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构造硅表面金属薄膜的光吸收性质研究

微构造硅表面金属薄膜的光吸收性质研究

论文摘要

在一定气体氛围内用超短激光脉冲照射硅表面,可在硅表面产生准规则排列的微米量级尖峰结构,形成具有强吸收的表面微构造硅。研究表明用飞秒激光脉冲刻蚀硅表面所形成的微结构与激光脉冲数、通量、偏振特性,背景气体种类、气压等有关,从而获得了控制表面形态的基本实验参数和规律。观察了不同背景气体环境下刻蚀过程中产生的等离子图谱,发现等离子光谱依赖于刻蚀过程中的背景气体种类和气压,在SF6背景气体中得到的等离子谱最强,并且开始时其强度随着气压的增加而增加,直到70 kPa时达到最强,然后随压强的增加而减弱。同时,等离子光谱的信号提供了刻蚀反应的信息,通过对光谱的分析,探讨了不同背景气体条件对刻蚀过程以及硅表面微结构的影响,得到了最佳的刻蚀背景气体条件。研究了微构造硅及其表面金属薄膜的从近紫外到中红外(0.3-16.7μm)的吸收特性,实验表明其具有宽波段的增强光吸收,对背景气体、表面形貌和薄膜厚度对光吸收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在SF6和N2中制备的微构造硅表面形貌有很大差异,其光吸收性质也不同;而且表面尖峰高度和密度不同的样品其吸收也不相同,表明微构造硅的表面形貌对光吸收性质起着重要作用。对于经过镀银膜的表面微构造硅,其吸收率也随表面尖峰高度的密度变化而变化;并且吸收率随膜厚增加而减小。微构造硅这种0.3-16.7μm宽波段的强光吸收使其在红外探测器、隐身技术、高效太阳能电池等方面有很大的潜在价值。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微构造硅基底简介
  • 1.1.1 引言
  • 1.1.2 表面微构造硅
  • 1.2 金属微结构影响光学性质
  • 1.3 本论文主要内容及安排
  • 第二章 硅表面微结构的获得
  • 2.1 引言
  • 2.2 实验装置
  • 2.3 硅表面飞秒激光微构造
  • 2.3.1 实验样品准备
  • 2.3.2 实验光路调节
  • 2.3.3 实验步骤
  • 2.3.4 激光光斑大小确定
  • 2.4 硅表面微结构的控制
  • 2.4.1 激光通量的影响
  • 2.4.2 激光偏振特性的影响
  • 2.4.3 不同背景气体的影响
  • 2.4.4 其他影响因素
  • 2.4.4.1 样品性质
  • 2.4.4.2 激光脉宽的影响
  • 2.4.4.3 激光重复频率
  • 2.4.4.4 激光入射方向
  • 2.5 等离子发射光谱
  • 2.5.1 实验装置
  • 2.5.2 实验结果
  • 2.5.3 讨论与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表面微构造硅的光吸收性质
  • 3.1 引言
  • 3.2 表面微构造硅的光吸收性质
  • 3.2.1 实验装置
  • 3.2.2 光吸收测量结果
  • 3.2.2.1 近紫外至近红外波段的光吸收
  • 3.2.2.2 红外波段的光吸收
  • 3.2.3 微结构尺度对光学性质的影响
  • 3.2.4 刻蚀过程中环境气体的影响
  • 3.3 吸收机理的讨论
  • 3.4 潜在应用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微构造硅表面金属薄膜的光吸收性质
  • 4.1 引言
  • 4.2 微构造硅表面金属薄膜的制备
  • 4.3 微构造硅表面金属薄膜的光吸收性质
  • 4.3.1 光吸收测量结果
  • 4.3.2 金属薄膜微结构尺度的影响
  • 4.3.3 金属薄膜膜厚的影响
  • 4.3.4 其他因素的影响
  • 4.4 吸收机理的讨论
  • 4.5 潜在应用
  • 4.6 进一步工作
  • 4.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工作总结
  • 发表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微构造精细研究在油田中高含水期开发中的应用[J]. 云南化工 2018(01)
    • [2].某油田微构造及其开发特征[J]. 石化技术 2018(05)
    • [3].用微构造分析的方法精细表征油藏[J]. 地质学刊 2011(04)
    • [4].高集油田微构造特征及成因类型分析[J]. 复杂油气藏 2009(02)
    • [5].微构造分析方法在油藏精细描述中的应用[J]. 科技视界 2014(15)
    • [6].文卫古构造结合部微构造识别技术研究[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3(04)
    • [7].飞秒激光微构造硅二极管Ⅰ-Ⅴ特性研究[J]. 运城学院学报 2016(03)
    • [8].达14断块区微构造特征及其对油藏开发影响研究[J]. 中国矿业 2018(S2)
    • [9].断裂及其伴生微构造对不同类型储层的改造机理[J]. 石油学报 2017(03)
    • [10].用多种方法研究文明寨油田复杂断块微构造[J].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08(04)
    • [11].退火对微构造黑硅光致发光瞬态性质的影响[J]. 光学学报 2015(05)
    • [12].辽河盆地齐3-17-5块微幅度构造成因研究及其对区块开发的意义[J]. 价值工程 2012(19)
    • [13].超快激光微构造硅的研究与应用[J].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12(03)
    • [14].储层微构造精细描述技术研究[J]. 内江科技 2013(05)
    • [15].飞秒激光微构造硅光电二极管的光电响应[J].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6(11)
    • [16].沈161块S_3~2亚段微构造特征研究[J].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4)
    • [17].诸广铀矿集区高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的地质构造特征及地质微构造的发现[J].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2)
    • [18].延长东北部探区构造与油气分布关系研究[J]. 西部资源 2018(06)
    • [19].飞秒激光微构造硅表面镀AZO膜的形貌及其光学吸收性能[J]. 中国激光 2011(12)
    • [20].极复杂断块油田微型构造研究方法及应用[J]. 特种油气藏 2011(02)
    • [21].用多种方法研究孤东油田老区复杂断块微构造[J]. 内江科技 2009(09)
    • [22].基于微型无人机摄影技术的微构造信息提取研究——以博-阿断裂乌苏通沟东岸为例[J]. 中国地震 2019(03)
    • [23].综述储层微构造概念、模式、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3(10)
    • [24].多层砂岩油藏储层井震联合精细表征[J]. 资源信息与工程 2019(01)
    • [25].杜229块剩余油分布研究及应用效果[J]. 化工管理 2017(32)
    • [26].层控复合属性储层描述技术应用——以垦西油田南部河道砂体描述为例[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3(09)
    • [27].合水地区长3地层油气分布控制因素分析[J].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卷 2009(04)
    • [28].浅谈微构造圈闭评价技术在NH油田低幅构造中的应用[J]. 内江科技 2015(03)
    • [29].剩余油分布研究及挖潜的技术——林樊家油田[J].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08(03)
    • [30].精细油层解释增储挖潜[J].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13(06)

    标签:;  ;  ;  ;  

    微构造硅表面金属薄膜的光吸收性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