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1.达氏鳇隶属于硬骨鱼纲(Osteichthyes),辐鳍亚纲(Actinopterygii),软骨硬鳞总目(Chondrostei),鲟形目(Acipenseriformes),鲟科(Acipenseridae),鳇属。鳇属仅有两个种,其一是著名的欧洲鳇,鱼子酱售价高达$10000/kg,分布于黑海里海和咸海流域,据记载欧洲鳇最大个体长6米,体重3200千克(Berg,1948);其二就是分布于黑龙江的达氏鰉,达氏鰉体长可达5.6米,体重达到1000千克(Mikhail L.et al,1997)。达氏鳇是黑龙江特产鱼类,为珍稀种类。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其“鱼子酱”,为上等佳肴,被誉为“黑色黄金”,达氏鳇经济价值极高,现在产地鱼体售价140元/kg左右,鲜冻脊索每千克售价400元,鱼胃价格200元/kg,鱼皮也是上等制革原料。其鱼子酱国内售价5000元/kg左右。达氏鳇为凶猛的肉食性鱼类,耐低温,一年四季在自然界均摄食生长,生长适宜温度为15~22℃。达氏鳇性成熟晚,生殖周期长,雌鱼初始成熟年龄16~20年,雄鱼为12年以上,繁殖水温12~21℃。就自然水域种群的数量而言,达氏鳇已经成为濒危物种,其自然资源已遭到严重的破坏。主要是人为酷捕、兴修水利(兴建大坝)和环境污染所致。2.在2001-2002年5-6月对黑龙江中下游江段捕捞的达氏鳇亲鱼进行严格地挑选、运输、蓄养,经过催产试验发现,雄性亲鱼对HCG、HCG+鲤脑垂体没反应,而注射LRH-A、LRH-A+鲤脑垂体催产效果良好,且两者间没有明显差异,因此,LRH-A是达氏鳇催产的理想药物。进一步试验发现,达氏鳇对催产药物剂量的要求并不十分严格,催产剂量在2-12μg /kg时对受精、孵化率和仔鱼成活率没有很大的影响,催产药物剂量达14-20μg /kg时,达氏鳇卵的受精率、孵化率没有明显的影响,但对仔鱼的成活率的影响显著。本文对“杀鱼”取卵法、活体取卵法和多次挤压采卵法的采卵率、卵的质量以及受精率、孵化率和亲鱼存活率指标进行比较发现,只有活体取卵法既能使亲鱼存活80%,又能使受精率和孵化率分别达到88%和82%,与目前生产上普遍采用的“杀鱼”取卵法的效果相近,而多次挤压取卵法劳动强度大,受精率、孵化率及亲鱼存活率都较低,因此,采卵的最佳方法是活体取卵法。半干法的受精率为97%,孵化率95%,分别较干法的90%和85%高近十个百分点,因此达氏鳇的授精方法宜采用半干法。综合受精率、孵化率、脱黏效果、水霉菌感染情况及劳动强度、生产成本的分析,最为理想的脱黏法为滑石粉法。用改进尤先科式孵化器孵化达氏鳇受精卵,其孵化的适宜水温为16-24℃,最佳水温为20℃。3.对不同形状的玻璃钢、水泥培育池对达氏鳇前期仔鱼成活率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圆形较方形池、玻璃钢的较水泥池培育的成活率高。同时对培育温度试验设计10个处理,即8、10、12、14、16、18、20、22、24、26℃,结果表明培育达氏鳇前期仔鱼的适宜水温为14-24℃,最佳水温为18-22℃。4.培育达氏鳇仔鱼的关键是如何将内源性营养安全地过渡到混合营养,再由混合性营养过渡到外源性营养,即仔鱼开口的过程。本试验用鲜鱼肉自制的开口料,熟鸡蛋黄、鲑鱼开口料、活轮虫、枝角类、水蚯蚓、卤虫幼体分别进行开口试验,通过对体长、体重的生长及成活率指标的比较发现,培育达氏鳇仔鱼最理想的开口料是卤虫幼体和枝角类,其次是水丝蚓和熟鸡蛋黄,较差的为轮虫,最差的是鲑鱼开口料和鲜鱼肉自制的开口料。5.用全价人工配合饲料进行驯化转口是稚鱼培育的关键,也是达氏鳇商品养殖的关键。本试验对水丝蚓、卤虫幼体、枝角类培育开口的达氏鳇稚鱼,分别用颗粒饲料、颗粒料+水丝蚓、+枝角类、+卤虫幼体和颗粒饲料浸水丝蚓浆、枝角类浆、卤虫幼体浆汁进行驯化转口,试验表明:用卤虫幼体、枝角类培育开口的达氏鳇稚鱼较用水丝蚓培育开口的转口时间短,驯化成功率高、成活率及生长率均较水丝蚓的高,用浆汁浸泡颗粒料进行驯化较先喂颗粒料后喂水丝蚓、卤虫幼体、枝角类(即颗粒料+水丝蚓、+枝角类、+卤虫幼体)的转口时间短、稚鱼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驯化成功率高。因此,用枝角类,卤虫幼体浆汁浸颗粒饲料进行驯化是行之有效的。6.养殖试验设计流水水泥池、网箱、土池塘三个处理,每个处理有一个重复。结果表明流水水泥池效果最好,其次是网箱,最差的是土池。水泥池、网箱养殖的体重分别达到45.96kg和44.87kg,而土池的只长到37.9kg,明显较流水池和网箱养殖生长速度慢。网箱养殖的饵料系数为1.2,高于流水池的1.0,而低于土池的1.4。7通过连续递增盐度和阶段性递增盐度对史氏鲟、达氏鳇和杂交鲟(达氏鳇♀×史氏鲟♂)三种鲟鱼进行盐度驯化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阶段性递增盐度对史氏鲟、达氏鳇和杂交鲟进行驯化,最终达到盐度30‰时死亡率分别为6.7%、3.3%和5.0%,因此,鲟鱼海水驯化养殖是现实可行的。8.人工养殖条件下,对达氏鳇杂交种[达氏鳇♂×天然杂交种♀(达氏鳇♀×史氏鲟♂)]的生长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平均全长为33.32cm、平均体重为145.83g的139日龄幼鱼经75d的人工饲养长成平均全长为48.79cm、平均体重为437.36g的个体,全长与日龄之间呈线性关系L=0.2195t+3.2969,R2=0.9594,其全长日均增长量为2.06mm、平均瞬时增长率为0.0763,体重与日龄呈指数函数关系,Wgc=17.216e0.0516t,R2=0.956;体重日均增长量为3.8871g、平均瞬时生长率为0.2197;体重与全长的回归曲线为WwL=0.0056L2.8929,R2=0.9982,幂指数接近于3,表明该鱼体重与全长的立方呈正相关系,属于等比生长类型。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太湖不同生态型湖区枝角类组成和丰度长期变化的差异性[J]. 湖泊科学 2019(06)
- [2].水中的芭蕾舞者——枝角类[J]. 大自然 2016(02)
- [3].枝角类规模化培养技术要点[J]. 科学养鱼 2014(05)
- [4].土池培养枝角类(红虫)高产技术[J].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0(06)
- [5].不同饮用水对枝角类生长的影响[J].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7(04)
- [6].三峡水库初次蓄水后干流库区枝角类的空间分布与季节变化[J]. 生物多样性 2009(05)
- [7].浅水湖泊表层沉积物记录的枝角类群落空间分布特征[J]. 应用生态学报 2018(09)
- [8].湖泊中不同环境因子对枝角类群落的影响[J]. 河北渔业 2018(08)
- [9].河北白洋淀的枝角类和桡足类[J]. 四川动物 2008(05)
- [10].枝角类生态毒理学研究进展[J]. 水生态学杂志 2010(02)
- [11].大型枝角类引导的沉水植物生态修复对太湖围隔水质的净化效果[J]. 湖南农业科学 2012(05)
- [12].不同食物浓度下热带地区大型溞属枝角类(Daphnia sinensis和D.galeata)生长和繁殖比较[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7(06)
- [13].基于“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枝角类生物饵料的研发及其产业化[J]. 江西水产科技 2018(05)
- [14].枝角类动物生殖生物学研究进展[J]. 生物学教学 2012(01)
- [15].高山湖泊吉仁错枝角类古生态变化及其对气候环境的响应[J]. 湖泊科学 2017(03)
- [16].青山湖沉积物中枝角类卵鞍密度的垂直变化及其与营养盐的关系[J].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3)
- [17].阳澄湖枝角类群落结构与生物多样性[J]. 绿色科技 2018(20)
- [18].人工培育枝角类喂养金鱼的方法[J]. 科学种养 2013(07)
- [19].3种枝角类夏卵的生长发育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 2017(22)
- [20].博斯腾湖枝角类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子[J]. 应用生态学报 2015(11)
- [21].枝角类休眠卵形成和萌发的研究进展[J]. 动物学杂志 2008(03)
- [22].南漪湖沉积物枝角类卵鞍密度的垂直变化及其与营养盐的关系[J]. 应用生态学报 2019(01)
- [23].鲤鱼的繁殖及培育技术[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3(12)
- [24].鲤鱼的人工繁殖[J]. 养殖技术顾问 2012(07)
- [25].不同开口饵料对鸭绿沙塘鳢仔鱼生长性能的影响[J]. 水产学杂志 2010(01)
- [26].白洋淀枝角类和桡足类初步调查[J]. 河北渔业 2019(01)
- [27].微囊藻和拟柱孢藻对亚热带大型枝角类拟同形溞(Daphnia similoides)生长与繁殖的影响[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5(02)
- [28].开口饵料——小红虫的规模化培养技术[J]. 渔业致富指南 2008(13)
- [29].“一种轮虫类、枝角类与桡足类浮游动物的采集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J]. 天津水产 2011(01)
- [30].不同温度条件下几种枝角类浮游动物的抑藻净水效应研究[J]. 生物学杂志 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