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企业能力的自我中心型战略网络研究

基于企业能力的自我中心型战略网络研究

论文摘要

在当代,企业联盟已经无处不在,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但是,企业长期以来一直热衷于参与各种各样的联盟,却忽略了对这些联盟的综合治理,而失去控制的联盟战略经常会导致企业陷入杂乱无章、失控的联盟网络中。企业自我中心型战略网络,是企业基于一系列联盟活动之上构成的一个联盟组合,企业通过管理战略网络,对客观网络结构进行主动控制与影响,从而更好的吸引并影响潜在合作者。 企业自我中心型战略网络是企业对客观生存环境的改造活动,单个企业面对环境时是弱小的,战略网络则增加了企业对环境的影响力。 第一章对战略网络的实践动因与理论脉络进行了剖析。网络概念最早源于社会网理论,被企业理论学者引入企业理论而产生企业网络的概念。企业网络具有自发性特征,并非每个企业都能充分享有网络利益,战略学者因此加入战略性元素,随着战略联盟理论的不断融入,战略网络概念逐渐被引入进来。但战略网络分析以战略联盟层面分析居多,同时采取一种集体主义分析方法,企业只是网络的参与者,对整个网络影响有限。企业网络是一种长期的组织形式,其内核是长期的能力分工。对企业而言长期生存基础在于其能力组合,因此战略网络的内核在于能力运营。 第二章首先对企业网络的动因、治理、绩效、演化等各个方面进行理论综述,然后对战略网络理论进行综述。由于本文是基于企业能力对网络进行分析,因此对企业能力理论也进行了综述。 第三章首先对客观化网络的阴暗面以及壁垒因素进行分析,在长期内企业的长期竞争能力会受到网络多种消极效应与壁垒因素的影响。本章指出了当前网络分析具有的局限,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应转变战略视角,以自身为轴建立与治理联盟,最终形成基于企业能力的自我中心型战略网络模型。战略网络可以分为客观网络层、个体联盟层和联盟组合层。此外,本章还对自我中心型战略网络各层面的能力活动与内部互动结构、网络特征、网络边界进行了分析。 第四章探讨了企业与处于自我中心型战略网络宏观层面的客观网络间的互动。企业在客观网络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受到网络结构特征的影响就不同。首先对客观网络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其次,对客观网络的治理机制(信任机制、声誉机制、合法性机制)进行分析。本文从时间维度出发,探讨了企业在网络中的关系嵌入,也反映了节点与网络的关系演进过程,企业网络有四个属性:社会属性、制度属性、能力属性、行为属性,企业在网络中的发展过程也是社会网络、能力网络、制度网络、行为网络多重属性网络的相互嵌入过程。本文指出衡量企业网络生态位的优劣有两个指标:网络中心度、网络中介度,它们反映与影响节点与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我国企业构筑网络面临的问题
  • 1.1.1 外部环境的变化
  • 1.1.2 企业网络的广泛出现
  • 1.1.3 中国企业面临的问题
  • 1.2 企业网络理论发展脉络
  • 1.2.1 企业网络对传统企业理论与经济学的挑战
  • 1.2.2 企业网络研究与战略理论的融合
  • 1.2.3 社会维度对企业网络研究的影响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3 研究方法
  • 1.3.4 研究内容
  • 1.3.5 研究框架
  • 1.4 当前理论研究不足
  • 1.4.1 概念定义的模糊
  • 1.4.2 战略网络是组织还是战略的讨论不足
  • 1.4.3 战略网络缺乏理论基础
  • 1.4.4 实证研究不足
  • 2 战略网络理论文献综述
  • 2.1 企业网络理论文献综述
  • 2.1.1 网络或联盟动因
  • 2.1.2 网络的治理
  • 2.1.3 网络的绩效
  • 2.1.4 网络的演化
  • 2.1.5 网络关系与分类研究
  • 2.1.6 网络理论与传统理论对比分析
  • 2.2 战略网络思想的出现与发展
  • 2.3 国内战略网络的研究现状
  • 2.4 资源与能力理论文献综述
  • 2.5 本文基于网络与联盟的能力分类
  • 3 自我中心型战略网络
  • 3.1 网络阴暗面分析
  • 3.1.1 企业的组织趋同
  • 3.1.2 网络协作与专有化投资的锁入效应
  • 3.1.3 网络嵌入形成的路径约束
  • 3.2 客观网络中的壁垒分析
  • 3.2.1 经济壁垒
  • 3.2.2 社会壁垒
  • 3.2.3 文化壁垒
  • 3.2.4 移动壁垒
  • 3.3 自我中心型战略网络的提出
  • 3.4 自我中心型战略网络的内涵分析
  • 3.4.1 企业在客观网络层面的能力活动
  • 3.4.2 在个体战略联盟层面上的能力活动
  • 3.4.3 联盟组合层面上的能力活动
  • 3.4.4 企业战略网络的内部互动结构
  • 3.4.5 战略网络的复杂性分析
  • 3.4.6 战略网络的特性分析
  • 3.5 企业能力的三种获取方式对比
  • 3.5.1 自制
  • 3.5.2 购买
  • 3.5.3 联盟
  • 3.6 企业自我中心型战略网络边界分析
  • 3.6.1 战略网络效率边界分析
  • 3.6.2 战略网络能力边界分析
  • 3.6.3 战略网络要素边界分析
  • 4 企业客观网络的治理
  • 4.1 企业客观网络的结构特征
  • 4.1.1 社会网络的指标描述
  • 4.1.2 企业网络的构成要素
  • 4.1.3 网络的规模特征
  • 4.1.4 网络的能力属性
  • 4.1.5 网络的权力属性
  • 4.1.6 以联结为测度的网络密度
  • 4.1.7 网络的稳定性与信任依赖
  • 4.1.8 网络的结构动态演化特征
  • 4.1.9 网络结构等价特征
  • 4.2 企业客观网络中的治理机制分析
  • 4.2.1 信任机制
  • 4.2.2 声誉机制
  • 4.2.3 合法性机制
  • 4.3 企业在客观网络中的嵌入
  • 4.3.1 社会网络对企业嵌入过程的推动
  • 4.3.2 制度网络形成企业的活动框架
  • 4.3.3 能力网络中的分工整合
  • 4.3.4 外显的行为网络与其对其他网络属性的反作用
  • 4.4 基于能力的企业网络优势位置分析
  • 4.4.1 网络中心度
  • 4.4.2 网络中介度
  • 4.4.3 企业两种网络位置对比分析
  • 4.5 社会人际网络分析
  • 4.5.1 社会人际网络对企业自我中心战略网络的放大效应
  • 4.5.2 社会人际网络类型
  • 5 基于能力的个体联盟管理
  • 5.1 基于能力的企业联盟过程管理与管理控制点
  • 5.1.1 联盟准备阶段:联盟意识出现
  • 5.1.2 联盟形成阶段:谈判、承诺
  • 5.1.3 联盟的运转
  • 5.1.4 联盟的解体
  • 5.2 基于能力的个体联盟治理结构
  • 5.2.1 联盟基本能力活动
  • 5.2.2 联盟成本分析
  • 5.2.3 联盟风险体系
  • 5.2.4 能力溢出的内部控制
  • 5.2.5 基于能力的联盟治理结构设计
  • 5.2.6 联盟治理形式
  • 6 基于能力的企业联盟组合管理
  • 6.1 企业联盟组合的空间管理维度
  • 6.1.1 地理空间
  • 6.1.2 市场空间
  • 6.2 基于能力周期的联盟组合设计
  • 6.2.1 能力建立阶段
  • 6.2.2 能力发展阶段
  • 6.2.3 能力成熟阶段
  • 6.2.4 能力不确定演化阶段
  • 6.3 战略网络矩阵:联盟一能力组合
  • 6.3.1 战略网络矩阵:联盟一能力组合的构造基础
  • 6.3.2 战略网络矩阵
  • 6.4 联盟组合的能力协同机制
  • 6.4.1 联盟组合中的协同性影响与竞争性影响
  • 6.4.2 联盟组合的能力协同机制
  • 6.4.3 联盟组合的能力协同模式
  • 6.5 联盟组合结构控制
  • 6.5.1 强联结与弱联结的占用资源分析
  • 6.5.2 联盟组合广度
  • 6.5.3 联盟组合强度
  • 6.5.4 联盟组合密度
  • 6.5.5 核心联盟维度分析
  • 6.6 企业文化与联盟职能
  • 6.6.1 企业文化
  • 6.6.2 企业联盟职能
  • 7 自我中心型战略网络构筑过程—以软件业为例
  • 7.1 战略网络构筑过程概述
  • 7.2 战略网络构筑具体进程
  • 7.2.1 产业结构分析
  • 7.2.2 软件产业价值链能力与价值分布
  • 7.2.3 软件产业的战略网络经营模式
  • 7.2.4 企业网络具体运作
  • 7.2.5 战略网络具体构建
  • 7.2.6 网络绩效评价
  • 8 结论与展望
  • 8.1 论文主要结论
  • 8.2 论文创新之处
  • 8.3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企业网络状况调查问卷
  • 附录2: 企业联盟活动相关问题调查问卷
  • 附录3: 软件产业企业联盟活动相关问题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国外产学研创新网络研究回顾与前瞻[J].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20(02)
    • [2].城市网络研究演进和展望[J]. 城乡规划 2020(03)
    • [3].基于企业视角的城市网络研究进展、思考和展望[J]. 地理科学进展 2020(09)
    • [4].政策执行网络研究述评[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7(02)
    • [5].统计分析视角的国内知识网络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 情报科学 2015(10)
    • [6].应用类型网络研究模式分析社会网络[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3(18)
    • [7].基于数字电子技术下的通信网络研究[J]. 数字通信世界 2020(02)
    • [8].张伟峰与企业创新网络研究[J]. 宝鸡社会科学 2008(03)
    • [9].5G网络优化分析[J]. 中国新通信 2020(03)
    • [10].网络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生态位研究[J]. 教学与管理 2015(03)
    • [11].网络研究的短板与发展展望[J]. 青年记者 2013(36)
    • [12].使用复杂网络研究混沌系统的新方法[J]. 广西科学 2009(01)
    • [13].复杂网络研究的机遇与挑战[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4(01)
    • [14].西方政策网络研究的发展与变迁——从分类到政策仿真[J].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14(05)
    • [15].面向大学生的网络研究性学习平台的构建与实现[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9(05)
    • [16].网络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职能转变和素质分析[J]. 科协论坛(下半月) 2008(06)
    • [17].网络研究中的数据伦理问题研究进展[J].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2019(02)
    • [18].语言网络研究进展[J]. 中文信息学报 2014(01)
    • [19].英国政策网络研究述评[J].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2(03)
    • [20].浅谈复杂网络研究及意义[J]. 中国科技信息 2009(14)
    • [21].企业网络研究的知识结构与发展趋势——基于知识图谱的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16)
    • [22].现场直播传输网络研究[J]. 河南科技 2017(13)
    • [23].行动者网络理论:创新网络研究的新视角[J]. 科学管理研究 2013(03)
    • [24].集群情景下企业知识网络研究前沿探析与中国问题展望[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2(06)
    • [25].相依网络研究综述[J].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2016(01)
    • [26].超网络研究[J].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2013(03)
    • [27].信息技术课堂中的网络研究性学习及其实践[J]. 中国电化教育 2012(05)
    • [28].探索学生创新能力在网络研究性学习中的评价[J]. 科技创新导报 2008(11)
    • [29].唐宋时期湘赣禅宗网络研究(下)[J]. 书屋 2018(11)
    • [30].我国政策网络研究回顾[J].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1(03)

    标签:;  ;  ;  ;  ;  ;  

    基于企业能力的自我中心型战略网络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