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菊王翠娟
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中医医院063600
【摘要】目的:对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乳腺癌手术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进行深入分析。方法:采取随机法选择本院肿瘤科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接收的35例乳腺癌手术患者(实验组),本组研究的入选患者接受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同期选择35例乳腺癌手术患者(对照组)作为对照,本组入选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对2组入选患者的临床效果、手术指标以及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客观对比。结果:本研究中实验组入选患者静脉滴注时长(5.03±1.32)天,对照组(7.62±3.44)天;实验组入选患者住院时长(10.05±2.05)天,对照组(15.14±3.86)天;实验组入选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7.14%,对照组80.00%,2组对比后发现有明显差距(P<0.05)。结论:在乳腺癌手术患者护理中推行中医临床护理路径意义重大,可推广。
【关键词】乳腺癌手术;常规护理;中医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工作满意度
手术治疗方案是改善乳腺癌患者临床指征的重要手段,但由于手术操作难度较大,如果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都可能给患者生命造成威胁,所以要进一步优化手术操作程序,并且加强护理配合。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乳腺癌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已经得到认可,为进一步提升患者临床效果,研究中笔者选择35例乳腺癌手术患者进行重点分析,同期选择35例乳腺癌手术患者进行客观对比,分别予以不同干预方案,并对所有入选患者的临床指征与手术指标进行评定,重点研究提升患者预后水平的方法,进一步研究提升乳腺癌手术患者护理质量、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干预手段,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案
1.1临床资料
采取随机法选择本院肿瘤科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接收的35例乳腺癌手术患者(实验组),本组接受中医临床护理路径。患者年龄结构:最大64岁,最小20岁,中位值(43±3.57)岁。同期选择35例乳腺癌手术患者(对照组)进行对比,本组入选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患者年龄结构:最大65岁,最小21岁,中位值(44±3.81)岁。在对所有入选患者的资料进行全面分析后,并没有发现明显的区别(P>0.05),可作进一步对比。
1.2方法
研究中,对照组入选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即进行用药指导、环境护理、用药指导、心理指导、监测生命体征以及饮食指导等。实验组入选患者接受中医临床护理路径。
1.2.1结合患者临床指征设计护理路径
科室内要组建起专业护理小组,由小组成员共同商讨、制定护理路径,并予以宣传临床护理路径的优越性。
1.2.2入院日护理
(1)入院后,对患者疾病类型、护理方案进行辨证分型,并对患者临床指征进行评估以及记录,再给予患者情志护理,采取疏泄方案、说理开导方案以及节制郁怒方案,充分调整患者情绪,使患者焦虑心理以及紧张心理得到充分缓解,并辅助患者接受各项专业检查。(2)给予患者中医饮食指导,遵守“健肝养血”以及“扶持正气”等原则,合理搭配患者额饮食。(3)根据患者辨证分型,指导患者科学用药,并合理掌握用药温度以及用药时间。
1.2.3术前日护理
(1)对患者术前护理效果客观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补充以及调整护理计划,确保患者焦虑情绪、恐惧情绪以及抑郁情绪等得到有效控制。(2)给予患者发放疾病中医护理手册,并向患者介绍中医健康教育、饮食教育等方面的专业内容,以提升其疾病知晓程度。(3)客观评估患者病情,予以各种放松疗法,包括失眠沐足方案、耳穴埋籽方案等。
1.2.4手术日护理
(1)对患者住院环境进行严密护理,合理调整室内温度以及室内湿度,确保患者术后拥有舒适的休息环境。(2)将生姜片放置于患者的鼻部,以达到止呕目标,使患者恶心症状得到有效缓解。(3)给予患者合谷穴、左侧内关穴以及右侧内关穴进行针灸,选择温针疗法进行,有助于缓解患者疼痛感。
1.2.5术后第一天至第三天
(1)术后给予患者讲解中医护理专业知识,并予以中医健康指导。此外,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进行互动,以平和语气传输术后护理方法以及注意事项。(2)向患者宣教术后饮食起居、情志调养以及身体锻炼的重要性,并给患者讲解正确实践方法,使患者形成“未病先防”、“愈后防复”以及“既病防变”等意识,确保患者能够正确对待自身病情。
1.2.6术后第四天至第七天
(1)术后第四天起,鼓励患者进行机体锻炼,选择八段锦或者太极拳等方法,实现“条畅气机”以及“舒展筋骨”等治疗目标。(2)给予患者情志调节,选择移情易性方案,以“以情制情”为基本原则,通过神行结合、动静结合以及药食结合,从而有效提升患者预后水平。(3)如果患者留置专用套管针,还需在套管针的上端粘贴药膏,本院选用双柏水蜜膏,可以有效避免出现静脉炎。(4)术后合理搭配患者的饮食,用冬虫草花、灵芝以及薏苡仁等药材煲汤,有助于提升患者免疫能力,实现抗癌目标。
1.3评定指标
对比和分析患者静脉滴注时长、住院时长以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等指标,在评定护理工作满意度时,以问卷调查形式评定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问卷共设十个项目,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自行填写。如果患者总分达到80分或以上,表明“十分满意”;如果患者的评分在50分至80分之间,表明“较为满意”;如果患者的评分不足50分,则表明“不满意”。
1.4资料统计
本次研究活动中涉及到的数据都以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针对文章中涉及到的所有资料,都以(±s)表示。客观分析对比所有临床数据,如果发现2组间数据存在明显的差距,而且还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则以P<0.05表示。
2.结果
2.1所有入选患者手术指标
本研究中实验组入选患者静脉滴注时长(5.03±1.32)天,对照组(7.62±3.44)天;实验组入选患者住院时长(10.05±2.05)天,对照组(15.14±3.86)天,2组对比后发现有明显差距(P<0.05),数据见表1。
表1所有入选患者手术指标(±s)
3.讨论
乳腺癌患者大多病情十分严重,一旦任何环节出现纰漏,都可能会给患者生命带来威胁,所以加强疾病防治十分有必要。对于乳腺癌患者,临床上多以手术方案为首选,然而由于病情特殊,因此治疗难度较大,如果患者出现排斥治疗的行为,不仅会使治疗工作无法正常开展,而且还会使患者预后受到影响,因此在治疗中需要配合开展护理方案。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属于近年来新兴起的一种管理模式,以时间规划为主要手段,要求所有医护人员都严格按照设计流程展开工作,不仅可以使患者认识到自身护理目标,还能提升患者配合度,使其主动参与至各项临床工作中,因此是提升患者临床效果、改善其手术指标的重要保障。
在乳腺癌手术患者护理中,选择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可以取得显著成效:(1)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强调按照既定护理计划开展工作,使检查程序、治疗程序以及护理程序变得更加标准化以及细致化,不仅可以提升患者手术效果,而且还能提升医护人员工作效率,是缩短静脉滴注时长以及住院时长的重要手段。本次研究中,对照组入选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入选患者接受中医临床护理路径,结果发现实验组入选静脉滴注时长(5.03±1.32)天,对照组(7.62±3.44)天;实验组入选患者住院时长(10.05±2.05)天,对照组(15.14±3.86)天,2组对比后发现有明显差距(P<0.05)。(2)中医临床护理路径有助于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是防止不良症状出现的重要保证。中医临床护理路径要求医护人员充分发挥中医优势,采取中医疗法、中医护理手段展开工作,除了可以加快患者气血运行速度以外,而且还可以避免出现血瘀气滞症状,防止术后炎症、术后水肿现象的发生。本次研究中,实验组入选患者有5.71%出现静脉炎,对照组有25.71%;实验组入选有8.57%患者的肢体功能出现延迟恢复症状,对照组有28.57%,实验组入选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是97.14%,对照组80.00%,2组对比后发现有明显差距(P<0.05)。
本研究表明,在乳腺癌手术患者护理中推行中医临床护理路径意义重大,不仅可以提升患者临床效果,而且还能够改善其手术指标,是进一步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重要方案,可推广。
参考文献:
[1]吴胜菊;杨海燕;童彩玲;黄梅;谢丹;马雨泉;何淑平,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乳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0.17(7A):61-63.
[2]孙菲,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乳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4.46(12):228-230.
[3]夏丽红,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乳腺癌手术患者中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4(01):173-174.
作者简介:朱晓菊,女,1978年8月,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乐亭县中医医院,主管护师,护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