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地区农业产业化模式问题研究

大庆地区农业产业化模式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

黑龙江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近5年以来的中央政府工作报告反复强调农业的基础性地位,把“三农”问题提上政府工作的重要日程。大庆不仅工业资源丰富,农业资源也具有独特优势,如何把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强势,进而打造传统工业强市的新型农业产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大庆地区面临的重大课题。农业产业化作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创新,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带动力量,已成为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农业效益最大化、农业富民最优化的必然选择。值此,本文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展开了对大庆地区农业产业化问题的研究。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调查、实证分析等方法,充分借鉴、对照和吸收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最新成果,对大庆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思路和对策建议。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针对大庆地区农业产业化模式现状和发展农业产业化的优势条件进行研究,为全文研究铺垫基础;第二部分主要研究大庆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成因分析,为后文研究设定研究重点和研究方向;第三部主要研究大庆地区农业产业化模式选择和主体模式构建设计,该部分是全文的研究重点。通过对大庆地区农业产业化模式问题的研究,得出下面的主要结论:一则,大庆地区有着发展农业产业化的优势条件,具备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潜力;二则,大庆地区现在有七种类型的农业产业化模式,但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是缺乏主体模式;三则,大庆地区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具有三重优势,即有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发展基础优势,适合采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因此,应该将此模式打造成为大庆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体模式;四则,大庆地区在构建主体模式过程中,要提出构建的思想与目标,并要一定指导原则和前提假设下进行,重点要做好四项建设工作,即微观生产组织的构建、微观经营组织的构建、农业产业化利益关联节点的构建和农业产业化管理组织的构建。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农业产业化的概念界定、基本特征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2 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特征
  • 2.2.1 市场化与企业化
  • 2.2.2 规模化与区域化
  • 2.2.3 专业化与一体化
  • 2.2.4 社会化与效益最大化
  • 2.3 农业产业化的理论基础
  • 2.3.1 制度经济理论
  • 2.3.2 产业集群理论
  • 2.3.3 规模经济理论
  • 第3章 大庆地区农业产业化模式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3.1 农业产业化模式的现状
  • 3.2 农业产业化模式存在的问题
  • 3.2.1 龙头企业发展困难与带动能力弱
  • 3.2.2 服务组织发育滞后
  • 3.2.3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不完善
  • 3.2.4 农产品加工环节发展不足
  • 3.2.5 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够健全
  • 第4章 大庆地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优势与主体模式选择
  • 4.1 大庆地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优势
  • 4.1.1 区位优势
  • 4.1.2 自然资源优势
  • 4.1.3 发展基础优势
  • 4.2 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体模式选择
  • 第5章 大庆地区农业产业化主体模式的构建
  • 5.1 构建的思想、目标与原则
  • 5.1.1 指导思想
  • 5.1.2 目标
  • 5.1.3 原则
  • 5.2 假设条件
  • 5.3 农业产业化主体模式的构建
  • 5.3.1 微观生产组织的构建
  • 5.3.2 微观经营组织的构建
  • 5.3.3 农业产业化利益关联节点的构建
  • 5.3.4 农业产业化管理组织的构建
  • 第6章 国内外农业产业化模式经验借鉴
  • 6.1 主要发达国家的模式经验
  • 6.1.1 美国的合同制模式
  • 6.1.2 欧盟的企业集团模式
  • 6.1.3 欧洲和亚洲合作社模式
  • 6.2 我国主要模式
  • 6.2.1 龙头企业带动型模式
  • 6.2.2 中介组织带动型模式
  • 6.2.3 专业市场带动型模式
  • 6.2.4 主导产业带动型模式
  • 6.2.5 农业高科技产业带动型模式
  • 6.3 国内外农业产业化模式经验借鉴
  • 6.3.1 规范农业产业化组织建设
  • 6.3.2 因地制宜地构造农业产业化结构
  • 6.3.3 创新农业产业化形态
  • 6.3.4 构建合作经济组织参与的农业产业化模式
  • 第7章 促进大庆地区农业产业化主体模式运行的对策建议
  • 7.1 改造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提升农民参与产业化的能力
  • 7.2 规范模式运行秩序,扶持弱势群体的发展
  • 7.3 优化产业化组织结构,实现最优规模化发展
  • 7.4 开拓潜在市场,做大产业组织的整体经济蛋糕
  • 7.5 实施品牌化建设,提高产业化组织的边际收益
  • 7.6 实施信息化管理,保障产业化经营健康快速发展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及对策[J].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11(05)
    • [2].“四化”同步发展 推进农业产业化[J]. 杭州农业与科技 2013(03)
    • [3].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J]. 耕作与栽培 2019(04)
    • [4].金融对农业产业化的助推作用[J]. 财富时代 2019(11)
    • [5].浅谈辽宁农业产业化发展[J]. 新农业 2020(08)
    • [6].当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形势及相关建议[J]. 农业工程技术 2020(03)
    • [7].泾县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情况调研[J]. 安徽农学通报 2020(07)
    • [8].江西省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名录(部分)[J]. 江西农业 2020(07)
    • [9].河北邯郸:农业产业化引领乡村振兴[J]. 农业工程技术 2020(12)
    • [10].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电商经营的发展现状与政策建议[J]. 新疆农垦经济 2020(06)
    • [11].中国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特点及前景[J]. 农业展望 2020(06)
    • [12].浅谈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增收机制[J]. 南方农业 2020(21)
    • [13].江苏沭阳:四举措创新推进农业产业化[J]. 当代农村财经 2020(08)
    • [14].安徽省培育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探索与实践[J]. 农技服务 2020(09)
    • [15].农业产业化发展与反垄断法农业豁免的协调[J]. 农业经济 2018(12)
    • [16].浅论互助县农业产业化企业发展的思考[J]. 青海农技推广 2018(04)
    • [17].农业产业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分析[J]. 农家参谋 2019(01)
    • [18].河南省公布首批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J]. 乡村科技 2018(35)
    • [19].河南省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探讨[J]. 南方农业 2019(06)
    • [20].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现状分析及建议[J]. 西部皮革 2019(10)
    • [21].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文献综述[J]. 农业工程 2019(05)
    • [22].加快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J]. 农家参谋 2019(15)
    • [23].江西: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助力乡村振兴[J]. 中国农民合作社 2019(07)
    • [24].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报告[J]. 全国流通经济 2019(14)
    • [25].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J]. 南方农业 2019(15)
    • [26].乡镇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问题与策略分析[J]. 山西农经 2019(12)
    • [27].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问题研究[J]. 农家参谋 2019(19)
    • [28].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问题研究——以湘西州为例[J]. 农家参谋 2019(19)
    • [29].浅析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现状与发展[J]. 新农业 2019(17)
    • [30].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法律策略研究[J]. 山西农经 2019(13)

    标签:;  ;  ;  

    大庆地区农业产业化模式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