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文以甘南玛曲县典型的亚高山草甸为研究对象,一方面,在甘南州玛曲县典型高寒草甸区,不同利用频次下草地初级生产力基本特征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莎草科和禾本科的物种对多次利用的耐受性较高;杂类草对多次利用较为敏感,其中,部分物种甚至会在高频次利用下消失;而毒害草则会在多次利用的干扰下得到促进。在生长季内,对草地实施适度、适法的多次利用(2次或3次)不仅不会对物种多样性造成不利影响,反而有利于物种多样性的提高,相反,若仅于生长季后期(9月中旬)利用1次或利用次数超过4次则可对物种多样性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就地上生物量而言,最佳利用频次为2次(7月15日和9月15日)和3次(6月15日、7月30日和9月15日);就粗蛋白产量而言,最佳利用频次为3次,且显著高于利用2次的处理(16%,P<0.05)。采用在牧草产量峰值期1次性测产的方法核定草地载畜量,必须考虑在实际利用方式下所产生的草地超补偿效应,并以相应的差异率对牧草产量进行校正。另一方面从群落的季节动态着手,对草地群落初级生产力的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群落在不同的季节动态变化影响到物种的多样性的变化,进而对初级生产力的测定产生较大影响;不同季节物种的多样性呈现近似单峰型增长的态势,所以初级生产力在某一时段的一次测定和估算有待改进,为准确的测定初级生产力提供理论支持;2)群落的物种组成在整个生长季的时间序列中始终处于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因而任何时段的生物量组成都不能准确地反映群落的实际生产水平,即使是在现时物种数最大的时段,仍将有大约10%的物种对整体生物量的直接或间接贡献被忽略;3)在天然群落中,物种多样性,生境异质性和物种间作用关系的复杂性,必然导致种间和种内生长发育阶段在时间上的分异。这种情况对于平衡草地生产力的季节差异,特别是提高有效营养物质的均衡供应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宁夏天然草地气象环境质量与草地初级生产力的关系[J]. 北方园艺 2012(08)
- [2].宁夏天然草地气象因子与草地初级生产力关系研究[J]. 草地学报 2012(03)
- [3].刈割留茬高度和不同播种组合对人工草地初级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的影响[J]. 西北植物学报 2011(08)
- [4].宁夏中部干旱带草地植被特征及降水量对草地初级生产力的影响[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0(07)
- [5].玛曲草地初级生产力及载畜能力的评价[J]. 中国农学通报 2012(32)
- [6].不同围封年限贵州中部暖性草丛草地的特征变化[J]. 贵州农业科学 2014(05)
- [7].松辽草原牧草生产力模式与气象因子关系的应用研究[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3)
- [8].青海省草地初级生产力、项目区效益及家畜补饲现状分析[J].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8(03)
- [9].草地对碳汇的作用[J]. 青海草业 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