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海南岛热带自然资源研究图集及特藏》

出版《海南岛热带自然资源研究图集及特藏》

一、《海南岛热带自然资源研究图册和专集》出版(论文文献综述)

王兵[1](2021)在《云南临沧中新世三种被子植物果实化石研究》文中指出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的强烈隆升、季风环流体系的形成、第四纪冰川的影响和气候环境的变迁,使得云南成为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保存了大量的特有属种和许多古老孑遗植物。云南新生代地层发育齐全,是中国新生代植物区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临沧地区新近纪众多的山间盆地保存了丰富的植物化石,是研究植物多样性、植物区系演化、被子植物迁徙路线以及季风形成演变的有利场所,为新近纪临沧的古气候古环境与生物的协同演化提供了古植物学证据。本文对云南临沧地区中新世邦卖植物群邦卖组的果实化石进行了形态学研究,通过与相关现生植物和化石记录的对比分析,共鉴定出3属3种,其中滇桐属、何首乌属各1个新种,翼核果属1个已知种。根据全球化石记录、现生分布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对滇桐属、何首乌属、翼核果属三属的古植物地理进行了讨论。滇桐属极有可能起源于古新世东北亚的库页岛地区,始新世已经传播到北美和东亚地区,渐新世到达欧洲大陆地区,中新世就已经到达云南临沧地区,从而形成了滇桐属的现代分布格局。何首乌属可能在渐新世—中新世起源于中国西南地区,此后向东、向北传播到我国的华南华北地区,朝鲜半岛、日本等地;另一方面何首乌属向西扩散到欧洲,很可能经格陵兰岛传播到美洲。翼核果属可能起源于南亚,起源时间不会晚于渐新世;翼核果属植物可能从南亚起源后,向东传播到东南亚、东亚、大洋洲,向西传播进入非洲,可能沿欧洲经格陵兰传播到美洲。通过特有种气候分析法和共存分析法恢复了临沧地区的古环境,并分析了与现今环境的差异以及可能的原因。根据特有种和现存最近亲缘类群定量重建了临沧晚中新世的古气候:年平均气温16.4~21.0℃,最冷月均温为11.5~14.2℃,最热月均温为20.3~25.6℃,年平均降水量为1751~1863.3 mm。该气候数据比临沧现代数据高,表明临沧中新世是比现今更加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气候,这可能与中新世末期全球变冷、东亚季风环流的形成发展有关。根据当前化石种的现存最近亲缘种所处海拔的共存区间,定量重建临沧晚中新世的古海拔为883-1233m;比研究区现今1680 m的海拔低447-797 m,这表明研究区在晚中新世之后可能隆升了447-797 m,才达到现今的海拔。

冀晶娟[2](2020)在《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传统村落是承载农耕文明的重要载体,新一轮乡村振兴背景下,其依然是持续性关注的焦点。广西地处我国西南与华南交汇区,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民族文化特征显着,传统村落与民居遗存丰富。当前研究主要关注广西东北部与东南部地区,突出典型案例的探讨,相当一部分地区有待于作进一步挖掘与补充。大数据背景下,开展全域覆盖性普查,有利于展示广西多元地域文化,通过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的运用,将更深层地揭示传统村落的规律性问题,同时为村落保护与发展提供更科学的依据。研究以建筑类型学理论、居住领域性理论、文化地理学理论为基础,分别对应民居、村落与区域三个层次,进行了分类、分布以及诠释性的探索。运用定性与定量结合、静态与动态结合等方法,借助Arc GIS、SPSS技术,构建了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信息数据库。以数据为基础,按照“揭示分布规律—划定文化区—诠释文化景观—分析影响机制”的逻辑思路展开研究,形成创新性结论。首次建立了广西全域1118个传统村落与民居样本数据库。研究对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开展全域普查,运用实地调研与建筑实测、文献整理与信息采集、卫星影像数据分析等方法,经过筛选判断,确定1118个村落为研究样本。根据文化地理学中“因子”概念,以客观反映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景观特征为基本准则,综合考虑因子的历史性、完整性、独特性与可得性,建立了包括3大类、13小类的因子体系,涉及村落空间地理与行政区位、自然环境要素、物质环境要素、非物质环境要素四个方面的内容。借鉴类型学分类方法对所有因子进行细化分类,建立因子属性数据库,为文化景观的呈现与诠释提供基础。揭示了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的分布特征与规律,确定14组因子具有相关性,并对其进行详细阐述。广西传统村落分布总体上表现出“东北多、西南少”的特点;村落地理环境以山地为多,平原丘陵其次,多在低海拔区域,以微坡地形为主,坡向均质,靠近低等级河流分布;民居类型以单幢最多、堂厢其次、从厝较少,其中,中堂侧房型占单幢类民居比例最高,分布最广泛,堂厢类民居分布于东北部与中东部地区,数量相当,交杂现象显着,从厝类民居则集聚于桂东南地区;布局形态以集中型、沿等高线阶梯布局型为主;水塘集中于东部与南部,水柜均处于西北部;村落规模以2-5公顷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建村年代以清时期最多,明次之;民族以汉族最多,壮、瑶、苗、侗族依次减少;语言以汉、壮语最多,侗、瑶、布努语次之。运用SPSS技术,进一步对两两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确定有14组因子共存程度较高,多角度诠释了村落文化景观的共性与差异性。科学划定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区、文化亚区,以区域及个案相结合的方式详细阐释了各区文化景观特征,系统呈现了村落与民居文化的多样性。首先根据文化区划的原则与方法,以民居类型为主导因子,借鉴居住领域性理论,初步判断宏观层面文化区大致范围,再结合多因子叠合法、历史地理法,考虑自然地物与行政区划的影响,确定文化区具体边界,形成开放型、围合型及兼容型3大文化区。其次,在3大文化区内,分别将民居类型与村落布局、民族、语言等因子进行叠加,划定12个文化亚区。研究从区域层面详细阐明了每个文化区、文化亚区的文化景观特征,并通过典型案例深入解读了各区域的文化景观现象。深入剖析了各文化区、文化亚区的形成与分布机制。宏观文化区的形成机制主要表现为广西东西部自然条件的差异、中央统一与地方自治的制度化差异两个方面,同时受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多民族文化融合等因素影响,文化区边界产生了历时性变化。其次,开放型文化亚区之间存在由“前后”、“发散”向“左中右”的递变关系,影响机制为土着民族的生活本能需求、中原文化影响、人口增加及生态环境改变;围合型文化亚区之间存在大家族共居向小家庭居住方式的递变关系,影响机制为行政区划与移民、经济发展与制度改变、交通要道与文化传播;兼容型文化亚区具有民居过渡性、民族融合性的特点,影响机制表现为山地向丘陵平原地貌的过渡以及汉瑶壮多民族的融合。机制剖析过程中涉及与其它地区文化景观的对比研究,通过在更大地域范围下研究各民族、民系传统村落与民居的差异性与同质性,探讨了文化传播、文化整合的影响与作用。

蔡勤禹,华瑛[3](2020)在《中国海洋灾害研究70年》文中指出海洋灾害是自然原因或人类活动作用于海洋而导致的。1949~2019年的70年,可以将海洋灾害研究分成两个阶段:改革开放前的30年,我国初步建立起数个海洋研究与教育机构,它们整编出版了一批海洋灾害资料,自然科学工作者对近海的几种危害大的海洋灾害进行研究;改革开放后的40年,

安珍妮[4](2020)在《初中地理教科书中的地理位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理位置是指地球表层中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关系。认识地理位置是学生理解地理事物的前提和基础,是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起点。培养学生对“它在哪里”等地理学问题的思考,是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国内外地理课程标准均非常重视地理位置的教学。可以说,地理教科书中地理位置内容的编写状况影响着教师的地理位置教学思路和学生对地理位置的理解方式。然而,学界对基于地理思想的地理位置认知思路探索得尚不够深入,再加上部分地理教师对地理位置这一地理核心概念的理解还不够到位。因此,探讨初中地理教科书中地理位置的编写状况及使用状况,就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本研究在明确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对地理位置的要求以及梳理基于地理思想方法的地理位置认知思路的基础上,通过教科书的内容分析,探索人教版初中地理教科书落实地理课程标准要求的状况以及体现基于地理思想方法的地理位置认知思路的状况。之后,调查初中地理教师对教科书中地理位置内容的理解、评价和运用情况。基于如上研究结果,对教科书编写者提出教科书中地理位置内容的修订建议,以及对地理教师提出教科书中地理位置内容的使用建议。经过文献梳理,得出地理课程标准对地理位置的要求涉及知识点丰富,涵盖找出地理位置、描述地理位置、分析地理位置的影响和评价地理位置等方面,兼顾从了解到应用的认知水平,并注重运用地图法、尺度思想等地理思想方法来认知地理位置;在此基础上,结合地理学理论和初中地理教学实际情况,梳理出基于地理思想方法的地理位置认知思路,即在描述、分析、评价地理位置时,要遵循一定的认知思路,并注意运用尺度思想、过程思想、位置联系观、地图法和地理比较法等地理思想方法。经过对人教版初中地理教科书中地理位置内容的编写现状进行分析,得出人教版初中地理教科书在内容选择、内容组织和呈现方式上基本落实了课标对地理位置的要求;描述、分析与评价地理位置及所蕴含的地理思想方法在四册教科书中的体现程度不同,相关内容编写具有一定的特色,但描述、分析、评价地理位置及所蕴含的地理思想方法的呈现不够具体和显化,课文与图像系统的配合不够紧密。通过对使用人教版初中地理教科书的教师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得出被访者对教科书中认知地理位置三个方面的理解不系统、对教科书中所蕴含的地理思想方法理解不深入;在教学过程中,被访者充分运用了教科书所呈现出的编写特色,但对教科书中地理位置内容编写所存在的缺点并未做出较好的处理,对教科书中认知地理位置三个方面和教科书中所蕴含的地理思想方法的运用也不够充分。基于如上研究,提出初中地理教科书中地理位置内容的编写建议及使用建议。建议教科书编写者在教科书课文系统的课文内容中、在图像系统的读图指导语中、在活动系统的题目要求中显化地理位置的认知思路,完善教科书中的读图提示,在教科书阅读材料或教学指导语中介绍认知地理位置所蕴含的地理思想方法等。同时,建议教师在使用人教版初中地理教科书进行地理位置内容教学时,要掌握教科书中描述、分析、评价地理位置的认知思路,总结归纳教科书中认知地理位置所蕴含的地理思想方法,补充完善相关地图,引导学生从区域地理特征出发认知地理位置特点,将形象的语言转化为更为直观的简图等。

杨熔君[5](2020)在《中国南海利益分析 ——以1912年以来中国官方与民间的认知与表述为基础》文中指出中国南海利益是中国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制定和执行南海战略、相关外交政策,海洋维权行动的重要判断依据。从内涵界定的角度解读中国南海利益,可以初步分为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其中,静态可以按照利益的内容解析为:主权利益、安全利益、经济利益、环境利益、资源利益、外交利益等等;动态可以理解为中国南海利益与国家利益、周边战略关系、国家发展和崛起不同时期的对南海战略利益不同重点、不同强度、不同倾向的政策微调及其相关战略权衡。从中国南海利益表述归纳的角度可以分为政府(官方)、民间两个层面。其中,官方的正式表达始于20世纪初,中经新中国成立,先后五次集中表述了中国的南海利益主张。综合归纳这些主张主要包括:主权利益、军事安全利益、航道安全利益、渔业和油气资源开发利益、保障南海周边和平和稳定。其中,中国南海断续线以内的领土主权和相关主权权利、军事和战略安全相关的权利、经济利益等三个国家利益是中国政府表述南海利益最为聚焦的方面。与中国官方对南海利益的阐述过程类似,中国民间对南海利益的认知普遍形成于1930年代,中经新中国成立和中国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至今已趋于成熟,并聚焦于政治、经济和战略安全等几个方面。中国官方和民间解读和表达南海利益的若干类分,形成这些利益认知的历史过程中关于利益始终不变的核心内容奠定了当代中国南海利益的基础架构。在这一利益认知和表达的基础架构中,南海主权利益、军事安全利益、资源开发利益是三大基础。三大基础利益中,主权利益是核心,是中国南海维权主张和行动一切言行合法性的基础;战略安全利益中的军事安全利益是实现其他利益的前提,没有军事安全,主权、资源、经济、通道一切利益都将沦为空谈;资源开发利益是根本,无视海洋资源对中国发展和崛起过程中的作用,以及资源合作开发对巩固和改善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作用,中国的南海利益将失去战略方向。当前中国南海利益体系是上述三大利益相辅相成、相互支持、交叉延伸出来的国家利益体系。这一利益单元从属于国家战略崛起的整体利益,是国家利益宏观体系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张文芳[6](2020)在《陕北无定河下游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文中提出无定河是黄河在陕北区域的大型一级支流,发源于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境内,在省内流经定边、靖边、米脂、绥德和清涧县。无定河流域上游为风沙区、下游为黄土丘陵沟壑区,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在此碰撞融合,形成具有浓厚地域性的黄土文化。无定河流域的传统村落集中于下游,且下游村落数量为66个。该区域传统村落对自然环境、黄土文化的适应和承载方式相似,故其空间形态呈现出相似的地域性特征及规律。通过实地调研以及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梳理,本文希望对陕北无定河下游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研究,掌握流域内典型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特征,并通过与陕北其他流域的对比,揭示陕北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整体性特征,进而补充陕北地区传统村落的基础研究,为后续传统村落的保护更新做铺垫。首先,从无定河下游范围内的66个传统村落中选取24个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对其演变历程、分类与分布特征进行分析,以外部边界形态为划分依据,明确将之分为团状、带状、枝状、散点状四类,并结合传统村落的风貌、选址布局特征、建筑保存情况等选定具体的案例。其次,对每个典型案例展开空间形态的研究,研究主要包括传统村落的选址、布局特征以及各个构成要素空间的特点,并总结构成要素对空间形态的影响。最后,通过与陕北其他流域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对比,运用归纳演绎以及比较的方法,总结两流域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共性及差异性,在此基础上提取升华至陕北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整体性特征,并总结空间形态的影响因素。通过以上研究,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无定河下游传统村落的四种类型空间形态的特征分别为团状内向集中,带状山水村平行布局,枝状一轴多向,散点状组团分散。2)与清涧河流域传统村落对比,两者在选址上均靠近水源、节约耕地,以山为背、面朝南向,因地制宜、合理分布;分布上的差异性在于无定河下游的传统村落集中于中上部河段,且以枝状形态为主要形态类型,清涧河传统村落集中于中下游部分,且以带状为主要的形态类型。3)陕北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整体性特征为布局方式以适应环境、因地制宜为主;空间组织结构以外部防御、内部聚居为主;形态、风貌以主动利用、相互融合为主。

雷玲[7](2020)在《面向区域认知素养培养的高中区域地理作业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业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挥着检测学生学习效果、培养学生能力素养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大发展、核心素养提出的大背景下,怎么样将教学活动与核心素养建立联系成为了研究者关注的思考点。但是目前受传统观念等因素影响,作业设计还未完全得到重视,其素养培养功能还有待挖掘和利用。因此本文尝试以区域认知素养为培养目标,进行区域地理作业的设计探究。构建区域地理作业与区域认知素养的相关关系,基于此进行面向区域认知素养培养的区域地理作业设计探究。本文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进行区域地理作业的设计研究,为一线地理教师进行作业设计提供有益参考。本研究共包括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首先介绍了地理作业设计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其次通过文献法总结归纳了作业和素养培养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和问题,最后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本文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二部分为地理作业和区域认知素养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理论基础。首先,通过文献法对区域认知素养和区域地理作业进行概念界定,并总结概括了区域认知素养的内涵与构成,以及区域地理作业的类型和功能;其次是展开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的介绍,分为教育心理学理论、教学设计理论、地理教学理论,具体包括多元智能理论、有意义学习理论等。第三部分为面向区域认知素养培养的高中区域地理作业设计现状研究。首先,通过问卷调查法调查教师和学生对区域地理作业的功能认识、作业设计基本情况以及区域地理作业对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认知,还包括教师对学生区域认知素养培养的基本情况认知;其次,通过“一师一优课”平台一线地理教师区域地理作业设计案例分析,得到教师实际教学过程中作业设计的基本情况。基于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归纳总结出目前高中区域地理作业设计的现状。第四部分为面向区域认知素养培养的高中区域地理作业设计策略研究。首先,基于现状分析和文献阅读,总结归纳出面向区域认知素养培养的区域地理设计原则。原则包括多样性原则、趣味性原则、素养性原则、区域性原则、结构性原则;其次,构建了区域地理作业设计的基本流程,包括创设目标、筛选素材、确定任务、编写答案、设计反思,说明各个环节作业内容的设计要求;最后,进行三大类作业类型的案例设计。在阅读理解类作业中,创设区域认识导向;在方法运用类作业中,探索区域认知方法正确使用途径;在综合探究类作业中,创新区域开发利用评价视角。从作业案例设计和步骤解读为教师进行作业设计提供可供参考的思路。第五部分为基本结论以及研究展望。包括本文研究的基本结论、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对作业研究的展望。

邢增煌[8](2020)在《从生活到文学 ——论海南文学中的老爸茶》文中指出喝老爸茶是海南的民间习俗。2019年8月,海南老爸茶正式获批为海口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目前的新闻报道和学术研究,已关注到老爸茶的起源问题,并分别从政治学、经济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视角简要梳理、分析了老爸茶的社会、文化功能。作为海南独有的具有代表性的民间习俗,老爸茶不仅是海南民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惯习,而且也是本土作家创作的重要题材,成为了带有海南地方特色的文化符号。但已有研究却少有从文学视角挖掘老爸茶的文化内涵。事实上,所有的民俗文化都是俗民文化心理和情感心意的外化表现,而文艺则是承载和表达这种内在精神的重要媒介。因此,从文学文本切入老爸茶研究,既能体察老爸茶民俗生活相在民俗圈内的广泛性和规约性,又能进一步探析老爸茶所折射的性别话语、民俗心理、市民性格等文化内涵;同时,当以现代性的目光审视文学中的老爸茶,我们进而能揭示作家对本土文化的追忆与反思。本文通过如下六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章为绪论,交代了本文研究的缘起、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创新点和概念界定;第二章立足于海南特有的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语境,分析老爸茶起源、发展的地域背景与历史渊源;第三章从文学创作前构思、筹备的角度出发,认为海南本土作家坚守地域性题材创作、老爸茶所包含的地方性文化概念、以及透过老爸茶揭示人物文化身份是老爸茶被纳入创作的前提;第四章具体阐述了老爸茶民俗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归纳和分析了海南文学中建构的老爸茶民俗话语,并借由空间理论的视野,将老爸茶作为地方文学中特有的区域空间,以揭示这一民俗生活在文学中呈现的空间形态及其所展现的民俗纠葛和民俗心理;第五章立足于现代性视角,以深究作者创作的言外之意,具体分析了作者借由老爸茶表现出的空间想象以及所表达的文化反思;第六部分为结语,即对全文内容、观点进行梳理,总结老爸茶与地方文化的内在关联、海南文学对老爸茶的审美阐释以及尚待解决的问题。

刘欢欢[9](2020)在《基于模式标本数据探索中国半翅目和膜翅目物种分类趋势》文中提出模式标本在保障命名体系稳定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包含详细的物种采集地、采集日期、标本采集数量及性别等信息,其收藏量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分类学研究程度,整理利用模式标本数据,对于开展一个地区物种多样性研究具有指示作用,可作为评估物种分类工作的参考依据。半翅目昆虫分布广泛、多样化程度高且大多为植食性,是农业和林业的重要害虫,而膜翅目昆虫作为昆虫纲第三大目,大多数种类是对人类有益的捕食性或寄生性天敌昆虫,在害虫的生物防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迄今为止,整理中国半翅目和膜翅目的模式标本数据用于分析物种分类趋势的研究几乎没有。为弥补这方面研究的不足,通过建立我国半翅目和膜翅目昆虫模式标本数据库,运用内容分析法、Arcgis分析、相关分析等研究方法,评估中国半翅目和膜翅目分类工作,阐明这些新种在中国地区的时空分布现状,全面了解中国半翅目和膜翅目物种分类趋势。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中国半翅目和膜翅目的物种组成中发现:(1)中国半翅目模式标本数据集中共计3780种,隶属于3亚目87科1306属;中国膜翅目模式标本数据集中共计3334种,隶属于2亚目55科864属;(2)含种和属数最多的科是叶蝉科Cicadellidae(253属、1119种)和茧蜂科Braconidae(156属、816种);含物种数最多的属是木虱科的喀木虱属Cacopsylla(68种)和叶蜂科的叶蜂属Tenthredo(131种)。2.在中国半翅目和膜翅目正模标本的收藏分布中发现:(1)正模标本有记录保存单位的半翅目共3735种,共涉及67个保存单位,膜翅目共3317种,涉及55个保存单位;(2)收藏中国半翅目和膜翅目正模标本量最多的是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共计收藏1004种半翅目昆虫和835种膜翅目昆虫,收藏主要类群是蚜科Aphididae(225种)和姬蜂科Ichneumonidae(133种)。3.在中国半翅目和膜翅目分类工作评估中的发现:(1)1949-2017年,有420个作者参与半翅目新种发表;1949-2010年,有354个作者参与膜翅目新种发表;发表半翅目和膜翅目新种数量及参与物种描述的作者数随时间均呈增长趋势,在20世纪80-90年代新种发表量最多,2007年之后发表新种数下降较快;(2)中国半翅目和膜翅目昆虫从采集到发表,橱柜时间均值为12年左右,滞后性明显;超过半数的半翅目和膜翅目昆虫发表时仅基于单个标本;(3)中国半翅目和膜翅目昆虫在20%的科和作者各分配了约80%的数量,呈现类似“二八规律”所述的不平衡现象。4.在中国半翅目和膜翅目地理分布格局中的发现:(1)1949-2017年,共计整理中国半翅目所有新种的地理分布点10120条;1940-2010年,共计整理中国膜翅目所有新种的地理分布点12221条。中国半翅目和膜翅目昆虫物种丰富度较高的地区,在西南山地(横断山、喜马拉雅山东缘、云贵高原)、秦岭、武夷山、五指山等山区;(2)不同采集时间段下,1970年之前采集记录较少,1971-1994年种采集记录最多,进入21世纪后采集记录明显减少。(3)33省份共计采集中国半翅目昆虫模式标本42148份,膜翅目昆虫模式标本29428份,不同地区之间采集的模式标本数有明显差异,采集类群集中在叶蝉科Cicadellidae(10238份),木虱科Psyllidae(10116份),茧蜂科Braconidae(7007份)。通过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别对中国半翅目和膜翅目物种分类趋势进行分析,从时间上中国半翅目和膜翅目物种分类工作在不断增强,但物种描述趋势变缓,仍有许多物种有待描述,我国昆虫α分类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从空间上中国半翅目和膜翅目物种采集的地域和类群之间存在着不均衡,应该重视采样不足的地区。本研究不仅对分类工作者开展下一步分类学研究有一定启示,而且对中国昆虫物种多样性保护、天敌昆虫利用、有害生物治理提供资料。

徐玲莹[10](2020)在《海南地区海洋文化与高中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文中认为在地方课程资源开发日益成为趋势的今天,对海南地区的海洋文化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并将其应用到高中语文教学中,对于补充现有统编教材、提高教师教研能力、拓宽学生视野、形成特色学校、培养国民海洋意识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新课标提出各地自主开发课程资源、一带一路为海洋文化课程开发带来历史机遇、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海洋强国、海南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有利于海洋文化的课程资源开发四个方面论述了海南地区的海洋文化高中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良好背景。文章除绪论与结语外,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海南地区海洋文化课程资源概述”,首先分别对“课程资源”“海洋文化”“海南地区海洋文化类语文课程资源”三个概念做了界定;其次,按照物质的与精神的两个方面对海南地区的海洋文化进行了分类梳理;接着总结了海南地区海洋文化的实用性、多元性、包容性、外向性、开放性、冒险性等特征;最后分析了海洋文化在海南的地位之高、影响之深。第二部分“海洋文化作为海南地区语文课程教学资源的可行性研究”,先对海南的高中语文老师的访谈进行了分析,以了解海南省对海洋文化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接着分析了海洋文化具有重要的课程资源价值和文化发展价值;最后,论述了海南地区中学利用海洋文化开发地方语文课程资源拥有的各方面优势。从以上几个方面来看,开发海洋文化语文课程资源既有价值又有优势,是势在必行的。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是本文的重点与核心。第三部分“海洋文化地方教材的开发”,首先制定了教材选篇的原则,包括从学生的智力发展规律、选择材料的典型性与独特性、地方教材与主流教材能否良好结合、教材的排版是否科学、在课业压力下学生是否可以很好地自学等方面考虑;接着,在此原则下编订海洋文化地方教材,对教材的编排结合了初高中必修教材编排规律,考虑了内容上要包含广泛,结构上要编排合理,最终呈现为包含单元设置与具体篇目的教材目录。第四部分“海洋文化作为海南地区语文课程资源的实施设想”,首先制定了课程实施的策略,其中的重点部分在于将其与必修课程相结合,海洋文化教材既可以作为必修课程的补充材料,又可以作为学生的课外读本,还对地方教材如何与必修教材进度相结合做了具体说明;在制定了课程实施策略后,对课程实施进行了具体实践并反思不足之处,改进完善。文章认为:将海洋文化作为海南高中语文课程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有着很大的意义与价值。在具体的开发过程中,还需要不断思考开发原则与策略,不断进行实践并反思,不断修改完善。通过本文的探索,希望引起广大教师对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视,也为海南地区的课程资源开发提供一些参考。

二、《海南岛热带自然资源研究图册和专集》出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南岛热带自然资源研究图册和专集》出版(论文提纲范文)

(1)云南临沧中新世三种被子植物果实化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背景及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1.4 主要创新点
    1.5 本文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地理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2.2 研究区地质概况
    2.3 研究区地层及时代
        2.3.1 地层划分
        2.3.2 地层时代
    2.4 邦卖植物群研究进展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材料
        3.1.1 化石标本
        3.1.2 现生标本
    3.2 研究方法
第四章 化石鉴定与描述
    4.1 滇桐属化石研究
        4.1.1 滇桐属概况
        4.1.2 系统描述
        4.1.3 与已知化石种和现生种的比较
    4.2 何首乌属化石研究
        4.2.1 何首乌属概况
        4.2.2 系统描述
        4.2.3 与已知化石种和现生种的比较
    4.3 翼核果属化石研究
        4.3.1 翼核果属概况
        4.3.2 系统描述
        4.3.3 与已知化石种和现生种的比较
第五章 古植物地理学研究及古环境意义
    5.1 滇桐属古植物地理学研究
        5.1.1 滇桐属地史起源
        5.1.2 滇桐属地史分布
        5.1.3 滇桐属迁徙路线
    5.2 何首乌属古植物地理学研究
        5.2.1 何首乌属地史起源
        5.2.2 何首乌属地史分布
        5.2.3 何首乌属迁徙路线
    5.3 翼核果属古植物地理学研究
        5.3.1 翼核果属地史起源
        5.3.2 翼核果属地史分布
        5.3.3 翼核果属迁徙路线
    5.4 古环境意义
        5.4.1 古气候重建
        5.4.2 古海拔重建
第六章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版及图版说明
附录 Ⅰ 亚洲和北美滇桐属化石记录
附录 Ⅱ 欧洲滇桐属化石记录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2)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镇化与全球化语境下本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诉求
        1.1.2 多民族交汇下传统文化及其物质载体的挖掘与保护需求
        1.1.3 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村落及民居研究理论与方法有待完善
    1.2 研究问题
        1.2.1 地域分布差异未能真实反映传统村落的留存情况
        1.2.2 既有定性研究未能细致呈现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特质
        1.2.3 静态个案描述未能系统诠释传统村落与民居形成机制
        1.2.4 总体评价
    1.3 研究对象与理论基础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对象
        1.3.3 理论基础与方法架构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研究意义
        1.5.1 拓宽研究样本对填补村落分布空白区具有现实意义
        1.5.2 构建理论体系将提升传统村落与民居研究的科学性
        1.5.3 形成文化区划对村落多样性保护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1.5.4 展示民族文化为世界提供中国农耕文明的创造智慧
第二章 研究综述
    2.1 国内外传统村落与民居相关研究
        2.1.1 国外乡土建筑与乡土聚落研究
        2.1.2 我国传统民居相关研究简述
        2.1.3 我国传统村落相关研究简述
    2.2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相关研究
        2.2.1 早期以干栏形式的民居建筑研究为主
        2.2.2 上世纪末突出民族性与地域性民居建筑探索
        2.2.3 新世纪以来多学科交叉运用拓宽了研究广度
        2.2.4 近期突出传统村落与民居的特征与机制探讨
    2.3 既有研究反映的特点与问题
        2.3.1 区域上差异大,亟需挖掘非典型村落与民居
        2.3.2 理论上缺支撑,未形成系统化的研究框架
        2.3.3 对象上较孤立,未将村落与民居有机结合
        2.3.4 方法上定性多,难以落实全样本的具体属性
    2.4 传统村落及民居与文化地理学相结合的新探索
        2.4.1 持续关注村落及民居文化区划问题
        2.4.2 大数据背景下谱系类研究的新进展
        2.4.3 本文的研究基础与拓展之处
第三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的生成背景
    3.1 广西传统村落生成的自然地理背景
        3.1.1 气候特征:热量丰裕,雨水充沛
        3.1.2 地形地貌:土山石山多,丘陵平原少
        3.1.3 河流水系:河网密度大,地下河发达
    3.2 先秦时期广西古代文明产生及原始聚落形成
        3.2.1 经济生产方式
        3.2.2 社会组织形态
        3.2.3 原始崇拜意识
        3.2.4 聚落与住屋的形成与演变
    3.3 秦统一至民国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及村落形成与分布
        3.3.1 秦与南越国:原有方国基础上开启封建统治
        3.3.2 两汉至隋:以其故俗治,汉于治所土着广泛分布
        3.3.3 唐宋时期:完善羁縻制度,族群分化与迁徙
        3.3.4 元明时期:推行土司制度,多民族形态形成
        3.3.5 清至民国:实行改土归流,汉文化影响显着
    3.4 广西传统村落的多元文化特质
        3.4.1 基于地理与区位环境形成的文化多元性
        3.4.2 基于族群分化与迁徙形成的文化多元性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数据库构建
    4.1 传统村落样本选取与因子体系构建
        4.1.1 样本选定
        4.1.2 因子体系构建
        4.1.3 因子属性来源
    4.2 传统村落自然环境要素因子解析
        4.2.1 地形地貌
        4.2.2 坡度坡向
        4.2.3 河流水系
    4.3 传统村落物质环境要素因子解析
        4.3.1 传统民居
        4.3.2 村落布局
        4.3.3 历史环境
        4.3.4 村落规模
    4.4 传统村落非物质环境要素因子解析
        4.4.1 建村年代
        4.4.2 世居民族
        4.4.3 语言与民系
    4.5 传统村落与民居数据库建立
        4.5.1 数据库建立的技术路线
        4.5.2 数据库内容及表达方式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分布规律
    5.1 传统村落整体分布特征
        5.1.1 传统村落分布形式的判断
        5.1.2 传统村落分布密度与集聚特征
    5.2 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属性分布特征
        5.2.1 自然环境要素因子属性分布
        5.2.2 物质环境要素因子属性分布
        5.2.3 非物质环境要素因子属性分布
    5.3 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相关性分析
        5.3.1 民居类型与村落布局相关性分析
        5.3.2 村落布局与其它因子相关性分析
        5.3.3 民居类型与其它因子相关性分析
        5.3.4 其它因子之间相关性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区划与文化景观
    6.1 文化区概念、原则与方法
        6.1.1 文化区概念与划分原则
        6.1.2 文化区划分方法与步骤
    6.2 宏观文化区划与文化景观
        6.2.1 宏观文化区的划分与结论
        6.2.2 开放型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
        6.2.3 围合型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
        6.2.4 兼容型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
    6.3 开放型文化区亚区的划分与文化景观
        6.3.1 文化亚区的划分与结论
        6.3.2 多民族+沿等高线布局+前堂后寝型文化亚区
        6.3.3 侗苗族+沿等高线布局+前廊火塘型文化亚区
        6.3.4 瑶壮族+内凹圈层布局+前寝后堂型文化亚区
        6.3.5 多民族+沿等高线布局+中堂后房型文化亚区
        6.3.6 壮族+横排布局+前堂后寝型文化亚区
        6.3.7 壮族+集中与横排布局+中堂后厨与中堂侧房型文化亚区
    6.4 围合型文化区亚区的划分与文化景观
        6.4.1 文化亚区的划分与结论
        6.4.2 湘赣系+集中与密集布局+堂厢与从厝型文化亚区
        6.4.3 多族系+集中与组团布局+单幢、堂厢及从厝型文化亚区
        6.4.4 勾漏系+纵列与组团布局+堂厢与从厝型文化亚区
        6.4.5 钦廉与客家系+块状拼合与密集布局+从厝型文化亚区
    6.5 兼容型文化区亚区的划分与文化景观
        6.5.1 文化亚区的划分与结论
        6.5.2 多民族+集中与沿等高线布局+单幢与堂厢型文化亚区
        6.5.3 壮族+集中布局+单幢与堂厢型文化亚区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区划影响机制
    7.1 宏观文化区划的影响机制
        7.1.1 自然环境差异奠定宏观文化区划的基本构架
        7.1.2 资源禀赋不同导致制度分化与文化景观差异
        7.1.3 经济技术发展促使文化区边界产生历时性变化
    7.2 开放型文化区各亚区之间的关联与影响机制
        7.2.1 文化亚区之间的内在联系
        7.2.2 居住本能需求致使多个亚区呈“前后”序列特点
        7.2.3 汉文化影响促使中堂后房亚区呈“发散”序列特点
        7.2.4 人口增长导致中堂后厨与中堂侧房亚区呈“左中右”序列特点
    7.3 围合型文化区各亚区之间的关联与影响机制
        7.3.1 文化亚区之间的内在联系
        7.3.2 行政区划导致湘赣、钦廉与客家系亚区大家族聚居特征显着
        7.3.3 经济发展与制度改变促使勾漏系亚区以小家庭居住方式为主
        7.3.4 交通要道与文化传播致使多族系亚区居住方式趋于多元
    7.4 兼容型文化区各亚区之间的关联与影响机制
        7.4.1 文化亚区之间的共性与差异
        7.4.2 大瑶山环境促使汉壮瑶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亚区形成
        7.4.3 山地向平原过渡促进汉壮民族相互影响与亚区形成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创新
    8.1 研究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语

(4)初中地理教科书中的地理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概念界定
    (四)研究目标与内容
    (五)研究意义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七)拟创新点
二、地理位置的课标要求与认知思路
    (一)地理课程标准中对地理位置的教学要求
    (二)基于地理思想方法的地理位置认知思路
三、初中地理教科书中地理位置内容的编写现状
    (一)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在初中地理教科书中的落实状况
    (二)地理位置认知思路在初中地理教科书中的体现状况
    (三)存在问题
四、教师使用教科书中地理位置内容的现状调查
    (一)调查对象与工具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五、初中地理教科书中地理位置的编写建议及使用建议
    (一)初中地理教科书中地理位置内容的修订建议
    (二)促进教师使用教科书中地理位置内容的建议
六、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教师对初中地理教科书中地理位置内容的使用情况访谈提纲
    附录2 :地理位置“标准”在人教版初中地理教科书中的落实情况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成果及参加的学术会议
后记

(5)中国南海利益分析 ——以1912年以来中国官方与民间的认知与表述为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第一章 利益、国家利益、中国南海利益
    第一节 中国南海利益的概念基础:利益
        一、利益发展的主要阶段
        二、利益的概念
    第二节 解读中国南海利益的理论视角:国家利益
        一、国家利益的概念
        二、国家利益的分类
        三、国家利益的特性
    第三节 中国南海利益的主要内容
        一、南海利益的理论内涵
        二、南海利益的具体表现
        三、南海利益的重要性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南海利益的官方表达和维权行为的演进
    第一节 1912-1949年间中国南海利益的官方主要表达和维权行为
        一、官方主张南海利益的体现
        二、官方维护南海权利的行为
        三、外敌入侵与中国政府维权权意识的增强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官方南海利益的主要表达和维权行为
        一、新中国对南海利益的官方表达
        二、常态化维权行为的发展
        三、当代中国南海利益、干扰因素与利益实现
    第三节 1949年前后中国官方南海利益表达的比较分析
        一、以主权为核心的南海利益
        二、经济利益和战略安全利益成为南海利益的重要内容
        三、南海维权制度正在发展完善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民间南海利益的觉醒与探索
    第一节 中国民间南海利益意识普遍觉醒
        一、危机与中国南海维权意识的觉醒
        二、“琼崖旅京同乡会代表团至外交部函件”表达的南海利益
        三、中国民间南海维权的早期行动
    第二节 中国民间南海利益的认知及维权行为的发展
        一、“断续线”与中国南海主权利益的充分表达
        二、军事安全与战略安全利益
        三、中国知识界对南海资源利益的认知发展
        四、民间维权行为的发展
    第三节 中国民间南海利益探索的阶段性结论
        一、主权利益始终是表达的核心
        二、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的经济利益是关注的重点
        三、战略安全利益成为关注的重点
        四、民间南海利益表达的基本特征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当代南海利益的基本框架
    第一节 主权利益:中国南海的核心
        一、南海主权利益的现状
        二、南海主权利益面临的挑战
        三、南海主权利益的重要性
    第二节 安全利益:中国南海利益的保障
        一、军事安全利益
        二、航道安全利益
        三、南海舆论安全利益
    第三节 经济利益:中国南海利益的实质内容
        一、南海渔业资源开发
        二、南海油气资源开发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6)陕北无定河下游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全球化对传统村落的冲击
        1.1.2 无定河流域传统村落的价值承载
        1.1.3 无定河下游传统村落的所面临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范围与研究对象
        1.3.1 地域范围的界定
        1.3.2 研究对象的界定
    1.4 基本概念辨析
        1.4.1 传统村落
        1.4.2 空间形态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1.5.1 有关传统村落的相关综述
        1.5.2 有关空间形态的相关综述
        1.5.3 研究评述
    1.6 研究内容、方法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
    1.8 本章小结
2 无定河下游传统村落概述
    2.1 无定河流域传统村落整体环境概况及相互关系
        2.1.1 自然环境
        2.1.2 文化地理环境
        2.1.3 历史人文环境
        2.1.4 无定河下游与传统村落的关系
    2.2 无定河流域聚落演变历程
        2.2.1 明清前聚落发展演变概况
        2.2.2 明清后至改革开放时期聚落发展演变概况
        2.2.3 聚落发展演变的特征
    2.3 无定河下游传统村落分类及分布情况
        2.3.1 村落数量统计
        2.3.2 传统村落类型分类
        2.3.3 传统村落分布现状
        2.3.4 传统村落分布的特点
        2.3.5 传统村落分布的因素
    2.4 本章小结
3 无定河下游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典型案例分析
    3.1 无定河下游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构成要素
        3.1.1 周围环境:先决条件
        3.1.2 传统建筑:基本单元
        3.1.3 街巷空间:形态骨架
        3.1.4 历史环境要素:节点要素
    3.2 团状形态:内向集中——清涧县高杰村
        3.2.1 村落概况
        3.2.2 内向聚居的布局特征
        3.2.3 群山环绕的周围环境
        3.2.4 规整组织的传统建筑
        3.2.5 多层级交叉网状的街巷空间
        3.2.6 历史环境要素
        3.2.7 团状型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征
    3.3 带状形态:山水村平行——绥德县郭家沟村
        3.3.1 村落概况
        3.3.2 与山水平行的布局特征
        3.3.3 倚山邻水的周围环境
        3.3.4 层叠式排布的传统建筑
        3.3.5 沿山体水平向发展的街巷空间
        3.3.6 历史环境要素
        3.3.7 带状型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征
    3.4 枝状形态:一轴多向——米脂县白兴庄村
        3.4.1 村落概况
        3.4.2 两侧支沟衍生发展的布局特征
        3.4.3 山体限定的周围环境
        3.4.4 沿山脚等高线排布的传统建筑
        3.4.5 顺延沟壑的枝状街巷空间
        3.4.6 历史环境要素
        3.4.7 枝状型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征
    3.5 散点状形态:分散组团——绥德县虎焉村
        3.5.1 村落概况
        3.5.2 分散自由的布局特征
        3.5.3 峁顶限定的周围环境
        3.5.4 集中紧凑的传统建筑
        3.5.5 串联成组的网状街巷空间
        3.5.6 历史环境要素
        3.5.7 散点状型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征
    3.6 构成要素对空间形态的影响
        3.6.1 周围环境对空间形态的主导作用
        3.6.2 传统建筑与街巷空间的相互作用
        3.6.3 历史环境要素的中心性
    3.7 本章小结
4 与陕北其他流域的对比研究及其空间形态整体性特征总结
    4.1 陕北各流域地域渊源
        4.1.1 流域及传统村落分布概述
        4.1.2 清涧河与无定河下游河流对比
        4.1.3 传统村落数量占比分析
    4.2 与清涧河流域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对比研究
        4.2.1 两流域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共性特征
        4.2.2 两流域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差异性特征
    4.3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征总结
        4.3.1 适应环境、因地制宜的布局方式
        4.3.2 外部防御、内部聚居的空间组织结构
        4.3.3 主动利用、相互融合的形态及风貌特征
    4.4 空间形态影响因素分析
        4.4.1 自然环境因素
        4.4.2 社会文化环境因素
        4.4.3 经济环境因素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一 :24个研究村落形态对比表
附录二 :24个研究村落空间形态图
附录三 :24个研究村落基本信息

(7)面向区域认知素养培养的高中区域地理作业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区域认知素养培养是地理课程的重要目标
        1.1.2 地理作业设计需适应新课改的趋势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案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4.4 技术路线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区域认知素养
        2.1.1 区域认知素养的内涵
        2.1.2 区域认知素养的构成
    2.2 区域地理作业
        2.2.1 区域地理作业的内涵
        2.2.2 区域地理作业的类型
        2.2.3 区域地理作业的功能
    2.3 理论基础
        2.3.1 教育心理学理论
        2.3.2 教学设计理论
        2.3.3 地理课程与教学理论
3 区域地理作业设计现状调查与分析
    3.1 区域地理作业设计问卷调查
        3.1.1 调查内容编制
        3.1.2 调查样本选择
        3.1.3 调查数据整理
        3.1.4 调查小结
    3.2 “一师一优课”中区域地理作业设计分析
        3.2.1 分析样本统计
        3.2.2 分析框架制定
        3.2.3 作业分析过程
        3.2.4 分析小结
    3.3 调查分析总结
        3.3.1 作业功能认知不足,缺少素养培养功能挖掘意识
        3.3.2 作业目标指导性不足,缺少区域观念培养意识
        3.3.3 作业素材区域性和趣味性不足,缺少区域认知驱动
        3.3.4 作业任务结构性不足,缺少区域认知方法的引导
        3.3.5 作业类型多样性不足,缺少素养培养导向
4 面向区域认知素养培养的高中区域地理作业设计策略
    4.1 区域地理作业设计原则
        4.1.1 多样性原则
        4.1.2 趣味性原则
        4.1.3 素养性原则
        4.1.4 区域性原则
        4.1.5 结构性原则
    4.2 区域地理作业设计流程
        4.2.1 创设目标,突出区域认知观念
        4.2.2 筛选素材,激发区域认知兴趣
        4.2.3 确定任务,突出区域认知方法运用
        4.2.4 编写答案,强化素养培养意识
        4.2.5 设计反思,推动作业素养功能挖掘
    4.3 区域地理作业设计方法
        4.3.1 阅读理解类作业:创设区域认知意识导向
        4.3.2 方法运用类作业:探索区域认知方法正确使用途径
        4.3.3 综合探究类作业:创新区域开发利用评价视角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基本结论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8)从生活到文学 ——论海南文学中的老爸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意义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特色与概念界定
第二章 老爸茶民俗的本土生态语境
    第一节 自然生态:开疆型岛屿社会
    第二节 人文生态:精神秩序的溯源
    第三节 海南生态语境下诞生的老爸茶
第三章 老爸茶民俗的文学构思路径
    第一节 海南文化浸润下的本土作家群
    第二节 老爸茶作为文化概念纳入写作
    第三节 老爸茶作为文化身份的表征
第四章 文学中建构的老爸茶民俗话语
    第一节 老爸茶民俗生活的空间形态
    第二节 男性话语主导下的民俗纠葛
    第三节 异质文化映照下的民俗心理
第五章 文学创作对老爸茶的空间想象与审视
    第一节 空间想象:精神家园的能指与所指
    第二节 民俗审视:现代语境下的文化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海口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示及公示文件
    附录二 :海南人对老爸茶的认知与感受情况调研及分析
    附录三 :采访作家邱名广的记录材料
    附录四 :采访作家韩芍夷的记录材料
致谢

(9)基于模式标本数据探索中国半翅目和膜翅目物种分类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模式标本数据整理利用
    1.2 分类工作评估
    1.3 昆虫多样性和地理分布格局
    1.4 中国半翅目昆虫的多样性和地理分布格局
    1.5 中国膜翅目昆虫多样性和地理分布格局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
    2.2 研究方法
        2.2.1 中国半翅目和膜翅目模式标本数据的收集
        2.2.2 模式标本数据库整理
        2.2.3 评估中国半翅目和膜翅目分类工作
        2.2.4 探索中国半翅目和膜翅目昆虫的空间分布
        2.2.5 技术路线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基于模式标本数据分析中国半翅目和膜翅目的物种组成
        3.1.1 科级阶元组成
        3.1.2 属级阶元组成
        3.1.3 小结与讨论
    3.2 中国半翅目和膜翅目正模标本的收藏分布
        3.2.1 中国半翅目正模标本的收藏分布
        3.2.2 中国膜翅目正模标本的收藏分布
        3.2.3 小结与讨论
    3.3 评估中国半翅目和膜翅目分类工作
        3.3.1 新种发表的时间趋势
        3.3.2 参与物种描述的作者分析
        3.3.3 橱柜时间分析
        3.3.4 发表新种所用模式标本数及各期刊报道新种的情况
        3.3.5 小结与讨论
    3.4 中国半翅目和膜翅目模式标本的空间分布
        3.4.1 模式标本的地域分布
        3.4.2 采集趋势和发表趋势分析
        3.4.3 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中心
        3.4.4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10)海南地区海洋文化与高中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新课改要求改变课程内容,增强教育针对性
        (二)高中语文新课标提出各地自主开发课程资源
        (三)一带一路带来历史机遇
        (四)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海洋强国
        (五)海南地理位置的特殊性
    二、研究现状
        (一)海洋文化的研究现状
        (二)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
        (一)教材方面
        (二)教师方面
        (三)学生方面
        (四)学校方面
        (五)国家方面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实地考察法
        (三)对话访谈法
第一章 海南地区海洋文化课程资源概述
    一 概念界定
        (一)课程资源
        (二)海洋文化
        (三)海南地区海洋文化类高中语文课程资源
    二 海南地区海洋文化的风貌
        (一)物质文化
        (二)精神文化
    三 海南地区海洋文化的特征
        (一)实用性
        (二)多元性
        (三)包容性
        (四)外向性
        (五)开放性
        (六)冒险性
    四 海洋文化在海南的地位及影响
        (一)地位
        (二)影响
第二章 海洋文化作为海南地区语文课程教学资源的可行性研究
    一 海南省对海洋文化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
    二 利用海南地区海洋文化开发语文课程资源的价值
        (一)具有重要的课程资源价值
        (二)具有重要的文化发展价值
    三 海南地区中学利用海洋文化开发地方语文课程资源的优势
        (一)地理优势
        (二)贴近生活
        (三)政策支持
第三章 海洋文化地方教材的开发
    一 选篇原则
        (一)符合学生智力发展规律
        (二)精选典型材料
        (三)与主流教材相结合
        (四)多元化呈现
        (五)方便学生自学
    二 教材目录及编排说明
        (一)初高中必修教材单元设置分析
        (二)海南地区海洋文化地方教材单元设置
第四章 海洋文化作为海南地区语文课程资源的实施设想
    一 课程实施的策略
        (一)以学生为主体
        (二)与必修课程相结合
        (三)多元化学习课堂
        (四)教学目标与课标、考纲一致
    二 教学设计举例及教学反思
        (一)案例设计举隅
        (二)教学总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海南岛热带自然资源研究图册和专集》出版(论文参考文献)

  • [1]云南临沧中新世三种被子植物果实化石研究[D]. 王兵. 兰州大学, 2021
  • [2]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研究[D]. 冀晶娟.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3]中国海洋灾害研究70年[J]. 蔡勤禹,华瑛. 社会史研究, 2020(01)
  • [4]初中地理教科书中的地理位置研究[D]. 安珍妮.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5]中国南海利益分析 ——以1912年以来中国官方与民间的认知与表述为基础[D]. 杨熔君. 暨南大学, 2020(08)
  • [6]陕北无定河下游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D]. 张文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
  • [7]面向区域认知素养培养的高中区域地理作业设计研究[D]. 雷玲.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8]从生活到文学 ——论海南文学中的老爸茶[D]. 邢增煌.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9]基于模式标本数据探索中国半翅目和膜翅目物种分类趋势[D]. 刘欢欢.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2)
  • [10]海南地区海洋文化与高中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D]. 徐玲莹. 海南师范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出版《海南岛热带自然资源研究图集及特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