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肉搜索”引发的个人隐私权侵权问题及解决方法

“人肉搜索”引发的个人隐私权侵权问题及解决方法

论文摘要

“虐猫事件”,“铜须门事件”等“人肉搜索”行为使得个人隐私权问题突显,如何解决个人隐私权的侵权问题也成为了大家关注的重点。本文在对大量文献搜集整理的基础上,采用分析归纳和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总结并提出了“人肉搜索”的概念、特点及其带来的影响,隐私权的概念、保护现状,如何认定“人肉搜索”引发的个人隐私的侵权行为等。通过借鉴国外对隐私权保护的一些做法,对我国如何解决个人隐私权侵权问题提出建议,主要是完善隐私权的法律保护体系,加强对网络运营商的监理,网民既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也要自律,以及实行网络实名制,重点在于网络实名制的建立。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整体结构
  • 1.4 评述
  • 1.5 创新点
  • 1.6 主要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人肉搜索"与隐私权保护概述
  • 2.1 "人肉搜索"概述
  • 2.1.1 "人肉搜索"的起源
  • 2.1.2 "人肉搜索"的概念
  • 2.1.3 "人肉搜索"的典型事件
  • 2.1.3.1 "虐猫事件"
  • 2.1.3.2 "铜须门事件"
  • 2.1.3.3 "华南虎事件"
  • 2.1.3.4 "死亡博客事件"
  • 2.1.3.5 "天价头事件"
  • 2.1.3.6 "辽宁女事件"
  • 2.1.4 "人肉搜索"的特点
  • 2.1.4.1 搜索准确性高
  • 2.1.4.2 参与搜索的人多
  • 2.1.4.3 "创造"信息
  • 2.1.4.4 匿名参与
  • 2.1.4.5 信息公开,与现实相联系
  • 2.1.5 "人肉搜索"的过程及参与主体
  • 2.1.5.1 "人肉搜索"的过程
  • 2.1.5.2 "人肉搜索"的参与主体
  • 2.1.6 "人肉搜索"的社会影响
  • 2.1.6.1 积极影响
  • 2.1.6.2 消极影响
  • 2.2 隐私权保护的概述
  • 2.2.1 隐私权概念的产生和界定
  • 2.2.1.1 隐私权概念的产生
  • 2.2.1.2 隐私权概念的界定
  • 2.2.2 国外对隐私权保护的现状
  • 2.2.2.1 美国
  • 2.2.2.2 德国
  • 2.2.2.3 英国
  • 2.2.2.4 韩国
  • 2.2.2.5 日本
  • 2.2.3 我国隐私权保护现状
  • 2.2.4 我国隐私权发展存在的问题
  • 2.3 "人肉搜索"中的个人隐私权问题分析
  • 2.3.1 "人肉搜索"中的个人隐私权问题
  • 2.3.2 "人肉搜索"中隐私权与言论自由的关系
  • 2.3.3 "人肉搜索"中隐私权的侵权形式
  • 2.3.4 "人肉搜索"行为侵犯隐私权的特点
  • 2.3.4.1 侵权行为发生在网络
  • 2.3.4.2 被侵权人范围广
  • 2.3.4.3 缺少法律依据
  • 2.3.4.4 侵权责任难认定
  • 第三章 "人肉搜索"中隐私权侵权责任的认定
  • 3.1 "人肉搜索"中隐私权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
  • 3.2 "人肉搜索"中隐私权侵权主体
  • 3.2.1 发起者和参与搜索者
  • 3.2.2 网络服务提供商(ISP)
  • 3.3 隐私权侵权责任的认定
  • 第四章 "人肉搜索"行为侵犯隐私权问题的解决方法
  • 4.1 完善隐私权的法律保护体系
  • 4.2 加强对网络服务商的监管
  • 4.3 网民既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也要自律
  • 4.4 实行网络实名制
  • 第五章 网络实名制的建立和完善
  • 5.1 "人肉搜索"与网络实名制
  • 5.2 国外网络实名制的建立情况
  • 5.2.1 韩国网络实名制的发展
  • 5.2.2 韩国网络实名制的内容
  • 5.3 我国网络实名制的建立
  • 5.3.1 韩国网络实名制对我国的借鉴
  • 5.3.2 我国网络实名制的建立情况
  • 5.3.3 我国如何实行网络实名制
  • 5.3.3.1 完善制度
  • 5.3.3.2 技术支持
  • 5.3.3.3 网络实名的实施
  • 5.3.3.4 基于网络实名的论坛实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个人信息泄露的侵权问题研究[J]. 法制博览 2020(07)
    • [2].知识付费市场的侵权问题与对策[J]. 青年记者 2020(15)
    • [3].知识付费的侵权问题、产生原因及建议[J]. 传播与版权 2019(06)
    • [4].法律经济视野下商标侵权问题分析[J].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6(21)
    • [5].如何防范新闻媒体中的公众人物隐私侵权问题——评《新闻媒体侵权问题研究——新闻媒体侵权的判定、抗辩与救济》[J]. 中国教育学刊 2016(05)
    • [6].浅谈如何从技术上解决网络超链接侵权问题[J]. 数码世界 2017(08)
    • [7].商标淡化下的侵权问题现状调研报告[J]. 法制与经济 2020(01)
    • [8].新型电商竞争下的商标侵权问题研究——以某猫与某东的双十一战争为引例[J]. 法制博览 2016(19)
    • [9].探析云计算中临时复制侵权问题[J]. 法制博览 2017(01)
    • [10].浅议我国字幕组侵权问题[J]. 法制博览 2016(36)
    • [11].“因言获罪”——言论侵权问题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14(24)
    • [12].浅析微博语境下的媒介侵权问题[J]. 新闻知识 2013(09)
    • [13].外企专利化合物“被”到期,屡发声明能否解决涉嫌侵权问题?[J]. 农药市场信息 2019(22)
    • [14].从信息传播与分享看微信侵权问题形成与版权保护难点[J]. 中国编辑 2016(03)
    • [15].供热合同履行中的侵权问题研究[J]. 法制博览 2015(33)
    • [16].跟团旅游中常遇的侵权问题简析——以厦门游展开思考[J]. 神州 2013(06)
    • [17].基于手机阅读的侵权问题分析[J]. 东方企业文化 2013(07)
    • [18].婚内侵权问题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13(20)
    • [19].从“手机电视第一案”探讨手机电视的侵权问题[J]. 新闻世界 2009(11)
    • [20].关于公众人物表情包的肖像权侵权问题的探究[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3)
    • [21].深度链接侵权问题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17(27)
    • [22].浅析编辑出版活动中的侵权问题[J]. 传播与版权 2015(02)
    • [23].图片侵权问题分析及风险防范[J]. 出版发行研究 2013(01)
    • [24].民法典背景下机动车侵权问题的法律省思与地方创新[J]. 法制与经济 2020(09)
    • [25].网络著作权侵权问题研究[J]. 榆林学院学报 2017(03)
    • [26].垃圾短信侵权问题研究[J]. 理论界 2010(06)
    • [27].软件侵权问题中的法与利[J]. 中国城市经济 2010(07)
    • [28].城管执法侵权问题的主要原因探析[J]. 消费导刊 2009(13)
    • [29].探析我国数字出版侵权问题[J]. 传媒论坛 2020(16)
    • [30].国内游戏产业中侵权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 东南传播 2019(05)

    标签:;  ;  ;  

    “人肉搜索”引发的个人隐私权侵权问题及解决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