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密检测系统温度影响研究

气密检测系统温度影响研究

论文摘要

在现代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气密检测技术已成为保证产品质量、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由于气体的特殊性质,使得温度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很大。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建立了气体直压和差压检测系统数学模型,并通过仿真和实验分析了环境温度等对系统检测结果的影响。首先,根据气体动力学和热力学理论建立了容腔泄漏过程的数学模型。通过数值仿真分析了气体直压检测和差压检测过程中环境温度对容腔内气体的压力、温度和容腔漏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直压检测法进行正压检测过程中,升温时容腔漏率下降速度变慢,降温时容腔漏率下降速度变快。微泄漏情况下,容腔内气体温度恢复到环境温度之前,差压检测法检测漏率比容腔实际漏率大;气体温度恢复到环境温度后,通过差压检测法检测的漏率略小于容腔的实际漏率。容腔的容积、漏孔和检测压力越大,差压检测法的计算漏率与被测容腔的实际漏率偏差越大。其次,设计并建立了直压检测系统实验台,基于LabVIEW软件平台编制了系统控制软件,对常温、升温和降温过程中环境温度对直压检测结果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微泄漏过程中泄漏对容腔内气体的温度影响较小。正压检测过程中,容腔的漏率随容腔内气体压力的下降和温度的上升而减小;负压检测过程中,容腔的漏率随容腔内气体压力和温度的上升而减小。在容腔内外温差变化较小时,容腔的等效传热系数随容腔内气体温度的上升而下降,随容腔内气体温度的下降而升高。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检测压力和传热系数的容腔漏率计算方法,对比一般直压检测法检测漏率分析了基于检测压力和传热系数的容腔漏率检测法的检测效果。检测结果表明:在容腔传热系数较小的情况下,基于检测压力和传热系数的容腔漏率检测法可以明显减小环境温度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本课题为深入研究温度对气密检测系统的影响奠定了良好的理论与实验基础。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气密检测技术现状
  • 1.2 气密检测过程中温度影响研究现状
  • 1.3 课题来源、目的及意义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气密检测系统数学建模与仿真分析
  • 2.1 直压检测系统
  • 2.2 差压检测系统
  • 2.3 小结
  • 3 气密检测系统温度影响实验研究
  • 3.1 实验系统设计
  • 3.2 容腔初始压力控制
  • 3.3 正压检测过程中温度对容腔漏率的影响
  • 3.4 负压检测过程中温度对容腔漏率的影响
  • 3.5 小结
  • 4 基于检测压力和传热系数的容腔漏率检测
  • 4.1 检测原理
  • 4.2 结果分析比较
  • 4.3 小结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2 实验台照片
  • 相关论文文献

    • [1].KD421:安全节流阀[J]. 科技创新与品牌 2017(08)
    • [2].推导压力容腔的新公式[J]. 液压气动与密封 2016(09)
    • [3].容腔缓冲调压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J]. 测控技术 2018(09)
    • [4].小容腔高压超高压控压系统设计[J]. 机械工程师 2015(02)
    • [5].高压容腔卸压曲线研究及应用分析[J].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17(03)
    • [6].轴流压气机主流在封严篦齿上游容腔内流动结构的数值研究[J]. 兵工自动化 2018(07)
    • [7].一种多容腔塑料袋[J]. 橡塑技术与装备 2018(18)
    • [8].开式泵控非对称缸负载容腔独立控制耦合特性[J]. 中国机械工程 2017(14)
    • [9].高压气动系统负载容腔压力伺服控制仿真研究[J]. 液压与气动 2019(12)
    • [10].可变体积容腔内气体压力的模糊PID控制[J]. 探测与控制学报 2018(03)
    • [11].移动插板容腔对发动机压力畸变流场的影响[J]. 航空动力学报 2018(09)
    • [12].非绝热单孔容腔瞬态响应的零维建模[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18(02)
    • [13].基于6σ方法的单作用液压容腔建压特性研究[J]. 石油化工建设 2019(06)
    • [14].一种容腔效应标定技术及其在高频响动态探针中的应用[J]. 航空动力学报 2011(12)
    • [15].多容腔耦合的瞬态响应实验研究[J]. 推进技术 2020(03)
    • [16].双定子单作用叶片泵闭死容腔的压力特性[J].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7(04)
    • [17].容腔调相的单级行波热声发动机起振特性[J]. 声学学报 2018(05)
    • [18].一种基于容腔节点的液压系统建模语言及实现[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11(04)
    • [19].基于预压缩容腔的柱塞泵脉动研究[J]. 机床与液压 2020(05)
    • [20].潜入喷管背部容腔对点火初期压强振荡影响的数值研究[J]. 固体火箭技术 2011(04)
    • [21].基于霍普金森压杆的电爆管小容腔输出压力测试[J]. 火工品 2020(02)
    • [22].基于容腔调节的钢轨打磨压力控制系统[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15(05)
    • [23].银耳安全容腔绿色栽培技术[J]. 食用菌 2009(06)
    • [24].基于平衡阀先导阻尼网络的封闭容腔特性研究[J]. 液压与气动 2016(05)
    • [25].热容腔结构参数对近膜面流动的影响[J]. 膜科学与技术 2012(04)
    • [26].装有易燃易爆药剂的封闭容腔高压充气焊接技术[J]. 兵工自动化 2020(05)
    • [27].开式泵控非对称缸负载容腔独立控制系统(英文)[J].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 2018(03)
    • [28].静子容腔泄漏对某压气机性能影响的数值研究[J]. 航空动力学报 2014(11)
    • [29].微能耗压边封闭容腔液体压力伺服控制研究[J]. 塑性工程学报 2008(04)
    • [30].单孔容腔瞬态充气换热的理论分析方法[J]. 航空学报 2020(01)

    标签:;  ;  ;  

    气密检测系统温度影响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