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河南作家刘庆邦执著于民俗,其创作带有较强的民俗文化色彩。本文从民俗学的视野出发,透析刘庆邦小说中民俗文化观念以及在此观念下人们的生存状态。第一章从作家浸润的独特地域人文历史出发,分析河南民俗文化对刘庆邦创作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及作家个体生命体验对其民俗创作的进一步深化。第二章切入作家文本,从家族观念和血亲观念两个角度分析作家笔下的家族民俗意象,阐述家族观念和血亲观念在民俗中的根深蒂固性。第三章具体分析民俗文化语境下女性的生存状态,首先,在民俗中女性生存环境具有的相对宽松性,其次,在男权社会的影响下女性具有双重的“家”观念,再次,透析民俗中女性婚姻观上的物质性和从属性。第四章通过对诗意乡土的礼赞和美好人生的讴歌,显示刘庆邦民俗创作的文化守成特质。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从《到城里去》看刘庆邦笔下的城乡关系[J]. 文学教育(上) 2020(02)
- [2].“在深处的小说”——论刘庆邦的煤矿性别书写[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20(03)
- [3].遇见刘庆邦[J]. 湖南安全与防灾 2019(01)
- [4].把写作当成生活的一部分——读刘庆邦《在哪里写作》有感[J]. 班组天地 2018(08)
- [5].刘庆邦文学世界的焦虑底色[J]. 中国图书评论 2019(08)
- [6].刘庆邦 “含心量”成就感人作品[J]. 北京观察 2017(01)
- [7].刘庆邦小说的审美倾向分析[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3)
- [8].从《黑白男女》看刘庆邦“煤矿文学”的新变[J]. 小说评论 2016(04)
- [9].人性的哀歌——读刘庆邦《红煤》有感[J]. 名作欣赏 2015(02)
- [10].当代乡土文明的批判力作——评刘庆邦长篇新作《黄泥地》[J].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15(01)
- [11].一种甜而微苦的相思——重读刘庆邦《鞋》[J].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 2020(05)
- [12].奏响生命的乐曲——刘庆邦:《响器》[J]. 读书文摘 2019(02)
- [13].浅析刘庆邦小说的语言特色[J]. 同行 2016(07)
- [14].忧伤又宁静的牧歌——评刘庆邦短篇小说《鞋》[J]. 北方文学 2017(14)
- [15].别有深情一万重——评刘庆邦长篇散文《在哪里写作》[J]. 南腔北调 2017(07)
- [16].写作是一种修行——与著名作家刘庆邦谈文学创作[J]. 时代报告(奔流) 2017(07)
- [17].刘庆邦:送你一片送你一片皎洁的月光[J]. 语文世界(中学生之窗) 2015(06)
- [18].刘庆邦:作家应该拿作品说话[J]. 语文世界(中学生之窗) 2015(06)
- [19].刘庆邦:英雄几乎都和悲剧结伴[J]. 雨花 2015(18)
- [20].刘庆邦作品在国外[J]. 作家 2015(13)
- [21].论刘庆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J]. 芒种 2014(05)
- [22].善良是我们作为人活着的唯一准则——读刘庆邦的《皂之白》[J].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 2012(11)
- [23].自然、女性、和谐——解读刘庆邦小说《远山》[J]. 阅读与写作 2009(12)
- [24].刘庆邦:作家就是要“感情用事”[J]. 中华儿女 2010(07)
- [25].刘庆邦笔下情窦初开的纯净情感世界[J]. 长城 2011(04)
- [26].一束阳光:刘庆邦小说的审美救赎书写——以《鞋》《神木》与《东风嫁》为例[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27].刘庆邦小说《神木》的空间批评解读[J].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0(01)
- [28].质朴温润的生命册——解读刘庆邦的《我就是我母亲》[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9(03)
- [29].刘庆邦笔下的进城乡村女性[J]. 文学教育(上) 2018(09)
- [30].城市异乡人的困境及复仇——刘庆邦小说中的男权话语叙事[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