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丁玲是位非常独特的女作家。一方面,她的作品充满对人的解放的深切关注。另一方面,她的作品又呈现出人的意识的淡化、隐退的现象。作品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源于丁玲这个创作主体精神世界的变化。丁玲的精神血脉有两个,一个是“五四”话语,一个是左翼话语,两种话语的纠结,导致她在“人与政治”之间徘徊,并在作品中复杂的呈现出来。本文通过分析丁玲作品中“人的意识”的变化,深入她的精神世界的内部,探寻其发生变化的内在逻辑,并以此为媒介,勾画出“五四”话语与左翼话语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兴衰交替。最后,以丁玲为视点,透视在现代化转型中,现代知识分子在人格建构上的缺陷。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以“五四”运动为背景,分析丁玲个性,指出“五四”精神是其一生的精神血脉,并在《莎菲女士的日记中》得到完全体现。第二部分:莎菲的苦闷导致其探寻超越性存在的可能,左翼话语进入丁玲的精神世界,由此丁玲的创作逐渐呈现出人的意识的弱化、隐退。第三部分:在《讲话》发表前,丁玲回归“五四”立场,和萧军等人掀起一股启蒙潮流,对延安女性的命运进行了深切关注。《讲话》发表后,左翼话语的力量逐渐增强,但《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仍然表达了对人的解放的执著关注。第四部分:通过其“双声同在”的文学现象,分析了晚年丁玲的复杂存在及其根源。结语:探寻丁玲一生在“人与政治”之间徘徊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