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农村弱势群体状况的不断恶化,已经到了难以熟视无睹的境地,为此,中央多次制定了政策措施,解决“三农”问题和弱势群体问题。以胡锦涛为首的新一届政府,制定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战略。实质上又把农村弱势群体问题转化成了新农村建设中的问题,所以关注“三农”、关注农村弱势群体问题,不仅是社会、政府、个人的使命和责任,也是为新农村建设做贡献。本篇论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章是绪论,主要包括本论文研究的动态和选题的意义;第二部分是皖西农村弱势状况的具体描述,包括收入情况、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后果四个方面的分析;第三部分分析和探讨皖西农村弱势群体形成的原因,如自然、社会和现实等方面;最后一部分是解决弱势群体问题的具体办法。总之,通过对皖西农村弱势群体主客观因素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收入少,且收入渠道单一是形成他们弱势状况的直接原因;农业税费沉重、高额的医疗负担和教育费用是形成他们弱势状况的客观原因;另外,弱势群体个体的能力、素质以及技能的低下是形成他们弱势状况的主观原因。因此本论文认为解决他们问题的关键是政府支持、社会救助和自我支持三者的结合与统一。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一章 绪论1.1 弱势群体问题的提出1.2 弱势群体问题的研究动态1.2.1 必然性研究1.2.2 可行性研究1.3 弱势群体的界定1.3.1 弱势群体界定1.3.2 贫困界定1.4 本文研究对象的选择、研究的方法及意义1.4.1 研究对象的选择1.4.2 本文研究的方法1.4.3 本文研究的意义第二章 皖西地区农村弱势群体的状况调查与分析2.1 样本基本情况介绍2.2 弱势家庭的收入情况调查与分析2.2.1 收入情况统计2.2.2 收入渠道比较2.3 贫困家庭的生活状况与分析2.3.1 医疗健康婚姻和人际关系状况2.3.2 消费情况统计2.3.3 弱势家庭住房条件统计分析2.4 弱势群体的教育文化娱乐情况统计分析2.4.1 教育文化娱乐消费信息统计2.4.2 精神状况统计2.5 弱势群体存在的后果状况分析2.5.1 对家庭的影响2.5.2 对社会的影响2.5.3 对当地经济的影响第三章 皖西地区弱势群体形成的原因分析3.1 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原因分析3.1.1 竞争的结果3.1.2 产业结构调整3.1.3 人谋不周3.2 农村弱势群体形成的自然原因分析3.2.1 交通地形土壤条件影响3.2.2 气候条件影响3.2.3 洪涝灾害影响3.3 皖西地区农村弱势群体形成的现实原因分析3.3.1 农业税费3.3.2 教育费3.3.3 医疗费用3.3.4 风俗习惯费用3.4 弱势群体形成的人力原因分析3.4.1 文化素质原因3.4.2 技术素质原因3.4.3 能力因素影响3.4.4 非智力因素影响第四章 改变弱势群体状况的对策分析4.1 和农村弱势群体相关的问题回顾4.1.1 目前学界对改善农村弱势群体状况的建议4.1.2 政府为解决农村弱势群所做的努力4.2 政府支持具有造血和输血功效4.2.1 做好促农基础工作4.2.2 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4.2.3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4.3 社会支持对克服弱势群体的弱势状况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4.3.1 物质帮助4.3.2 精神帮助4.4 个体自我支持是克服弱势走向治富的关键4.4.1 走出心理误区4.4.2 树立正确的贫富观4.4.3 努力增强自己的竞争能力总结致谢注释参考文献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弱势群体论文; 状况论文; 调查论文; 原因分析论文; 对策分析论文;
皖西农村弱势家庭状况的调查与对策分析 ——以霍山、霍邱、裕安三区县部分乡镇为例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