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秋月陈香艳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
【摘要】本文试图基于人类生态学的视角来探讨幼儿发展性评价,企图让幼儿发展性评价的视野更加宽广,在评价的纬度上逐渐把影响幼儿发展的因素考虑进去,并且通过改变环境因素来促进幼儿的发展。
【关键词】人类发展生态学幼儿发展性评价幼儿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0)01-0011-02
一人类发展生态学的基本观点
1979年,乌列·布朗芬布伦纳(UrieBronfenbrenner)发表《人类发展生态学》(TheEcologyofHumanDevelopment)一书。在该书中,布朗芬布伦纳首次全面深入地把生态学思想运用于研究人类发展,尤其是儿童发展,并把儿童视为周围多层次环境关系的复杂系统。布朗芬布伦纳认为,儿童生物倾向和环境因素都是塑造儿童发展的力量。
人类发展生态学主要研究主动成长的个体与其所生活的不断变化的直接环境之间渐进的、双项适应的过程。这个过程受到个体所生活的不同直接环境之间关系的影响,也受到这些直接环境所在的更大环境的影响。他认为影响个体发展的环境是一个层层镶嵌的层级化多元系统,呈柱壮同心结构,他从里到外分别是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系统和宏观系统,每个层次的系统相互包含、相互作用。
对于幼儿来说,微观系统主要包括家庭、幼儿园、邻里等;中间系统包括家园关系等;外系统主要包括家长的工作单位、朋友、教师的家庭等;宏观系统则指文化或文化水平上相对一致的价值观,如师道尊严等。
人类发展生态学认为,影响幼儿发展的这些环境是由很多的生态因子相互作用的。并且这些系统之间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幼儿发展性评价是依据幼儿教育目标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幼儿发展目标,运用教育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对幼儿的身体、认知、品德与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幼儿发展性评价的中心是幼儿的发展,同时幼儿的发展又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那么在进行幼儿的发展性评价时,如果把环境的因素再考虑进去,将会更加客观和全面。真实性评价试图在确保评价幼儿的真实性,这无疑是考虑到不同的幼儿在不同环境中表现是不一样的。所以评价幼儿发展的情况如何,只有认识到影响幼儿发展的各种外界环境的因素,才能更加客观的评价幼儿;只有充分考虑到影响幼儿发展的各个可能的因素,才能对症下药,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众所周知,幼儿是未成熟、有潜力、有创造性的;幼儿园的课程是一日活动的总和,是保教的相互结合;幼儿的发展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每种活动都是促进幼儿发展的机会,并且每个孩子的发展空间都很大。幼儿发展评价不是独立于幼儿生活环境的,教师应在生活中去发现、评价、促进幼儿发展,要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关注到幼儿的方方面面,要关注幼儿发展的潜力和丰富性。同时,教师和家长要关注到幼儿不同空间、时间的发展,因为幼儿在学校里的反映和在家里的不同,即幼儿在不同空间、时间有不同的反映。总之,幼儿发展性评价是生活化、完整化、生成化、主动化、整合化的评价。
二人类发展生态学视野下的幼儿发展评价
幼儿的发展与幼儿所处的环境息息相关,离开幼儿生活的环境来判断和评价幼儿是片面、不科学的。充分认识到幼儿所处的环境,评价幼儿的标准、目的和方式将是多元的、发展的、自然的。
1.幼儿发展性评价的标准不是唯一的
人类发展生态学认为,个体的成长受到个体所生活的不同环境的影响,个体所发展的状态不一样。既然每个幼儿发展不一样,所以我们在对幼儿进行评价时就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幼儿。第一,每个幼儿都是独特的个体。“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幼儿也是如此。第二,每个幼儿所处的环境不一样,幼儿的发展也不一样。虞永平对学前课程的生态环境作了分析,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是学前课程的社会环境;班级环境、家庭环境、社区环境等是空间环境。他认为学前课程同时受到这些环境的影响。幼儿的发展评价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的发展同时受到这些环境的影响,环境不同,对幼儿的影响也不同,幼儿的发展和行为表现也是千差万别的。第三,每个幼儿的发展和环境的交互作用是不一样的。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主动能力,他看事物和看问题的视角和处理方面不一样,对周围的环境的反映不一样,同时感受到的和学习的东西也是各不相同。所以评价幼儿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每个幼儿,或许幼儿发展性根本不存在标准二字。
2.幼儿发展性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幼儿发展
新《纲要》明确提出:“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对幼儿发展状况的评估要注意“明确评价的目的是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以便提供更加适宜的帮助和指导”。幼儿发展评价的主要目的不应该是单纯的鉴别幼儿、给幼儿贴上标签或作为对教师评价的一个参考,而应该是诊断问题和改进幼儿教育,促进每一个幼儿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发展,创设适合幼儿发展的教育,不断地改进教育工作,力图通过评价创设适宜每个幼儿的教育。
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重视人与环境的双向互动,探究环境中各生态因子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及人与环境中各生态因子的交互作用。要促进幼儿的发展不仅要看到儿童是什么,即行为表现是什么,还要看到儿童为什么这样表现,即他的表现受到了什么因子影响。所以我们在幼儿评价时,教师可以把环境这个因素也列入幼儿评价量表中,使评价更加全面和科学。这里所指的环境是除了影响幼儿发展的外显因素之外的潜在环境因素,比如说幼儿的语言学习除了从幼儿的发音、语调、语法等几个外显的因素来考察外、还要从幼儿的同伴关系、亲子关系、师幼关系、班级环境、家庭环境等潜在因素加以考察,这样才能更加突显出幼儿发展性评价的目的。
3.幼儿发展性评价是在多因子中实施的
人类发展生态学认为,儿童的发展受到周围生态环境的制约,这种生态环境包括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系统和宏观系统。对于幼儿来说,微观系统主要包括家庭、幼儿园、邻里等;中间系统包括家园关系等;外系统主要包括家长的工作单位、朋友,教师的家庭等;宏观系统则指文化或文化水平上相对一致的价值观,如师道尊严等,并且这些系统之间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新《纲要》明确提出:“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及家长均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评价过程是各方共同参与、相互支持与合作的过程。”正因为幼儿的发展受到周围环境因子的影响,且微观系统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发展,所以幼儿所处的每种环境都应有评价幼儿的主体和方式方法。
在直接影响幼儿发展的微观系统中,家庭是一个因子,那么家长就应成为评价幼儿的主体,并且家长在对幼儿进行评价时,不能只局限于对幼儿知识方面的评价。有的家长对幼儿的评价就是“孩子能写好多个字了,孩子能算二十以内的加法了”等方面。而对于孩子情感、态度方面是很少涉及的。即使是涉及孩子这方面的评价也是非常简单的。比如“孩子在家做作业很认真,孩子在家很听爸妈的话”。这种老套的语言对幼儿的发展已经起不到直接的作用了。所以家长对幼儿的评价不但要关注幼儿知识技能方面,而且要关注幼儿情感态度等方面,同时要在幼儿做事中来评价,这样才能更准确的反映幼儿的发展情况,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人类发展生态学告诉我们幼儿的发展受到与幼儿发展有关的因子影响。对于幼儿园这个因子来说,教师是幼儿的评价主体是毋庸置疑的。重要的是教师在对幼儿进行评价时,要对各因子进行综合评定。第一,教师是综合各因子的评价主体。我们知道,幼儿的大部分时间在幼儿园,幼儿的成长也是在幼儿园,再说,幼儿园本身就是一个对幼儿进行教育和促进幼儿发展的一个专门地方。所以教师是家长、幼儿、管理人员、社区人员的评价的主导者和综合评价者,教师要对家长、管理人员、幼儿、社区人员等的评价进行综合采纳和评断。第二,教师对幼儿的评价要充分考虑到影响幼儿发展的各个因子。幼儿的表现和行为有的是由某一因子直接引起的,有的是由多种因子引起的。所以教师在评价幼儿时要看到幼儿行为表现背后的原因,真正的从根本上来改变幼儿的行为表现。第三,教师要用不同的评价方法来客观的评价幼儿。幼儿在进行活动、游戏时,不同的游戏、不同的活动和不同的领域所用评价方式是不同的,也许,有的用描述式较好,有的用量表更妥当,有的要几种一起用更全面,这样来评价幼儿才会更客观。
对于邻里这个因子来说,社区人员也可以作为评价幼儿的主体。他们的评价具有真实性,是社区人员在幼儿自然状态下所作出的评价,主要涉及幼儿道德、交往、做事等。家长对社区人员的评价要虚心接受和认真思考,有的可能是因为家长之间的攀比而作出的评价,但大部分来说是对幼儿长期接触而作出的真实性评价。所以家长不但要认真地对待而且还要及时把评价内容告诉幼儿教师,积极配合他们,从而让幼儿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4.幼儿发展性评价是自然生态环境下的评价
人类发展生态学认为,儿童的发展是在生态平衡下所进行的,一旦我们破坏其中的某个因子,都会引起儿童的改变。新《纲要》也明确指出:评价要“在日常活动与教育教学过程中采用自然的方法进行。”所以教师在评价幼儿时,要使评价情境自然化,在幼儿真实的生活和学习情境中对幼儿实施评价。一方面,幼儿的评价是在幼儿真实、自然的情景中进行的。对幼儿来说,生活即学习,游戏即学习,活动即学习。如果把幼儿从生活、游戏、活动中抽离出来进行评价,无疑会打断幼儿的学习过程,不容易得到真实的评价结果,而评价情境自然化,能避免干扰幼儿的学习过程。另一方面,通过评价找出影响幼儿发展的因子来改变幼儿的生态环境从而促进幼儿的发展。儿童的发展受到周围的生态因子的影响,改变或重组这些生态因子就能改变儿童的发展。所以,幼儿的发展评价可以从环境因素加以考虑,从而改变影响幼儿发展的不良因子,使幼儿能更好地发展。
虽然从人类生态学的视角来考察幼儿发展性评价似乎让我获得了许多新认识和新收获,但也感到仍有许多衍生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去思考、去研究,如怎样更有效地把文化因素考虑进去,影响幼儿发展的文化因素哪些应考虑进去呢?哪些应改变?哪些不应改变?幼儿发展评价的范围应该多大?怎样科学地诊断幼儿的言行,并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分析、处理教育评价的信息材料,使之更加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等等,对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还有待我们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
参考文献
[1]虞永平.学前课程的多视角透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340
[2]白爱宝.幼儿发展评价手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8
[3]刘俐敏.幼儿发展评价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4]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S].2001.9:12
[5]原晋霞.幼儿园班级课程个案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