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行器论文-陶春静,晏箐阳,马俪芳,黄剑

助行器论文-陶春静,晏箐阳,马俪芳,黄剑

导读:本文包含了助行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智能助行器,助行辅助,感知系统,人机交互

助行器论文文献综述

陶春静,晏箐阳,马俪芳,黄剑[1](2019)在《残疾人智能移动助行器的发展现状及趋势》一文中研究指出智能助行器能帮助行走困难者轻松、自由地行走,有效缓解传统助行器单一功能与患者多样需求之间的矛盾。综述了智能助行器的感知、交互与控制、安全性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新材料及人工智能新技术的发展探讨了智能助行器的发展趋势。(本文来源于《科技导报》期刊2019年22期)

彭薇[2](2019)在《老人在社区可租赁电轮椅助行器护理床》一文中研究指出昨天上午,在普陀区万里街道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80岁的姚桂英老人坐在电动轮椅上,操控按钮“行动”自如。“我前段时间摔了一跤,走路走不远。这种轮椅现在在社区也能租了,挺方便我们老年人的,开心!”从市民政局获悉,“康复辅具社区租赁试点”项目昨天(本文来源于《解放日报》期刊2019-11-27)

周乐峰,徐征[3](2019)在《新型多功能助行器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并制造了一款多功能助行器,该助行器不仅能够帮助行动不便的老人行走,而且添加了座椅机构,老人在累的时候可以进行休息。同时座椅后背可进行角度调节,相较于其他助行器调节方式更为简单。后侧支架上装有缓冲装置,能够使老人坐在座椅上休息时更加舒适。此外,在助行器前方装有车前灯,后方装有两个尾灯,帮助老人在夜间能够行走的同时具有一定的安全性。(本文来源于《科技与创新》期刊2019年20期)

崔有正,王泽旭,杨绍震,温佳霖,殷晓冬[4](2019)在《一种基于智能多功用爬梯式康复助行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智能多功用爬梯式康复助行器由叁星轮爬梯系统、紧急制动报警系统、腿部锻炼康复系统、弹簧减震系统、照明系统和GPS定位系统组成,其中的腿部康复锻炼机构可以调整高度,在支架上安装了许多带有凸点的按摩装置,这些装置可以让使用者将腿部或背部靠放在助行器上,以达到在任何地点随时完成锻炼的效果。中间的座位板,采用了卡扣设计,可以方便随时收起和放下。底部的车轮采用前轮和叁星轮的结合,前轮与手柄相连可以保证助行器的转向,后轮采用由3个轮组成的叁星轮,可以克服地势障碍(爬梯),自由行走。整体支架符合人体设计,肘部有扶手柄杆设计,橡胶设计针对人体穴位设有按摩垫,锻炼手部,手臂无力时,可靠在U型台上。在助行器的杆件上,安装多个防意外接触点,当剧烈碰撞或与接触物非常近时,助行器自动自锁的同时发出信号给看护人,防止二次伤害的发生,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危险系数。因此,本装置是结合辅助爬梯、辅助行走、腿部锻炼、紧急报警于一体的多功用助行器装置。(本文来源于《现代盐化工》期刊2019年05期)

侯宏平,朱剑刚[5](2019)在《基于FBS模型的下肢支撑力量薄弱人群助行器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改变现有助行器功能单一,不具备远距离行驶的现状,以及为了满足腿部康复训练者外出活动和腿部康复训练的需要。通过FBS(Function-Behavior-Structure)模型确定设计研究的主要思路,对老年人和腿部残障人士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进行分析,根据特征分析结果归纳老年人群体的出行需求和腿部康复训练者的康复和出行需求,再由使用者需求推导出设计的功能需求,以FBS模型为设计框架,进行功能—行为—结构的映射,指导助行器产品的设计任务和步骤;最终得出助行器设计的结构模块,并通过设计实例验证助行器设计的合理性。基于FBS模型的下肢力量薄弱人群助行器的设计研究,有利于优化用户体验,为需求的产生到产品的开发提供思路。(本文来源于《家具与室内装饰》期刊2019年07期)

吕咪,姚梦茜,阮雨珊,白惠敏,盛学炜[6](2019)在《关于助行器市场意向与设计原则的研究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与二胎政策开放交会之际,且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庞大,残疾人口数目也不容忽视。这些人群日常生活的自理成为社会需要关注的问题。助行器能够帮助其解决部分生活自理问题,但目前市场上的助行器类相关产品仍存在不足。本文基于团队对超200位社会群众的专题调查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目前市场上助行器功能单一,价格昂贵,行动不便人士主要障碍场所为卫生间等问题,并提出丰富助行器功能,加强其智能化,提高其性价比,使其适用于多场合等的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科技风》期刊2019年17期)

郑昊,李婕,王睿,张思睿,崔志强[7](2019)在《基于TRIZ和ANSYS的老年人外骨骼助行器足底踏板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更好的满足老年人行走需求,解决其行走不便的问题,将TRIZ理论运用到老年人助行器创新设计开发中。通过对相关文献整理分析探究老年人行走不便的原因,应用IFR创造性思维方法,利用冲突矩阵,对现有外骨骼助行器的足板结构进行改良,获取两种方案。根据足底压力分区示意图及老年人足部尺寸数据绘制足部轮廓线图,利用Rhino叁维软件建模后,将两种方案分别导入ANSYS Workbench有限元分析中划分网格运行仿真并对比。结果发现不同结构的足底踏板可为老年人足部提供不同程度的力学支持,从而缓解足部应力集中现象。(本文来源于《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黄珂,徐艳,叶启发[8](2019)在《一种肝移植受者助行器的设计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肝移植术后受者因手术时间长、身体虚弱、置管多,普遍于术后1周后才能下床活动,而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可以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少移植术后胃瘫、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受者自我康复能力[1- 2],是快速康复理念在肝移植术后应用中的主要内容之一[3]。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助行器因存在挂钩少、无座椅、下床后无法监测活动中病情变化等不足,对于肝移植受者术后早期康复的辅助作用有限。因此,设计制作适合肝移植等高风险、大手术患者术后下床活动的专用助行器十分必要。(本文来源于《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期刊2019年02期)

陈建都[9](2019)在《基于SAPAD的老年人助行器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口老龄化的严峻促进了老年人市场需求的旺盛,针对目前国内外老年人助行器开发过程主要以产品功能实现为主的现象,即以产品为中心的设计。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如今的产品更加注重产品的用户体验,即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所以把人的目的和需求转化为实际的形式,必须综合产品和用户这两方面要点才是设计的关键。文章采用以用户为中心的研究方法—SAPAD(符号学路径下的产品建构),对老人助行器进行建构。本文章把产品当做一个符号系统,在对SAPAD建构有深入了解前提下,对广州越秀区的使用助行器老人用户的使用行为进行了观察与分析,并从六个意义层提取了不同的行为意义,进行意义聚类分析,最后得到了核心意义簇,以此从意义的视角完善现有助行器的功能模块。在SAPAD方法指导下,观察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助行器过程的交互行为并对其进行研究,课题通过观察老人用户一天活动中典型性行为,包括屋内起居、下楼梯、人行道行走、过马路和进入老年活动中心这些活动中的典型性行为,同时也关注老人与物的交互行为以及行为背后的意义,最后分析行为与六个意义层的映射关系,挖掘聚类出核心意义簇,完成行为—物—意义之间的关系,重新对助行器的功能模块进行重组与完善,且发掘助行器新的功能模块与新的设计机会。该研究方法从符号学的视角分析老人用户助行器的行为意义并进行设计实践,进一步为该方法模型的运用提供了实际案例和完善了在产品建构中的运用。对老人助行器进行重新建构,并基于建构方案,结合相关工业设计方法,技能,完成了新的老年人助行器设计。通过研究分析和设计实践,提出了助行器设计应关注安全性、实用性、便携性和情感性四个设计方向,并且完善了分析案例中的老人助行器,提出了新的功能模块。(本文来源于《广东工业大学》期刊2019-05-01)

张雅梅,陈传万,王样[10](2019)在《基于社会价值评估模型的老年助行器可持续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可持续设计策略与社会价值评估模型探索老年助行器关于社会价值最大化的可持续优化建议。方法采用竞品分析的方法对老年助行器现有缺陷及所存问题展开探究,通过文献整理与实地访谈等方法对目标用户的群体特征与使用需求展开分析。结合可持续设计策略,以协调老年助行器经济、社会和环境3个方面的视角展开案例实践,最终基于产品社会价值理论,利用社会价值评估模型对案例展开设计分析与价值评价,并根据评估结果提出关于老年助行提升社会价值的优化建议。结论通过前期调研,得到关于老年助行器的改进方向、人群特征和需求关键词,通过可持续设计策略和社会价值评估模型探索老年助行器的可持续性与社会价值,对今后老年助行器的设计优化提供理论方法和案例借鉴。(本文来源于《包装工程》期刊2019年06期)

助行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昨天上午,在普陀区万里街道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80岁的姚桂英老人坐在电动轮椅上,操控按钮“行动”自如。“我前段时间摔了一跤,走路走不远。这种轮椅现在在社区也能租了,挺方便我们老年人的,开心!”从市民政局获悉,“康复辅具社区租赁试点”项目昨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助行器论文参考文献

[1].陶春静,晏箐阳,马俪芳,黄剑.残疾人智能移动助行器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科技导报.2019

[2].彭薇.老人在社区可租赁电轮椅助行器护理床[N].解放日报.2019

[3].周乐峰,徐征.新型多功能助行器的设计[J].科技与创新.2019

[4].崔有正,王泽旭,杨绍震,温佳霖,殷晓冬.一种基于智能多功用爬梯式康复助行器的研究[J].现代盐化工.2019

[5].侯宏平,朱剑刚.基于FBS模型的下肢支撑力量薄弱人群助行器设计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9

[6].吕咪,姚梦茜,阮雨珊,白惠敏,盛学炜.关于助行器市场意向与设计原则的研究报告[J].科技风.2019

[7].郑昊,李婕,王睿,张思睿,崔志强.基于TRIZ和ANSYS的老年人外骨骼助行器足底踏板设计[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

[8].黄珂,徐艳,叶启发.一种肝移植受者助行器的设计与应用[J].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2019

[9].陈建都.基于SAPAD的老年人助行器设计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9

[10].张雅梅,陈传万,王样.基于社会价值评估模型的老年助行器可持续优化研究[J].包装工程.2019

标签:;  ;  ;  ;  

助行器论文-陶春静,晏箐阳,马俪芳,黄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