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共享的企业成长系统及其模型研究

基于知识共享的企业成长系统及其模型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成为影响企业成长的关键因素。作为组织知识管理的核心,知识共享对高水平知识创新的作用已得到广泛的承认,而知识共享与企业成长的关联机制也逐渐成为企业成长理论研究的前沿性课题。鉴于此,本文从既有的企业成长理论分析框架切入,以知识共享为视角,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揭示出企业成长的动因、方式和路径模型,并从中提炼出有关企业成长的普遍规律和影响因素。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本论文提出企业成长系统是一种基于知识共享——动态整合——企业成长的主导逻辑过程。认为知识共享过程是以提高企业知识成长力为目标的,并试图用系统认知的观点和知识创新理论,通过系统工程的方法,对企业的成长过程进行解读,弄清楚企业成长理论的合理内核。在此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基于知识共享的企业成长系统及其模型分析框架。(2)本论文以企业成长为主题,在整合了国际上最新理论观点的基础上,从知识共享与企业成长之间的关系寻找理论的突破点,建立企业成长的生命与演化机制模型,系统分析企业系统的生存寻优实质意义及企业进化的核心动力,研究企业成长系统的自组织演化,并导出企业知识成长力的自组织运动方程及其特性,论证基于知识共享的企业成长的理论逻辑及企业成长系统演化路径。(3)结合企业成长具有很强路径依赖的特征,尝试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企业成长要素,建立企业成长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在这一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建立多目标优化的数学模型和企业成长系统的信息实体模型。进而在计算机语言模拟的企业成长环境中,运用蒙特卡罗仿真得出企业成长力的数值分布和最优策略值。并根据企业成长系统的超循环过程和自组织过程,以及生态系统的选择能力特点,对企业成长系统的知识动力及成长模式进行评价,建立基于知识共享的企业成长系统结构的一个概念性评价框架。(4)在简要分析企业成长中知识共享复杂性的基础上,对其中几个重要环节进行深入研究。认为组织知识共享与动态整合的演变主要围绕着产生变异、内部选择、传播和保持这4个阶段循环进行,其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知识互动过程,它的目标是实现企业的知识创新,最终推动企业成长。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企业成长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知识共享系统。而这个知识共享系统的运行就是知识动态整合机制的实现。(5)本论文研究了企业成长过程中的知识流动动态模型和知识整合机制,并对企业成长过程中基于生命体知识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认为知识共享是实现知识资源优化配置的主要过程之一,合理的知识共享能改善知识在现代企业中的分布。指出知识之间的流动与整合的关键问题是隐性知识的转化和共享。并在研究了企业成长过程中如何促进知识共享,特别是对企业隐性知识转化模型与知识共享体系描述的基础上,建立了协同商务的知识共享流程。(6)本论文认为企业成长系统体现为企业边界、企业结构、企业行为、企业绩效四个层面的演变。企业边界的变化表现为企业知识成长力演进的动态变化。企业结构成长包括内部组织结构和外部结构的演变,企业行为的演变表现为更好地吸收、转移和共享知识。企业结构和企业行为两个层面构成动态整合的流程演变,最终构成实现企业成长的系统。指出基于知识共享的企业成长系统的实现,要从系统运行目标、构造IT技术硬平台、建立共享文化的软环境等方面,使系统运行整体达到平衡,并需要对企业成长过程中的行为绩效进行控制设计。(7)本论文依据知识共享——动态整合——企业成长这一主导逻辑,提出知识共享平台的构筑与企业成长系统有显著相关性这一总体假设,通过问卷调查、计量分析和蒙特卡罗仿真建模方法分别对这一论断进行了验证。并用实际案例对知识共享——动态整合——企业成长的全过程进行了分析和说明。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的背景及选题意义
  • 1.2.1 研究背景与动因
  • 1.2.2 选题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 1.3.1 企业成长研究的理论回顾
  • 1.3.1.1 国外企业成长理论研究框架分析
  • 1.3.1.2 国内企业成长理论研究主要论述
  • 1.3.2 企业成长动因研究的综述
  • 1.3.2.1 生物学对组织成长动因的研究
  • 1.3.2.2 系统理论对系统成长动因的研究
  • 1.3.2.3 经济管理理论对企业成长动因的研究
  • 1.3.3 现有企业成长理论的评价及发展趋势
  • 1.3.3.1 现有企业成长理论的评价
  • 1.3.3.2 企业成长理论的研究方向
  • 1.3.3.3 企业成长理论的综合——基于知识的企业成长
  • 1.4 本论文研究视角的选择评价
  • 1.4.1 知识的含义与相关概念辨析及基本假定
  • 1.4.1.1 知识的含义
  • 1.4.1.2 相关概念辨析及基本假定
  • 1.4.1.3 知识共享的涵意及意义
  • 1.4.2 知识共享研究与企业成长概念的重新认识
  • 1.4.3 企业成长理论中引入知识共享新视角的合理性
  • 1.5 系统工程在本论文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 1.6 论文内容及研究框架
  • 1.6.1 研究的主要问题形成与界定
  • 1.6.2 主要内容与创新之处
  • 1.6.3 研究方法的选择与设计
  • 1.6.3.1 研究方法选择
  • 1.6.3.2 技术路线设计
  • 1.6.4 论文研究框架
  • 1.7 本章小结
  • 2 基于知识共享的企业成长系统结构和理论框架
  • 2.1 概述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企业成长理论系统认知的新视角
  • 2.2.1.1 基于知识的社会学框架
  • 2.2.1.2 知识链的理论模型
  • 2.2.2 企业进化的生态学理论观点
  • 2.2.2.1 企业的"生"与"死
  • 2.2.2.2 企业的"老化"
  • 2.2.2.3 企业生态系统
  • 2.2.2.4 企业生命模型
  • 2.2.2.5 企业成长的遗传机制
  • 2.2.3 企业成长中生存竞争的系统动力学
  • 2.3 企业成长系统的界定
  • 2.3.1 企业的系统特性与结构
  • 2.3.2 企业知识与企业成长边界
  • 2.3.3 企业成长的知识结构理论模型
  • 2.4 基于知识共享的企业成长系统的理论构架
  • 2.4.1 企业成长系统特性的认识——自组织理论的企业进化学说
  • 2.4.2 企业成长理论的合理内核—企业知识创新理论的解读
  • 2.4.3 基于知识共享企业成长路径选择—知识管理系统工程的评价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知识共享的企业成长机制及其系统分析
  • 3.1 概述
  • 3.2 企业成长的生命与演化机制分析
  • 3.2.1 企业生存与成长分析
  • 3.2.1.1 系统的生存寻优
  • 3.2.1.2 企业生存函数与成长指标
  • 3.2.1.3 企业生存与成长模型
  • 3.2.2 企业成长的理论与逻辑
  • 3.2.2.1 企业生命模型研究
  • 3.2.2.2 企业进化的核心动力
  • 3.2.2.3 企业进化的本质是知识的进化
  • 3.2.3 企业成长系统的自组织演化分析
  • 3.2.3.1 企业成长系统自组织演化的前提与条件
  • 3.2.3.2 企业成长特征的模型描述
  • 3.2.3.3 企业成长系统自组织演化模型
  • 3.3 基于知识共享的企业成长系统演化机理分析
  • 3.3.1 知识成长力的自组织运动方程及其特性
  • 3.3.2 序参量与知识成长力的"势"分析评价
  • 3.3.3 知识成长力的演化:非平衡相变
  • 3.3.3.1 非平衡相变
  • 3.3.3.2 对称性破缺分析
  • 3.3.3.3 分岔现象分析
  • 3.3.4 外部环境对知识成长力的组织作用评价
  • 3.3.4.1 "组织"作用方程
  • 3.3.4.2 组织机理分析
  • 3.3.4.3 组织与自组织的合作
  • 3.3.4.4 系统学习、知识成长力提升与企业成长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知识共享的企业成长路径选择与系统评价
  • 4.1 概述
  • 4.2 企业成长系统评价模型
  • 4.2.1 企业成长系统目标的确定
  • 4.2.2 企业成长系统评价指标的建立
  • 4.2.3 企业成长系统多目标优化模型的建立
  • 4.2.4 企业成长系统的实体信息模型
  • 4.3 企业成长系统的路径依赖与突破
  • 4.3.1 企业成长概念与成长的路径
  • 4.3.2 企业成长中的路径依赖与突破
  • 4.3.3 企业知识创新与路径突破
  • 4.3.4 企业成长系统的知识动力模型
  • 4.4 企业成长系统的知识优化模型评价
  • 4.4.1 知识状态与企业成长
  • 4.4.2 基于知识共享的企业生命体模型
  • 4.4.3 企业成长系统知识成长模式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5 企业成长过程中知识共享的复杂性研究
  • 5.1 概述
  • 5.2 企业成长是一个复杂的知识共享系统
  • 5.2.1 知识动态整合机制的实现
  • 5.2.2 企业成长过程中知识共享行为与意义
  • 5.2.2.1 企业知识共享的行为
  • 5.2.2.2 企业知识共享的意义
  • 5.2.3 知识共享特点及其模式
  • 5.2.3.1 知识共享过程的特点
  • 5.2.3.2 知识共享过程的模式
  • 5.2.4 企业成长中知识共享机制的障碍
  • 5.2.4.1 技术应用上的障碍
  • 5.2.4.2 传统组织结构的缺陷
  • 5.2.4.3 文化环境的制约
  • 5.2.4.4 缺乏信任的心理障碍
  • 5.2.4.5 分配和程序有失公平
  • 5.3、知识共享过程与企业知识链模型
  • 5.3.1 企业生命周期阶段与知识链模式的选择
  • 5.3.2 知识共享过程与知识链模型
  • 5.3.3 知识共享传导能力概念与企业成长
  • 5.4 本章小结
  • 6 企业成长过程中知识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 6.1 概述
  • 6.2 企业成长过程中知识流动机制
  • 6.2.1 企业成长过程中知识动态演化分析
  • 6.2.2 知识流动动态模型
  • 6.2.3 企业知识流动的整合机制
  • 6.3 隐性知识转化模型与知识共享体系描述
  • 6.3.1 隐性知识转移机制分析
  • 6.3.1.1 两主体间伪隐性知识转移的语言调制模型
  • 6.3.1.2 两主体间真隐性知识转移的联结学习模型
  • 6.3.2 企业隐性知识共享的途径
  • 6.3.3 基于本体论的企业隐性知识转化与共享系统框架
  • 6.3.3.1 建立企业隐性知识的转化与共享机制
  • 6.3.3.2 建立基于本体论的企业隐性知识转化系统
  • 6.3.3.3 企业隐性知识本体论及本体表示
  • 6.4 企业成长过程中知识资源优化配置分析
  • 6.4.1 知识流动机理与优化途径分析
  • 6.4.2 协同商务的知识共享流程
  • 6.4.3 企业成长过程中知识资源优化配置方式
  • 6.4.3.1 知识资源优化配置策略
  • 6.4.3.2 知识资源优化配置建模研究
  • 6.4.3.3 知识资源优化配置模型
  • 6.5 本章小结
  • 7 基于知识共享的企业成长控制系统概要设计
  • 7.1 概述
  • 7.2 基于知识共享的企业成长系统实现
  • 7.2.1 系统运行目标:培育知识成长力
  • 7.2.1.1 知识共享对组织和个体的影响
  • 7.2.1.2 知识共享创造知识成长力
  • 7.2.1.3 营造知识共享文化系统环境
  • 7.2.1.4 组织学习与基于知识共享目的的激励机制
  • 7.2.2 构造IT技术的硬平台:知识创新与组织智能
  • 7.2.2.1 知识创新与知识成长力
  • 7.2.2.2 知识创新及其技术的人性化—组织智能
  • 7.2.3 系统运行的整体平衡-基于AGENT的知识互动关系形成
  • 7.3 企业成长控制系统的设计依据
  • 7.3.1 知识共享的关系风险
  • 7.3.2 知识流动的控制
  • 7.4 基于知识共享的企业成长控制系统概要设计
  • 7.4.1 系统设计原则
  • 7.4.2 系统设计目标
  • 7.4.3 系统设计内容
  • 7.4.3.1 系统结构
  • 7.4.3.2 系统流程
  • 7.5 本章小结
  • 8 基于知识共享的企业成长系统若干问题实证研究
  • 8.1 概述
  • 8.2 知识共享平台与企业成长系统之间的关系
  • 8.2.1 基本假设
  • 8.2.2 指标设计
  • 8.2.2.1 知识共享平台的指标
  • 8.2.2.2 企业成长方面的指标
  • 8.2.3 问卷研究设计及方式
  • 8.2.4 计量分析
  • 8.2.4.1 被调查对象的描述性统计
  • 8.2.4.2 效度与信度分析
  • 8.2.4.3 相关分析
  • 8.2.4.4 多元回归分析
  • 8.2.5 实证结果讨论
  • 8.3 企业成长系统的蒙特卡罗仿真建模
  • 8.3.1 企业成长系统的蒙特卡罗仿真结果
  • 8.3.2 企业成长系统最优策略的指标分布
  • 8.3.3 仿真结果讨论
  • 8.4 案例解析
  • 8.4.1 知识共享平台构成要素
  • 8.4.2 知识共享平台构成
  • 8.4.3 动态整合过程
  • 8.4.4 企业成长
  • 8.5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理论分析表明
  • 9.2 实证结果显示
  • 9.3 研究展望
  • 9.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成长力理论基础与模型构建[J]. 中国医院院长 2018(23)
    • [2].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力评价研究[J]. 价值工程 2018(36)
    • [3].福建省区域物流能力与城市成长力关系研究[J].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01)
    • [4].新教师专业成长力的现实困境与能力建构[J]. 新课程导学 2020(07)
    • [5].开发孩子的成长力[J]. 陕西教育(教学版) 2019(04)
    • [6].情绪失控不用愁 控制情绪有方法[J]. 新课程(小学) 2019(09)
    • [7].呵护“成长力”——基于“发展意识”的教师队伍建设举措[J]. 江苏教育 2018(06)
    • [8].教师成长力源于研究态势[J]. 教书育人 2009(28)
    • [9].营养[J]. 时尚育儿 2017(08)
    • [10].做一位有亲和力、成长力、影响力的教师[J]. 今日教育 2017(09)
    • [11].成长力[J]. 缤纷 2016(05)
    • [12].初中青年教师成长力的内涵与结构[J]. 初中生世界 2015(40)
    • [13].怎样的教师最具成长力[J]. 云南教育(视界综合版) 2009(05)
    • [14].2009四川最具成长力城市榜[J]. 中国西部 2009(Z7)
    • [15].创新驱动下装备制造企业的成长力研究[J]. 科技创业月刊 2016(04)
    • [16].社会工作者专业成长力的内涵、生成过程及启示[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8(12)
    • [17].基于产城融合理念提升中小企业成长力研究[J]. 市场周刊 2018(11)
    • [18].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幼儿园“山地课程”的建构与实施[J]. 河南教育(幼教) 2020(04)
    • [19].奶奶最具“成长力”[J]. 创新作文(小学版) 2014(14)
    • [20].集群中中小企业国际成长力评价[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11)
    • [21].开发:强者的机会——2009四川最具成长力城市榜及2009四川最具后发力城市榜解读[J]. 中国西部 2009(Z7)
    • [22].国外幼儿教师职后培训对我国的启示——基于专业成长力视角[J]. 高等继续教育学报 2014(02)
    • [23].“2013年度中国最具成长力商标”新鲜出炉[J]. 电子知识产权 2014(08)
    • [24].论教育生态学视域下的教师成长力[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3(05)
    • [25].论教师专业成长力的培育路径[J]. 基础教育 2013(03)
    • [26].全程辅导,挖掘成长力[J]. 中国药店 2013(06)
    • [27].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师城镇成长力的测算与分析[J]. 对外经贸 2012(09)
    • [28].企业持续成长力测评和风险预警研究——以浙江省制造型企业为例[J]. 财经论丛 2011(02)
    • [29].自我效能感:教师成长力的内在动因[J]. 教育探索 2011(08)
    • [30].武汉城市圈区域中心城市成长力研究[J]. 经济师 2011(09)

    标签:;  ;  ;  ;  ;  

    基于知识共享的企业成长系统及其模型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