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马尾藻(Sargassum pallidum)属褐藻门马尾藻科植物,盛产于我国黄海、渤海沿岸各地,资源十分丰富,由于不能直接食用,以致目前马尾藻的加工利用范围比较窄,只有小部分被用作饲料、藻胶和医药工业的原料,大部分尚未得到全面的开发利用。褐藻糖胶(褐藻多糖)是褐藻中的一种杂多糖,具有多样的生理功能,是褐藻中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目前国内外对马尾藻中的多糖(S.pallidum Polysaccharides,SPP)研究很少,且不够深入。鉴于此,本文对采自山东荣成的马尾藻中多糖的体外抗肿瘤活性与体外抗氧化活性,以及多糖的结构进行了研究,以期了解它们的生理活性与结构。本论文共有四个部分,分别对马尾藻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和理化性质、体外抗肿瘤活性与抗氧化活性、结构鉴定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马尾藻多糖的提取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脱除马尾藻粉中的脂类物质,研究了超临界CO2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对马尾藻脱脂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O2的流量为20 L/h时,超临界CO2脱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45 MPa,萃取温度55℃,时间6 h,萃取率为8.53‰。将响应面分析法用于马尾藻多糖的提取工艺,对影响马尾藻多糖提取的主要因素超声波破碎时间、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的最佳水平范围及其交互作用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依据回归分析结果,最佳工艺条件是:超声波破碎时间为469.54 s,提取温度为90.94℃,提取时间为4.96 h,多糖得率的理论值为2.48%。对三氯乙酸(TCA)脱蛋白条件进行了优化,选择TCA终浓度为2%左右,TCA沉淀蛋白的时间为2h或稍长。在压力0.5 MPa,温度20℃下,对脱蛋白后的提取液进行膜分离,提取液依次用孔径0.1μm的微滤膜、截留分子量为100 KDa、50 KDa、10 KDa和3 KDa的超滤膜进行膜分离。研究结果表明多糖组分主要包含在分子量大于50 KDa的截流液中,由于大于孔径0.1μm的截流溶液中所含多糖量较多,成分较复杂,将其单独收集分析。分子量小于50 KDa的溶液多糖含量较少,将其合并。在以后的实验中将SPP提取液分成三部分SPP-1(>0.1μm)、SPP-2(<0.1μm且>50 KDa)和SPP-3(<50 KDa)。研究了马尾藻料液浓度对膜分离的影响,在料液比分别为1:20(m/V)、1:30、1:100、1:150,压力为0.5 MPa,温度为20℃时,将脱蛋白后的提取液进行膜分离,结果表明随着料液比的增加,膜分离后的多糖损失越少。综合考虑,在膜分离前将待处理的溶液按1:150稀释。在温度20℃时,压力分别在0.1、0.3、0.5 MPa下进行膜分离,结果表明操作压力对多糖损失并无显著影响,在膜分离设备允许压力范围内,0.1-0.5 MPa都是适合的。2马尾藻多糖的纯化多糖组分SPP-1、SPP-2和SPP-3占粗多糖百分比分别为72.15%、16.69%和11.16%,其中的多糖含量依次为58.13%、18.98%和16.38%,蛋白含量依次为1.09%、1.75%和1.73%,硫酸基含量依次为15.68%、15.26%和22.62%,糖醛酸含量依次为14.22%、14.30%和5.20%。利用DEAE Cellulose-52层析柱分别对SPP-1、SPP-2和SPP-3三个多糖组分进行分离纯化,其中由SPP-1得到两个主要的组分SPP-1-1和SPP-1-2,得率分别为32.53%和8.67%;由SPP-2得到SPP-2-1、SPP-2-2和SPP-2-3三个组分,得率分别为10.53%、9.20%和36.33%;由SPP-3得到SPP-3-1和SPP-3-2两个组分,得率分别19.52%和57.27%。在纯化过程中多糖有部分损失,同时粗多糖中的蛋白基本被除去。利用Sephadex G-100层析柱分别对SPP-1-1、SPP-1-2、SPP-2-1、SPP-2-2、SPP-2-3、SPP-3-1和SPP-3-2七个组分进行分离纯化,以用于进一步的结构分析。3马尾藻多糖的体外抗肿瘤活性与抗氧化活性以MTT比色法探讨了经DEAE Cellulose-52纯化得到的七个多糖组分对人肺癌细胞株A549、人肝癌细胞株HepG2和人胃癌细胞株MGC-803生长的体外抑制作用。组分SPP-3-1和SPP-3-2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人肺癌细胞株A549和人胃癌细胞株MGC-803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体外抑制作用,且抑制能力具有剂量依赖性。组分SPP-2-3只对肝癌HepG2细胞表现出强抑制率,并呈剂量依赖性。组分SPP-3-1和SPP-3-2具有较高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可能与它们的低分子量(<50 KDa)及高硫酸基含量(22.62%)有关。在浓度为2 mg/mL时,粗多糖组分SPP-1、SPP-2和SPP-3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23.84%、13.23%和12.83%;总抗氧化能力分别为0.087、0.083和0.088(μmolFeSO4/mg);还原力(以700 nm处的吸光度A700表示)分别为0.785、0.446和0.541;对·OH的清除率分别为68.39%、13.22%和27.59%。研究了乙醇浸提温度对马尾藻中总多酚含量的影响,在30℃马尾藻中的多酚类物质不能完全浸提出来;在70℃因浸出时间短不易控制,所以选择50℃作为乙醇浸提温度。马尾藻经50℃、70%乙醇浸提后,依次用不同有机溶剂萃取后得到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及萃取剩余物,其占总萃取物百分比依次为15.76%、5.28%、78.96%,采用Folin-Ciocalteu比色法测定其中的总多酚含量,以绿原酸(CHA)作为标准物质,依次为3.20 mgCHA/g干重、12.12 mgCHA/g干重和52.08 mgCHA/g干重,总萃取物得率为8.07%。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在浓度为2 mg/mL时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30.59%和29.36%。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的总抗氧化能力较高,分别为0.520和0.345(μmolFeSO4/mg)。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和萃取剩余物的还原力较高,由高到低为萃取剩余物>正丁醇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和萃取剩余物在浓度为2 mg/mL时对金属离子的螯合率分别为48.25%、51.34%和17.21%。4马尾藻活性多糖的结构分析利用高效凝胶过滤色谱法(HPGFC)测定多糖组分SPP-2-3、SPP-3-1、SPP-3-2的分子量和检测其纯度,其平均分子量(Mw)依次为132.999 KDa、5.874 KDa、7.249KDa。气相色谱法分析多糖的单糖组成,SPP-2-3单糖组成及摩尔比为鼠李糖:木糖:岩藻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0.15:2.74:0.64:1.00:0.49:1.11,SPP-3-1单糖组成及摩尔比为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1.00:11.18:0.96,SPP-3-2单糖组成及摩尔比为鼠李糖:木糖:岩藻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0.17:2.53:0.61:1.00:0.46:0.92。通过红外吸收光谱(IR)分析得知SPP-2-3和SPP-3-2中存在(?)糖苷键。高碘酸氧化、Smith降解以及甲基化分析结果显示SPP-2-3中的甘露糖的连接方式以(1→3)糖苷键为主,葡萄糖和半乳糖除了存在(1→3)键型外,还存在(1→6)键连接方式;木糖的连接方式以(1→2)键为主;岩藻糖除了存在(1→3)键型外,还存在(1→4)键型。SPP-3-2中的甘露糖和半乳糖的连接方式以(1→3)键为主;葡萄糖是以(1→6)或者(1→2)键型连接;木糖和岩藻糖以(1→2)或(1→4)键型连接为主。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莫氏马尾藻多糖的分离及理化性质评价[J]. 海洋科学 2017(09)
- [2].马尾藻多糖的提取及免疫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09(16)
- [3].半叶马尾藻多糖的一般生殖毒性[J].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2012(03)
- [4].马尾藻多糖的抗肿瘤作用及其免疫功能的研究[J]. 海洋科学 2009(03)
- [5].马尾藻多糖对奥尼罗非鱼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免疫调节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09(29)
- [6].马尾藻多糖的膜分离纯化[J]. 湖北农业科学 2011(02)
- [7].灰叶马尾藻多糖的提取及其生物活性[J]. 食品科学 2013(03)
- [8].低值马尾藻活性多糖的提取工艺及抑菌特性研究[J]. 食品工业 2013(02)
- [9].马尾藻多糖对PCV-2体外感染3D4/2细胞活性及炎症相关因子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 2017(23)
- [10].马尾藻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及抗氧化性[J].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20(05)
- [11].八种小杂鱼肝胰脏中马尾藻多糖降解酶的分离纯化研究[J]. 食品科技 2011(09)
- [12].半叶马尾藻多糖对抑癌基因p53和Rb的影响[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08(08)
- [13].马尾藻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J]. 福建中医药 2016(01)
- [14].半叶马尾藻多糖对辐射损伤小鼠免疫功能的保护作用[J]. 时珍国医国药 2009(08)
- [15].半叶马尾藻多糖口服液对小鼠的抗辐射作用研究[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4(11)
- [16].马尾藻多糖对鸡脾脏淋巴细胞增殖及氧化应激影响的实验观察[J]. 西南农业学报 2011(05)
- [17].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叶托马尾藻多糖工艺及结构研究[J]. 食品科技 2017(10)
- [18].马尾藻多糖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杂志 2010(S1)
- [19].马尾藻多糖分离提取及抗氧化活性初步观察[J]. 江苏农业科学 2009(06)
- [20].马尾藻多糖脂质体纳米制剂对南美白对虾抗病力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 2015(11)
- [21].马尾藻多糖纳米脂质体对鸡生长发育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 饲料工业 2012(03)
- [22].马尾藻多糖佐剂对猪PRRS疫苗免疫效果影响的研究[J]. 广西农业科学 2009(10)
- [23].马尾藻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调节作用的研究[J]. 中国畜牧兽医 2009(01)
- [24].马尾藻多糖对猪脾细胞免疫活性及其抗病毒活性的影响[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12(02)
- [25].不同提取方法对半叶马尾藻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研究[J]. 农产品加工(创新版) 2009(04)
- [26].不同提取方法对马尾藻多糖含量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22)
- [27].马尾藻多糖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 2010(09)
- [28].几种海藻多糖抗氧化活性及体外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的研究[J]. 南方水产科学 2017(06)
- [29].马尾藻多糖对鸡脾脏淋巴细胞GSH和GSSG水平的影响[J]. 动物医学进展 2015(04)
- [30].中药多糖对PRRS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研究进展[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