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IRI)是目前临床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其产生的机制与自由基产生、钙超载及中性粒细胞浸润等有关。上世纪80年代发现了预适应(preconditioning)有很好的心肌保护作用,但由于其自身特点难以应用于临床。同时也有报道控制再灌注时的方式也可以减轻再灌注损伤,但由于标准不统一、操作复杂且不同实验室报道差异较大而未获得广泛应用。本世纪初有学者提出后适应(postconditioning)的概念--即在再灌注开始时进行多次、短暂的再灌注可减少以后较长时间的再灌注损伤,而且其保护作用与预适应相当。本实验探讨家兔心脏是否具有后适应保护作用以及预适应与后适应对兔短期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及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5组(n=6):假手术对照组(S组)、缺血/再灌注对照组(IR组)、缺血预适应组(IP组)、缺血后适应组(Post组)、缺血预适应+后适应组(IP+Post组)。除S组外,其余各组均接受左冠状动脉前降支15min阻断和30min再灌注,IP组:在15min缺血前接受连续3次每次缺血5 min,再灌注5 min的预适应;Post组:在15min缺血后接受连续3次每次再灌注30s,缺血30s的后适应。IP +Post组:冠脉分支阻断5min后开放再灌注5min(3个循环),然后冠脉分支阻断15min后,行30s再灌注,30s再缺血,(3个循环)后开放再灌注30min。以DNA电泳和TUNEL分析检测兔短期缺血再灌注心肌组织的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30只兔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短期IR缺血区心肌DNA电泳出现200bp,400bp2条条带,呈梯形。而其余各组未见梯形。②TUNEL检测结果: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在IP组(32.13%)、Post组(28.06%)、IP+Post组(32.91%)与IR组(55.7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Bcl-2基因的蛋白表达在IP组(9.33±1.37)、Post组(10.00±0.89)、IP+Post组(10.17±0.75)与IR组(7.83±1.4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Bax基因的蛋白表达量IP组(8.00±1.26)、Post组(7.50±0.84)、IP+Post(7.17±0.94)与IR组(9.83±0.98)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Post如同IP一样可在兔心肌IRI中有明显的心肌保护作用。②IP、Post显著减轻了兔短期IR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程度与上调Bcl-2基因的蛋白表达、下调Bax基因的蛋白表达有关。③IP与Post对IR的心肌保护作用并没有产生叠加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