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癸二酸酐论文-鲁锋,严雪征,马术友,张鸿图

聚癸二酸酐论文-鲁锋,严雪征,马术友,张鸿图

导读:本文包含了聚癸二酸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骨髓炎,生物相容性材料,感染,股骨

聚癸二酸酐论文文献综述

鲁锋,严雪征,马术友,张鸿图[1](2014)在《加替沙星-聚癸二酸酐局部缓释系统预防兔骨髓炎》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聚酸酐材料具有表面溶蚀性、生物可降解性和释药速率可调性,为人体药物缓释材料,但关于聚癸二酸酐缓释系统的应用至今少有报道。目的:观察加替沙星-聚癸二酸酐局部缓释系统对兔股骨骨髓炎感染模型的预防作用。方法:按Norden法将30只兔制作股骨金黄色葡萄球菌骨髓炎兔模型,分别用加替沙星-聚癸二酸酐缓释制剂和加替沙星进行干预,并与模型组作对照,共分3组,每组10只,观察建模后兔一般情况、解剖学观察、X射线片表现、骨培养及细菌计数、组织学检查。结果与结论:建模后8周,模型组兔建模后,食欲差,皮毛不光滑,体质量减轻,3只兔于3周内死亡,其他7只X射线片上骨膜反应较重,可见小块死骨形成,解剖学检查均可见脓肿形成,骨培养及组织学检查均可见骨髓炎表现;加替沙星组建模后体质量减轻,2只兔于建模后3周内死亡,解剖学检查可见有4只动物有脓肿形成,X射线片上可见8只动物骨膜反应较轻,未见死骨形成,骨培养及组织学检查6只兔有骨髓炎表现;加替沙星-聚癸二酸酐缓释制剂治疗组兔一般情况好,解剖学检查未见异常,X射线片检查、骨培养和细菌计数、组织学检查均未见骨髓炎表现。结果证实,加替沙星-聚癸二酸酐局部缓释制剂预防股骨骨髓炎感染效果较好。(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期刊2014年21期)

张转[2](2013)在《聚癸二酸酐/聚乳酸共混负载左氧氟沙星控制缓释系统的制备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降解材料负载抗生素用于临床炎症的治疗已较为常见,例如羟基磷灰石、聚癸二酸酐、聚乳酸及其与乙醇酸的共聚物等,这些生物降解材料的最大优点就是:在释药过程结束后能在体内完全降解,具有较好的局部高浓度抗生素的特点,同时也可以克服传统载体不能降解、需要二次手术拔除的缺点。本课题组前期将脂肪族聚癸二酸酐(poly sebacic anhydride, PSA)和消旋聚乳酸(poly-D,L-lactide, PL A)共混作为抗生素药物的载体,进行了逐步深入的研究。研究显示这两种缓释材料的混合,能较好地弥补彼此独立使用时引起的“突释效应”和有效释药时间短的缺点,使载体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表面溶蚀匀速释放的特点,并研究了其用于实验性骨髓炎治疗的合适的混合比例。基于前期的研究分析,采用聚癸二酸酐和聚乳酸合适比例的混合载体携载氧氟沙星,能达到较好的药物释放以及对实验性骨髓炎的治疗作用。但是,对于其中一种共混材料——聚癸二酸酐分子量的选择,以及不同分子量聚癸二酸酐对于共混材料的释药特征的影响,尚缺乏准确的实验研究和结构学分析,同时对于共混聚合物的材料学方面的研究也待完善。为此,本课题制备了一系列分子量的聚癸二酸酐,并从材料的结构学方面分析不同分子量聚癸二酸酐与聚乳酸共混载体的相关参数,分析两种材料共混的结构学因素,以及不同分子量聚癸二酸酐对共混载体的影响;同时,我们将所携带的缓释药物由氧氟沙星改换为抗药能力更强、抗菌谱更广的左氧氟沙星,在体外完成药物的释放和抑菌实验,为载体的选择提供实验依据。第一部分聚癸二酸酐/聚乳酸共混载体材料的结构分析目的:从结构学方面分析载体材料的结构和性能,以验证控释系统的构建可行性和必要性,为进一步改进或选取合适的共混载体提供结构学的理论依据。方法:分别对不同分子量的聚癸二酸酐、聚乳酸和共混系统进行结构分析,完成红外测试分析(Infrared spectrometry, IR)、粉末衍射测试(X-ray powderdiffraction, XRD)、凝胶渗透色谱(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 GPC)、差示扫描量热(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分析和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分析。结果:通过改变熔融缩聚的反应温度和时间制备得到了一系列不同分子量的聚癸二酸酐,所得聚癸二酸酐具有较高的产率,有利于工业化生产。红外光谱仪对不同分子量的聚癸二酸酐进行分析,观察到其对应的羟基、亚甲基、碳氧键以及酸酐键吸收峰,表明成功地合成了聚癸二酸酐,X-射线粉末衍射则说明其为半结晶性聚合物,而聚乳酸具有很好的结晶性。凝胶渗透色谱测试的结果表明,所得聚癸二酸酐分子量分布较窄,在分子量不太高时,这将有利于提高其与聚乳酸的混合均匀程度。对五种含有不同分子量的聚癸二酸酐共混载体的差示扫描量热曲线分析显示,与聚癸二酸酐共混后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熔点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含聚癸二酸酐Mw=5000和Mw=13000的载体的熔点分别上升至146℃和150℃,玻璃化转变温度也相应的升高;并且随着所含聚癸二酸酐分子量的增大,共混载体的熔点呈缓慢上升趋势,玻璃化转变温度随之升高。电子扫描显微镜对载药材料进行的表征分析发现,当载体中聚癸二酸酐的分子量较小时,载药材料结构疏松,有利于提高药物的释放速度;分子量较大时,载药材料具有致密的结构和比较平滑的表面,能降低药物从载体中释放的速率。含分子量Mw=5000的聚癸二酸酐的载体具有多孔的结构,表面相对粗糙;而含分子量Mw=13000的聚癸二酸酐的载体结构致密,表面相对平滑。结论:①聚癸二酸酐的半结晶性与聚乳酸的高结晶性相结合,促进聚癸二酸酐晶体的生长,提高其热稳定性,从而延长载体的缓释时间。②可依据对药物释放速度的需要,来选择聚癸二酸酐的分子量。第二部分聚癸二酸酐/聚乳酸-左氧氟沙星药片的体外释放和体外抑菌实验目的:分析含不同分子量的聚癸二酸酐共混药片的释药情况,并完成体外抑菌实验,以分析药物的释放和抗菌情况,为共混药物实际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含有不同分子量聚癸二酸酐的聚癸二酸酐/聚乳酸载体-左氧氟沙星控释片置于37℃的0.1M磷酸缓冲液(pH=7.4)中至38天,于不同时间点取缓冲液,后重新更换缓冲液,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87nm波长下检测左氧氟沙星浓度。选取含Mw为13000的聚癸二酸酐的共混材料制备体外抑菌实验的左氧氟沙星药片,置于接种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的琼脂糖培养基中央,37℃培养至3个月,后在不同时间点测量培养基上抑菌圈的大小。结果:在含有不同分子量聚癸二酸酐(Mw分别为5000、7000、9000、11000、13000D)的聚癸二酸酐/聚乳酸载体-左氧氟沙星控释片中,含聚癸二酸酐Mw=5000的载体释放速度最快,首日突释现象最显着,并且在检测期38天内的有效释放量超过90%。有意义的是随着共混载体中聚癸二酸酐分子量的增加,38天内的有效释药量和首日突释效应明显降低。左氧氟沙星的首日突释效应随着聚癸二酸酐分子量的增加明显减弱,并且含聚癸二酸酐Mw=13000的药片左氧氟沙星的浓度一直维持在10-60μg/ml的范围内,且表现出接近匀速释放的行为,而其他四种药片释药浓度都在较大范围内变化。体外释药实验表明,含低分子量聚癸二酸酐的载体首日“突释”效应明显,释药速度较快,其可作为治疗型药物载体;含高分子量聚癸二酸酐的载体首日“突释”效应较弱且释药速度平稳,可用作预防型药物载体,这与载体结构分析的结果一致。这表明不同分子量的聚癸二酸酐与聚乳酸的共混体系作为抗生素药物的载体可能成为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有效局部释药方法。含Mw=13000的聚癸二酸酐的左氧氟沙星药片在体外抑菌实验96天的时间范围内,分别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产生了抑菌圈,抑菌圈直径分别为33.4±3.7mm,40.4±3.4mm和37.2±2.6mm。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抑菌作用最强烈的均发生在第一天,随后的抑菌圈大小基本趋于平稳。结论:①可通过调节共混载体中聚癸二酸酐的分子量来实现药物的控制释放。②含分子量Mw=13000的聚癸二酸酐/聚乳酸-左氧氟沙星药片可作为局部创面无明显污染时进行骨髓炎的预防。含分子量Mw=5000的聚癸二酸酐/聚乳酸-左氧氟沙星药片更适合于开放性骨折等局部已出现感染的状态。(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期刊2013-11-01)

鲁锋,张鸿图,马术友[3](2013)在《加替沙星-聚癸二酸酐局部缓释系统的体内释药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全身大剂量应用抗生素治疗骨感染的不良反应较多,效果不是十分理想,因此探索一种以可降解材料为载体预防骨感染的方法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目的:分析加替沙星-聚癸二酸酐局部缓释系统的体内释药特性。方法:在新西兰大耳白兔右侧膝关节制作3mm×6mm大小的骨窗,植入加替沙星-聚癸二酸酐缓释制剂,术后1,2,3,6,9,12,15,18,25,30d取心脏血、骨组织及骨髓组织标本,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组织内加替沙星浓度;扫描电镜观察加替沙星-聚癸二酸酐缓释制剂植入前后的结构变化。结果与结论:加替沙星-聚癸二酸酐缓释制剂植入后,骨髓组织内药物浓度逐渐降低,在第1天出现了一个较高的高峰,第3-15天药棒释放较平稳,15-30d逐渐降低,但在30d末时的药物浓度仍大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0.1mg/L;骨组织内的药物浓度高峰出现于第3天,其余时间的浓度较平稳,并且均大于0.1mg/L;在同一时间点,血标本中药物浓度小于骨髓组织和骨组织内药物浓度。加替沙星-聚癸二酸酐缓释制剂是表面溶蚀降解,降解残留物为小球状,其内部结构未发生变化,在药物持续释放过程中药棒未发生崩解和碎片化。表明加替沙星-聚癸二酸酐局部缓释制剂具有良好的载药及药物缓释能力。(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期刊2013年29期)

鲁锋,张鸿图,马术友[4](2013)在《加替沙星-聚癸二酸酐局部缓释系统的生物相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聚酸酐材料具有表面溶蚀性、生物可降解性和释药速率可调性,已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用于人体药物缓释材料。目的:研究加替沙星-聚癸二酸酐局部缓释系统的制备及生物相容性。方法:采用熔融缩聚的方法制备聚癸二酸酐,将加替沙星与聚癸二酸酐充分混合,制成载药量20%的加替沙星-聚癸二酸酐局部缓释药棒。切开6只新西兰大耳白兔背部皮肤,随机分组:实验组在脊柱两旁椎旁肌肌袋内植入聚癸二酸酐棒,对照组未植入任何材料。术后第5周取材,观察皮下组织和肌肉组织变化,以及心、肝、肾及肺的变化。结果与结论:聚癸二酸酐生物相容性良好,植入期间兔未出现任何食欲和行为改变,植入部位未见明显红肿、出血及糜烂,植入材料表面呈多孔状,表明材料在皮下已发生降解吸收,但未发生脆裂和崩解,与周围组织形成轻微粘连;兔肝、肾、肺、心组织结构未发生改变。表明加替沙星-聚癸二酸酐局部缓释制剂无毒、无致畸作用,组织相容性好。(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期刊2013年25期)

殷静[5](2013)在《氧化石墨烯改性聚癸二酸酐和聚己内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控释系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聚酸酐是一种生物相容性好、具有表面溶蚀性、降解速度可调的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同时聚己内酯具有独特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以及良好的渗透性,这使得它们在医用生物材料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是优良的药物载体材料。本文通过氧化石墨烯改性聚癸二酸酐和聚己内酯来改善纯聚癸二酸酐、聚己内酯作为载体材料的不足之处,从而获得更加适合于临床使用的优质药物载体材料。本文首先通过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将其分散于蒸馏水中进行超声处理制备氧化石墨烯。运用IR、XRD、DSC对合成的氧化石墨烯进行了表征分析,证实已成功的合成了氧化石墨烯,并验证了氧化石墨烯中含有大量的含氧基团,如羟基、羧基、羰基、环氧基等。然后通过真空熔融缩聚法合成了聚癸二酸酐,采用煅烧高岭土催化己内酯的开环聚合制备聚己内酯。采用IR、XRD、DSC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聚癸二酸酐和聚己内酯具有预期的结构。随后通过Steglich酯化反应将上述合成的氧化石墨烯和聚癸二酸酐、聚己内酯进行复合,采用IR、XRD、 DSC、GPC对氧化石墨烯/聚癸二酸酐、氧化石墨烯/聚己内酯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已成功的合成了氧化石墨烯改性的聚癸二酸酐和聚己内酯。最后选用盐酸洛美沙星作为模拟药物,1%、2%、4%、5%的氧化石墨烯/聚癸二酸酐以及3%、4%的氧化石墨烯/聚己内酯作为药物的载体材料,制备药片,进行体外缓释实验,初步的探究了氧化石墨烯改性的聚癸二酸酐和聚己内酯的缓释效果。缓释实验结果初步表明,氧化石墨烯改性的聚癸二酸酐和聚己内酯能够有效地调节药物的释放时间,并且是以恒定的速率释放药物,达到了控制释放的要求。不同添加量的氧化石墨烯对于缓释时间的调节效果是有差异的。本实验中以4%的氧化石墨烯/聚癸二酸酐和4%的氧化石墨烯/聚己内酯作为载体的药片表现出很好的缓释效果。探究出氧化石墨烯的最佳添加量对于今后开发出氧化石墨烯/聚癸二酸酐、氧化石墨烯/聚己内酯载体材料是十分有意义的。(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3-05-01)

涂春玲,薛璇,高钊,王征[6](2008)在《聚癸二酸酐-聚乙二醇共聚物的制备与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高真空熔融缩聚法制备聚癸二酸酐-聚乙二醇(PSA-PEG)共聚物,采用红外光谱(FTIR)、凝胶渗透色谱(GPC)对制备出来的PSA-PEG共聚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进行了共聚物性能的测定。将癸二酸预聚物与不同分子量的PEG共聚,研究了聚合物结构组成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改进实验方法,得到分子量分布较窄的共聚物(PDI:1.10),使制备出的PSA-PEG6000共聚物数均分子量Mn由原来的7291增加到12281。(本文来源于《离子交换与吸附》期刊2008年03期)

姚军,马慧丽,王丽军,陈慧,张福林[7](2006)在《替硝唑-聚癸二酸酐控释制剂的制备及释放》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HPLC法测定替硝唑-聚癸二酸酐控释制剂的含量,并研究其释药特性。方法:色谱条件为色谱柱:Shim-Pack VP-ODS柱(250mm×4.6mm,5μm);柱温:室温;流动相:甲醇-水(20∶80);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310nm;进样量:10μL。将替硝唑-聚癸二酸酐控释制剂置于0.1mol.L-1,pH7.4的磷酸缓冲液(PBS)中,37℃恒温振荡,每24h更换一次缓冲液,测定并计算缓冲液中药物浓度及药物累计释放百分率。结果:替硝唑含量在5.0~100.0mg.L-1范围内,浓度与吸收度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样品的平均回收率为101.84%,RSD为0.54%(n=4)。释药结果表明,聚癸二酸酐对替硝唑的释放呈一级释放动力学特征,拟合方程:Y=8.058 3+34.455 8t-3.192 5t2。结论:该方法灵敏,专属,准确,操作简便,可供该制剂的含量测定。(本文来源于《中国医院药学杂志》期刊2006年07期)

张娜,郭圣荣[8](2005)在《高相对分子质量聚癸二酸酐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聚癸二酸酐适宜的合成方法。方法以癸二酸和乙酸酐为起始原料,合成预聚物,经熔融聚合得到产物,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聚合条件得到较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酐。结果在最优化条件下聚合,可以得到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约40 000的聚合物。结论通过对聚合条件的筛选,合成了相对分子质量较高的聚酐。(本文来源于《中国药学杂志》期刊2005年11期)

陈连喜,熊康,傅杰,王钧[9](2004)在《聚癸二酸酐/聚乳酸共混薄膜的制备和降解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一种用于药物缓释的生物可降解材料聚癸二酸酐 /聚乳酸共混薄膜的制备 ,通过选择不同的溶剂 ,以及改变聚癸二酸酐和聚乳酸的比例 ,采用溶剂蒸发法得到了聚癸二酸酐 /聚乳酸共混薄膜 ,同时对聚癸二酸酐 /聚乳酸共混薄膜在生理盐水中的降解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聚癸二酸酐的质量分数在 10 %~ 30 %的范围内 ,用叁氯甲烷和二氯甲烷作溶剂时可以得到成膜性能良好的共混薄膜 ,降解实验结果表明在降解过程中 ,聚癸二酸酐首先发生降解 ,并能在 3d内降解大部分 ,降解实验进行到第 2 1d后 ,溶液的 p H值变为 3.0 ,此时共混薄膜总失重达到 12 .4 %。(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04年07期)

李锐[10](2000)在《聚癸二酸酐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醋酸酐和癸二酸反应制备了直链聚酐 ,选出了较好的原料配比及工艺操作条件。制备的聚癸二酸酐的主要质量指标达到或接近文献值。产品经有关单位试用 ,证明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环氧树脂增韧、抗开裂固化剂。(本文来源于《四川化工与腐蚀控制》期刊2000年05期)

聚癸二酸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生物降解材料负载抗生素用于临床炎症的治疗已较为常见,例如羟基磷灰石、聚癸二酸酐、聚乳酸及其与乙醇酸的共聚物等,这些生物降解材料的最大优点就是:在释药过程结束后能在体内完全降解,具有较好的局部高浓度抗生素的特点,同时也可以克服传统载体不能降解、需要二次手术拔除的缺点。本课题组前期将脂肪族聚癸二酸酐(poly sebacic anhydride, PSA)和消旋聚乳酸(poly-D,L-lactide, PL A)共混作为抗生素药物的载体,进行了逐步深入的研究。研究显示这两种缓释材料的混合,能较好地弥补彼此独立使用时引起的“突释效应”和有效释药时间短的缺点,使载体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表面溶蚀匀速释放的特点,并研究了其用于实验性骨髓炎治疗的合适的混合比例。基于前期的研究分析,采用聚癸二酸酐和聚乳酸合适比例的混合载体携载氧氟沙星,能达到较好的药物释放以及对实验性骨髓炎的治疗作用。但是,对于其中一种共混材料——聚癸二酸酐分子量的选择,以及不同分子量聚癸二酸酐对于共混材料的释药特征的影响,尚缺乏准确的实验研究和结构学分析,同时对于共混聚合物的材料学方面的研究也待完善。为此,本课题制备了一系列分子量的聚癸二酸酐,并从材料的结构学方面分析不同分子量聚癸二酸酐与聚乳酸共混载体的相关参数,分析两种材料共混的结构学因素,以及不同分子量聚癸二酸酐对共混载体的影响;同时,我们将所携带的缓释药物由氧氟沙星改换为抗药能力更强、抗菌谱更广的左氧氟沙星,在体外完成药物的释放和抑菌实验,为载体的选择提供实验依据。第一部分聚癸二酸酐/聚乳酸共混载体材料的结构分析目的:从结构学方面分析载体材料的结构和性能,以验证控释系统的构建可行性和必要性,为进一步改进或选取合适的共混载体提供结构学的理论依据。方法:分别对不同分子量的聚癸二酸酐、聚乳酸和共混系统进行结构分析,完成红外测试分析(Infrared spectrometry, IR)、粉末衍射测试(X-ray powderdiffraction, XRD)、凝胶渗透色谱(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 GPC)、差示扫描量热(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分析和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分析。结果:通过改变熔融缩聚的反应温度和时间制备得到了一系列不同分子量的聚癸二酸酐,所得聚癸二酸酐具有较高的产率,有利于工业化生产。红外光谱仪对不同分子量的聚癸二酸酐进行分析,观察到其对应的羟基、亚甲基、碳氧键以及酸酐键吸收峰,表明成功地合成了聚癸二酸酐,X-射线粉末衍射则说明其为半结晶性聚合物,而聚乳酸具有很好的结晶性。凝胶渗透色谱测试的结果表明,所得聚癸二酸酐分子量分布较窄,在分子量不太高时,这将有利于提高其与聚乳酸的混合均匀程度。对五种含有不同分子量的聚癸二酸酐共混载体的差示扫描量热曲线分析显示,与聚癸二酸酐共混后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熔点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含聚癸二酸酐Mw=5000和Mw=13000的载体的熔点分别上升至146℃和150℃,玻璃化转变温度也相应的升高;并且随着所含聚癸二酸酐分子量的增大,共混载体的熔点呈缓慢上升趋势,玻璃化转变温度随之升高。电子扫描显微镜对载药材料进行的表征分析发现,当载体中聚癸二酸酐的分子量较小时,载药材料结构疏松,有利于提高药物的释放速度;分子量较大时,载药材料具有致密的结构和比较平滑的表面,能降低药物从载体中释放的速率。含分子量Mw=5000的聚癸二酸酐的载体具有多孔的结构,表面相对粗糙;而含分子量Mw=13000的聚癸二酸酐的载体结构致密,表面相对平滑。结论:①聚癸二酸酐的半结晶性与聚乳酸的高结晶性相结合,促进聚癸二酸酐晶体的生长,提高其热稳定性,从而延长载体的缓释时间。②可依据对药物释放速度的需要,来选择聚癸二酸酐的分子量。第二部分聚癸二酸酐/聚乳酸-左氧氟沙星药片的体外释放和体外抑菌实验目的:分析含不同分子量的聚癸二酸酐共混药片的释药情况,并完成体外抑菌实验,以分析药物的释放和抗菌情况,为共混药物实际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含有不同分子量聚癸二酸酐的聚癸二酸酐/聚乳酸载体-左氧氟沙星控释片置于37℃的0.1M磷酸缓冲液(pH=7.4)中至38天,于不同时间点取缓冲液,后重新更换缓冲液,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87nm波长下检测左氧氟沙星浓度。选取含Mw为13000的聚癸二酸酐的共混材料制备体外抑菌实验的左氧氟沙星药片,置于接种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的琼脂糖培养基中央,37℃培养至3个月,后在不同时间点测量培养基上抑菌圈的大小。结果:在含有不同分子量聚癸二酸酐(Mw分别为5000、7000、9000、11000、13000D)的聚癸二酸酐/聚乳酸载体-左氧氟沙星控释片中,含聚癸二酸酐Mw=5000的载体释放速度最快,首日突释现象最显着,并且在检测期38天内的有效释放量超过90%。有意义的是随着共混载体中聚癸二酸酐分子量的增加,38天内的有效释药量和首日突释效应明显降低。左氧氟沙星的首日突释效应随着聚癸二酸酐分子量的增加明显减弱,并且含聚癸二酸酐Mw=13000的药片左氧氟沙星的浓度一直维持在10-60μg/ml的范围内,且表现出接近匀速释放的行为,而其他四种药片释药浓度都在较大范围内变化。体外释药实验表明,含低分子量聚癸二酸酐的载体首日“突释”效应明显,释药速度较快,其可作为治疗型药物载体;含高分子量聚癸二酸酐的载体首日“突释”效应较弱且释药速度平稳,可用作预防型药物载体,这与载体结构分析的结果一致。这表明不同分子量的聚癸二酸酐与聚乳酸的共混体系作为抗生素药物的载体可能成为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有效局部释药方法。含Mw=13000的聚癸二酸酐的左氧氟沙星药片在体外抑菌实验96天的时间范围内,分别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产生了抑菌圈,抑菌圈直径分别为33.4±3.7mm,40.4±3.4mm和37.2±2.6mm。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抑菌作用最强烈的均发生在第一天,随后的抑菌圈大小基本趋于平稳。结论:①可通过调节共混载体中聚癸二酸酐的分子量来实现药物的控制释放。②含分子量Mw=13000的聚癸二酸酐/聚乳酸-左氧氟沙星药片可作为局部创面无明显污染时进行骨髓炎的预防。含分子量Mw=5000的聚癸二酸酐/聚乳酸-左氧氟沙星药片更适合于开放性骨折等局部已出现感染的状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聚癸二酸酐论文参考文献

[1].鲁锋,严雪征,马术友,张鸿图.加替沙星-聚癸二酸酐局部缓释系统预防兔骨髓炎[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

[2].张转.聚癸二酸酐/聚乳酸共混负载左氧氟沙星控制缓释系统的制备和研究[D].武汉大学.2013

[3].鲁锋,张鸿图,马术友.加替沙星-聚癸二酸酐局部缓释系统的体内释药特性[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

[4].鲁锋,张鸿图,马术友.加替沙星-聚癸二酸酐局部缓释系统的生物相容性[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

[5].殷静.氧化石墨烯改性聚癸二酸酐和聚己内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控释系统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6].涂春玲,薛璇,高钊,王征.聚癸二酸酐-聚乙二醇共聚物的制备与性能研究[J].离子交换与吸附.2008

[7].姚军,马慧丽,王丽军,陈慧,张福林.替硝唑-聚癸二酸酐控释制剂的制备及释放[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

[8].张娜,郭圣荣.高相对分子质量聚癸二酸酐的合成[J].中国药学杂志.2005

[9].陈连喜,熊康,傅杰,王钧.聚癸二酸酐/聚乳酸共混薄膜的制备和降解性能[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4

[10].李锐.聚癸二酸酐的研制[J].四川化工与腐蚀控制.2000

标签:;  ;  ;  ;  

聚癸二酸酐论文-鲁锋,严雪征,马术友,张鸿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