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美学“风骨”论

中古美学“风骨”论

论文摘要

中古美学“风骨”论的形成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精神文化积淀的结果,有其深刻的社会基础。汉末以后,中国的政治十分混乱,连年的战乱唤醒了人们对人生及所处环境的思索,人们极力要求摆脱繁琐经学的束缚,追求精神本体的自由。他们把目光转向了玄学和佛学但又不抛弃儒学,形成了儒、道、释融合的文化现象。而中国美学也终于从社会政治和伦理道德的枷锁中摆脱出来,开始用理性的目光和自省的意识,来寻找和建构属于自己的独特世界。可以说“风骨”作为一个美学范畴,既继承了儒家积极入世的传统,也吸收了玄学崇尚本体自由的人格美,同时还容纳了佛学虚化、心灵化的审美方式。自魏晋以来,“风骨”这一美学范畴广泛地运用于各个门类的艺术中,就其历史渊源而言,可上溯到秦汉以来的相术和人物品藻。特别是其在人物品藻中关于“风骨”的含义也基本规定了其最初内核,并把其看成是艺术美的构成要素之一。而中古书法美学首先将“风骨”这一范畴从自然美、人物美引申到了艺术美,并为其在其它艺术领域中发挥作用提供了一个先例和契机,促进了“风骨”范畴在艺术领域的正式确立和发展。随后其便迅速地进入文学和绘画领域,而其美学内涵也最终得以正式确立。然其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文化领域及不同的艺术门类,其美学内涵也是不尽相同的。总体而言,它是以一种内在的“力”来表现自然,并将生命与自然、内容与形式、情与理有机融合,呈现出一种刚健、质朴、明朗的美学风貌。而“风骨”的美学意义也是深远的,它不但开创了盛唐一代雄健的文风,也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审美标准,更重要的在于其影响了整个中华民族精神品格的形成。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第1章 中古美学"风骨"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 1.1 中古美学风骨论的经济基础和政治背景
  • 1.1.1 中古美学"风骨"论的经济基础
  • 1.1.2 中古美学"风骨"论的政治背景
  • 1.2 中古美学"风骨"论的哲学基础
  • 1.2.1 儒、道、释的融合
  • 1.2.2 儒、道、释与"风骨"
  • 第2章 人物品藻与风骨
  • 2.1 人物品藻的溯源与发展
  • 2.2 汉末魏初的人物品藻
  • 2.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物品藻及"风骨"意义的深化
  • 第3章 中古书法美学"风骨"论
  • 3.1 "风骨"最先进入书法美学的原因
  • 3.2 中古书法"风骨"论的确立
  • 3.3 书法美学"风骨"论的美学内涵和意义
  • 第4章 中古绘画美学"风骨"论
  • 4.1 顾恺之"风骨"论
  • 4.2 陆探微"秀骨清像"
  • 4.3 谢赫的"骨法用笔"
  • 第5章 中古诗文"风骨"论
  • 5.1 "风骨"的来源及确立
  • 5.2 中古诗文"风骨"论的美学内涵
  • 5.3 "风骨"与"辞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神形[J]. 江苏教育 2017(13)
    • [2].魏晋南北朝玄学与美学[J]. 青年文学家 2017(18)
    • [3].魏晋时期人物品藻与形神范畴论——由《世说新语》出发探析形神范畴发展趋向[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1)
    • [4].电视婚恋交友节目中的人物品藻元素分析[J]. 当代电视 2011(03)
    • [5].汉魏六朝人物品藻词语类释[J].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9(06)
    • [6].人物品藻与六朝文学批评[J]. 东方论坛 2018(04)
    • [7].人物品藻语境下的六朝书论[J]. 文艺评论 2011(12)
    • [8].从裴启《语林》看人物品藻的内涵演变[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06)
    • [9].对魏晋南北朝时期人物品藻的分析[J]. 青年文学家 2013(13)
    • [10].魏晋时期“人物品藻”对顾恺之“传神论”的影响[J]. 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17(03)
    • [11].人物品藻之“清”——以《人物志》为中心[J].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2018(04)
    • [12].论《世说新语》中人物品藻的美学意蕴[J]. 美与时代(下) 2013(01)
    • [13].“风骨”的语境还原[J]. 文学评论 2008(03)
    • [14].《世说新语》的人物品藻及其审美意义[J].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2(18)
    • [15].佛[J]. 宝藏 2013(08)
    • [16].从《世说新语》人物品藻看魏晋的理想人格[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5)
    • [17].论魏晋六朝山水游观与人物品藻的逸气[J].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2014(05)
    • [18].紫砂壶上的“沉鱼落雁闭花羞月”——简析“四大美女系列组壶”的艺术美感[J]. 江苏陶瓷 2017(05)
    • [19].魏晋人物品藻对书法理论的影响[J]. 枣庄学院学报 2011(06)
    • [20].汉魏六朝品藻用语“有+N(P)”结构探析[J].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8(06)
    • [21].刍论以物喻书[J]. 书法赏评 2014(04)
    • [22].朱熹审美品评旨趣管窥[J]. 大理学院学报 2013(01)
    • [23].魏晋人物品藻与中国绘画美学[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2008(03)
    • [24].从“芙蓉出水”释《世说新语》中的人物品藻美[J]. 美与时代(下) 2018(06)
    • [25].谈魏晋风韵的“清”[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3(02)
    • [26].人物品藻的现代意义[J].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01)
    • [27].浅谈魏晋时期人物品藻对人物画的影响[J]. 美术教育研究 2016(17)
    • [28].从关友声的人格之韵 探其章草的意境美[J]. 爱尚美术 2020(02)
    • [29].《文心雕龙·风骨》新释及延伸[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2)
    • [30].“身文”辨:汉语文学语言哲学刍论[J].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2)

    标签:;  ;  ;  ;  

    中古美学“风骨”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