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大学生择业取向影响实证研究

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大学生择业取向影响实证研究

论文摘要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都是社会热点问题,理论界和学术界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很早就已经开始了,并从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教育学及心理学等多学科视角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展开了研究,已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但就目前取得的研究成果来看,大多数研究是在注重原有学科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框架的基础上,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研究的,从不同学科视角进行交叉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却还处于刚起步阶段。本文主要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两个角度出发,研究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大学生择业取向的影响,试图从大学生主观方面去解释大学生就业取向对其就业的影响。为此,本文设定了如下内容框架:第一章,对研究的问题、情况进行基本的阐述。第二章,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总结理论基础。从理论上进一步分析择业取向是如何影响大学生就业的。第三章,介绍问卷的设计及数据的收集情况,并对调查结果做描述性统计。第四章,通过构建多元选择回归模型,从计量经济学角度分析影响大学生择业取向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第五章,构建缓解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建议。本文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5所高校的1597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被调查的大学生所在年级包含了大四到研三这4个年级。问卷通过对调查对象人力资本、社会资本、择业取向等方面内容的调查,并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计量分析,确定大学生择业取向的主要影响因素。由于反映大学生择业取向影响因素的变量大多为离散型变量,因此,本文采用多元选择的logistic回归模型。通过构建模型,在控制其它变量的基础上,定量分析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大学生择业取向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大学生择业取向产生显著影响。在理想就业区域选择上,人力资本中的英语过六级、有社会实践经验,社会资本中的父母职业所在社会阶层为高等阶层、家庭社会资源丰富的学生倾向于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在期望月薪水平选择上,人力资本中的英语过六级、有社会实践经验,社会资本中的父母最高学历为本科以上、家庭社会资源丰富的学生所期望的月薪水平也越高。通过本文的研究,有助于从大学生自身去寻找就业难的内在原因,对大学生群体的择业取向有较为全面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规范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了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参考性建议:第一,政府相关部门要创造条件,促进大学生就业;第二,高校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指导学生就业;第三,大学生应积极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增强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积累。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状况
  • 1.2.2 国内研究状况
  • 1.3 论文研究假说及拟解决的问题
  • 1.3.1 研究假说
  • 1.3.2 研究目标
  • 1.3.3 研究内容
  • 1.3.4 拟解决的问题
  • 1.4 论文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
  • 1.5.2 需说明的问题
  • 2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择业取向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格匹配理论
  • 2.2.2 职业选择理论
  • 2.2.3 人力资本理论
  • 2.2.4 社会资本理论
  • 3 大学生择业取向描述性统计
  • 3.1 大学生择业取向的调查及结果分析
  • 3.1.1 问卷设计
  • 3.1.2 调查对象及样本结构
  • 3.2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3.2.1 被调查学生生源地分布
  • 3.2.2 被调查学生父母受教育程度
  • 3.2.3 被调查学生家庭社会资源丰富程度
  • 3.2.4 被调查学生学习成绩分布
  • 3.2.5 被调查学生打算的毕业后流向
  • 3.2.6 被调查学生就业信息获得途径
  • 3.2.7 被调查学生理想就业区域
  • 3.2.8 被调查学生理想就业单位类型
  • 3.2.9 被调查学生期望月薪水平
  • 4 大学生择业取向计量分析
  • 4.1 变量的选择与确定
  • 4.2 模型设计及说明
  • 4.3 对回归结果的分析
  •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 5.1 本文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2.1 政府相关部门要创造条件,促进大学生就业
  • 5.2.2 高校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指导学生就业
  • 5.2.3 大学生应积极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90后大学生择业现状问题及对策[J]. 现代企业 2019(12)
    • [2].大学生择业焦虑现状与应对策略[J]. 劳动保障世界 2020(02)
    • [3].辽宁高校大学生择业影响因素分析[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4)
    • [4].大学生择业效能感形成的实证研究[J].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3)
    • [5].大学生择业焦虑干预策略研究[J]. 才智 2018(23)
    • [6].家庭沟通方式对大学生择业的影响[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2016(12)
    • [7].河南大学生择业倾向的变迁及成因分析[J]. 价值工程 2017(02)
    • [8].论大学生择业伦理流变与就业引导[J]. 中国成人教育 2017(02)
    • [9].高职院校大学生择业价值观中的思想政治教育[J]. 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7(04)
    • [10].大学生择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西部素质教育 2017(10)
    • [11].以S大学调查看家庭社会资本对大学生择业取向的影响[J]. 上海教育评估研究 2017(04)
    • [12].试论大学生择业、就业、创业的内涵与逻辑[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5(04)
    • [13].对加强大学生择业教育的思考[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5(10)
    • [14].从众心理对大学生择业的影响的研究[J]. 人才资源开发 2015(12)
    • [15].大学生择业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5(11)
    • [16].大学生择业与就业的影响因素探究[J]. 作家天地 2020(20)
    • [17].当代大学生择业困惑的表现[J]. 试题与研究 2019(13)
    • [18].对影响大学生择业因素的调查分析[J]. 教书育人 2012(18)
    • [19].当代大学生择业面临的困境[J]. 成才之路 2012(19)
    • [20].大学生择业应该有互联网+的思维[J]. 大学生 2017(01)
    • [21].大学生辞职当“乡村快递员”:农村有更广阔天地[J]. 魅力中国 2017(01)
    • [22].安顺学院女大学生择业现状及对策分析[J]. 青春岁月 2017(11)
    • [23].大学生择业心理探析[J]. 时代教育 2017(15)
    • [24].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研究现状探析[J]. 时代教育 2016(03)
    • [25].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的相关研究[J]. 教师 2015(08)
    • [26].金融危机下大学生择业求职心理职业指导[J]. 考试周刊 2009(10)
    • [27].浅析大学生择业中的自我认知的重要性[J]. 科技致富向导 2010(32)
    • [28].“考证热”现象背后的大学生择业取向研究——以河南大学民生学院为例[J]. 现代商贸工业 2020(18)
    • [29].大学生择业取向与乡村振兴融合[J]. 品位经典 2020(03)
    • [30].大学生择业效能感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J]. 校园心理 2020(03)

    标签:;  ;  ;  ;  

    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大学生择业取向影响实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