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管理理论对新时期高校学生组织管理的启示

传统管理理论对新时期高校学生组织管理的启示

(浙江工商大学,浙江杭州310018)

摘要:“95后”学生为主体的高校学生组织因其群体特性而具备一定的组织弊端。以20世纪初出现的科学管理理论、行为管理理论等为代表的传统管理理论对在学生组织不断改革的进程中出现的组织弊端存在一定启示。

关键词:传统管理理论;95后;高校学生组织

一、传统管理理论与新时期高校学生组织概述

(一)传统管理理论的概念

传统管理理论是指20世纪初出现科学管理理论、官僚组织管理理论和行为管理理论等管理理论(Meyeretal.,2006)。其中,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是一次革命性的理论创新,标志着管理理论走入了新的阶段。Meyer等人(2006)指出科学管理理论着重于匹配人和任务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泰勒(1911)在众多地工厂车间实验中总结归纳了四条科学管理准则。

科学管理的核心是劳资双方在心理上和精神上来一次彻底的思想革命,这也是一点重要管理思想发展。Meyer等人(2006)指出行政管理(官僚组织管理理论)侧重于建立最有效的组织和管理系统的原则。韦伯认为尽管这种理想的官僚组织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但是它代表了一种可供选择的显示世界的重构方案。行为管理理论的重点是管理者如何领导和管理他们的队伍以提高绩效(Meyeretal.,2006)。相较于前两种理论,行为管理理论是进一步的发展,它首次提出要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人身上。

(二)新时期高校学生组织概述

当前国内高校学生组织,形成了清晰的管理系统,形成了一个党委领导,共青团具体实施,覆盖所有的学生组织的传统管理模式,见下图2.1。共青团履行对学生组织的直接领导职能,校团委在高校团的三级管理体制中居于最高地位,它直接协助高校管理学生事务,指导和管理学生会、各类社团等其他学生组织的工作。

图2.1高校学生组织传统管理模式

虽然“95后”学生还无法对这个已经形成的管理系统造成结构性的改变,但是其具有的集体性特征还是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时期学生组织的特征,毕竟组织是由一个个人组成的。“95”后大学生自我意识强烈,在价值观上具有自身的特点:一是彰显的自我性;二是普遍的叛逆性;三是广泛的从众性;四是明显的可塑性。基于这样的学生群体特性,本次研究通过访谈法进行研究,试图找到新时期高校学生组织存在的弊端及其产生原因,以及传统管理理论对这些弊端是否存在一定启示。

二、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根据浙江工商大学近两年的二级学院学生会考核成绩,选取了18个二级学院中的9个学院学生会进行研究。其中随机抽取考核前五(优秀)的学生会两个,考核第6名至第13名(良好、中等)的学生会五个,考核第14名至第18名(合格)的学生会两个。分别对这九个学生会的负责人进行访谈。

访谈过程中发现,出于对自身组织本能性的维护,各个学生组织负责人会对具体情况进行一定程度的隐瞒,但出于对研究者(教师)的基本信任,所表达的内容基本上能够描述当前现状,对问题研究具有意义。

三、新时期学生组织弊端及其产生原因

(一)新时期学生组织弊端

样本中的学生组织在绩效考核和组织管理上有高低,综合其平均水平总结其弊端如下:学生组织的凝聚力不强,成员的流动性比较强,相当部分的组织存在再纳新的情况;学生组织缺乏活力,管理效率不高。

凝聚力的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在调查中发现凝聚力弱的最直观表现形式为学生组织的新成员在较短时间内有较多的退出现象。由于一些个人情况的转变我们是可以接受部分成员的退出的,在采访中发现8%以下的新成员在过程中退出对组织整体不构成太大影响。比如外语学院学生会作为优秀学生会,每年的新成员退出统计大约在3%到8%。而当一个学生组织的退出成员达到15%以上,及几乎每个部门都有至少一个新成员退出的情况下,对学生组织的整体氛围构成较大影响,留在组织内的成员在组织中的活跃度也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组织成员流失之后又涉及到工作人手不够而必须再纳新的情况,在工作流程上的反复造成了进一步的重新适应。

学生组织缺乏活力的重要表现形式为学生干部应付式地完成该有的工作任务,并且没有足够的积极性在工作任务之外去创新工作方法。相较于可以培养的工作能力,学生组织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在工作起初没有建立好的话,后期将付出极大的代价去培养。只是完成工作任务,缺乏创新精神的另外一种表象为坚持固有的一起传统,不去根据时代环境的变化去创新工作方法,这必然导致所做的工作难以取得期望的效果,进而难以取得工作成绩。工作成绩没有获得各类评比的承认,进而形成组织活力和积极性受到进一步打击的恶性循环。

(二)弊端产生原因分析

1.纳新机制有漏洞

在新媒体和社交网络高度发达的新时期,学生组织纳新有了一定程度的更新。比如越来越多的学生组织在新生入学前,已经通过QQ、微信等方式宣传自身组织,和更多直接的学生个体产生联系,希望新生入学后能加入自身组织。但是,大部分学生组织正式纳新制度仍是一贯的学生组织内部各个部门负责自己部门的纳新,从而导致增加了个体进入难以适应的部门或者进入多个部门的可能性,一定程度上导致流动性增加。

由固定的纳新机制带来的弊端还有,大部分高校学生组织不存在初期适应调整机制和完善的退出机制。这一定程度导致了部分学生个体在某个时期、某个部门无法适应和融入后的集体性溃散,进一步导致组织凝聚力不强,流动性增大。

在学生组织组织架构设计层面,以普通学生会为例一般存在十个以上的部门,部门与部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竞争性。而不同学生组织之间存在着更大的同性质部门之间的竞争性,比如每个学生组织的宣传部,他们都是需要吸引在宣传方面有能力有兴趣的同学参加。一味扩大的学生组织必然导致纳新过程中为了吸引新成员的加入而推销“吹捧”自身组织的情况,新成员加入后发现真实体验和当初接收到的宣传存在一定落差是很自然的现象,这就进一步导致纳新后的成员退出。

2.考评奖励机制不完善

在学校奖学金制度的大框架下,每一个学生组织都有一定的奖励制度,但由于各自学院专业情况和管理水平的不同,各个组织的考评奖励机制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整体水平不高,很大程度上没能激发组织活力,导致管理效率不高。

学生组织成员个体考核较为普遍,但是奖励比例有限;学生组织部门考核奖励机制不够完善,相对优秀的学生组织在部门考核奖励机制上有一定程度的领先。据访谈发现,大部分的部门考核还是基于最后的工作汇报的现场评分,工作成效差距较大的评比是可以通过这种形式较高效率的完成考核,但是在大部分的情况下会形成一定的争议。

人事部门的考核体系构建是每个组织必须的过程,需要在科学合理的大框架下,根据自身特点调整适合自身的体系。例如工科类学院和人文社科类学院的学生专业培养方案存在不同,学生在大学四年的各个阶段学业学习强度也有所不同。

3.培养不成体系

传承组织荣誉和责任感是大部分学生组织负责人参与学生工作至大三的主要原因。在进一步提示和追问后,他们会承认并且认为自身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成长”。这体现了,大部分学生组织没有很完整的培养体系,组织成员所获得的“成长”主要来自年龄增长而带来的经验成长。

具备技能性的部门在培养体系的搭建方面相对来说更具体验感。例如与宣传部门相关的设计、摄影、文案写作等方面,一般的学生组织都会组织相应的培训。在一些活动组织性部门,例如体育部、文艺部更多的是经验性上的传承,表现优劣非常考研个体本身的素质和能力,也就是能干的人他本身就很能干,培养很难成体系。

四、传统管理理论对高校学生组织现存弊端的启示

(一)纳新和初期适应环节增强人和部门的匹配程度

传统管理理论的“匹配人和任务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对学生组织地纳新和初期适应环节具有一定地启示作用。小部分学生组织已经打破单个部门单独纳新、各自为战的传统,让相近性质的部门形成一个面试中心纳新,例如以组织活动为主的部门或以宣传工作为主的部门,这样可以让更多新成员和更多部门之间互相增加了解,从而作出更好的双向选择。实践证明,这种模式有助于长期降低退出率,增强组织凝聚力。

(二)完善考核机制

成熟的考核机制能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虽然“95后”学生群体具有自身个性,但是通过访谈发现学生组织发展至今集体荣誉感和个人责任感仍然是维系组织凝聚力最核心的力量,所以在对学生组织考核机制的研究中应该进一步重视学生组织内部部门之间的考核,从而进一步提升整个学生组织在校级层面的评比中的能力。

在访谈过程中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学生会组织都拥有较为完整并能坚决执行的学生会章程。或者是最新的章程更新是在五年之前,或者只是一个表面上用于上级交差的文件并没有具体执行。构建完善的考核体系可以基于撰写并通过完善的学生会章程,并且匹配相对应的学生会人事部门坚决执行。

(三)构建培养体系

泰勒的四条科学管理原则中的“工人素质原则”对学生组织的凝聚力增强,提高工作效率具有一定启示。学生组织的认同感主要源自责任感和传承感,在这中间作为学生第二课堂所带来的成长感还不足,究其原因还是具体的培训机制不存在于现有的培养体系。现有的学生成长主要来源于日常工作的经验积累。除了思想性的团课之外,应该在每年拨出一部分预算用于学生的培训工作,而不是把所有的预算都用于组织活动。这类培训工作包括,工作过程中必要能力、技术的培训,开拓视野提升认知的培养等。

一些较好理解的技能型培训,例如文案写作、海报设计、摄影摄像等等的效果较好考核和体现,而学生对自身组织能力、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认识还是比较抽象的。可以根据具体活动的举办,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予以培养和提升自我认识,让组织成员有更好的获得感。

参考文献

[1]Meyer,E.,Ashleigh,M.,George,J.M.andJones,G.R.(2006).ContemporaryManagement.Berkshire:McGraw-HillEducation.

[2]Taylor,F.W.(1911).ThePrinciplesofScientificManagement.NewYork:HarperBros.

[3]郁刚.高校学生组织管理模式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0.

[4]郝建强.基于高校学生组织管理模式研究[J].求知导刊,2016,(12):92.

[5]陈旭.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探析[J].艺术科技,2016,29(3):333.

作者简介:李豪(1992.10-),男,浙江温州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管理学和思想政治教育。

标签:;  ;  ;  

传统管理理论对新时期高校学生组织管理的启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