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雅俗关系是中国文学理论中一个历久弥新的问题。本文从发展的视角对文学雅俗关系进行分析,进而进行理论性的发掘。雅俗之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政教型雅俗观念和审美型雅俗观念影响着雅俗关系的生成。传统文学雅俗关系表现为文人文学和民间文学的对立,受雅俗观念的主导,以“雅”为中心的雅俗关系几乎贯穿了中国传统文学的全程,“俗”文学在实际上被“边缘”化。文学随着社会现代性的发生经历了传统向现代的过渡,现代文学的雅俗关系的表现为高雅文学和通俗文学的对立,传统的政教型雅俗观念成为雅俗关系的主导,并进一步发展,由政治教化转向启蒙,通俗文学也因此受到极大的压制。文艺大众化运动是现代文学雅俗关系的一段特殊阶段,意识形态化文学观念正式凸显出来,对以后的文学雅俗关系产生极大影响。新时期以来,文学的雅俗关系经历长期沉寂之后开始复苏,社会的高速发展带来了通俗文学的勃兴,在面对大众的创作中,雅俗互动性增强,文学的雅俗界限进一步淡化,雅俗双方由高雅文学与通俗文学逐步向内雅外俗型文学和内俗外雅型文学转变。当代文学的发展形成艺术之雅与商品之俗的对峙的新景观,同时也带来了审美型雅俗观念的演进。对文学的雅俗关系必须进行理性的审视。应当看到,雅俗之分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同时还有其局限性的一面。雅俗互动则有效的缓解了雅俗对立的不利因素,有力地推动了文学的发展。雅俗观念本质上是一种价值观念,对雅俗关系始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下的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应在此基础上对文学雅俗关系进行合理的定位,雅俗关系的发展要求我们建立多元价值共存的大文学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