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脂及凝血指标异常的临床研究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脂及凝血指标异常的临床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脂及凝血指标的水平,探讨其与糖尿病肾脏微血管病变程度的关系,为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预防、治疗及预后评价提供帮助。方法研究对象是2009年12月至2010年8月在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及病房就诊治疗的无尿路感染及原发性肾脏疾病病史的2型糖尿病患者74例,男38例,女36例,平均(59.3士8.1)岁。诊断均符合1999年WHO的诊断标准。诊断临床糖尿病肾病符合Mogensen分期标准。根据尿白蛋白/肌酐比率的高低将患者分为3组:糖尿病蛋白尿正常组(A组)26例,男13例,女13例,平均(59.2±7.7)岁,白蛋白/肌酐比率<30ug/mg;糖尿病微量蛋白尿组(B组)21例,男12例,女9例,平均(59.3±9.8)岁,30ug/mg<白蛋白/肌酐比率<299ug/ml;糖尿病大量蛋白尿组(C组)27例,男13例,女14例,平均(59.8±6.8)岁,白蛋白/肌酐比率>3O0ug/mg。全部受试者于早晨空腹12小时后采静脉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g)。留晨尿检测尿微量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检测采用胶乳免疫聚集抑制法,尿微量白蛋白检测采用放免法,总胆固醇采用胆固醇氧化酶法,甘油三酯采用甘油磷酸氧化酶法,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LDL-c氧化酶及HDL-c氧化酶测定法。凝血指标检测在AWY8001血凝分析仪上完成。同时选取正常对照组20例(N组),其中男性10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57.2±8.2)岁,无心、脑血管疾病和肝肾疾病,无高血压病史,无糖尿病及家族史,其年龄、性别与糖尿病组相匹配。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对结果进行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A、B、C三组的病程依次增长,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微量白蛋白尿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空腹血糖、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大量白蛋白尿组的空腹血糖、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微量白蛋白尿组高。各组间HbA1c、BMI、家族史、饮酒史以及吸烟史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微量白蛋白尿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大量白蛋白尿组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微量白蛋白尿组高。血脂指标中总胆固醇(TC)的灵敏度最高,变化最明显。3组间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TG、TC、LDL-C与白蛋白/肌酐比率成正相关(P<0.05),HDL-c与白蛋白/肌酐比率无相关性(p>0.05)。大量白蛋白尿组PT、APTT水平较微量白蛋白尿组短;微量白蛋白尿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PT、APTT均短于正常白蛋白尿组。大量白蛋白尿组Fg水平较微量白蛋白尿组高;微量白蛋白尿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Fg水平均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凝血指标中纤维蛋白原(Fg)的灵敏度最高,变化最明显。3组间TT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PT、APTT与白蛋白/肌酐比率成负相关(P<0.05),Fg水平与白蛋白/肌酐比率成正相关(P<0.05),TT与白蛋白/肌酐比率无相关性(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了血脂代谢紊乱与凝血功能障碍,出现了高脂、高凝状态,且两者之间具有相关性。总胆固醇和纤维蛋白原分别在在血脂四项与凝血四项中的灵敏度最高,变化最明显。伴随着糖尿病肾脏病变程度的加重,代谢综合症更加严重。脂质代谢紊乱和凝血功能障碍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具有密切关系。降低血脂与凝血指标(尤其是总胆固醇和纤维蛋白原)的水平对预防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表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产前相关凝血指标检验的应用疗效评价[J]. 名医 2020(06)
    • [2].产后出血患者输血凝血指标变化分析[J]. 医疗装备 2015(18)
    • [3].血小板与凝血指标检测对肝硬化患者病情程度的评估价值[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0(03)
    • [4].危重烧伤患者血栓弹力图、凝血指标及血小板变化的临床意义[J]. 中国医学创新 2018(06)
    • [5].不同凝血分析仪检测系统测定凝血指标的差异性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20)
    • [6].恶性肿瘤患者凝血指标检测的临床价值[J]. 血栓与止血学 2016(02)
    • [7].老年人凝血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 微循环学杂志 2008(01)
    • [8].老年性髋部骨折后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性凝血指标及其诊断价值[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20(10)
    • [9].解读凝血过程及常用凝血指标检查[J]. 家庭医学(下半月) 2020(03)
    • [10].凝血指标协助判断外伤性颅内出血是否稳定的临床分析[J]. 中华全科医学 2010(09)
    • [11].临产孕妇凝血指标的检测与分析[J]. 中外医疗 2010(26)
    • [12].老年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凝血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9(12)
    • [13].止凝血指标受标本保存温度及时间的影响探析[J].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05)
    • [14].胃癌患者凝血指标检测及临床意义[J].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7(06)
    • [15].重症感染患儿凝血指标异常及其临床意义[J]. 中国妇幼保健 2015(34)
    • [16].肾病综合征患者检测凝血指标的临床意义[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6(12)
    • [17].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凝血指标变化及其临床指导价值[J]. 现代仪器与医疗 2017(06)
    • [18].恶性肿瘤患者凝血指标变化的意义及其对生存的影响[J]. 临床研究 2018(01)
    • [19].芭鳖黄汤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凝血指标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 2018(18)
    • [20].危重烧伤患者血栓弹力图、凝血指标及血小板变化的临床意义[J]. 浙江医学 2015(19)
    • [21].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凝血指标异常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 2015(13)
    • [22].中国多中心大量输血凝血指标调研分析[J]. 中国输血杂志 2012(S1)
    • [23].肝损害型毒蕈中毒患者凝血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8(08)
    • [24].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妊娠糖尿病孕妇凝血指标的研究[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5(05)
    • [25].不同年龄多发性骨折患者血小板参数和凝血指标的时相改变[J].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5(04)
    • [26].初诊急性白血病凝血指标异常及其临床意义探讨[J].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3(02)
    • [27].肝硬化患者凝血指标的检测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3(10)
    • [28].慢性呼吸衰竭患者血浆凝血指标测定的临床意义[J]. 中国医学创新 2010(02)
    • [29].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凝血指标变化的研究[J].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6(04)
    • [30].凉血地黄汤对肝硬化患者凝血指标的影响[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09(20)

    标签:;  ;  ;  ;  ;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脂及凝血指标异常的临床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