分 免疫微环境与肝细胞癌复发转移的PCR微阵列研究及"免疫微环境分子预测模型"的建立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三部分 "免疫微环境分子预测模型"的分子和细胞水平验证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附件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结直肠癌的免疫微环境研究[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15)
    • [2].非小细胞肺癌肝转移免疫微环境及未来干预策略[J]. 中国癌症杂志 2020(10)
    • [3].脑胶质瘤抑制性免疫微环境形成机制及研究进展[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08)
    • [4].脑胶质瘤免疫微环境的研究进展[J].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2014(05)
    • [5].骨生物材料研究新方向:基于免疫微环境调控的骨再生研究进展[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20(08)
    • [6].中医药调节肿瘤免疫微环境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08)
    • [7].免疫微环境在肺癌中的研究进展[J]. 中国医药导报 2019(35)
    • [8].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骨髓免疫微环境重建研究[J].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6(09)
    • [9].干扰素和自噬在肿瘤免疫微环境中的研究进展[J].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7(03)
    • [10].肿瘤免疫微环境在肿瘤常规治疗效应中的作用[J]. 现代养生 2018(06)
    • [11].原发性肺癌免疫微环境与预后关系探讨[J]. 肿瘤药学 2020(03)
    • [12].多发性骨髓瘤免疫微环境及治疗[J].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20(20)
    • [13].大肠“传道”功能与免疫微环境的相关性探析[J]. 时珍国医国药 2018(10)
    • [14].2a型腺苷受体在促进肿瘤免疫微环境抑制状态形成中的作用[J]. 肿瘤防治研究 2017(06)
    • [15].高分子材料调控肿瘤免疫微环境的研究进展[J]. 高分子学报 2020(05)
    • [16].结直肠癌免疫微环境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作用[J]. 中国肿瘤临床 2020(17)
    • [17].运动调节机体免疫微环境的研究进展[J].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7(03)
    • [18].乳腺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与间质免疫微环境的关系研究[J]. 免疫学杂志 2012(06)
    • [19].转录因子Foxp3在肿瘤免疫微环境中的作用[J]. 山东医药 2010(52)
    • [20].基于免疫微环境下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0(11)
    • [21].外泌体与肿瘤免疫微环境的研究进展[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01)
    • [22].PVAT免疫微环境与血管疾病[J].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9(09)
    • [23].基于肿瘤免疫微环境的胃癌中医药防治[J]. 中医学报 2019(11)
    • [24].应激与肿瘤免疫微环境及其免疫治疗相关研究进展[J]. 药学研究 2017(12)
    • [25].基于单细胞技术的免疫微环境分析在肿瘤预后预测和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 癌症 2019(11)
    • [26].免疫微环境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 2019(20)
    • [27].肿瘤免疫微环境评价在疗效预测中的研究进展[J]. 中国肿瘤临床 2018(12)
    • [28].骨关节炎的免疫微环境浅析[J].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18(02)
    • [29].免疫微环境介导的肿瘤耐受机制及其靶向治疗[J].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2018(S1)
    • [30].六味地黄汤对免疫微环境调节作用的探讨[J]. 四川中医 2008(02)

    标签:;  ;  ;  ;  ;  ;  

    免疫微环境与肝细胞癌复发转移及“免疫微环境分子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