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生态脆弱区森林资源及其管理综合分析的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森林经理学
作者: 孔庆云
导师: 寇文正,高兆蔚
关键词: 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森林资源,综合分析,管理机制
文献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生态脆弱区是在特定自然、经济、社会条件下,人与自然长期综合作用形成的特殊区域。在人口、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尖锐的今天,生态脆弱区环境条件已成为制约区域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鉴于生态脆弱性差异及其成因复杂,必须在充分分析基础上,采取相应的管理方式、方法改善生态脆弱区环境。长期以来,生态脆弱区森林资源管理沿用一般管理方式,影响森林资源与环境的稳定、健康发展。从社会、经济、环境多角度,运用社会、经济、系统、生态、森林资源管理、统计等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对生态脆弱区进行系统性研究,探索分类管理方式,协调森林资源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关系,降低区域生态脆弱性,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研究在国内外生态脆弱性研究基础上,以内蒙古大兴安岭东南麓森林边缘带生态脆弱区3个旗市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福建省古田县为辅助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和资料分析,开展了生态脆弱性相关概念、评价指标体系、生态脆弱性评价,生态脆弱性与社会、经济、森林资源及其相关管理关系,区域管理主体——乡镇之间的生态脆弱性差异和分类、各主要类型的管理对策等一系列研究并取得了相应结果: (1)生态脆弱区生态脆弱性相关概念、评价指标、成因分析的研究。根据生态脆弱区的特点,借鉴国内外生态脆弱性研究成果与方法,提出了生态脆弱性概念,建立了区域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框架。针对试验区实际,采用系统诊断、定量分析方法,对区域生态脆弱性进行评价和成因分析,确定其生态脆弱性主要成因是:人口对环境和资源的胁迫力大、经济与气候不利、区域政策与管理协调性差。 (2)生态脆弱区森林资源与生态脆弱性关系研究。依据生态脆弱性定量分析结果和区域森林资源现状,进行生态脆弱性和森林资源关系分析,进一步阐明森林资源在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作用,表现在森林资源数量、质量、组成、结构、分布特点等多方面影响区域生态环境。进而依据区域经济、环境和社会对森林资源的需求,提出了制定森林资源管理的目标和森林资源发展规划的设想。 (3)生态脆弱区森林资源管理现状分析。在试验区森林资源经营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调查问卷查明试验区森林资源管理中主要存在的22个问题,在系统诊断的基础上,确定出区域森林资源管理问题的根源,是缺乏长远规划、政策贯彻不力、林权证依法变更不及时、毁林现象普遍而查处不力、规划设计不科学等8个问题。 (4)生态脆弱区森林资源管理机制的研究。针对生态脆弱区特点、森林资源现状,从微观管理角度提出森林资源分区分类管理;依据生态脆弱性主要成因分析和区域森林资源管理主要存在问题,从宏观管理角度出发,提出试验区森林资源管理机制改革建议。同时提出:不同地区生态脆弱性成因的主导因子不同,同一地区有相似的
论文目录:
独创性声明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国内外生态脆弱区研究进展
1.2.2 国内外生态脆弱区森林资源管理研究进展
1.3 问题的提出
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1 研究内容与重点
2.2 研究目标
2.3 研究方案
2.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5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2.6 研究的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
2.6.1 生态学理论
2.6.2 森林资源管理理论
2.6.3 森林资源管理基本原理
2.7 试验区的选择
2.7.1 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
2.7.2 社会与经济概况
2.7.3 植被状况
2.7.4 森林资源管理现状
3 试验区的评价与分析
3.1 相关概念
3.2 试验区生态脆弱性判定
3.3 试验区生态脆弱特点分析
3.3.1 景观特征分析
3.3.2 干扰程度分析
3.3.3 生态脆弱特点
3.4 试验区森林资源管理研究的必要性分析
3.5 小结
4 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4.1 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概念
4.2 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
4.2.1 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性
4.2.2 现实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基础分析
4.2.3 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4.2.4 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的建立方法
4.3 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的适用性分析
4.4 小结
5 内蒙古大兴安岭东南麓生态脆弱性研究
5.1 生态脆弱性成因因子调查
5.2 生态脆弱性成因主导因子关系分析
5.2.1 方法、目的和意义
5.2.2 生态脆弱性系统诊断
5.2.3 因子划分层次
5.2.4 计算因子影响域和影响强度
5.2.5 生态脆弱性系统诊断因子层次结构分析
5.2.6 生态脆弱性系统诊断根因子分析
5.2.7 生态脆弱性系统诊断因子关系分析
5.3 生态脆弱性评价与生态脆弱类型划分
5.3.1 主成分分析的一般原理
5.3.2 生态脆弱性主成分分析
5.4 生态脆弱类型分区特点
5.5 生态脆弱区成因分析
5.6 生态脆弱区典型调查分析
5.7 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分析
5.8 小结
6 生态脆弱区森林资源、生态环境、经济、社会间耦合分析
6.1 森林资源与环境
6.1.1 森林覆被率与水土流失的关系
6.1.2 人均森林资源与水土流失面积率的关系
6.1.3 坡地(坡度≥16°)森林覆被率与水土流失面积率的关系
6.1.4 林分平均郁闭度与水土流失面积率的关系
6.2 森林资源与经济
6.3 人口与环境
6.4 环境因子间
6.4.1 水土流失与生态脆弱性关系
6.4.2 耕地占总土地面积%与生态脆弱性关系
6.4.3 植被保护与生态脆弱性的关系
6.4.4 年均湿润度与生态脆弱性关系
6.4.5 林地、耕地与湿润度的关系
6.5 小结
7 生态脆弱性与森林资源间关系分析
7.1 森林资源数量与生态脆弱性间关系
7.1.1 森林覆被率与生态脆弱性的关系
7.1.2 疏林地、灌木林地资源与生态脆弱性的关系
7.1.3 人均森林资源与生态脆弱性的关系
7.1.4 林业用地面积与生态脆弱性的关系
7.2 森林资源质量与生态脆弱性间关系
7.2.1 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与生态脆弱性关系
7.2.2 林分平均郁闭度与生态脆弱性的关系
7.3 森林资源组成、结构与生态脆弱性间关系
7.3.1 森林资源树种组成结构与生态脆弱性的关系
7.3.2 林分平均年龄与生态脆弱性的关系
7.4 森林资源区域分布特点与生态脆弱性间关系
7.4.1 坡地森资源数量与生态脆弱性的关系
7.4.2 坡地森林资源分布与生态脆弱性的关系
7.4.3 森林资源主要组成树种与生态脆弱性的关系
7.5 小结
8 生态脆弱区森林资源管理分析
8.1 生态脆弱区森林资源管理存在问题系统诊断及解决对策
8.1.1 生态脆弱区森林资源管理存在问题调查与系统诊断分析
8.1.2 生态脆弱区森林资源管理系统诊断因子层次结构
8.1.3 生态脆弱区森林资源管理主要存在问题系统诊断根因子分析
8.1.4 生态脆弱区森林资源管理存在问题内在关系分析
8.1.5 生态脆弱区森林资源管理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分析
8.2 生态脆弱区森林资源管理的特殊性
8.2.1 生态脆弱区森林资源管理目标的差异性
8.2.2 生态脆弱区森林资源管理的特殊性
8.3 生态脆弱区森林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
8.4 生态脆弱区森林资源管理要素分析
8.4 小结
9 生态脆弱区森林资源管理机制
9.1 生态脆弱区森林资源管理机制的确立依据
9.1.1 生态脆弱区森林资源的主导功能和社会需求分析
9.1.2 生态脆弱区森林资源管理的总体目标
9.1.3 生态脆弱区森林资源管理宏观决策与调控
9.2 生态脆弱区森林资源分区管理
9.2.1 生态脆弱区森林资源分区管理的差异性分析
9.2.2 森林资源管理类型
9.3 生态脆弱区森林资源分区管理技术与措施
9.3.1 严重生态脆弱区
9.3.2 强度生态脆弱区
9.3.3 中度生态脆弱区
9.3.4 轻度生态脆弱区
9.3.5 生态良好区
9.4 生态脆弱区分区森林资源管理机制建议
9.4.1 生态脆弱区森林资源管理现实
9.4.2 生态脆弱区森林资源管理机制建议
9.5 生态脆弱区森林资源管理目标成效分析
9.6 小结
10 结论与讨论
附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07-12
相关论文
- [1].川西南山地生态脆弱区森林植被恢复机理研究[D]. 费世民.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4
- [2].岷江上游生态脆弱性分析及评价[D]. 姚建.四川大学2004
- [3].天保地区森林资源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机理和模式研究[D]. 沈月琴.北京林业大学2005
- [4].区域森林资源管理决策问题的理论研究[D]. 武刚.北京林业大学2002
- [5].区域森林资源战略规划几个关键环节的研究[D]. 赵天忠.北京林业大学2002
- [6].生态脆弱区植被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化研究[D]. 李有斌.兰州大学2006
- [7].森林资源可持续性宏观调控系统研究[D]. 杨建洲.北京林业大学2000
- [8].我国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的哲学思考与实践剖析[D]. 谢守鑫.北京林业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