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以来咸阳村落的分布变化和社会之考察

清代以来咸阳村落的分布变化和社会之考察

论文摘要

清以来咸阳县地跨渭河,包括泾河、渭河之交的咸阳原、渭河南北的河流阶地两部分。咸阳县地理空间统一,语言文化统一,是新石器时代遗址聚落、先秦帝王陵墓(误周陵)、周封程邑、秦咸阳都城、西汉帝王陵区等地理空间载体,是演绎汉民族主体文化的重要场所,是一个完整的地域文化单元。以清以来咸阳县聚落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历史地理为基础,对咸阳县聚落地理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提取重大历史事件,充实性解读咸阳县聚落的时间属性、空间属性、结构属性,对区域人类家园营造经验的总结具有重要学术意义。赋予该区域汉文化复兴、村落文化认同、村落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实践意义。本研究基本结构如下:第一部分为基础部分,包括第1章绪论。在有关概念厘定基础上,介绍村落对于人类史研究的意义,对古村落研究进行综述,研究史料、模式与框架的说明。以及咸阳县聚落起源、发展的史地背景,清代以前村落发展简述。第二部分实证研究,包括3章:第2章是清代咸阳县村落研究,第3章是民国时期咸阳县村落研究,第4章是民国时期咸阳县村落研究。对每个时段在现有资料范围内进行村落统计研究,探讨村落的分布变化,复原村民的生活。第三部分为余论,包括第5章,阐述了清代以来咸阳县村落分布变化过程与总结了村落社会生活,最后叙述了研究期望:走进历史场景。第四部分为2个附录:附录1为研究范围历史沿革变迁,附录2为安陵文化景观田野调查报告。研究结论认为:历史时期咸阳原村落分布变化过程表现如下,第一,清以前咸阳县村落不多,多位于渭河南北的一级阶地、二级阶地。清代以来一直到民国期间,咸阳县聚落人口呈现缓慢增加,到共和国时期,村落数量与人口才有较大规模的增加。第二,初步探讨与梳理清代咸阳县上村落四种名称分类:以历史人物与传说而起的村落;以庙观而名的村落;以交通经济而盛的村落;以防卫而得名的地名,多名寨、堡。清代咸阳县村落变化典型的表现为村落移民和修筑堡寨卫村。探讨了大村与小村区分机制。第三,民国时期咸阳原村落与人口受灾荒、战乱等严重影响。特别是1929-1932年的干旱大灾荒,致使阳原上村落与人口减少了大约1/3。第四、1949年以后咸阳原村落存在上升、减少、猛量增加、趋缓减少的数量特征。新增村落呈现一分为二、一分为三、一分为四,或者孤立增加产生某个村庄(如七户窑)的特征。清代以来咸阳县村落布局的空间特征体现为:宏观上村落多沿黄土湾的冲刷沟与断崖分布:中观上村落突破城墙(土壕)向外扩展;微观上村落房屋空间结构的也有变化,如出现一院多间单层(或多层)的封闭院落结构。从人地关系角度选取典型事件复原了清代、民国时期、共和国时期咸阳县范围村落的社会生活。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初步总结如下:①在方法上,从历史地理学角度,多学科综合研究咸阳县地理范围内的村落变化与社会生活。在研究范式上,试图打破以往个案研究或者纯粹理论研究惯例,对清代以来咸阳县地理范围内的村落进行“田野工作参与观察——民族志”模式解读,并试图解构咸阳县范围聚落(古村落)的时间文化因子与专题文化因子,形成“对比研究——实地考察——构建理论——验证理论”规范的实证主义研究范式。②在研究结论上,初步复原了清代以来咸阳县村落的历史发展过程,并初步总结了咸阳县村落布局的时空特点。③在应用价值上,通过探讨其人地关系与社会文化变迁,学术界更应重视和加强村落的社会经济发展与秦汉文化的复兴。有效拓展了历史乡村地理的研究方法和内容,对人类家园营造有一定升华意义。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第1节 有关概念的厘定
  • 一、基本概念
  • 二、时间空间与研究对象界定
  • 第2节 村落研究综述
  • 一、国内外聚落(村落)研究现状
  • 二、聚落(村落)地理与人地关系研究
  • 三、村落环境解说研究
  • 四、村落:对于人类史研究的意义
  • 第3节 研究方法
  • 一、聚落(村落)历史的判别方法
  • 二、不同学科研究方法
  • 三、"田野工作参与观察——民族志"研究模式
  • 第4节 咸阳县聚落起源、发展的史地背景
  • 一、咸阳历史地貌概况
  • 二、咸阳原的切割与渭河的北移
  • 三、清代以前咸阳聚落简述
  • 第5节 研究史料与框架
  • 一、几种基本研究史料
  • 二、不同史料之间关系
  • 三、技术路线与研究结构
  • 五、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6节 小结
  • 第2章清 代咸阳县村落的分布变化与社会
  • 第1节 大村与小村:分区而异
  • 一、清代咸阳县的村落统计
  • 二、村落名称分类
  • 三、小村与大村:分区而异
  • 第2节 村落移民与堡寨卫村
  • 一、村落移民
  • 二、修筑堡寨卫村
  • 第3节 村民的生活与环境
  • 一、农时活动的地方经验
  • 二、农业生产工具
  • 三、人地矛盾、民官矛盾
  • 第4节 小节
  • 第3章 民国时期咸阳县村落的分布变化与社会
  • 第1节 村落总体情况
  • 第2节 村落的地域差异与削减
  • 一、村落平均规模的地域差异
  • 二、村落形态的地域差异
  • 三、村落生产习俗的地域差异
  • 四、自然灾害对村落数量、村落人口等影响
  • 第3节 水与村落
  • 一、地下水与水井
  • 二、地下水位下降
  • 第4节 村民的生活:丧葬与节日
  • 一、村民的丧葬
  • 二、村民的节日
  • 第5节 小结
  • 第4章 共和国时期秦都区、渭城区村落的分布变化与社会
  • 第1节 村落总体情况
  • 一、现代社区(村)设置
  • 二、咸阳市聚落人口分布的三圈层
  • 第2节 村落变化
  • 一、村落的空间变化
  • 二、村落的社会变化
  • 第3节 村落的土地与农业生产
  • 一、村落的土地
  • 二、村落的农业生产
  • 第4节 村民的生活
  • 一、村民的生活时序
  • 二、村民的娱乐与节日
  • 第5节 小结
  • 第5章 回顾与展望
  • 第1节 清代以来咸阳县村落地理调查的时空特征
  • 一、村落的环境观
  • 二、清代以前威阳县聚落时空分布的特点
  • 三、清代以来咸阳县村落分布变化过程
  • 四、清代以来咸阳县村落的社会生活
  • 五、清代以来三个时段村落调查与研究的共性
  • 第2节 研究反思:走进历史场景
  • 一、历史地理学界研究传统
  • 二、关于民族志与内业工作
  • 三、关于田野调查与研究文本
  • 四、村落研究史观
  • 五、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 附录1 研究范围历史沿革变迁
  • 附录2 安陵文化景观田野调查报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附图
  • 相关论文文献

    • [1].湖南省域传统村落空间格局的影响因素分析[J].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2019(06)
    • [2].传统村落文化生态保护性发展思考——基于海南岛屿传统村落视域的问题探微[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9(06)
    • [3].问题导向的城郊传统村落活化设计探析[J]. 装饰 2019(11)
    • [4].乡村振兴背景下永州传统村落绿色发展探索[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9(10)
    • [5].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实践探索——以马关县梁子上村为例[J]. 城市建筑 2019(25)
    • [6].西安市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典型类型研究[J]. 城市建筑 2019(26)
    • [7].文化视角下的丽水传统村落与乡土记忆论析[J]. 丽水学院学报 2019(06)
    • [8].资水流域传统村落发展困境与景观重构研究[J]. 城市建筑 2019(23)
    • [9].贵州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实施效果与问题研究[J]. 山西建筑 2019(22)
    • [10].景观基因视角下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更新研究——以福建省泉州市土坑村为例[J]. 南方园艺 2019(06)
    • [11].传统村落保护设计中景观资源的评价及态势分析法的运用[J]. 住宅与房地产 2019(25)
    • [12].盐城传统村落景观空间结构评价与保护[J]. 住宅与房地产 2019(36)
    • [13].传统村落中景观基因的价值与保护[J]. 中国名城 2020(01)
    • [14].黑龙江省传统村落乡村景观调研报告[J]. 绿色科技 2019(23)
    • [15].以河南省愚公村为例谈旅游发展型传统村落形态变化[J]. 山西建筑 2020(02)
    • [16].四川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南方农村 2019(06)
    • [17].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研究评述与展望[J]. 小城镇建设 2019(12)
    • [18].基于类型划分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体系初探——以黄山市传统村落为例[J]. 小城镇建设 2019(12)
    • [19].产业内生发展动力下传统村落复兴路径研究——以铜陵市龙潭肖村为例[J]. 小城镇建设 2019(12)
    • [20].陕南地区村落景观提升设计研究[J]. 大众文艺 2020(02)
    • [21].《村落》[J]. 皖西学院学报 2019(06)
    • [22].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研究进展及展望[J]. 贵州民族研究 2019(12)
    • [23].行政村合并之后村落共同体的可重塑性[J]. 区域治理 2019(37)
    • [24].我国传统村落公益诉讼保护制度构建初探[J]. 法制与社会 2020(02)
    • [25].完善传统村落保护性发展的机制[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20(02)
    • [26].徽州传统村落建设生态博物馆的构想[J]. 池州学院学报 2019(06)
    • [27].京西传统村落空间布局中的水适应性研究[J]. 安徽建筑 2020(01)
    • [28].传统村落多维价值评价及实证研究[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29].武陵山片区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30].传统村落“旅游+产业融合”模式创新研究——以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龙潭村为例[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标签:;  ;  ;  ;  

    清代以来咸阳村落的分布变化和社会之考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