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皮肤在动物由水生进化到陆生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研究丽纹龙蜥的皮肤及其衍生物—感受器的形态学结构,并推测其在生物生活史发挥的作用。本实验通过常规染色—H-E组织学染色来观察丽纹龙蜥皮肤组织及其表皮组织表面的感受器形态学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来进行角蛋白定位。结果发现丽纹龙蜥的皮肤和其它脊椎动物一样,都是由表皮和真皮组成的。而且表皮的表面有一个很特殊的组织一皮肤感受器,感受器顶端有一个感觉毛。正常表皮由5层组成,由外至内分别为角皮层、β—角质层、中层、α—角质层和生发层。感受器的表皮和正常表皮结构类似,但是不同的是感受器的表皮结构缺失β—角质层,α—角质层变薄,真皮中含有类似于麦氏触觉小体的真皮小体,并与神经纤维连接。推测感受器具有感受外界温度和机械刺激、对辐射热量敏感的功能,可能对调节体温有一定的作用。通过比较对丽纹龙蜥不同表皮生长时期和温度下的β—角质层/α—角质层的比值,发现丽纹龙蜥的比值随着温度上升有逐渐减小的趋势,在不同时期中,α—角质层和β—角质层的功能的相对重要性也发生变化。AE3抗原蛋白在丽纹龙蜥表皮中的表达研究,发现角皮层、β—角质层、α—角质层都有荧光标记,角皮层的荧光强度大于β—角质层和α—角质层的荧光强度。随着抗体浓度的稀释,最终只有角皮层和感觉毛存在荧光标记。通过组织学染色和免疫荧光反应,推测角皮层和感觉毛的组成是相似的。丽纹龙蜥不同时期和温度下的免疫化学染色结果,说明AE3抗原蛋白在角皮层中的表达是最丰富的,该蛋白可能具有保护机体、储存水分、感受外界热辐射的作用。丽纹龙蜥生活的外界温度越高,其角皮层的荧光强度越大,说明该蛋白的表达可能与外界温度有关。总之,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爬行动物的皮肤衍生物和鸟类的羽毛是否具有同源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1 前言1.1 蜥蜴皮肤组织学研究1.1.1 蜥蜴皮肤及皮肤感受器的研究进展1.1.2 蜥蜴表皮角蛋白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的研究1.1.3 蜥蜴蜕皮过程的研究1.2 其它爬行动物表皮形态学的研究1.3 鸟类羽毛进化的研究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2 材料与方法2.1 实验动物和仪器2.1.1 实验动物2.1.2 实验器材和试剂2.2 实验方法2.2.1 取材和切片制备2.2.2 组织学H-E染色2.2.3 苏丹Ⅱ染色2.2.4 表皮α—角质层、β—角质层的厚度的测量2.2.5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3 结果与分析3.1 丽纹龙蜥皮肤及皮肤感受器的形态学结构3.1.1 丽纹龙蜥非感受器区域的皮肤组织学结构3.1.2 丽纹龙蜥不同季节、不同部位感受器的组织学结构3.1.3 丽纹龙蜥不同发育时期的皮肤感受器组织学结构3.1.4 丽纹龙蜥腿部感受器的发育过程3.2 丽纹龙蜥β—角质层、α—角质层厚度的差异性比较(感受器的凹窝处)3.2.1 丽纹龙蜥休止期Ⅰ不同季节β-角质层/α-角质层的厚度比3.2.2 丽纹龙蜥7月不同时期的β—角质层α—角质层的厚度比3.3 丽纹龙蜥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3.3.1 不同部位、不同季节皮肤感受器的AE3 1:200,FITC 1:4003.3.2 不同部位、季节、时期皮肤感受器的AE3 1:400,FITC 1:8003.3.3 不同部位、时期皮肤感受器的AE3 1:800,FITC 1:16003.3.4 不同部位、时期皮肤感受器的AE3 1:1000,FITC 1:16003.3.5 不同部位、时期皮肤感受器的AE3 1:1500,FITC 1:30003.3.6 不同部位、时期皮肤感受器的AE3 1:1800,FITC 1:36004 讨论4.1 皮肤的组织形态学结构4.1.1 正常表皮及真皮的形态学结构4.1.2 皮肤感受器的形态学结构4.2 感受器的发育过程4.3 蜥蜴表皮α—角质层、β—角质层的厚度变化的意义4.3.1 丽纹龙蜥休止期Ⅰ不同季节β-角质层/α-角质层的厚度比4.3.2 丽纹龙蜥7月不同时期的β—角质层/α—角质层的厚度比4.4 AE3抗原蛋白在丽纹龙蜥表皮中的表达参考文献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 [1].AE3平26井砂卡管柱打捞处理工艺[J]. 石油钻采工艺 2014(03)
- [2].AE3通过NO通路参与心肌细胞缺氧预适应的保护作用[J].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2(01)
- [3].TRIP钢相变平衡温度A_(e3)和A_(e1)的计算[J]. 物理测试 2011(03)
标签:丽纹龙蜥论文; 染色论文; 免疫组织化学论文; 感受器论文; 感觉毛论文; 角蛋白论文;
丽纹龙蜥皮肤形态学结构、功能及AE3抗原蛋白表达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