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后发优势与中国经济增长

技术后发优势与中国经济增长

论文摘要

为什么我国经济能实现近30年的高速增长?要素投入、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是经济增长的源泉,结构调整的逐步完善和要素投入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使得技术进步是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最重要因素。在开发条件下,利用技术后发优势是实现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技术后发优势的内涵、性质及实现渠道的分析,可以得到一个基本结论,技术差距的存在是技术后发优势的客观基础,技术后发优势是客观存在的。国际贸易(技术品进口)、外国直接投资、技术购买以及各种非市场方式是发挥技术后发优势的主要渠道。通过拓展的水平创新的内生增长模型,分别分析了没有考虑技术后发优势的情形和考虑技术后发优势的情形,然后比较这两种情况下的经济增长,发现后发国家将一定的研发资源用于利用技术后发优势有利于后发国家的经济增长,发挥技术后发优势能提高通过促进后发国家的技术进步,从而有利于提高后发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基于中国时间序列数据(1978-2007年)的实证检验证明:技术后发优势显著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技术后发优势的利用是我国现阶段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自主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本文得出一个基本结论,由于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可以通过技术引进、高新技术产品进口等途径利用国际已有的技术,这是我国经济持续30年高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在利用技术后发优势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多问题,限制了技术后发优势的进一步的发挥。这需要通过自主研发加强我国的技术消化能力建设,实现技术后发优势渠道要灵活多样以实现技术后发优势的进一步发挥。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3 相关文献综述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技术后发优势内涵与实现渠道
  • 2.1 技术后发优势的内涵
  • 2.2 技术后发优势的实现渠道
  • 2.3 技术后发优势实现渠道的特征比较
  • 第3章 技术后发优势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分析
  • 3.1 没有利用技术后发优势的经济增长
  • 3.1.1 模型设定
  • 3.1.2 模型的竞争均衡求解
  • 3.2 纳入技术后发优势的经济增长
  • 3.2.1 模型设定
  • 3.2.2 模型的竞争均衡求解
  • 3.3 两个模型的比较
  • 第4章 中国实现技术后发优势的实证分析
  • 4.1 计量模型的设定
  • 4.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3 计量结果及分析
  • 4.4 技术后发优势的实现
  • 4.5 进一步实现中国技术后发优势的障碍及措施
  • 第5章 政策意义
  • 5.1 适宜科技发展战略的选择
  • 5.2 正确处理技术引进、模仿与自主创新的关系
  • 5.3 努力提高技术后发优势的发挥能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浅析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后发优势[J]. 知识经济 2019(33)
    • [2].论后发追赶进程中的供给侧增长动力转换[J]. 求是学刊 2017(03)
    • [3].对外直接投资与后发企业技术追赶[J]. 科学学研究 2017(10)
    • [4].河北省发展航天产业后发争先的路径分析[J].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2015(06)
    • [5].后发企业技术创新路径被动锁定成因与应对策略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11)
    • [6].后发企业的颠覆式创新研究[J]. 现代商业 2016(29)
    • [7].后发企业吸收能力演进研究[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5(07)
    • [8].云南后发地区的跨越发展及其问题认识[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14(12)
    • [9].论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评杨小凯、林毅夫之争[J]. 商 2015(31)
    • [10].基于博弈的后发企业技术追赶阻力成因分析[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6)
    • [11].中国经济为何增长这样快——来自后发优势的视角[J]. 发展经济学研究 2012(00)
    • [12].秘密[J]. 中学生天地(A版) 2009(12)
    • [13].改革开放30年[J]. 初中生世界 2009(Z1)
    • [14].老师,我想对您说[J]. 作文世界 2010(01)
    • [15].试论我国雾霾治理的后发优势[J]. 理论与现代化 2020(02)
    • [16].中国大学的后发战略:以浙江大学为例[J].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20(02)
    • [17].“两端发力”优化后发山地省份城镇化布局形态——基于云贵4市州的调研[J]. 宏观经济管理 2020(08)
    • [18].后发企业能力追赶研究探析与展望[J].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2(03)
    • [19].政府支持与后发企业创新绩效——创新意愿的中介作用[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9(04)
    • [20].后发大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战略选择[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7(03)
    • [21].资源双依赖下后发企业“由外至内”逻辑的研究[J]. 管理学报 2016(11)
    • [22].林毅夫:中国经济后发优势仍大[J]. 中国总会计师 2015(08)
    • [23].后发优势:技术与制度——兼论对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启示[J]. 商场现代化 2015(19)
    • [24].后发企业的开放式创新:来自中国的证据[J]. 创新与创业管理 2016(01)
    • [25].后发优势与后发地区追赶型增长的实证研究[J]. 智富时代 2015(08)
    • [26].比较优势、后发优势与新疆跨越式发展[J]. 21世纪数量经济学 2013(00)
    • [27].后发地区发展总部经济的理性思考——以漳州市为例[J].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3)
    • [28].后发优势的地区差异分析:基于西部6省的面板数据[J]. 柳州师专学报 2013(05)
    • [29].当前我国军事变革的后发优势研究[J]. 神州 2012(21)
    • [30].基于后发优势实现贵州产业结构调整优化[J]. 理论与当代 2014(02)

    标签:;  ;  ;  ;  

    技术后发优势与中国经济增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