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藏语系语言存在句研究

汉藏语系语言存在句研究

论文摘要

“存在”是一切事物的运动方式和表现形态。任何事物都存在于一定的时空。面对纷繁复杂的外在世界,人们需要不断地认识、感知这个世界、这个人类,从而达到认识自己。而语言就是这种认识、感知的外化形式。存在句就是以表现事物的存在性为主体的语言形式。本文以汉语与非汉语相结合,通过田野调查和文献参阅等研究手段,从存在动词的类别差异、存在句的结构模式、分类、句法和语义、语用以及类型学等多个方面,对汉藏语系各语言及方言的存在句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考察,分析汉藏语存在句的结构模式、类别及各构成要素的句法、语义、语用特点,揭示汉藏语存在句的共性特征和个性差异,探寻汉藏语存在动词的演变轨迹。全文共分九章,各章主要内容分述如下:第一章为绪论。简要说明本文的研究缘起、研究对象和范围、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意义和价值、创新点和难点、语料来源和语料搜集情况。第二章为相关研究综述。全面梳理迄今为止有关存在句和存在动词方面的研究成果,包括汉语、非汉语存在动词和存在句的相关研究,汉语和其它语言存在句的比较研究等。汉语存在句的研究成果较丰富,包括存在句的概念、范围、结构和分类等,既有共时平面的比较,也有历时平面的考察,还有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分析存在句的语义、语用特点等。汉语存在动词的研究主要见于相关论文或著作,没有专门论述的文章。民族语存在动词的研究,仅限于藏语、西夏语、哈尼语和羌语等几种语言,其它民族语存在动词的研究散见于各参考语法、语言研究和简志当中,没有专门研究存在句的文章。汉语和非汉语存在动词、存在句的比较研究还是一片空白。第三章为汉藏语存在动词研究。指出汉藏语的存在动词有典型和非典型之别。“有/在”类存在动词不仅单纯表“存在”,而且在藏缅语族的大多数语言里“有/在”同形,在表示不同的语义和范围时有动物和植物、有生命和无生命、固体和液体、可移动和不可移动、客观和抽象等类别差异,而汉语、壮侗语和苗瑶语的“有/在”不同形,没有类别差异,我们称之为典型存在动词;其他类存在动词形式都比较单一,没有类别范畴,我们称之为非典型存在动词。存在动词既具有普通动词的某些特点,如在句子中主要充当谓语,有否定形式,有的语言还有人称和数的范畴等;也有不同于普通动词的特点,如不能重叠、不可以受副词修饰等。本章重点考察典型存在动词的类别范畴、语源关系、形态特点及在各语言中的差异。第四章考察汉藏语存在句的结构模式。由于语序不同,汉藏语存在句的结构模式出现差异。藏缅语族多数语言的存在动词位于句末,汉语、壮侗语族和苗瑶语族各语言的存在动词位于句中。藏缅语存在句的两种结构模式分别为“A段+C段+B段”和C段+A段+B段”,汉语、壮侗语和苗瑶语的两种结构模式分别为“A段+B段+C段”和“C段+B段+A段”。第五章考察汉藏语存在句的类别。汉藏语系各语言及方言的存在句非常丰富,类别较多,形成存在句系列。汉藏语的存在句,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从存在动词的语义特点,可分为“有/在”字句、“是”字句、“贴”字句、“挂”字句、“站”字句、“摆/放”字句、“躺”字句、“坐”字句、“漂/浮”字句等;从存在动词的状态特点,可分为静态存在句和动态存在句等;从存在动词的时体特点,可分为一般存在句、进行体存在句、完成体存在句和持续体存在句等。第六章考察汉藏语存在句的句法结构。汉藏语的存在句主要由处所词(A段)、存在动词(B段)和存在主体(C段)三部分构成。处所词主要表示物体存在的位置,都是实在的、具体可感的一定空间;存在动词主要表示物体的存在或以何种方式存在,体现存在主体和处所词之间的依存关系;存在主体主要表示何种物体的存在。第七章考察汉藏语存在句的语义、语用特点。汉藏语存在句的A段主要由处所词充当。处所词一般能回答“哪儿”,表示存在主体所在的位置或空间,是未知信息,新信息。存在句的B段有典型和非典型之分,具有“存在”和“状态”等语义特点。典型存在动词只表示单纯的存在,非典型存在动词主要表示持续的存在状态。存在句的C段是存在句的核心,都是已知信息,旧信息。汉藏语存在句的处所词可以充当句子的话题,构成话题句。汉藏语的存在句可以构成复句中的一个小句,从而扩大存在句的使用范围和语用价值,丰富不同复句各小句的内容。第八章考察汉藏语存在句的类型特征。汉藏语的存在句有很多共同特点和个体差异。这些共同特征在不同语族或语支之间既有发生学的关系,也有类型学的共性。尤其汉语与壮侗语、苗瑶语在存在句的语序、结构、存在动词类别方面的一致性,而与藏缅语的大多数语言语序、结构和存在动词类别不一致。汉语和壮侗语、苗瑶语及白语、克伦语都属于SVO型语言,“有/在”类存在动词比较单一;藏缅语的大多数语言(白语、克伦语除外)属于SOV型语言,“有/在”类存在动词类别丰富。但是,汉语和藏缅语的亲属关系最密切,其差异不仅体现在汉语属于分析型语言,藏缅语的多数语言属于黏着型语言,也说明各语言在语族或语支分化之后,语言内部特点决定各自的发展道路,从而差生了不同的个性特点。第九章为小结。总结全文内容,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 第二节 研究对象和范围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意义和价值
  • 一、有助于深化对整个汉藏语存在句特点的认识
  • 二、有助于汉藏语系语言的比较研究
  • 三、具有类型学意义
  • 第五节 创新点和难点
  • 一、创新点
  • 二、难点
  • 第六节 语料来源
  • 第二章 前人研究回顾
  • 第一节 汉语存在句研究回顾
  • 一、前人研究成果概述
  • 二、分歧点
  • 第二节 汉语存在动词研究回顾
  • 一、存在动词的分类研究
  • 二、存在动词的语义特点研究
  • 三、存在动词的语用功能研究
  • 四、存在动词的历时研究
  • 第三节 民族语存在句研究回顾
  • 第三章 汉藏语的存在动词
  • 第一节 典型存在动词
  • 一、"有/在"类的类别差异
  • 二、"有/在"类的语源关系
  • 三、"有/在"类的形态
  • 四、"有/在"类的演变
  • 第二节 非典型存在动词
  • 一、"是"类存在动词
  • 二、"坐"类存在动词
  • 三、"躺"类存在动词
  • 四、"站"类存在动词
  • 五、"挂"类存在动词
  • 六、"摆/放"类存在动词
  • 七、"贴"类存在动词
  • 八、"漂/浮"类存在动词
  • 九、其他类存在动词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汉藏语存在句的结构模式
  • 第一节 藏缅语存在句的结构模式
  • 一、"某处存在着某人或某物"
  • 二、"某人/某物在某处"
  • 第二节 壮侗语存在句的结构模式
  • 一、"某处存在着某人或某物"
  • 二、"某人或某物在某处"
  • 第三节 苗瑶语存在句的结构模式
  • 一、"某处存在着某人或某物"
  • 二、"某人或某物在某处"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汉藏语存在句的类别
  • 第一节 根据存在动词的语义特点分类
  • 一、"有/在"字句
  • 二、"是"字句
  • 三、"贴"字句
  • 四、"挂"字句
  • 五、"站"字句
  • 六、"摆/放"字句
  • 七、"躺"字句
  • 八、"坐"字句
  • 九、"漂/浮"字句
  • 第二节 根据存在动词的状态特点分类
  • 一、静态存在句
  • 二、动态存在句
  • 第三节 根据存在动词的时体特点分类
  • 一、一般存在句
  • 二、进行体存在句
  • 三、完成体存在句
  • 四、持续体存在句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汉藏语存在句的句法结构
  • 第一节 汉藏语存在句的A段
  • 一、A段为普通名词+方位词
  • 二、A段为普通名词
  • 三、A段为方位词
  • 四、A段为指示代词
  • 五、A段为偏正短语
  • 第二节 汉藏语存在句的C段
  • 一、C段为普通名词
  • 二、C段为联合短语
  • 三、C段为人称代词
  • 四、C段为疑问代词
  • 五、C段为偏正短语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汉藏语存在句的语义、语用分析
  • 第一节 汉藏语存在句的语义分析
  • 一、A段的语义分析
  • 二、B段的语义分析
  • 三、C段的语义分析
  • 第二节 汉藏语存在句的语用分析
  • 一、存在句可以构成话题句
  • 二、存在句可以充当复句中的小句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汉藏语存在句的类型学特征
  • 第一节 汉藏语存在句的语序类型
  • 一、汉藏语存在句的构式成分
  • 二、汉藏语存在句的语序类型
  • 第二节 汉藏语存在动词的类型学分析
  • 一、汉藏语存在动词的共性
  • 二、汉藏语存在动词的个性
  • 第三节 汉藏语存在句的否定类型
  • 一、藏缅语存在句的否定有类型差异
  • 二、壮侗语和苗瑶语存在句的否定有共性特点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小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汉藏语中的清鼻音[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4)
    • [2].汉藏语数量名结构语序研究[J]. 才智 2016(11)
    • [3].汉藏语传统翻译原则比较研究[J]. 民族翻译 2010(02)
    • [4].汉藏语同源词研究应用于谐声古音学的几点思考[J].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4)
    • [5].国内外连动结构研究综述[J]. 当代语言学 2013(03)
    • [6].汉藏语研究的领航人——西南边疆语言文化专家访谈之“罗仁地专访”[J]. 百色学院学报 2018(03)
    • [7].汉藏茶类指称的语言学透视与比较[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10)
    • [8].汉藏语系语言区域性特点形成机制初探[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5)
    • [9].论汉字构形的对称和汉语语法的偶意[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 [10].汉藏语的“的”字结构[J]. 汉语学报 2011(04)
    • [11].羌语的话题标记[J]. 语言科学 2008(06)
    • [12].“■”词族研究——兼论汉藏语历史比较研究与原始汉语复声母的构拟[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5)
    • [13].略论汉语“黑”词族——兼论原始汉语清鼻音声母~(**)m-的构拟[J]. 语言研究 2015(01)
    • [14].汉语同根字札记[J]. 龙岩学院学报 2018(03)
    • [15].从日语两词族看上古“黑”复辅音hm-[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09(10)
    • [16].“句吴”之“句”意义追原[J]. 德州学院学报 2019(01)
    • [17].上古汉语同源字考释[J]. 龙岩学院学报 2016(01)
    • [18].出土简牍帛书“通假字”中同源通用考释——略谈古汉语清鼻音及复辅音声母的构拟[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4)
    • [19].龚煌城先生汉藏同源词表[J]. 东方语言学 2010(02)
    • [20].古汉语同根字考[J]. 红河学院学报 2019(01)
    • [21].论“分析性语言”研究眼光[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5)

    标签:;  ;  ;  ;  

    汉藏语系语言存在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