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新时期以来,伴随着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逐步推进,农民离土现象的规模越来越大,至20世纪90年代汇成一股声势浩大的民工潮,构成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一道独特而壮观的风景。农民工问题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农民工题材小说创作也逐渐成为乡土小说发展中一个新的生长点。农民工题材小说指的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的一类以描述农民工这一特殊社会群体的现实遭际和精神嬗变为主要内容的小说,代表性的作品有《民工》、《神木》、《泥鳅》等。该题材的小说包含了现阶段中国社会几乎所有的政治、经济、道德、伦理矛盾;充满了劳动与资本、生存与灵魂、金钱与尊严、人性与兽性的冲突;表现了农民突然遭遇城市环境引发的紧张感、异化感、漂泊感;以农民工的独特经历,生存环境及其心理状态为描写对象,展示了在整个国家向现代化迈进的历史文化语境下底层民众的艰辛与无奈,痛苦和愤怒。它打破了主流作家长期以来面对社会弱势群体失语的尴尬状态,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数量巨大的社会群体的生存世界。同时随着作品数量的不断增加,由于一些作家在紧跟时代步伐的过程中急于传达自己的声音,以及在生活经验的认识与表达上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缺失与偏颇,导致农民工题材小说出现了模式化写作趋向。本文将详尽论述农民工小说模式化的艺术表征,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成因,继而思考农民工题材小说模式化带来的问题,给予作家善意且必要的提醒,以期当下的农民工主题小说创作继续沿着正确方向前行而不失偏颇。本论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分四章。第一章,背景设置模式,主要从城市和乡村的背景设置来考察当下农民工题材小说的模式化问题;第二章,情节结构模式,主要对当下农民工题材小说出现的三种模式:“进城—遭遇挫折—返乡”、“进城—遭遇挫折—沦落”、“进城—遭遇挫折—死亡”模式进行深入分析并指出其中的弊病所在;第三章,人物形象模式,通过对该题材小说文本中城市人和农民工的形象分析来探究业已出现的模式化问题;第四章,成因及模式化迷误,从作家和市场等几个层面来分析当下农民工题材小说中模式化创作的原因并思考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