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芙美子的战争观 ——以《放浪记》《战线》《浮云》为中心

林芙美子的战争观 ——以《放浪记》《战线》《浮云》为中心

论文摘要

战争,作为文学主题,经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特别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日本文学界出现了以战争为题材的战争文学,而战后又出现了反战文学。经历了这一特殊时期的作家们,由于各人世界观及对事物看法的不同,其反映在文学作品中的主题思想以及作家本人对战争的态度也不同。林芙美子活跃在昭和时期,亲身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她自出生就开始漂泊流浪,过着流离失所,贫困潦倒的生活,但她同时又是位富于文才而自强不息,忘我创作的人。她的作品主要描写平民生活。其战前的作品主要以“私小说”为主,代表作为《放浪记》,描写自己的亲身经历,这一时期的作品中提到战争的文章并不多,主要向我们描绘了一个在艰难的环境中仍然没有放弃,没有气馁,对生活充满信心的女性形象。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林芙美子作为从军记者来到了中国以及东南亚各国,创作了《战线》《北岸部队》等作品,其中,极力美化了日军在中国的侵略行为,讴歌战争的美好,来鼓舞国内民众。在经历了昭和19年和20年的沉寂之后,她又重新执笔,创作了《吹雪》《漩涡》《浮云》等数篇反战作品。本文选择了其不同时期的三篇作品《放浪记》《战线》《浮云》,通过对这三篇作品的分析,我们可以窥视到她对战争的态度,也就是她的战争观,从无意识到支持战争再到反战。本文同时对其战争观的转变进行了分析。之所以产生这种变化,不容忽视的首先是社会原因,即战时日本对其国民的有力宣传及蛊惑,实施国家总动员法,宣扬大东亚共荣圈思想以及战后日本文坛对鼓吹战争的作家们进行的批判。其次是个人原因,战时芙美子个人的早期作品都被禁发甚至改编的电影也遭到了禁播,而战争即将结束时,除去了作家光环的她被疏散到故乡,经历了2年的平民生活,亲身感受到了在战争下生活的艰辛,再加上养子泰的离去,这些人生经历都促使她不得不重新对战争进行思考,从思想以及行动上做出改变。但这些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其思想的软弱性和局限性。她的这种思想变化,也反映了战争对整个昭和时期日本文坛的影响。日本战后文坛的所谓的反战作品,在内容上更多地强调了战争对本国人民带来的灾难,他们并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日本作为战争发起国给东南亚各国带来的沉重灾难。因此他们所谓的“反战文学”具有其狭隘性,而林芙美子的战后作品正属于这一类。

论文目录

  • 要旨
  • 摘要
  • はじめに
  • 一. 先行研究及び研究目的と研究方法
  • (一) 先行研究
  • (二) 研究目的
  • (三) 研究方法
  • 二. 林芙美子及び彼女の主な作品
  • (一) 林芙美子という作家
  • 1. 戦前の林芙美子
  • 2. 戦中の林芙美子
  • 3. 戦後の林芙美子
  • (二) 主な作品
  • 1. 日記体小説『放浪記』について
  • 2. 『戦線』について
  • 3. 『浮雲』について
  • (三) 林芙美子文学の創作特徴
  • 三. 作品から見た林芙美子の戦争に対する態度
  • (一) 『放浪記』から見た林芙美子の戦争に対する態度
  • (二) 『戦線』から見た林芙美子の戦争に対する態度
  • 1. 戦線の美しさ
  • 2. 中国兵に対する冷たさ
  • 3. 日本兵に対する讃美
  • 4. 「平和」の景色
  • 5. 作者の戦争に対する態度
  • (三) 『浮雲』から見た林芙美子の戦争に対する態度
  • 1. ゆき子と戦争
  • 2. 富岡と戦争
  • 3. 加野と戦争
  • 4. 作者の戦争に対する態度
  • 四. 林芙美子の戦争観
  • (一) 戦中と戦後の文学界
  • (二) 林芙美子の戦争観
  • (三) 戦争観が変化した理由の分析
  • 1. 戦中
  • 1.1 自分の原因
  • 1.2 社会の原因
  • 2. 戦後
  • 2.1 自分の原因
  • 2.2 社会の原因
  • 3. 日本人の民族性―――集団意識
  • (四) 林芙美子戦後の文学と「反戦」
  • (五) 林芙美子の戦争に対する態度の代表性
  • おわりに
  • (一) まとめ
  • (二) 本稿における不足及び今後の課題
  • 注釈
  • 参考文献
  • 謝辞
  • 相关论文文献

    • [1].街上的白围裙与战地的红头巾:林芙美子小说中的女性身体[J]. 外国文学评论 2018(01)
    • [2].林芙美子小说中饥饿叙事的纬度[J].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18(04)
    • [3].身份越境与自我重构──论林芙美子文学中的女性形象谱系[J]. 外国语文 2017(01)
    • [4].战败时空与记忆符号--林芙美子的“浮云”意识探析[J]. 山东社会科学 2017(06)
    • [5].林芙美子的人生际遇与创作养成[J]. 青岛文学 2019(11)
    • [6].来自底层的缪斯——林芙美子作品主题意蕴分析[J]. 青年文学家 2020(15)
    • [7].论林芙美子的故乡意识——以《放浪记》为例[J]. 唐山文学 2019(06)
    • [8].战后日本女性作家笔下人物的分析——以林芙美子的《浮云》为例[J]. 北方文学 2018(02)
    • [9].林芙美子《浮云》中的“家”的主题探究[J]. 牡丹 2016(18)
    • [10].在“黑暗”中寻求“光明”的雪子——以林芙美子《浮云》文本分析为中心[J]. 青春岁月 2017(01)
    • [11].『放浪記』における方法としての「身体」[J]. 日语教育与日本学研究 2017(00)
    • [12].日本女性作品中的中国人形象——以林芙美子的南京主题小说为例[J]. 北方文学 2017(24)
    • [13].殖民域场中的历史记忆——林芙美子与长春[J]. 山海经 2015(24)
    • [14].从《晚菊》看林芙美子的反战思想及其成因[J]. 日语教育与日本学研究 2016(00)
    • [15].日本学者林芙美子研究综述[J]. 日语教育与日本学 2014(02)
    • [16].女性作家林芙美子の中国纪行文——“ハルピソ散步”“北京纪行”“白河の旅愁”を中心に[J]. 日语教育与日本学研究 2014(00)
    • [17].林芙美子的战争[J]. 湖南文学 2015(07)
    • [18].林芙美子与中国[J]. 考试周刊 2012(22)
    • [19].林芙美子诗选[J]. 诗选刊 2010(09)
    • [20].日本女性作品中的南京主题——以林芙美子的南京主题小说为例[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12)
    • [21].共生固恋的母女情怀——论林芙美子《放浪记》中的母女书写[J]. 外国语文 2015(06)
    • [22].从《晚菊》的写作手法论林芙美子的女性文学[J]. 青年文学家 2019(27)
    • [23].林芙美子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刍议[J]. 临沂大学学报 2013(02)
    • [24].解读林芙美子《浮云》中的爱情观[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8(03)
    • [25].林芙美子与鲁迅、周作人交往考[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2(11)
    • [26].林芙美子小说的女性写作[J]. 知识经济 2010(01)
    • [27].侵华文学中的“他者”和日本女作家的战争观——以林芙美子《运命之旅》为例[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 [28].关于林芙美子的满洲之旅研究[J]. 文学教育(下) 2016(08)
    • [29].林芙美子《浮云》中爱情观解析[J]. 黑河学院学报 2018(12)
    • [30].论林芙美子文学作品中女性意识的崛起[J]. 文学教育(下) 2019(08)

    标签:;  ;  ;  

    林芙美子的战争观 ——以《放浪记》《战线》《浮云》为中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