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视角下的西施式叙事研究

性别视角下的西施式叙事研究

论文摘要

西施是中国古代美人的典型代表。她的形象有两重特性,一是“病美人”,一是美人计的实施者。“西施式”的人物,是中国文学女性形象不可替代的一种类型。本文拟从性别角度对历代文学中西施的形象和故事进行分类梳理,分析西施式叙事的特殊内涵,进而对“西施”类型的形象进行归纳总结,力图揭示西施式叙事在中国文学中的成因和女性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正文共分三章:第一章考察西施故事的发展演变。西施故事是随着其形象而出现的,她作为美人的指称在先秦就广为流传,随后形成了在吴越争霸中美人计的故事。西施在先秦,只是一个美人的符号,到了唐诗中,她的形象才逐渐丰满起来,她的个人特征也鲜明起来。在宋代诗词中,西施的形象不再有新的发展,逐渐稳定下来。其形象已经基本完整。其故事在东汉杂史《越绝书》、《吴越春秋》中出现了基本情节。故事初步形成后,有一个不稳定的过程,故事情节在魏晋志怪小说和唐传奇中有离奇的变化,后来在宋元戏剧中逐步定形,在明代传奇中发展到顶峰。而清代的西施戏剧,主要是西施故事的后续发展和戏谑。清代小说《豆棚闲话》第二则范少伯水葬西施中,则完全解构了西施的故事和形象。第二章考察西施式叙事的特殊内涵。西施的故事在中国文学中是不断演变的,但是西施的形象特征却有一定的稳定性。一是被当成病美人的原型为后世景仰;二是作为美人计的主角被后人谈功论过。以西施为中心还延伸出另外一些美人形象,西施代表了一种文化心理。文人在演绎西施的故事时,隐含着当时社会女性的观点。因此,解读西施形象,有助于分析历史上女性地位的变化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美人形象塑造的倾向。第三章考察西施式叙事的现当代状况。首先,古典文学中的病美人,是以“美”为主,以“病”为辅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她们的“病”只是一种“弱”的象征符号,不是一种实体,这种病弱的表现,甚至可以说是美的另类表现。但是在现当代文学中,则出现了以“病”为主,以“美”为辅的新型“病美人”。这一时期,古典“病美人”又有两种分化。其次,美人计的现代变迁。美人计在古典文学中,只是一个特殊的现象。到了当代文学中,特别是十七年反特电影,却出现了很多类似的“美人计”。这些美人计,多出现在战争中。相对于古典美人计而言,这里的主角有了分化,一是敌方的女特务,二是我方的女地下工作者。同是美人计的主角,她们在故事中被提前赋予了道德评价,或坏或好,没有任何中间状态,也没有引起争论的地方。在故事内容上,女特务总是以失败告终的,而女地下工作者则胜利完成任务。在女主角形象上,则出现了多元化。通过上述考察和分析,我们知道西施故事和形象在历史上乃至现当代文学中都是一个亮点。围绕着西施这一形象,文人墨客们著书立说,阐述自己对西施的理解。由于历史时代的不同,西施也打上了时代的差异。所以,西施的形象浓缩了其故事产生时代的社会一般观念,隐含着中国传统文化对美人形象塑造的倾向。西施式叙事在古典文学和现当代文学的不同际遇,说明了女性在文化意识中的边缘化现象。在多元化的文学氛围中,我们期待着,从性别角度重新解读西施故事的文学作品出现。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西施故事的发展演变
  • 1.1 西施名字的起源
  • 1.2 西施故事的文学建构
  • 1.3 西施故事的发展演绎
  • 1.3.1 魏晋南北朝西施形象的变化
  • 1.3.2 唐代文学中西施形象的多样化
  • 1.4 西施故事的成熟和顶峰
  • 1.4.1 宋元诗歌的承前启后
  • 1.4.2 宋元明戏曲中西施故事的高峰
  • 1.4.3 明清小说中的评论
  • 第2章 西施式叙事的特殊内涵
  • 2.1 "病美人"的原型
  • 2.1.1 西施作为原型
  • 2.1.2 古典文学中的病美人形象群
  • 2.2 美人计的实施者
  • 2.3 中国古代文化对美人形象塑造的倾向
  • 第3章 西施式叙事的现当代状况
  • 3.1 病美人形象的变化
  • 3.1.1 现代文学中的弱女子形象
  • 3.1.2 "十七年"小说中的女英雄形象
  • 3.2 美人计的现代分化
  • 3.2.1 被谴责的女特务
  • 3.2.2 受称赞的女地下工作者
  • 3.2.3 美人计的现代变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西施望月》[J].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02)
    • [2].国倾覆,然西施奈何?——民族舞剧《西施》观后[J]. 戏剧之家 2017(17)
    • [3].心筑-五彩绞泥西施壶[J]. 美术观察 2015(05)
    • [4].西施是美女吗[J]. 少儿国学 2020(05)
    • [5].美人西施,留在餐桌上的身影[J]. 文化交流 2020(09)
    • [6].古往今来话西施[J]. 文化交流 2020(09)
    • [7].富贵西施[J]. 宝藏 2016(08)
    • [8].越女西施[J]. 西部 2016(09)
    • [9].另类思考[J]. 老同志之友 2012(02)
    • [10].西施[J]. 大众电影 2012(12)
    • [11].西施的美[J]. 小学生生活 2009(12)
    • [12].西施的婚戒[J]. 黄河文学 2009(12)
    • [13].我演西施[J]. 剧影月报 2011(01)
    • [14].西施是谁[J]. 文苑(经典美文) 2008(02)
    • [15].婺剧《西施泪》的当代文化意义[J]. 大众文艺 2017(24)
    • [16].新编历史剧 西施后传[J]. 影剧新作 2017(03)
    • [17].迷雾重重话西施(上)[J]. 文史知识 2016(06)
    • [18].卖鱼西施传奇[J]. 青少年日记 2014(01)
    • [19].西施倾国的美容秘密和西施最终去向考证[J]. 家庭之友(佳人) 2012(03)
    • [20].复制西施[J]. 科学与文化 2012(07)
    • [21].小买卖西施[J]. 现代青年(细节版) 2013(08)
    • [22].西施 其千百年来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超美形象难颠覆[J]. 中国地名 2014(04)
    • [23].西施情[J]. 南国红豆 2009(06)
    • [24].美与爱神:西施形象流变中的救赎意义[J]. 名作欣赏 2018(03)
    • [25].淡妆“西施”[J]. 快乐作文 2019(14)
    • [26].西施吃“治胃溃疡菜”[J]. 烹调知识 2016(09)
    • [27].历史上西施确有其人吗?[J]. 侨园 2015(06)
    • [28].西施魂归何处[J]. 文苑(经典选读) 2012(03)
    • [29].人性的复苏与抗争——再看京剧《西施归越》[J]. 剧影月报 2012(04)
    • [30].美女间谍西施[J]. 高中生 2008(15)

    标签:;  ;  ;  

    性别视角下的西施式叙事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