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盆地沅江凹陷的发育特征与含油气性研究

洞庭盆地沅江凹陷的发育特征与含油气性研究

论文摘要

沅江凹陷位居洞庭盆地之中,是其中的一个沉陷最深、地层发育最完整、沉积厚度最大、油气显示最丰富、资源前景最好的凹陷。该凹陷北与华容隆起相接,南邻雪峰隆起,东西分别与麻河口凸起和目平湖凸起相离连,呈北东向延伸,长约75千米,宽约33千米,是一个较典型的东南断西北超的中、新生代箕形凹陷。论文总的指导思想是以现代石油地质理论为基础,以整体、动态、系统、综合分析为原则,以成盆—成烃—成藏研究为主线,运用残留盆地油气成藏系统评价思路,从盆山耦合关系切入,研究含油气系统成藏要素及其相互作用过程,探讨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和油气分布的有序性,取得如下主要的创新性成果和认识: 1:系统分析了洞庭盆地形成演化与雪峰—幕阜构造带的关系,提出来了盆山之间一共经历了四期的盆山耦合过程:1) 燕山早中期的盆山耦合过程;2) 燕山晚期的盆山耦合;3) 早喜马拉雅期的盆山耦合;4) 晚第三纪的盆山耦合。 2:描述了沅江凹陷内的构造样式,认为凹陷内构造变形具有西南断、东北超的的箕状断陷特征,并将凹陷划分为三个一级构造带及九个二级构造带,并将其在各个盆山耦合过程中的具体构造演化特征划分为5个发展阶段:①中白垩世扭张性盆地发展阶段,②晚白垩世坳陷阶段,③古新世至始新世断陷盆地扩张阶段,④始新世中晚期断陷盆地收缩阶段,⑤晚第三纪至第四纪坳陷阶段等五个阶段。 3:对工区内的白垩系地层与第三系地层的界限的进行了确定,并根据钻井资料将沅一段自上而下可将其划分为彼此相间的四个辅助标致层(即Ⅰ-Ⅳ油层组),沅二段可划分为第三、四两个辅助电性标志,并确定沅一段、沅二段的分界线,以及对工区地层与邻区地层进行了对比。 4:沅江凹陷早第三纪经历了冲积扇、河流→湖泊(扇三角洲、三角洲、湖底扇)→河流的发育演化过程,反映了盆地从初期形成→扩张→萎缩的完整演化序列。早第三纪后期由于受到喜山期的褶皱抬升作用,使盆地沉积遭受严重剥蚀并日渐萎缩。并将其划分为两个Ⅲ级层序,层序Ⅲ3(E1t—E2y)形成于盆地断—坳时期,层序Ⅲ4(E2h—E2x)形成于盆地坳陷期。各层序充填阶段发育的沉积体系有相似之处,又各有特点。 5:通过对沅江凹陷的烃源岩的类型,分布发育规律的分析后,综合认为沅江凹陷的有利烃源层主要发育在半地堑的二个深洼部位,早第三纪沅江早期,是凹陷的主力烃源岩主要发育期,控制了烃源岩的分布、规模和质量。而储集层则主要发育在沉积层序顶部的高水位晚期和低水位早期,因此提出凹陷深洼处发育的扇三角洲及湖泊三角洲砂体,是油气的有利勘探区。 6:我们认为,沅江凹陷下第三系和白垩系油源均来自下第三系本身,在对其含油气系统的划分上,将其作为“一源多储”的三个相互叠置的含油气子系统对待:1) E1t+E2y1—E2y含油气子系统;2) E1t+E2y1—K3f含油气子系统;3) E1t+E2y1—E2h含油气子系统。上述三个含油气子系统虽然储集层各不相同,但是烃源层基本上是一样的。因此,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论文来源、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历史及现状
  • 1.2.1 中国南方白垩-第三系盆地勘探的历史与现状
  • 1.2.2 研究区的勘探历史与现状
  • 1.3 主要工作量
  • 1.4 研究方法、手段
  • 1.5 取得的主要成果、认识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及基底特征
  • 2.1.1.基底类型及其主要特征
  • 2.2 区域构造发展简史
  • 2.2.1 晚元古代发展时期(扬子构造运动旋回)
  • 2.2.2 早古生代发展时期(加里东构造运动旋回)
  • 2.2.3 晚古生代一中三叠世发展时期(华力西一印支构造运动旋回)
  • 2.2.4 晚三叠世—侏罗纪发展时期(印支—早燕山构造运动旋回)
  • 2.2.5 白垩纪及其以后发展阶段(晚燕山—喜山期构造运动)
  • 3 地层发育特征、地层划分对比
  • 3.1 基底地层
  • 3.2 白垩系—第四系地层
  • 3.2.1 白垩系划分沿革
  • 2d)'>3.2.1.1 中白垩统大旺坪组(K2d)
  • 2dj)'>3.2.1.2 中白垩统戴家冲组(K2dj)
  • 2s)'>3.2.1.3 中白垩统三阳港组(K2s)
  • 2f)'>3.2.1.4 上白垩统分水坳组(K2f)
  • 3.2.2 下第三系划分沿革
  • 1t)'>3.2.2.1.桃源组(E1t)
  • 2y)'>3.2.2.2.沅江组(E2y)
  • 2h)'>3.2.2.3.汉寿组(E2h)
  • 2x)'>3.2.2.4.新河口组(E2x)
  • 3.2.3.上第三系(N)—第四系(Q)
  • 3.3 白垩系—下第三系横向特征及对比
  • 3.3.1 白垩系地层的对比
  • 3.3.2 下第三系地层特征及横向对比
  • 4 构造演化特征
  • 4.1 沅江凹陷构造特征与构造发育规律
  • 4.1.1 构造单元划分
  • 4.1.1.1 一级构造单元特征
  • 4.1.1.2 二级构造带的主要特征
  • 4.1.2 断裂特征
  • 4.1.3 构造样式及局部构造
  • 4.2 洞庭盆地与周边造山带盆山耦合关系的讨论
  • 4.2.1 盆地的发育史及控制因素
  • 4.2.2 盆山耦合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4.2.3 问题的提出
  • 4.2.4 盆山耦合过程
  • 4.2.4.1 燕山早中期的盆山耦合过程:晚侏罗世—早白垩世
  • 4.2.4.2 燕山晚期的盆山耦合:晚白垩世早中期
  • 4.2.4.3 早喜马拉雅期的盆山耦合:晚白垩世晚期—早第三纪
  • 4.2.4.4 晚第三纪的盆山耦合
  • 4.3 沅江凹陷在各期耦合过程中的构造演化分析
  • 4.3.1 凹陷性质
  • 4.3.2 沅江凹陷成盆各期的构造演化特征
  • 4.3.2.1 中白垩世扭张性盆地发展阶段
  • 4.3.2.2 晚白垩世坳陷阶段
  • 4.3.2.3 古新世至始新世断陷盆地扩张阶段
  • 4.3.2.4 始新世中晚期断陷盆地收缩阶段
  • 4.3.2.5 晚第三纪至第四纪坳陷阶段
  • 5 沉积环境分析
  • 5.1 简要地层特征
  • 5.1.1 白垩系
  • 5.1.1.1 中白垩统
  • 3f)'>5.1.1.2 上白垩统分水坳组(K3f)
  • 5.1.2 下第三系
  • 1t)'>5.1.2.1 古新统桃源组(E1t)
  • 2y)'>5.1.2.2 始新统沅江组(E2y)
  • 2h)'>5.1.2.3 始新统汉寿组(E2h)
  • 2x)'>5.1.2.4 始新统新河口组(E2x)
  • 5.1.3 上第三系(N)及第四系(Q)
  • 5.2 沉积环境分析
  • 5.3 简要沉积相分析
  • 5.3.1 工区基本情况
  • 5.3.2 沉积相在工区内的展布状况
  • 5.3.2.1 中白垩世大旺坪—戴家冲期
  • 5.3.2.2 中白垩世三阳港期
  • 5.3.2.3 晚白垩世分水坳期
  • 5.3.3.4 早第三纪古新世桃源期
  • 5.3.2.5 早第三纪始新世沅江期
  • 5.3.2.6 早第三纪始新世汉寿期
  • 5.3.2.7 早第三纪始新世新河口期
  • 5.3.3 部分单井的沉积相分析
  • 6 层序地层学及储集层分析
  • 6.1 沅江凹陷中、新生代层序地层划分
  • 6.1.1 断陷盆地层序地层学模式及其主要特征
  • 6.1.1.1 体系域界面特征及凝缩层特征
  • 6.1.1.2 体系域模式
  • 6.1.2 沉积层序(旋回)的划分及体系域分析
  • 6.1.2.1 沉积层序(旋回)的划分
  • 6.2 沅江凹陷中、新生代层序地层的主要特征和差异性
  • 6.3 层序地层与油气的关系
  • 6.3.1 沉积层序对生油层的控制作用
  • 6.3.2 沉积层序对储集层的控制作用
  • 6.3.3 沉积层序对盖层的控制作用
  • 6.4 生储盖组合与层序关系的简要分析
  • 6.4 储集条件分析
  • 6.4.1 陆相碎屑岩储集层
  • 6.4.2 湖相碳酸盐岩及盐膏岩储集层
  • 7 源岩研究
  • 7.1 沅江凹陷油气显示及分布特征
  • 7.2 可能烃源岩的特征及分布
  • 7.3 油气性质与油源对比
  • 7.4 油气成藏条件
  • 7.5 油气聚集成藏的有利区带
  • 8 含油气系统及其初步研究
  • 8.1 含油气系统的基本概念
  • 8.2 含油气系统的成因分类
  • 8.3 对本区及邻区的含油气性及成藏要素分析
  • 8.3.1 油气显示特征
  • 8.3.2 油气成藏的主要地质因素
  • 8.4 沅江凹陷含油气系统的划分与成藏分析
  • 8.4.1 本区含油气系统的划分及其特征
  • 8.4.2 沅江凹陷下第三系含油气系统成藏分析
  • 9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
  • 图版说明
  • 图版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洞庭盆地沅江凹陷的发育特征与含油气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