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经济外交研究

东盟经济外交研究

论文题目: 东盟经济外交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国际关系

作者: 何传添

导师: 陈乔之

关键词: 东盟,经济外交,主要经验,重要启示

文献来源: 暨南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当今,经济外交在各国外交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在国际关系中扮演着十分活跃而重要的角色,对促进国际经济、区域经济和各国经济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东盟作为一个区域性的国际经济合作组织,在开展经济外交方面起步早、成效大、有特色,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了学习和借鉴其经验,本人认为有必要对东盟开展经济外交的来龙去脉作一个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这就是本人选择这一研究课题的出发点。 本文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前言,主要是阐明开展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现状与趋势、研究的范围与基本内容,在研究中所要运用的理论和方法等。第二部分是本文的基本内容,由一、二、三章组成。其中,第一章对经济外交及其相关理论作一些介绍和分析;第二章对国际社会的经济外交实践进行论述,一方面对日本和美国这两个经济外交的先行者和成功者进行剖析;另方面对政府间国际经济组织的经济外交也进行探索,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和把握国际社会经济外交的经验和一般规律。第三章是本文重点,首先指出东盟的本质是一个地区性的政府间国际经济组织,是重要的国际社会行为体之一;其次阐析东盟经济外交的由来与发展;再次列举东盟经济外交所取得的主要成效;复次分析研究东盟经济外交的主要特色;最后总结东盟经济外交的成功经验。第三部分是结论,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明确指出国际社会尤其是东盟经济外交对我国的若干启示,同时也对如何进一步深化这方面的研究提出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论文目录: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2 研究现状和研究设想

1.2 研究范围、内容和研究方法

1.2.1 研究范围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方法

2 经济外交及其基础理论

2.1 何谓外交与经济外交

2.1.1 外交的本质和定义

2.1.2 当今外交的基本特征

2.1.3 经济外交的涵义

2.1.4 经济外交是外交的分支

2.2 经济外交的演变、类型和作用

2.2.1 经济外交的演变

2.2.2 经济外交的类型

2.2.3 经济外交的作用

2.3 经济外交的基础理论

2.3.1 经济自由主义理论

2.3.2 国际经济政策协调论

2.3.3 国际经济相互依赖理论

2.3.4 地缘经济学

2.3.5 地缘政治理论

3 国际社会的经济外交实践

3.1 日本、美国是经济外交的先行者和成功者

3.1.1 二战后日本经济外交的演变和功能

3.1.2 冷战后美国经济外交的特征和成效

3.2 政府间国际经济组织的经济外交

3.2.1 政府间国际组织是重要的国际行为体

3.2.2 冷战后政府间国际经济组织功能的新发展

3.2.3 政府间国际经济组织经济外交的内容和目的

3.2.4 政府间国际经济组织经济外交的成效与问题

3.3 国际社会经济外交实践的经验与启示

3.3.1 国际社会经济外交实践的经验

3.3.2 国际社会经济外交实践的启示

4 东盟经济外交的缘起与成效

4.1 东盟是有独立对外行为能力的经济组织

4.1.1 东盟是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4.1.2 东盟是有独立对外行为能力的行为体

4.1.3 东盟经济外交的决策机制和原则

4.2 东盟经济外交的由来与发展

4.2.1 东盟经济外交的由来与背景

4.2.1.1 东盟经济外交的由来

4.2.1.2 东盟经济外交缘起的背景

4.2.2 东盟经济外交的发展和调整

4.2.2.1 东盟经济外交的发展(1976-1989年)

4.2.2.2 东盟经济外交的转型(1990-1997年)

4.2.2.3 东盟经济外交的受挫和调整(1997年-)

4.3 东盟经济外交的重要成效

4.3.1 创造了东盟的经济奇迹

4.3.2 提高了东盟的国际地位

4.4 东盟经济外交的主要特色

4.4.1 政策上的开放性

4.4.2 决策上的协商性

4.4.3 机制上的复合性

4.4.4 行为上的双轨制

4.5 东盟经济外交的成功经验

4.5.1 坚持经济中心主义

4.5.2 完善政策法制体系

4.5.3 适时把握国际机遇

4.5.4 采取灵活实用对策

4.5.5 增强国际竞争基础

5 东盟经济外交的启示与思考

5.1 东盟经济外交的启示

5.1.1 东盟经济外交对中国的影响

5.1.2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外交新模式

5.1.2.1 坚持外交服务经济建设

5.1.2.2 立足周边面向亚太

5.1.2.3 积极创造贸易机会

5.1.2.4 大国-多边-可持续发展三位一体

5.1.2.5 保障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5.2 结论与思考

5.2.1 本文结论

5.2.2 进一步研究的思考

注释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发布时间: 2005-10-27

参考文献

  • [1].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效应的实证研究[D]. 史智宇.复旦大学2004
  • [2].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竞争与合作研究[D]. 孙林.南京农业大学2005
  • [3].东盟贸易政策的经济效应研究[D]. 谢润德.武汉大学2014
  • [4].中国—东盟国家服务贸易效应的实证研究[D]. 王娟.西南交通大学2011
  • [5].中国—东盟农业比较优势与合作战略研究[D]. 唐盛尧.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
  • [6].经济安全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D]. 彭文平.暨南大学2010
  • [7].中国—东盟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研究[D]. 贾中华.武汉大学2013

相关论文

  • [1].东盟区域贸易合作的贸易效应研究[D]. 陈雯.厦门大学2002
  • [2].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效应的实证研究[D]. 史智宇.复旦大学2004
  • [3].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竞争与合作研究[D]. 孙林.南京农业大学2005

标签:;  ;  ;  ;  

东盟经济外交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