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的国度与感性的世界 ——鲁迅与沈从文乡土文学的比较

理性的国度与感性的世界 ——鲁迅与沈从文乡土文学的比较

论文摘要

20世纪的乡土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乡土文学自身来说也出现了不同的分支。鲁迅所代表的启蒙主义的乡土小说,开创了我国现代乡土文学之先河,影响了其后几代乡土作家及作品。与此同时在中国现代文坛上也出现了一支与鲁迅乡土小说风格迥异的另一种乡土文学,这就是沈从文所代表的原始、纯美的“湘西世界”。可以说,鲁迅和沈从文分别代表了中国现代乡土文学最具典型的两种写作倾向。鲁迅始终以启蒙为己任,揭示痛苦,以引起疗救的注意。他笔下的乡土世界是一个充满理性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作者站在理性启蒙主义的立场,预设小说人物的一切活动,达到救国救民的目的。而沈从文的乡土小说,强调的是对自然人性的保留,强调人与生俱来的强悍的力量和顺其自然的天性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围绕着这个主题,沈从文营造了一个安静、祥和、纯美、未经现代文明浸染的自然世界。在这个自然淳朴的世界里,作者倾注了全部的感情,浪漫的情调到处弥漫;在这个感性的世界里,充满了诗情画意,实现了对美的刻意追求。但不论是鲁迅的“启蒙主义”,还是沈从文的“牧歌情调”,其乡土作品中都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矛盾和困顿。在鲁迅这里,发现了启蒙者与被启蒙者无法调和的隔膜,被启蒙者对上层社会变革的冷漠和麻木,启蒙者对下层社会的无知甚至“逃避”,具体转化为不幸的下层民众与上流反叛者的冲突和紧张,因而导致了鲁迅一代知识分子的集体逃亡。从沈从文来说,它所极力营造的审美世界终究抵挡不了现代社会的侵染,多年努力营造,预要实现的湘西的梦,与实际的境况无法相比。这样的对比使沈从文作为“最后一个浪漫派”的立场和自信也很难坚守,就更不用说是对自然人性的追求了。也正是这样的矛盾和困境,成为沈从文对审美湘西世界书写终止的一个原因。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就鲁迅,沈从文乡土文学的思想、情感和艺术进行对比,对二十世纪的中国现代乡土文学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尝试着梳理鲁迅与沈从文乡土文学的脉络。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主流文化与边缘文化
  • 第二章 理性的现实与感性的世界
  • 第三章 启蒙主义的人性和自然的人性
  • 第四章 无法回避的矛盾与困境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十七年乡土小说的写真性与功利性[J].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04)
    • [2].论鲁迅与沈从文乡土小说的异质同构性[J]. 武汉航海(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4)
    • [3].乡土小说研究的前景与困惑——贺仲明教授访谈录[J].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0(01)
    • [4].新世纪乡土小说中农民性观念的现代嬗变[J]. 深圳社会科学 2020(01)
    • [5].新时期以来乡土小说中农民消费观念的更替与代际反哺[J]. 语文学刊 2020(01)
    • [6].论孙全鹏乡土小说中的伦理书写[J]. 河南农业 2020(12)
    • [7].鲁迅和沈从文乡土小说中的祠堂与庙宇叙事[J]. 名作欣赏 2020(15)
    • [8].“城乡变奏曲”——新世纪乡土小说城乡关系研究综述[J]. 戏剧之家 2020(14)
    • [9].论现代乡土小说中的乡绅、地主形象[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3)
    • [10].论新世纪乡土小说中农民的“疾病”书写[J].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03)
    • [11].论现代乡土小说中暴力与政治美学[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05)
    • [12].论新世纪乡土小说农民现代体验的“后寻根”转向[J]. 社会科学动态 2020(10)
    • [13].台湾“新乡土”论述再审思[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5)
    • [14].新世纪乡土小说中的乡村选举书写[J]. 名作欣赏 2019(05)
    • [15].中国乡土小说理论的百年流变与学术建构[J]. 当代作家评论 2019(02)
    • [16].中国乡土小说研究的百年流变[J]. 当代作家评论 2018(01)
    • [17].空间拓展、思辨意识与综合性文本细读——评《乡村伦理与乡土书写——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乡土小说研究》[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 [18].浅论河南当代乡土小说创作的审美追求[J].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02)
    • [19].左翼乡土小说政治伦理视域下的革命书写[J]. 文艺争鸣 2016(12)
    • [20].左翼乡土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局限[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1)
    • [21].论20世纪20年代四川现代乡土小说[J]. 当代文坛 2017(01)
    • [22].左翼乡土小说语言及句法的本土化[J]. 兰州学刊 2017(06)
    • [23].左翼乡土小说中对于革命者的身体规训与革命书写[J]. 中国文学研究 2017(01)
    • [24].日本经验与台湾经验——论台湾早期乡土小说的两种叙事(1920s-1940s)[J]. 华文文学 2017(04)
    • [25].当代西部乡土小说中的农民形象与自然书写[J]. 河西学院学报 2017(04)
    • [26].城乡流动视野中的乡土小说——以当代文学中的乡土小说创作为例[J]. 上海文化 2017(10)
    • [27].论“鲁迅与台湾乡土小说”课题研究的当代价值与意义[J]. 美与时代(下) 2015(11)
    • [28].从书斋走向荒原——新世纪乡土小说消费化表征探析[J]. 宁夏社会科学 2016(01)
    • [29].历史转换与文学新势力的兴起——台湾新乡土小说创作论[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1)
    • [30].乡土书写中的青少年论述——以台湾新乡土小说为中心[J]. 华文文学 2016(03)

    标签:;  ;  ;  ;  

    理性的国度与感性的世界 ——鲁迅与沈从文乡土文学的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