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警察院校主体性道德教育研究

我国警察院校主体性道德教育研究

论文摘要

主体性是人的根本特性,其最重要的特点是人能进行自主选择、判断和践行。主体性道德教育以培养道德生活的主体为根本目的,使学生能真正成为道德生活的主体是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道德教育取得实效的根本所在。社会的发展将会越来越重视人的主体性和个性,道德教育研究也将愈来愈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我国警察院校道德教育重强制性理论灌输、忽视学生主体性发展。警察院校实施主体性道德教育,教师必须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教育观念,采取有力措施培养警察院校大学生的道德主体意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开放与参与”的道德实践与“主体性道德教育”氛围是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基本特征。基于主体性视角分析,警察院校职业道德教育严重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这样的一种道德教育导致了警察院校大学生道德教育效果的不佳。综观我国警察道德教育和国外警察道德教育的历史发展,注重主体性发展,注重警察主体的道德品质和修养是警察道德教育的必然趋势和选择。警察院校实施主体性道德教育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的客观需要。警察院校主体性道德教育的目标在于提升学生的需要层次,激发学生的道德动机、培养学生理性的、自主的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自律精神和创新精神。警察院校主体性道德教育应采取以下途径: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引导学生自我完善、自我教育;加强和改进主体性道德实践;营造主体性道德环境,创造主体性道德氛围。警察院校主体性道德教育要努力创设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警察院校主体性道德教育评价是实现主体性道德教育观念有效的载体,其基本原则有: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评价过程。主要内容包括对受教育者的评价、对教育者的评价、对道德教育工作部门的评价和对道德教育效果的评价。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现状
  • 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 四、研究目的、思路和方法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思路
  • (三) 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难点及创新点
  • (一) 研究的难点
  • (二)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内涵和特征
  • 一、主体性的内涵和特征
  • (一) 主体性的内涵
  • (二) 主体性的特征
  • 二、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内涵和特征
  • (一) 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内涵
  • (二) 主体性道德教育的特征
  • 第二章 警察院校实施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 一、道德、道德教育与主体性的内在关联
  • (一) 道德与主体性的内在关联
  • (二) 道德教育与主体性的内在关联
  • 二、主体性缺失是警察院校道德教育实效差的重要原因
  • (一) 忽视学生自律精神的培养
  • (二) 泛政治化,忽视主体的道德生活需求
  • (三) 重强制性灌输,忽视教育对象的主体能动性
  • 三、主体性道德教育是警察院校道德教育的必然趋势
  • (一) 我国警察职业道德教育历史发展趋势
  • (二) 国外警察职业道德教育发展的借鉴
  • 四、警察院校实施主体性道德教育的现实要求
  • (一) 警察院校实施主体性道德教育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 (二) 警察院校实施主体性道德教育是大学生心理特点的客观需要
  • 第三章 警察院校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实施
  • 一、警察院校主体性道德教育的目标
  • (一) 提升学生需要层次,激发学生行为动机
  • (二) 培养学生自主的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
  • (三) 培养学生的道德自律精神
  • (四) 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 二、警察院校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实施途径
  • (一) 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 (二) 引导学生自我完善、自我教育
  • (三) 加强和改进主体性道德实践
  • (四) 营造主体性道德环境,创造主体性道德氛围
  • 三、警察院校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师生关系
  • 四、警察院校主体性道德教育评价
  • (一) 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 (二) 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评价过程
  • (三) 主体性道德教育评价的主要内容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部分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我国警察院校主体性道德教育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