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上的故事

火车上的故事

一、列车上发生的故事(论文文献综述)

高皓璇[1](2021)在《纪录片《7053之旅》创作阐述》文中指出

张国琴[2](2020)在《悬疑电影剧本创作的情节建构 ——以电影剧本《危情两小时》为例》文中认为悬疑电影是目前商业电影中的一个重要的电影类型。这类影片主要是通过巧妙地设置重重叠叠的悬念来激起观众的好奇心,从而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影片通常具有浓厚的神秘色彩。毋庸置疑,任何一部成功的电影都离不开“剧本”这块基石,因此,剧本创作往往是整个电影创作的重中之重。落实到悬疑电影的剧本创作时,创作者必须要让作品能够使受众产生紧张感,从而对电影中疑惑之处进行思索。悬疑电影的情节建构离不开客观场景空间的辅助,巧妙的场景空间设计在展示环境的同时更是服务于剧作情节,为情节的发生与发展提供客观条件;其次,“悬疑的设置”在情节建构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可以称之为悬疑电影情节建构的精髓所在,正是通过接二连三的悬疑设置,才能共同构筑悬疑电影丰满的情节;同时,人物的设定也是情节建构的核心和灵魂,是整个作品内涵借以表达的载体。笔者旨在以自身的毕业作品——原创悬疑剧本《危情两小时》为例,同时结合一些国内外经典悬疑影片,从场景空间、悬疑设置、人物塑造等三个方面入手,分别阐述其在悬疑剧本情节建构过程中的具体实施策略以及作用,从而提供一些具有实践意义的经验和思考。

黛博拉·特瑞斯曼,村上春树,醒木[3](2019)在《村上春树的地下世界——作者的风格、创作过程,以及他在写作中遇到的奇怪的、黑暗的世界》文中提出"他是什么样的人?是一个友善的人吗?"一位急切的管理员问着我,是她把我从东京青山区带到村上春树的办公室。这是隐藏在小街边没有任何标注的建筑物。那是在2010年,村上是日本文学界非常有名的作家。他在2009年和2010年出版的庞大的三卷小说《1Q84》,在该国销售了600多万册。当他参加2008年

梁琚涵[4](2019)在《阿库宁创作中的东方形象》文中认为形象作为一种集体想象物,是一个集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对异国的总体认识,它受到社会、政治、历史、时代精神等各方面的综合影响。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有着根本性的差异,身处两种文明之间,俄罗斯更加关心自己的文化身份定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俄罗斯作家对于东方形象的想象和建构不断发展变化,并且由于不可避免地掺杂进作家个人的情感因素而往往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鲍里斯·阿库宁是俄罗斯当代最受欢迎的畅销书作家,他的名字在俄罗斯侦探文学界享有极高的声誉。除了作家的身份外,阿库宁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文化身份——日本学专家,正因如此,他对东方文化总是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和独到的领悟,作家在文学创作中总是有意识地将眼光投向东方,我们可以看到,在他的很多部作品中都渗透着东方的元素,其中涉及最多的就是日本和中国的形象。本文运用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理论和方法,以阿库宁“方多林历险记”系列侦探作品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东方形象进行详细分析和具体阐释,进一步挖掘阿库宁的东方价值观。一方面,双重的文化身份背景决定了阿库宁在塑造东方形象时,视角更加全面多样,态度相对客观公正,因而能够更好地折射出当代俄罗斯对东方形象的社会集体想象。另一方面,借助异国文学中的他者形象来反观自我,能够让我们更加理智清醒地面对自我、认清差异,从而为东西方文明交流和塑造大国形象提供借鉴。

段凌云[5](2017)在《纪录片的故事化叙事 ——以《临时乘务员》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纪录片作为一种人们对外部环境和内在世界的观察与表达方式,能够很好地记录生活中的事件或表现人物。在确保纪录片真实性的条件下,要想将好的故事讲得更好,就需要运用故事化的叙事方式,使影片能够更深刻准确地表达创作者意图、更好地吸引观众。叙事学最早是由一名法国人托多罗夫于1969年在他的着作《十日谈》中提出,随着近年来社会及纪录片相关理论的发展,纪录片的叙事方式日趋多元化。纪录片叙事需依靠叙事语言进行组织融合,并依照一定的方式讲述事件,使纪录片最终成为一个完整连贯的事件。本文通过对笔者毕业作品《临时乘务员》的故事化叙事分析,解析影片中对镜头的运用、悬念设置与矛盾冲突的运用、音乐的运用等叙事策略,探讨故事化叙事在纪录片中的运用。纪录片以“临时乘务员”的角度,记录还原铁路人的春运工作,在展示春运的浩大与铁路人无私奉献的精神的同时,进行学术上的思考。

刘琴[6](2017)在《反乌托邦科幻电影中的反抗者形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反乌托邦电影创造出一个充满科技力量的世界,在这个陌生的未来世界中,人性的阴暗面逐渐清晰地显露出来,暴力手段层出不穷,大多数人们陷入了暴虐的极权统治之下,最宝贵的生命反而成为了最微不足道的东西,从而促使观众去思考人类未来的走向,反思当今社会出现的种种问题,这也是反乌托邦科幻电影独特的魅力之处。在本文的绪论部分,简单阐述了选题缘由,并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对乌托邦与反乌托邦的概念及其思想的发展变化作出概括和梳理,提到了科幻电影历史上的经典影片。同时对国内外有关反乌托邦科幻电影的研究进行了简单梳理,明确了本文的研究创新点和价值所在之处,并结合哲学、文学等多种领域研究成果对反乌托邦电影进行文本解读和分析。本文第一部分详细阐释了乌托邦和反乌托邦思想的发展,以及这种思想的发展变化可能会影响到电影的主题内涵,简要叙述了反乌托邦科幻电影在科幻电影中的发展现状,概括了反乌托邦科幻电影的特征。本文第二部分主要围绕反乌托邦科幻电影中的反抗者身份进行探究,并结合当下票房较高的此类电影进行文本分析,具体来说,此类电影的反抗者主要以三类形象示人:一是以未来社会统治阶层的掌控者的形象示人。二是以未来社会的救世主形象示人。反抗者充当起救世主的角色,拯救人类、保护信仰和希望、改变社会现状等,此类电影中有着浓重的个人英雄主义色彩。三是以社会中的被压迫者形象示人,未来社会仍然是在极权统治之下的,这些反抗者一开始是整个反乌托邦社会的奴隶,是能够被统治阶层操控和取乐的对象。本文第三部分围绕当下反乌托邦科幻电影,对电影中的未来世界环境进行概括性分析。反乌托邦思想释放了人们的想象力,它提供给创作者一种不受现实社会伦理道德和法律规范约束的自由意志,创作者尽可能地创作出一个完全异于现实的陌生化空间,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同时简单地叙述了反抗者的反抗行为。本文第四部分围绕反乌托邦科幻电影中反抗者的反抗原因进行深层次分析,结合了政治、哲学以及文学的部分研究成果,着重分析了矛盾冲突以及边缘群体的集体反抗行为的生成原因。

夏艳[7](2016)在《伪满时期“满洲”朝鲜人文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伪满时期“满洲”朝鲜人文学作为特殊时期、特定地域朝鲜(韩国)文学的一部分,在朝鲜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意义,它是韩国和中国文学史上一笔珍贵的遗产。本文将按“离乡和思乡、扎根和融合、对峙和斗争、妥协和逃避”四类主题对伪满时期“满洲”朝鲜人文学进行分类研究,并深入剖析各部分的文学主题、结构模式和艺术手法,力图推进这一时期文学的主题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绪论绪论部分从选题价值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思路和研究范围几方面来阐述选题依据和研究路径。对于伪满时期“满洲”朝鲜人文学,很多研究者介意其特殊的历史时期而刻意回避,唯恐沾染亲日或体制呼应的嫌疑。虽然这一研究可能会涉及一些政治问题,但客观地考察文学全貌是一个文学研究者不容推卸的历史责任,从保证文学研究史完整性的角度来说,我们没有理由拒绝和回避。本研究将旨在克服以往的研究缺陷,从本土研究者的视角按主题分类对伪满时期以长春为中心的朝鲜人文学进行审视和探究,以期在原有研究基础上对伪满朝鲜人文学进行扩展和充实,并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第一章离乡和思乡——移居文学的主旋律对于世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民族来说,家和故乡有着超越地域意义的文化内涵,它始终是一个农耕民族的基础文化符号,其中饱含着永远无法述尽的故事和情感。而对于被迫离开家乡在外漂泊生活的人们来说,对家和故乡的依恋则更为强烈和持久。伪满朝鲜文学中有关移居主题的作品,渗透着朝鲜农耕民族在被迫离乡后溢于言表的思乡之情。因此可以说,离乡和思乡是这一时期朝鲜移居文学的主旋律。本章从离乡和移居的情恨、多重矛盾的结构、移居期独有的艺术特色三个方面对伪满时期“满洲”朝鲜人文学以离乡和思乡为主题的作品进行分析。第二章扎根和融合——定居文学的主题曲在艰难的现实面前,生活于夹缝中的朝鲜人试图交流、妥协,甚至不惜借助日本的力量,这是“农民道”和“北乡精神”产生的前身,也是集中了移居民生存意志的选择。“农民道”是源自于土地爱和民族爱的真挚情怀,在情绪的转化上,需要有和原始情感割裂的勇气。那个年代,对于选择接受“第二故乡”的人们来说,在这里不止于“定居”,而且要“生存下来”和“发展下去”。从这一角度来说,虽然此类文学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也不能把它们完全归类于“妥协文学”或者“亲日文学”,而应从着眼于民族意识的角度给予一定程度的肯定。本章从定居者的希望和博弈、以定居为核心的文学模式、本土化的艺术情境三个方面对伪满时期“满洲”朝鲜人文学中以定居和融合为主题的作品进行分析。第三章对峙和斗争——抗争文学的引航塔这一时期,大部分作家为避开政治迫害和审查而选择掩饰锋芒、三缄其口,但仍有人在作品中通过现实批判的方式表达怨愤和不满。此外,另一部分阶级和民族意识强烈的作家则以抗争和对立的主题和模式直抒胸臆,这些作品形成了伪满时期带有鲜明风骨气韵的反抗文学核心,也代表了朝鲜文学中最具民族情怀的脊梁书写。伪满时期“满洲”朝鲜人文学中体现对峙和斗争的作品,以殖民压迫和现实反抗为主题,在对黑暗现实进行批判暴露的基础上表现着对立抗争。除以生活化、个体抗争的形式表现出来之外,抗争文学还包括了游击区内集中创作的抗日反日文学。本章从殖民压迫和现实反抗、二元对立模式、情绪化的艺术表现三个方面对伪满时期的抗争文学进行分析。第四章协和和逃避——妥协文学的风向标当时伪满地区活动的作家处于极度矛盾的状态,特殊政治环境中的作家意识倾向也自然会呈现出错综复杂的样态。一部分作家在政策的严密控制下,为避开敏感的政治性内容而选择通过现代派文学的创作方式回避时政和现实,其中不乏透露出颓废和败北意识的作品。还有一部分作家在前期发表了一些反映民族意志的作品,但随着时局的紧迫,他们在统治阶级的文化镇压和物质诱惑下逐渐沦落为背叛民族、迎合现实的御用文人。虽然有着种种借口和身不由己,但他们却在事实上背叛了民族。这种行径为世人所不齿,也在文学史和民族史上留下了无法洗刷的耻辱。本章从政策逢迎和现实逃避、模式化与无序化并存的结构、殖民统治下的文学特色三个方面对伪满时期“满洲”朝鲜人文学中以妥协和逃避为主题的作品进行分析。结语移居现实和殖民统治形成了伪满朝鲜文坛极其特殊的社会背景,这一环境造就了它有别于正常时期文学的特质。伪满时期“满洲”朝鲜人文学作为韩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国朝鲜族文学的前身,无论其文学水准和艺术成就的高低,都是韩国和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领域亟待更多研究者的关注,希望他们的崭新视角和深入探讨能够进一步完善先行研究成果,并为后续的专题研究提供范例。

宋明炜,毕坤[8](2015)在《中国当代科幻小说的乌托邦变奏》文中研究说明本文聚焦于中国当代科幻乌托邦叙事的多样性,以期对这一文类自晚清以来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研究。本文通过对三位作家韩松、王晋康和刘慈欣作品的研究,主要探讨中国当前科幻小说新浪潮的三个主题:中国崛起、发展的神话和后人类叙事。由于不断变化的国家政治状况,今天的科幻小说将未来中国的乌托邦想象强化与复杂化:它混合了民族主义和乌托邦主义/恶托邦主义,具有更加尖锐的社会批评意识,同时将政治意识与科学话语结合起来,既写出了技术的权力,也表现了权力的技术。

杜芳[9](2015)在《杜鲁门·卡波特小说创作研究》文中提出美国当代着名作家杜鲁门·卡波特作为非虚构小说的首创者,在20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以—部巅峰之作《冷血》成为了非虚构小说的开山之作,给美国和世界文坛吹进了一股新风,奠定了他在20世纪美国文坛上的独特地位。他一生发表了多部风格独特、内涵丰富的小说,其作品创作素以多元的风格着称。在他近五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他以十年或二十年为一个创作阶段,这与他的人生经历,与二战前后美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本论文旨在以卡波特小说的早期、中期、鼎盛期、晚期四个阶段的创作特征为研究对象,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伦理学、心理学、叙事学、新历史主义批评、消费主义等,对四个阶段代表作品和总体创作特征进行解读,试图呈现出卡波特小说创作的发展轨迹。本论文由绪论、正文的四章和结语组成。绪论部分指出卡波特的生平与创作,指出研究卡波特及其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对国内外卡波特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指出国内至今没有专门关于卡波特小说研究的博士学位论文,说明了对卡波特小说进行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确定论文的选题依据、主要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点。正文部分分为四章。四章之间的关系为平行关系。第一章主要对卡波特的早期小说(20世纪40年代)的创作阶段特征进行分析。这一时期卡波特主要创作了黑夜小说,这一阶段小说的创作特征为“黑夜寻梦、成长寻找”。论文首先从宏观层面对黑夜小说进行总体性分析。接着以四部黑夜小说的共同主题,即主人公到纽约寻梦进行解读。然后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对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另一部黑夜小说《别的声音,别的房间》进行分析,分析了该小说“成长的寻找”的主题思想。第二章主要对卡波特的中期小说(20世纪50年代)的创作阶段特征进行分析。这一时期,卡波特的创作一扫早期创作的阴郁和低沉,小说呈现出温情幽默的创作风格。小说的创作从“黑夜小说”转变为“白昼小说”,其创作特征是“书写浪漫、诠释幸福”。论文首先对白昼小说进行总体介绍与分析。接着分别以白昼小说的两部代表作《草竖琴》和《蒂凡尼的早餐》为例,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用消费主义等理论进行具体阐释。第三章主要是对卡波特鼎盛时期(20世纪60年代)小说创作阶段特征进行分析,这一时期的小说创作特征是“挖掘真实、书写认知”。论文首先对卡波特最主要的代表作,也是非虚构小说的开山之作《冷血》的解析。论文将《冷血》的内容和叙事统一起来解读,目的是对《冷血》进行深入剖析,并指出该小说深刻挖掘了案件背后真实且复杂的各种因素。然后是对卡波特这一时期创作的儿童题材类虚构小说《圣诞忆旧集》进行分析,本论文以心理学认知理论为依据,展示出主人公巴迪在成长过程中认知发展的三个方面。第四章是对卡波特晚期(20世纪70至80年代)的小说创作阶段特征进行解析。这一时期的小说创作特征是“挑战世俗、展示风情”。卡波特在这一时期延续了他非虚构小说的创作路线,创作了《应许的祈祷》和《犬吠》。《应许的祈祷》因为还原上流社会的荒淫生活,由此触碰了伦理底线,本论文用伦理学的视角,指出小说本身就是一部对世俗的挑战之作。针对另一部非虚构小说《犬吠》,本论文分析了非虚构的创作手法在小说中的具体应用。第五章是论文的结语部分。论文总结了卡波特的创作呈现出以非虚构小说为主,兼顾其它小说类型的多元化的创作特征,指出他各个阶段的创作其实反映的是他各个时期的人生经历与那个时期的社会状况。最后本论文阐述了该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指出今后卡波特小说研究的努力方向和目标。

黄文珍[10](2013)在《叙述学视野下犯罪新闻报道中犯罪人的媒介呈现研究 ——以《南方都市报》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犯罪新闻是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门类,也是饱受争议的一种报道样式。犯罪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复杂的个人因素,更有深刻的社会原因。尤其是处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不公平现象时有发生,犯罪概率亦有所攀升。利用好犯罪新闻这把“双刃剑”,努力发挥犯罪新闻的正效果,是犯罪新闻报道的题中之义。对犯罪新闻报道已有不同层面的研究,本论文将把研究视角放置于犯罪新闻报道中的“主角”之一——犯罪人,运用叙述学理论,研究叙述本文中犯罪人的呈现问题。犯罪人的媒介呈现在本论文指的是,犯罪人在新闻文本中,是通过何种叙述方式展现、勾画出来的。本论文研究重点在于犯罪人呈现的叙事策略,具有方法论上的意义。基于《南方都市报》是都市类报纸的翘楚,在新闻写作上,信息量大,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在犯罪新闻报道上摒弃了黄色小报式的写作,题材多样化,同时以严肃的姿态落笔,以平民化语态行文。笔者认为,《南方都市报》犯罪新闻报道的方式具有借鉴和研究意义。因此论文选择《南方都市报》,并以2012年8、9两个月份的犯罪新闻报道作为研究样本。在研究方法上,论文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运用叙述学、新闻学、传播学、社会学、诠释学等多学科的综合视角进行研究,试图探析犯罪新闻报道中犯罪人的呈现方式、特点,以及事件文本与新闻文本之间的关系。在论文的结构上,第一章对叙述学、犯罪新闻报道和犯罪人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和说明。第二章到第四章运用叙述学中相关的理论,即叙述者的功能性放置、叙述本文语式与节奏的安排与推进,以及叙述文本中构建犯罪人时所采用的叙事要素等,研究犯罪人在叙述本文中是以何种方式呈现出来,进而结构文本。第五章将对《南方都市报》叙述文本中犯罪人呈现的特点以及存在的不足进行总结式的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宏观的探讨犯罪新闻报道中犯罪人的呈现上应该注意的问题,以期能对报道获得更清晰、更明确的认识。

二、列车上发生的故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列车上发生的故事(论文提纲范文)

(2)悬疑电影剧本创作的情节建构 ——以电影剧本《危情两小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课题的源起与目的
    第二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场景空间设计——情节建构的基础
    第一节 场景空间在悬疑电影情节建构中的特征及应用
    第二节 限定空间设计对情节建构的催化
    第三节 场景空间隐喻象征对情节的辅助
第二章 悬疑设置——情节建构的关键
    第一节 悬疑设置在情节建构中的应用
    第二节 “悬疑手法”对情节建构的推动
    第三节 悬疑的连续性和节奏感
第三章 人物塑造——情节建构的灵魂
    第一节 人物的多元设计在情节建构中的应用
    第二节 人物塑造与情节建构的联动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附录(毕业作品)

(4)阿库宁创作中的东方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Аннотация
绪论
第一章 阿库宁创作的艺术世界
    第一节 “严肃文学”与“消遣文学”之争
        一、对古典侦探小说的继承
        二、阿库宁侦探作品的艺术特色
    第二节 东西方文化碰撞下的阿库宁文学创作
        一、俄罗斯作家的东西方问题意识之源
        二、阿库宁特殊的文化身份
        三、东西方文化的集成者——方多林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阿库宁创作中的日本形象
    第一节 初遇日本——《利维坦号》中的日本形象
    第二节 日俄战争中的日本——《金刚石马车》中的日本形象
    第三节 忠勇武士——日本人马萨的形象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阿库宁创作中的中国形象
    第一节 《玉念珠》中的中国形象
        一、回归哲人之邦——“玉念珠”里的中国传统文化
        二、“鸦片帝国”和“停滞帝国”的集体想象
    第二节 戏剧《阴与阳》中的中国形象
        一、“阴阳”中蕴含的中国元素和符号
        二、《阴与阳》中的东西方“善恶观”
    第三节 阿库宁笔下的“道”
        一、形形色色的道路主题
        二、道家思想与智慧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纪录片的故事化叙事 ——以《临时乘务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有关纪录片叙事的研究阐述
        1.2.2 有关创作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选题价值及意义
2 纪录片《临时乘务员》的故事化叙事方式
    2.1 线性的叙事结构
    2.2 充满特色的人物形象塑造
    2.3 平等的叙事视角
3 纪录片《临时乘务员》的故事化叙事话语
    3.1 镜头的运用
    3.2 悬念设置与矛盾冲突的运用
    3.3 声音的运用
4 结语
    4.1 经验总结
        4.1.1 做好前期策划与调查,利于把控纪录片拍摄方向及主题表现
        4.1.2 与拍摄对象及相关人员的沟通至关重要
        4.1.3 处理好现场音,选择适当的音乐更利于还原真实与烘托情绪
    4.2 不足之处
        4.2.1 与人物的接触不够贴近深入
        4.2.2 前期策划与思考不够到位
    4.3 心得与体会
参考文献
附录 1《临时乘务员》采访提纲
致谢

(6)反乌托邦科幻电影中的反抗者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反乌托邦科幻电影的特征
    一、主题同质化
    二、意识形态及思想观照
第二章 反乌托邦科幻电影中的反抗者身份分析
    一、从执法者到反抗者
    二、底层人民及弱者的反抗
    三、人类希望的守护者
    四、女性的反抗者形象
第三章 反抗环境分析
    一、迷宫式生存环境
    二、荒岛式生存环境
    三、注视式环境分析
第四章 反抗行为生成原因
    一、责任感及自我意识觉醒
    二、不可调和的矛盾与冲突
    三、边缘化的集体行为引导
    四、女性主义思想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硕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7)伪满时期“满洲”朝鲜人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价值及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范围
第一章 离乡和思乡——移居文学的主旋律
    第一节 离乡和移居的情恨
        一、故土情与思乡情
        二、移居苦与生活苦
        三、乡土情结的延伸
    第二节 多重矛盾的结构
        一、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二、思乡情绪与故乡幻灭的冲突
        三、虚伪表象与真实内在的二律背反
    第三节 移居期独有的艺术特色
        一、家庭和族群的整体描绘方式
        二、典型的地方情调
        三、描绘自然,回归田园
第二章 扎根和融合——定居文学的主题曲
    第一节 定居者的希望和博弈
        一、对永久定居问题的关注
        二、北乡精神下的第二故乡建设
        三、移民二代教育问题
    第二节 以定居为核心的文学模式
        一、新身份的认同
        二、开拓民与原住民的冲突
        三、“满洲”爱与民族爱的对立和统一
    第三节 本土化的艺术情境
        一、渗透的北乡情结
        二、无形的中国化元素
第三章 对峙和斗争——抗争文学的引航塔
    第一节 殖民压迫和现实反抗
        一、对殖民生活的暴露和批判
        二、现实体验与抗争意识
        三、游击区歌谣中的抗日反日思想
    第二节 二元对立模式
        一、根深蒂固的阶级对立
        二、势不两立的民族对立
        三、彷徨苦闷的人性对立
    第三节 情绪化的艺术表现
        一、悲凉凄婉的色彩意蕴
        二、叠词散句与五感描写
        三、自省之情韵
        四、大众化的叙事手法
第四章 协和和逃避——妥协文学的风向标
    第一节 政策逢迎和现实逃避
        一、败北意识的蔓延
        二、对殖民政策的迎合
        三、绝望中的现实逃避
    第二节 模式化与无序化并存的结构
        一、以“建国理念”为核心的构架
        二、日本亲善和五族协和的大同模式
        三、超现实主义的无结构模式
    第三节 殖民统治下的文学特色
        一、毒品横行和沉醉堕落的描绘
        二、日本人形象的模糊刻画
        三、“王道乐土”下的真相透露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8)中国当代科幻小说的乌托邦变奏(论文提纲范文)

中国崛起
发展神话
后人类叙事
尾声

(9)杜鲁门·卡波特小说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卡波特的生平及创作
    第二节 卡波特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 选题说明
第一章 卡波特早期(40 年代)的小说创作
    第一节 黑夜小说
    第二节 纽约寻梦:黑夜小说中的纽约城市书写
    第三节 《别的声音,别的房间》:成长中的寻找
    小结 黑夜寻梦成长寻找
第二章 卡波特中期(50 年代)的小说创作
    第一节 白昼小说
    第二节《草竖琴》:一曲浪漫之歌
    第三节 《蒂凡尼的早餐》:对幸福的诠释
    小结 书写浪漫诠释幸福
第三章 卡波特鼎盛时期(60 年代)的小说创作
    第一节 《冷血》:一部深刻挖掘真实的非虚构小说
    第二节 《圣诞忆旧集》:一部书写认知的虚构小说
    小结挖掘真实书写认知
第四章 卡波特晚期(70 至80年代)的小说创作
    第一节 《应许的祈祷》:伦理的挑战之作
    第二节 《犬吠》:真实的展示
    小结 挑战世俗展示风情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杜鲁门·卡波特的生平及创作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后记
附件

(10)叙述学视野下犯罪新闻报道中犯罪人的媒介呈现研究 ——以《南方都市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背景与价值
    0.2 文献综述
        0.2.1 国内研究
        0.2.2 国外研究
    0.3 研究内容和方法
        0.3.1 研究内容
        0.3.2 研究方法
第一章 相关理论与概念
    1.1 叙述学的理论特征
    1.2 犯罪新闻报道相关概念界定
        1.2.1 犯罪新闻概念的梳理
        1.2.2 何谓犯罪新闻报道
        1.2.3 法制新闻≠犯罪新闻≠社会新闻
        1.2.4 犯罪新闻报道与叙述学结合的可能性
    1.3 叙述文本与犯罪人
        1.3.1 叙述文本、新闻文本及《南方都市报》
        1.3.2 犯罪新闻报道中的犯罪人
        1.3.3 媒介呈现界定及叙述要素阐述
        1.3.4 样本选择及概述
第二章 叙述者与犯罪人呈现
    2.1 叙述者概述
    2.2 内隐叙述者呈现犯罪人整体镜像
    2.3 人物叙述者形塑犯罪人性格片段
    2.4 干预叙述者言说犯罪人
第三章 叙述语式与犯罪人呈现
    3.1 叙事时序
        3.1.1 犯罪结果的预述
        3.1.2 犯罪人过往的追述
    3.2 叙事节奏
        3.2.1 犯罪场景再现
        3.2.2 叙事时间停顿
        3.2.3 犯罪人活动时间点的放置
        3.2.4 犯罪人描绘的频率
第四章 犯罪人分类模式与描绘
    4.1 犯罪人的分类模式
    4.2 犯罪人描绘
        4.2.1 犯罪人行动
        4.2.2 犯罪人外貌
        4.2.3 犯罪人所处的环境
第五章 犯罪新闻报道中犯罪人呈现特点与建议
    5.1 犯罪新闻报道中犯罪人呈现特征与不足
    5.2 犯罪人呈现的几个注意事项
        5.2.1 坚持客观报道理念,公正呈现犯罪人
        5.2.2 坚持报道的平衡性,犯罪人呈现方式多元化
        5.2.3 坚持法治原则,避免对犯罪人进行媒介审判
        5.2.4 坚持细节展现得当,注重社会效果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四、列车上发生的故事(论文参考文献)

  • [1]纪录片《7053之旅》创作阐述[D]. 高皓璇.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悬疑电影剧本创作的情节建构 ——以电影剧本《危情两小时》为例[D]. 张国琴.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3]村上春树的地下世界——作者的风格、创作过程,以及他在写作中遇到的奇怪的、黑暗的世界[J]. 黛博拉·特瑞斯曼,村上春树,醒木. 延河, 2019(05)
  • [4]阿库宁创作中的东方形象[D]. 梁琚涵. 黑龙江大学, 2019(03)
  • [5]纪录片的故事化叙事 ——以《临时乘务员》为例[D]. 段凌云. 暨南大学, 2017(05)
  • [6]反乌托邦科幻电影中的反抗者形象研究[D]. 刘琴. 西北师范大学, 2017(02)
  • [7]伪满时期“满洲”朝鲜人文学研究[D]. 夏艳. 吉林大学, 2016(08)
  • [8]中国当代科幻小说的乌托邦变奏[J]. 宋明炜,毕坤. 中国比较文学, 2015(03)
  • [9]杜鲁门·卡波特小说创作研究[D]. 杜芳. 上海师范大学, 2015(08)
  • [10]叙述学视野下犯罪新闻报道中犯罪人的媒介呈现研究 ——以《南方都市报》为例[D]. 黄文珍. 广西大学, 2013(03)

标签:;  ;  ;  ;  ;  

火车上的故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