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比较文学:从“异”出发(论文文献综述)
王佳珺[1](2021)在《论塞尔“寄食者”理论话语及其跨界诗学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寄食者”(parasite)是法国哲学家塞尔(Michel Serres)于1980年所提出的概念。“寄食者”是事物基本关系间的中介者和干扰者,决定着事物间普遍秩序的构成,具有建立沟通和阻碍交流的双重可能性。“寄食者”以其在基本秩序生产中的决定位置,构成了不同领域间的信息交汇节点,因此“寄食者”理论也可是一种跨越学科边界、汇通不同领域间思想以进行知识生产的理论话语。本文聚焦于塞尔的“寄食者”理论,探讨其思想蕴涵、哲理价值、跨语境应用与文学阐释等题旨。第一章对塞尔其人及其学术方法做了简要的介绍,分析了塞尔的生平与其跨界方法的思想来源。第二章聚焦于塞尔提出“寄食者”理论的关键文本《寄食者:人类关系、噪音、与秩序的起源》。阐明了《寄食者》文本的特殊文本形态及其思想表达间的联系,辨析了“寄食者”干扰事物关系影响秩序生产的基本特征,并将“寄食者”概念的提出在塞尔哲学思想的背景下思考。第三章探析塞尔“寄食者”理论的三个重要维度。首先,“寄食者”作为“思想的形象”不同于传统哲学中以综合归纳得出一般性的思考方式,反而以演算式思考从个别出发推演普遍性。其次,“寄食者”对主客关系重新思考,意味着一种“传球游戏”的异质传递方式,体现了塞尔构建人类知识全论的努力。最后,分析了塞尔如何以“寄食者”理论重新解释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以此揭示事物间普遍秩序生产的原理。第四章在对塞尔“寄食者”理论话语的探讨的基础上,分析“寄食者”的跨界诗学功用。首先,“寄食者”理论可以与德勒兹的生成论哲学、拉图尔的行动者网络理论、当代的后人文转向构成了对话关系,在生态哲学、社会文化批判、文学接受方面都有跨语境的理论实践效用。其次,“寄食者”概念与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阿米巴为王”话语具有异曲同工的思想特征。最后,以“寄食者”话语作为理论工具阐释了弗里茨·雷伯的小说《黑衣摆渡人》。结语认为,“寄食者”理论超越了西方传统哲学中的形而上学和主客对立思维,以异质交汇方式探讨了沟通不同领域知识的可能。在科际整合和学科互渗变得越发重要的今天,“寄食者”理论对文学研究领域的跨界实践有意义非凡的启迪作用。
管晓婧[2](2021)在《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比较的借鉴问题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全球化的飞速发展,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愈加密切,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愈加频繁。这使得中国面临的问题越发具有时代性与世界性,使得国际社会的大环境与大趋势越发深刻地影响中国。我们的时代给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即全球化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迫切需要一种跨文化、跨学科、跨时空的宽广视角,迫切需要在中国与世界的文明交流互鉴中构建具有民族特色、顺应时代规律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比较研究由此应运而生,这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与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选择。回首过去,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比较取得丰硕成果,面向未来,它仍需进一步深化基础理论研究,尤其要加强以“借鉴”为核心的前提省思。这是因为,借鉴不仅关乎国际比较研究存在发展的合法性基础和价值方向,还关乎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认识论基础与原则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比较当前亟待破解的借鉴问题包括:何为借鉴?为何要借鉴?能否借鉴?如何借鉴?围绕这些问题,本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文化研究、科际整合等方法,首先探明概念内涵与借鉴价值;然后回应借鉴难题以澄清借鉴可能;最后依次分析借鉴立场、借鉴内容与借鉴方略。按照这个逻辑,全文除引言、结语外,共设置五章内容:第一章,概念解析与借鉴价值。重在剖析“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比较”与“借鉴”三个主概念在本选题语境下的特定内涵,进而揭示借鉴研究之于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比较乃至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现代化发展的价值意蕴。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内涵。本文从阶级、个体、民族视角出发理解思想政治教育,指出国际比较研究不仅要注重其阶级内涵和政治内涵,还要关注其文化内涵与民族内涵;二是国际比较内涵。国际比较更加凸显跨文化、跨制度特质,具体可从异同分析、类型划分、规律揭示、优劣评价、对话交往五个层面理解其实质;三是借鉴内涵。本文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比较借鉴所内蕴的三层矛盾提出它的三重内涵,即借鉴是促进自我与他者融通的桥梁、借鉴是深化跨文化交流对话的途径、借鉴是推动社会精神再生产的选择;四是借鉴价值。以借鉴为导向的价值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可增强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大局意识、问题意识及方法意识。第二章,借鉴难题与回应。重在回应在意识形态冲突难以避免、文化间距难以消除、话语理解应用难以对等的客观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比较的借鉴可能。一是针对意识形态差异问题的有效回应,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比较存在基于教育逻辑相通性、教育内容相通性、教育手段相通性的借鉴可能;二是针对文化间距问题的有效回应。各国思想政治教育虽处于不同文化传统之中,但文化相通性使间距跨越成为可能。文化相通性主要包括问题指向相通性、思维模式相通性和文化张力相通性;三是针对概念屏障问题的有效回应。众多国际比较类学科都面临“概念不等价”难题,在概念屏障难以消除的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比较存在基于概念规定对等性、基于科学规律普遍性、基于环境规约相似性的借鉴可能。第三章,借鉴依据与立场。重在挖掘与探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比较借鉴立场的重要论述与思想启发,从而为澄明借鉴立场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经典作家虽很少直接论述这一问题,但从他们的着作中可以抽离出很多具有重大指导价值的相关论断,如“一个国家应该而且可以向其他国家学习”,“真正标志着进步的一切都是无产阶级的研究对象”,“要善于用批判态度来看待别国经验并独立地加以检验”,“要注重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要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等等。这些经典论述中贯穿着三种主要立场,即民族立场、阶级立场和人类立场。因而,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比较要坚持以独立自主为核心的民族立场,坚持以人民利益为根本的阶级立场,坚持以进步解放为宗旨的人类立场。第四章,借鉴内容。重在剖析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比较借鉴内容的选取依据及厘定范围。首先,探究了相关国际比较类学科借鉴内容的主要类型,具体包括具有时代意义的他者议题、围绕同一问题的他者视域、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及他者方案、超越特定文化限制的“普遍”真理;其次,分析了这些学科在厘定借鉴内容时的方法论前提,具体包括自我与他者的同时在场、一般与特殊的界限划定、内容与形式的分离提纯;最后,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特殊性提出国际比较研究中需要关注的三类借鉴内容,即论题主旨层面的借鉴内容、研究范式层面的借鉴内容以及实践经验层面的借鉴内容。第五章,借鉴方略。重在制定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比较的借鉴方略。一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借鉴方略。文章指出,国际比较类学科在议题设定上普遍注重平衡中国与世界、传统与当代、当下与未来这三对矛盾关系。以此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比较借鉴要关注三大议题,即全球化背景下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关系问题、现代化背景下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问题以及物质化环境中精神家园与崇高使命的构筑问题;二是实现概念通约。为了增强不同文化系统、不同国家概念名称之间交流对话的等价性与有效性,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三种规定法”为分析框架,构建了一个能够囊括各国思想政治教育名称范畴且层次清晰的概念规定体系。其一般规定包括反映群体善恶标准的价值性规定、反映社会习俗规范的导向性规定、反映干预影响机制的灌输性规定,特殊规定包括反映阶级利益立场的意识形态性规定、反映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性规定、反映人类进步解放要求的革命性规定、反映天神超验意旨的宗教性规定,个别规定是其奠基于传统文化之上的民族性;三是构建参照系统。参照系统是国际比较借鉴研究的坐标系,它超越了传统意义上单个评价指标的局限性。本文尝试构建三类参照系统,即基于个别国家具体指标的参照系统、基于多个国家综合指标的参照系统以及基于人类未来发展指标的参照系统。三类参照系统各有其优势与局限,因而要灵活选择、合理应用。
梁晨[3](2021)在《日本汉诗史的书写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研究日本汉诗史的书写研究,包括对现有日本汉诗史书写的评述、日本汉诗经典构建观念的演变、日本汉诗发展的分期及动力的讨论。以江村北海《日本诗史》、菅谷军次郎《日本汉诗史》和肖瑞峰《日本汉诗发展史》三部现有的日本汉诗史书写为中心,本文首先从这些文本的概况和汉诗史观两个角度出发进行分析。而汉诗史观,具体又体现在汉诗史书写者选择日本汉诗经典的标准、对日本汉诗发展动力的认识上。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讨这三个文本在日本汉诗经典建构上的共同关注及模式。日本汉诗史书写是对日本汉诗传统的经典构建。而以上文本并不能反映日本汉诗人对本汉诗传统经典构建的观念史。于是,本文接下来以日本汉诗总集的编撰为中心,呈现出从王朝时代至江户时代日本汉诗人经典选择的观念变化。最后,整理了日本诗话中对本汉诗经典构建问题的关注,包括汉诗的成立、兴盛期和典范诗人。进入日本汉诗史的分期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现有日本汉诗史书写中的分期模式。然后观察了日本汉诗在日本汉文学史、日本文学史等多种文学史传统中的位置,认为应该重视五山汉诗在日本汉诗史中承上启下的地位;此外,在近代文学观念变化的背景下,明治时期发生的“诗”到“汉诗”的转变也是值得关注的。最后是对日本汉诗史发展动力的讨论。日本汉诗的诗体正变在现有日本汉诗史书写中有了清晰的阐释,对它的认识无法离开日本汉诗人对中诗歌传统的受容。而这种受容,又是日本汉诗作为变异体文学的重要特征。本文以雅俗之辨与声律正变两个诗学观念为中心,揭示日本汉诗发展过程中与作为参照系的中诗歌之间的张力,并将之视为日本汉诗的发展动力。最后,本文从训读、和文诗话和翻译三个角度,呈现日本汉诗发展动力的产生环境。
田钰[4](2021)在《中国大陆的纳博科夫批评之研究》文中认为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洛维奇·纳博科夫(Vladimir Vladimirovich Nabokov)(1899-1977)是美国和俄罗斯文学史上着名的文学创作家,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文学批评家。中国大陆对纳博科夫近四十年的批评研究史,可看作是中国文坛或文学批评在危机和反思中的发展史。据此,本论文以中国大陆对纳博科夫批评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文本为主要对象,力争在文艺思潮、批评话语和知识谱系等变化中掌握中国大陆纳博科夫研究的脉络,并将其大致分为三个时间段:1980—1989年、1990—1999年、2000年至今,考究出这三个时间段对纳博科夫批评的不同向度及背后的原因。这样不仅能使得当下中国纳博科夫研究的现实意义更为凸显,同时为纳博科夫研究维度的拓展,提供一定的启发意义。本论文的正文写作包括以下四章:第一章:纳博科夫批评研究的萌发期:新旧批评话语并存(1980-1989年)。本章首先阐发了纳博科夫能够潜入到中国大陆的两个契机——“现代主义热”和“思想解放、改革开放”,接着论述八十年代初期由于文艺转型较为缓慢,纳博科夫的作品被贴上了颓废思想的标签,而随着中后期批评启蒙的渐次复苏、文学向内转的底色以及文学理论转向语言谱系,中国大陆对纳博科夫的批评逐渐走向文学作品本身。第二章:纳博科夫批评研究的推进期:研究格局的拓展(1990-1999年)。这一章主要论述了1990—1999年这一时间段纳博科夫批评研究格局拓展的三个维度:首先是从作品到个人,批评者们从纳博科夫生平经历出发,考究作品中的俄罗斯性;其次是从现代派的定位到运用后现代主义的视角进行作品解读;最后是从对他文学创作的研究延伸到对他文学批评的研究。其背后的语境动力包括重写文学史的持续发酵、后现代主义在九十年代的撒播、形式批评的兴盛以及批评的市场化。第三章:纳博科夫批评研究的繁荣期:研究转向及本土话语的构建(2000年至今)。这一章论述了2000年至今纳博科夫批评研究的三个向度:一是转向消费社会的研究视角,这与消费主义在中国的盛行息息相关;二是学者们积极地将纳博科夫与中国作家作品进行对比研究,较有代表性的就是与严歌苓的对比,以及作品《洛丽塔》与中国经典文学《红楼梦》的对比,背后体现出的了全球化时代流散文学逐步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和比较文学中国视野的构建;三是中国学者运用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学伦理学批评,对纳博科夫作品中的伦理道德进行重新审视,折射出了学者们构建本土批评话语的尝试。第四章:纳博科夫批评研究的启示。本章首先对纳博科夫的批评研究的现实意义进行了阐发,接着论述了纳博科夫批评研究的总体特征——变与不变、未完成性,最后指出了纳博科夫批评中存在研究对象的局限性、陷入主义的陷阱导致的阐释失效这两个不足之处。
田雪君[5](2021)在《石黑一雄国家形象书写的解构性研究》文中提出国家形象问题是石黑一雄长期以来善于思考、长于书写的问题。从创作背景来看,独特的国族身份与跨文化的成长经历,使他主动思考“国家”“种族”“国家形象”等概念,而积极投身于政治运动与社会工作的经历又在实践层面上使他加深了对上述概念的理解。从创作实践来看,在其迄今为止出版的七部长篇小说中,有五部涉及国家形象的书写,石黑一雄始终有着在小说中主动塑造国家形象的创作自觉。回顾以往英国文学史上的国家形象书写,可以发现国家形象的塑造与英国民族国家的建构过程具有同构性,同时,在本质主义思维方式的影响下,传统国家形象书写也形成了倾向于塑造理想典型,以及想象式与虚构性的特点,石黑一雄一反英国文学史中的国家形象书写传统,运用不同的解构策略拆解了传统的国家形象。本文以石黑一雄的五部长篇小说为研究对象,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其小说解构传统国家形象的方式与特征。第一,易变的记忆与流动的国家形象。在意识到传统国家形象书写的本质化特征后,石黑一雄在小说中力图扭转国家形象书写的本质主义倾向。他首先选取的解构策略是将传统国家形象呈现在主人公的流动性记忆当中,石黑一雄笔下主人公的主观记忆具有碎片化、任意性、不可靠性的特征,伴随着主人公的每一次回忆行为,传统国家形象都面临着能指与所指脱轨的危险,记忆的不确定性瓦解了形成传统国家形象的坚固基础,质疑了其意义的明晰性与确切性,从而实现了对传统国家形象的解构。第二,复调的对话与多元的国家形象。石黑一雄在小说中解构传统国家形象的策略之二是将其置于文本内、外两个维度,通过对话产生的差异性与多样性消解了传统国家形象的统一性与同质化。在文本内,石黑一雄使其笔下的主人公各自阐发出于自身理解的国家形象观,在不断地争辩与交锋的过程中使得国家形象的内涵无限延宕,打破了传统国家形象意义的单一指向。在文本之间,石黑一雄将小说文本中的国家形象与历史文本、现实文本中的国家形象彼此阐发、相互观照,形成了互文的关系,从上述两个维度实现了对传统国家形象的解构。第三,突发的事件与解域化的国家形象。石黑一雄将传统国家形象置于“不可知之事”当中,例如原子弹爆炸、战争爆发,这类具备突变性和断裂性特征的事件扭转了传统国家形象的既定发展轨迹,突破了其统一化图式,从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彻底改变了传统国家形象的内涵,成为了国家形象发展过程中的重大转折点。同时,石黑一雄还将其小说中的主人公置于一系列“不可预想之事”当中,通过偶然的遭遇、迥异的思维方式突破了主体的认知框架与期待视野,颠覆了其原本牢固的传统国家形象观,石黑一雄通过事件化写作的策略解构了传统的国家形象。石黑一雄正是通过反本质、反套话、反英雄与反神话的书写方式,实现了对传统国家形象的解构,将其长久以来被遮蔽、掩盖的面向揭示出来,并在流动与生成中赋予国家形象全新的内涵。
LEE W00NG[6](2020)在《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化文学批评史研究》文中认为日据时期韩国文坛和社会对外国文化的吸收主要侧重于通过日本输入西方文学和文物。在如此之情况之下,部分韩国文人将中国文学作为外国文学,即世界文学的一个构成部分进行了积极的吸收,并试图以此来推动韩国近代文学的发展。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译介与批评之目的在于,以中国现代文学作为借鉴,来建构韩国近代文学,同时建立反帝反封建的近代民主社会。近代转换期的中国现代文学肩负着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以文学革命和五四新文化运动为起点,以文学革命、革命文学、抗战文学为中心展开。包含日据时期(1910年-1945年)和解放时期(1945年-1948年)的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同样也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民族使命,以近代化和解放独立国家为目标指向,经历了胎动期、发展期、深化及停滞期和复兴期的发展过程。本论文分析该时期在韩国发表的196篇批评,进行解释。胎动期为1920年代前半期,在该时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正式开始。梁建植、李允宰、李东谷、梁明等在该时期开始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译介与批评。梁建植在1920年11月号至次年2月号《开辟》上翻译发表了日本研究者青木正儿的<以胡适氏为中心的中国之文学革命>,此文是20世纪上半期韩国之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最早一文。之后,梁建植继续发表有关中国现代文学的译文及他所写的批评,十分积极地翻译了戏曲、诗歌、小说等作品。1920年代初在北京大学历史系留学的李允宰在留学期间发表了有关中国社会、政治形势的政论以及介绍中国罗马字运动的文章,并翻译发表了胡适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李东谷强调借鉴中国新文学建构运动中的思想改革与文学改革,以之作为他山之石。梁明参考胡适的新文学建构理论,则主张通过韩文的语文改革开展新文学建构。以文学革命和思想革命为中心的胎动期批评主要在1920年至1924年之间展开,以翻译日人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和中国本土文学革命的评论开始。其目的在于打倒封建旧思想和旧制度,从而建设近代社会、建构近代文学。该时期韩国批评家们特别关注胡适的文学革命理论与主张,翻译了胡适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和<谈新诗>,另外,多数当时的戏剧、诗歌、小说等被翻译。该时期发表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有20余篇,《每日申报》上连载的梁建植译<人形之家>(中文名为《玩偶之家》)以《娜拉((?))》(永昌书馆,1922)之名出版,李相寿译《人形之家》(汉城图书,1922)也出版。发展期为1920年代后半期至1930年代前半期,该时期留学过中国大学的批评家们非常活泼地展开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他们从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等多样的批评观点上展开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该时期主要批评家有柳基石、丁来东、金光洲、李陆史、金台俊等。柳基石以1925年2月在《基督新报》上发表<墨子与基督>为始,发表了许多无政府主义观点的文艺观,并在韩国最早翻译了鲁迅的<狂人日记>。丁来东和李陆史正式开启了对鲁迅文学的相当深度的批评,金光洲发表了以中国现代戏剧和电影为中心的批评。如此,20世纪上半期中发展期成为韩国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最活泼的时期,该时期发表的中国文学批评数量达到100多余篇,另外,开辟社还出版了《中国短篇小说集》(1929)。深化及停滞期为1930年代至1945年解放之间。该时期,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毕业生们开展了社会主义倾向的批评。然后1937年7月中日战争爆发以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相当萎缩了。金台俊从1930年代前半期开始进行社会主义观点的批评,接着他裵澔、李明善等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出身的批评家以大学为中心开展了讲台上的中国文学批评。从1930年代至1945年解放以前,他们发表的社会主义倾向的批评共计30余篇,而从中日战争爆发至解放之间发表的不分观点的所有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仅有30余篇。复兴期为1945年8月解放至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之间。解放之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再次迎来复兴时期,在此短暂的5年之间韩国文坛共发表了 42篇有关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除了在前阶段开始继续活跃的丁来东、金台俊、李明善等之外,尹永春开展了活跃的批评活动。该时期,李明善的《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选集》(宣文社,1946)、《鲁迅杂感文选集》(未出版,1949),金光洲·李容珪共译的《鲁迅短篇小说集》(1·2辑)(首尔出版社,1946),尹永春的《现代中国诗选》(青年社,1947),《现代中国文学史》(鸡林社,1949)等诸多有关中国现代文学的着作也纷纷出版。对以梁建植为中心的第一代批评家的192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译介与批评,学界从“翻译、翻案与近代文体的实验”,“经过日本的同时代性中国现代文学译介”,“殖民地知识分子悲伤的现实和理想主义的世界创造”以及“韩国近代中国翻译文学史的奠基”等方面高度评价了其积极意义。与梁建植同时期,李允宰、李东谷、梁明等批评家为建构近代思想以及近代社会体制,非常关注中国的思想革命和社会变革、新文化运动,并将其介绍到韩国社会及文坛。在他们之后,1930年代以来,曾在中国留学并接受学术训练的丁来东、李陆史、金光洲、金台俊等批评家们正式开始了学术性、系统性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他们的批评并不仅仅局限于日本研究者们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成果,他们深刻思考祖国的解放和新国家的建设,并以此为视角来看待中国现代文学。之后,在解放时期尹永春也是同样为了新国家的建设从基督教的视角对中国现代文学进行了批评。包含日据时期和解放时期的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肩负着反帝反封建之历史使命的近代转换期,推动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的文学实践的通道:以建设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社会和建构近代文学为目的的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在中国新文化运动中展开,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家们通过译介和批评中国新文学运动来追求韩国社会的思想革命和近代文学建构;第二、通过文学批评知识分子对殖民地现实的愤怒和内在抵抗的表达:虽然在日本帝国主义强迫之下韩国的知识分子不能公开反对或抵抗日帝,但他们通过批评半殖民地情况下的中国现代文学,迂回地表露出对帝国主义的抵抗和批判精神;第三、通过小说和戏曲来追求以平民文学为中心的近代指向和近代文学建构:从封建时代传统文学的贵族文学脱皮,关注以俗文学、民间文学为中心的平民文学。虽然日人研究者们关注以小说和戏曲为中心的中国平民文学,但他们注重元曲、明清小说等古典文学。梁建植以来韩国的批评家们继续关注以小说、戏曲和新诗等平民文学为主的中国现代文学;第四、对近代文体的实验及对语文改革的影响:韩国的言文一致运动比中国的白话文运动开始得更早,但中国的文学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近代韩语语文规范化的确立。1917年发表的李光洙的《无情》已相当达成言文一致,但到1940年代横写、韩文专用等问题还没完成。韩国批评家们借鉴中国罗马字制定运动,想推动韩语语文改革;第五、在文学的想象空间再现的理想乡的精神世界与新国家建设的理想和实践: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家们在批评空间展现出他们对祖国解放和独立的理想以及建设新国家的理想。他们从民族主义、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基督教信仰等自己的批评观点,通过中国现代文学译介与批评,展现出建设新国家的理想;第六、对正义和博爱的追求以及爱国精神的表达等:韩国的批评家们通过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展现出真正的爱国精神。他们基于人的尊严和自由,超越狭隘和歪曲的爱国主义,追求正义和博爱的终极价值。抗日运动期间独立运动家们展现的精神不仅仅局限于反日,反而他们主张了弱小民族的联合来共同推动反战、反帝国主义以及恢复世界正义和维护东亚和平。包含日据时期和解放时期的20世纪上半期韩国文坛及社会中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是指向解放、独立国家建设和近代民主社会建设的文学实践。其核心的文学精神是‘抵抗与批判’,通过抵抗与批判来追求的终极价值是正义与博爱的恢复。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指向对殖民统治的间接抵抗和近代文学及近代社会建设,也包含着祖国解放以及新国家建设的理想。日据时期和解放时期的韩国批评家们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之意味并不局限于单纯的文艺批评。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与批评是知识分子应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文学实践。该文学实践的基本精神是对社会不义和压抑人的尊严的‘抵抗与批判’,并且对歪曲的现实之抵抗与批判追求的终极指向是‘正义和博爱的实现’,即人本身的尊严价值。
曹顺庆,王超[7](2020)在《“间距/之间”理论与比较文学变异学》文中研究表明朱利安在20世纪末曾经批评钱锺书、刘若愚的比较文学研究方法是"寻同的比较主义",对此他提出"差异的比较主义"。2012年以后,他认为"差异"仍然是另一种形式的"认同",并没有从思想的上游做出区分,由此他用"间距/之间"来取代"差异",试图在中西文学之间侦测出思想"间距",然后在它们"之间"迂回运作,继而生成诸种阐释变异。这种研究方法从实践层面论证了比较文学变异学的可行性,因为两者都将异质性作为可比性,并着力于研究跨文明视野中的阐释变异,对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彭吉象[8](2020)在《比较艺术学“跨文化研究”及其运用》文中提出通过学习与借鉴比较文学,比较艺术学同样需要对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传统文化、中国艺术与西方艺术这两种异质文化和异质艺术进行"跨文化比较"。例如,我们对中西传统美学和传统艺术学中的"意象"范畴进行比较研究,不但可以加深我们对中西传统美学和传统艺术学中"意象"范畴的认识和理解,而且可以加深我们对西方传统美学和西方传统艺术学的进一步认识与理解,尤其是可以加深我们对中国传统美学和中国传统艺术学的更深层次的认识与理解,从而帮助我们尽快建立具有民族特色和国际视野的中国艺术学学科体系。
李伟昉[9](2020)在《文化自信与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创建》文中研究说明创建比较文学中国学派既是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又是历史逻辑的必然,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学术创新能力和文化自觉程度,体现了中国学者为世界学术作出贡献的远大志向。对跨文化研究和阐发研究等核心问题的争论,是中国比较文学发展进程中最引人注目、最持久的焦点。其突出特征表明,中国学派理论的形成、发展与创新都是在激烈争论中实现的,彰显了比较文学学科建设的内涵、意义及其深层次的文化自信诉求。客观辩证地审视跨文化研究和阐发研究,正视已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不足,既有利于中国学派可持续健康发展,又对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翟鹿[10](2019)在《再论变异学几个基础问题——答程培英博士的质疑》文中认为15年来,变异学理论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收获了可喜的成果,也收到了不同的声音。复旦大学程培英在其博士论文《比较文学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2013)中,以第八章一整章的篇幅论述了她对于比较文学变异学的思考,其中就变异学理论提出了一些质疑。本文逐一回答与辨析程在论文中提到的关于变异学的质疑,就可比性基础、理论建构与话语权、方法与实践以及从求"异"到世界文学四个维度,在回应程培英博士质疑的基础上,对学术界易产生误解的几个基础问题再次梳理与论述,力图理清思路,排解疑问。
二、比较文学:从“异”出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比较文学:从“异”出发(论文提纲范文)
(1)论塞尔“寄食者”理论话语及其跨界诗学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1)国内译介情况 |
(2)国内相关研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一、塞尔其人及其学术方法概览 |
(一)塞尔其人 |
(二)塞尔跨界实践的认知论和方法论原则 |
二、《寄食者》文本耕读 |
(一)《寄食者》文本形态略览 |
(二)塞尔对拉封丹寓言的背叛式阅读与“寄食者”概念的提出 |
(三)“寄食者”概念释义 |
三、“寄食者”理论话语的三大维度 |
(一)“寄食者”作为“思想的形象” |
(二)“寄食者”作为“泛托邦”的全球生态隐喻 |
(三)“寄食者”作为普遍秩序的生产原理 |
四、“寄食者”的跨界诗学意义 |
(一)“寄食者”的哲性诗学意义 |
1. “寄食者”与当代批评理论的契合与共鸣 |
2.“寄食者”的跨语境功用举隅 |
(二)“阿米巴为王”:寄食者概念对比较文学的启迪 |
(三)“寄食者”的文学阐释——以《黑衣摆渡人》为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2)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比较的借鉴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思想政治教育时代使命 |
(二)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与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使命 |
(三)思想政治教育元理论创新与国际比较学科使命 |
二、研究述评 |
(一)关于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意识的定位 |
(二)关于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的探索 |
(三)关于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借鉴问题的分析 |
(四)关于相关比较学科研究旨趣、研究方法与共同难题的研究 |
三、研究设计 |
(一)理论指导 |
(二)分析方法 |
(三)结构安排 |
(四)研究价值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比较借鉴的内涵与价值 |
一、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比较的内涵阐释 |
(一)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比较与比较思想政治教育 |
(二)国际比较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指向 |
(三)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国际比较的特定内涵 |
二、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比较借鉴的内涵实质 |
(一)促进自我与他者融通的桥梁 |
(二)深化跨文化交流对话的途径 |
(三)推动社会精神再生产的选择 |
三、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比较借鉴的价值意蕴 |
(一)以借鉴为导向的价值论有助于增强学科大局意识 |
(二)以借鉴为导向的认识论有助于增强学科问题意识 |
(三)以借鉴为导向的方法论有助于增强学科方法意识 |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比较的借鉴难题与回应 |
一、对意识形态差异问题的有效回应 |
(一)基于教育逻辑相通性的借鉴可能 |
(二)基于教育内容相通性的借鉴可能 |
(三)基于教育手段相通性的借鉴可能 |
二、对文化间距问题的有效回应 |
(一)文化相通性使间距跨越成为可能 |
(二)基于问题指向相通性的借鉴可能 |
(三)基于思维模式相通性的借鉴可能 |
(四)基于文化张力相通性的借鉴可能 |
三、对概念屏障问题的有效回应 |
(一)基于概念规定对等性的借鉴可能 |
(二)基于科学规律普遍性的借鉴可能 |
(三)基于环境规约相似性的借鉴可能 |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比较的借鉴依据与立场 |
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相关论述与重要启发 |
(一)“一个国家应该而且可以向其他国家学习” |
(二)“真正标志着进步的一切都是无产阶级的研究对象” |
(三)“抽象出来的一般结果不能离开现实历史” |
(四)“要善于用批判态度来看待别国经验并独立地加以检验” |
二、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的相关论述与重要启发 |
(一)“要注重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
(二)“要自信大胆地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
(三)“要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 |
三、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比较的借鉴立场 |
(一)坚持以独立自主为核心的民族立场 |
(二)坚持以人民利益为根本的阶级立场 |
(三)坚持以进步解放为宗旨的人类立场 |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比较的借鉴内容 |
一、国际比较类学科借鉴内容的主要类型 |
(一)具有时代意义的他者议题 |
(二)围绕同一问题的他者视域 |
(三)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及他者方案 |
(四)超越特定文化限制的“普遍”真理 |
二、国际比较类学科借鉴内容的厘定方法 |
(一)自我与他者的同时在场 |
(二)一般与特殊的界限划定 |
(三)内容与形式的分离提纯 |
三、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比较借鉴内容的选取指向 |
(一)论题主旨层面的借鉴内容 |
(二)研究范式层面的借鉴内容 |
(三)实践经验层面的借鉴内容 |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比较的借鉴方略 |
一、以问题为导向的借鉴方略 |
(一)以问题为导向的方法论价值与原则遵循 |
(二)全球化进程中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关系问题 |
(三)现代化进程中传统价值文化的继承与创新问题 |
(四)物质化环境中精神家园与崇高使命的构筑问题 |
二、实现概念通约的借鉴方略 |
(一)实现概念通约的方法论价值与原则遵循 |
(二)探寻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一般规定 |
(三)明确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特殊规定 |
(四)厘清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个别规定 |
三、构建参照系统的借鉴方略 |
(一)构建参照系统的方法论价值与原则遵循 |
(二)基于个别国家具体指标的参照系统 |
(三)基于多个国家综合指标的参照系统 |
(四)基于人类未来发展指标的参照系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日本汉诗史的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对现有日本汉诗史书写的回顾 |
第一节 《日本诗史》 |
一 概况 |
二 “诗”的文体独立意识 |
三 鲜明的本土意识 |
四 “日中汉诗两百年时距”和气运说 |
第二节 《日本汉诗史》 |
一 概况 |
二 “汉诗史”自觉 |
三 尊皇思想 |
第三节 《日本汉诗发展史》 |
一 概况 |
二 以“诗言志”和“兴观群怨”为中心的评价标准 |
三 汉诗人的创作热情作为发展动力 |
小结 |
第二章 日本汉诗的经典建构:现有的模式及观念的演变 |
第一节 现有日本汉诗史的经典建构 |
一 日本汉诗的发展是受容中国诗歌传统的历史 |
二 日本汉诗人的社会关系呈现集团性的特征 |
第二节 日本汉诗经典建构的观念演变:以日本汉诗总集的编撰为中心 |
一 王朝时代:作为政治话语建构的汉诗总集编撰 |
二 江户时期:汉诗史料的整理和诗学观念的个性表达 |
本节小结 |
第三节 日本诗话中对本国汉诗传统的经典构建 |
一 对本国汉诗传统源头的描述 |
二 对本国汉诗发展历程的描述 |
三 典范诗人的树立 |
四 近代日本“诗史”观的先声:市野迷庵的《诗史颦》 |
小结 |
第三章 日本汉诗史的分期及其重估 |
第一节 现有日本汉诗史的分期方式 |
一 以政治之乱为标准 |
二 以日本政治史重大事件为依据 |
三 对日本汉诗诗体生命历程的呈现 |
第二节 多种日本民族文学史中的日本汉诗:重思现有分期 |
一 日本汉文学史:重估五山和明治汉诗的价值 |
二 日本诗歌史与日本文学史:近代从“诗”向“汉诗”的衍变 |
三 本土中心的日本文学史观:王朝时代日本汉诗对和文学的影响 |
小结 |
第四章 日本汉诗史的演进动力 |
前言 |
第一节 正变之“正” |
一 儒家诗教:汉诗价值取向的规范 |
二 诗法格调:创作和品评汉诗的审美标准 |
第二节 正变之辨 |
一 雅俗之辨:从崇正抑变到相互转化 |
二 声律正变:对“变”的肯定与新的论诗标准的建构 |
第三节 正变的条件:双语环境及应对 |
一 训读:从对中国诗歌、诗学文本的阐释展开的自觉的诗学意识 |
二 和文诗话:本国语言文字书写中的诗学自觉 |
三 翻译:跨语言、跨民族的诗学对话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中国大陆的纳博科夫批评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有关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三、关键词界定 |
四、研究目标及方法 |
第一章 纳博科夫批评研究的萌芽:新旧批评话语并存(1980-1989年) |
第一节 八十年代纳博科夫在中国传播的接受语境 |
一、“思想解放”运动、改革开放 |
二、“现代主义”热潮 |
第二节 八十年代初的研究策略 |
一、颓废思想的标签 |
二、文艺转型的沉寂期 |
第三节 八十年代中后期的研究策略 |
一、逐步回到文学作品自身的研究 |
二、“纯文学”的知识谱系 |
第二章 纳博科夫批评研究的推进期:研究格局的拓展(1990-1999年) |
第一节 纳博科夫研究的铺陈:从作品到个人 |
一、作品俄罗斯性的发掘 |
二、“重写文学史”的持续发酵 |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的研究视角 |
一、后现代主义视域下的纳博科夫批评 |
二、九十年代的后现代主义情结 |
第三节 对纳博科夫文学批评的研究 |
一、聚焦纳博科夫文学批评的具体表征 |
二、关注文学批评实践的语境探源 |
第三章 纳博科夫批评研究的繁荣期:研究转向及本土话语的构建(2000年至今) |
第一节 转向消费社会的研究视角 |
一、纳博科夫与消费社会 |
二、消费主义的盛行 |
第二节 对比视野下的纳博科夫批评研究 |
一、纳博科夫研究的比较视域 |
二、纳博科夫比较研究的思考 |
第三节 对作品伦理道德内涵的重新审视 |
一、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研究视角 |
二、构建本土批评话语的尝试 |
第四章 纳博科夫批评研究的启示 |
第一节 纳博科夫批评研究的总体特征 |
一、变与不变的融合 |
二、未完成性 |
第二节 纳博科夫批评研究的现实意义 |
一、纳博科夫文学批评彰显了现代精神 |
二、对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具有启发意义 |
第三节 纳博科夫批评研究存在的问题 |
一、研究对象的局限性 |
二、主义的陷阱阐释的失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石黑一雄国家形象书写的解构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价值 |
五、研究现状 |
第一章 易变的记忆与流动的国家形象 |
第一节 错位的记忆与日本形象的颠覆 |
第二节 不可靠记忆与英国形象的瓦解 |
第二章 复调的对话与多元的国家形象 |
第一节 文本内的多重对话个体 |
第二节 文本间的类型化对话主体 |
第三章 突发的事件与解域化的国家形象 |
第一节 原子弹爆炸与日本形象的裂变 |
第二节 战争爆发与英国形象的崩塌 |
第三节 主体的偶发性事件经历及其国家形象观的转换 |
第四章 石黑一雄解构性国家形象书写的历史意义 |
第一节 英国文学史中国家形象书写的特征 |
第二节 石黑一雄国家形象书写的历史独特性 |
结语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化文学批评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
(1) 研究现状 |
(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展开 |
第一节 接受中国现代文学的目的与主体 |
(1) 中国现代文学的接受目的 |
(2) 中国现代文学的接受主体 |
第二节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媒体 |
(1) 《开辟》与《东明》: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主要媒体 |
(2) 《朝鲜日报》,《东亚日报》文艺栏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
(3) 《每日申(新)报》与中国现代文学译介及批评 |
第三章 胎动期(1920年代前半期):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发生与近代指向 |
第1节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胎动 |
(1) 作为思想革命和社会变革运动的文学革命 |
(2) 在韩国最早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
(5) 梁建植的中国现代文学译介与近代指向 |
第2节 对于胡适之文学革命的批评的展开 |
(1) 《开辟》和《东明》与胎动期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
(3) 民族主义阵营的社会政势认识和文学革命批评 |
(4) 文学史认识与思想革命 |
第3节 针对文学革命的批评和言文一致文体的确立 |
(1) 社会主义运动家梁明的近代性语文改革 |
(2) 言文一致文体的树立过程 |
第4节 李东谷的东亚观点与主体性新文学建构 |
(1)从东亚共存的视角看的中国认识 |
(2) 思想革命和新文学建构 |
(3) 新文化运动批评和主体性社会变革运动的指向 |
小结: 文学革命论批评和近代社会指向作为思想革命和社会变革运动 |
第四章 发展期(1920年代后半期-1930年代前半期): 批评的全面展开和价值的多样性 |
第1节 发展期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
(1) 无政府主义文艺观和发展期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展开 |
(2) 东亚知性史与鲁迅 |
(3) 革命文学争论和鲁迅批评的展开 |
(1) 在华独立运动家柳基石: 兴士团活动及南华韩人青年联盟活动 |
(2) 鲁迅的封建礼教批判 |
(3) 鲁迅小说的翻译与鲁迅和巴金的相遇 |
第三节 无政府主义理想与李达的中国现代作家论 |
(1) 南华韩人青年联盟及朝鲜义勇队的活动 |
(2) 无政府主义者的联合和反动的宠儿: 巴金和茅盾论 |
(3) 无政府主义的理想和郭沫若的反抗精神 |
(4) 女作家及新诗和戏剧的批评 |
第四节 金光洲的中国现代戏剧及电影批评和李庆孙,申彦俊的批评 |
(1) 《波希米亚》的发行和无政府主义者的交流 |
(2) 中国文坛简介与现代戏剧批评 |
(3) 在中国当地媒体上发表的电影批评 |
(4) 李庆孙对中国现代文学和电影的批评 |
第5节 丁来东与李陆史的鲁迅批评 |
(1) 丁来东对鲁迅正式的批评 |
(2) 李陆史与鲁迅: 抵抗与批判的文学实践 |
第6节 丁来东的新诗批评与浪漫主义 |
(1) 丁来东的新诗批评 |
(2) 徐志摩: 烂熟的情感和美丽的诗才 |
(3) 冰心: 高举旗帜,勇往直前的哲理诗 |
(4) 朱湘: 长江永古的长篇叙事诗人 |
第7节 女性作家批评与其他 |
(1) 女性作家批评 |
(2) 胡适的实用主义渐进改善论 |
小结: 作为抵抗和批判的文学实践的无政府主义批评 |
第五章 深化及停滞期(1930年代-1945年):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新倾向与讲台批评 |
第一节 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和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
(1) 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的成立及幸岛骁的任命 |
(2) 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 |
第二节 金台俊、李明善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 |
(1)金台俊从普罗文学视角的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 |
(2) 李明善对鲁迅的批评: 为人生的文学的追求 |
第三节 裵澔、崔昌圭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 |
(1) 裵澔: 中国现代文学的广泛批评 |
(2) 崔昌圭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接受与批评 |
第四节 韩雪野对鲁迅的批评 |
(1) 韩雪野,普罗文学的主要领导者 |
(2) 韩雪野对鲁迅的批评 |
小结: 社会主义讲台批评和新理想的追求 |
第六章 复兴期(1945-1950年): 在解放期间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
第一节 关于抗战文学争论的批评与抗战诗歌批评 |
(1)抗战文学的展开与‘国防文学’、‘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争论 |
第二节 尹永春的中国现代诗批评与《现代中国诗选》的发刊 |
(1) 东西文学研究者的中国现代诗批评 |
(2) 翻译诗集《现代中国诗选》的出版 |
第三节 从救亡到建设: 在解放期间郭沫若的《苏联纪行》批评 |
(1) 中国文坛的巨星郭沫若论 |
(2) 乌托邦的想象成为现实的郭沫若的《苏联纪行》批评 |
第四节 在解放期间中国现代文学书籍的出版与社会变革 |
(1) 金光洲和李容珪合译的《鲁迅短篇小说集》 |
(2) 李明善梦想里的社会变革和新祖国建设 |
小结: 社会变革和新祖国建设的想象 |
第七章 结论 |
附录: 按批评家中国现代文学评论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间距/之间”理论与比较文学变异学(论文提纲范文)
一、“间距”:他者性作为可比性 |
1.差异与间距。 |
2.间距与无关。 |
3.间距与变异学。 |
二、“之间”:变异性作为可比性 |
1.“间距”与“之间”。 |
2.“之间”与张力。 |
3.“之间”与变异学。 |
三、“间距/之间”理论中的变异学思想 |
(8)比较艺术学“跨文化研究”及其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比较文学“跨文化研究”给我们的启示 |
二、比较艺术学的“跨文化研究” |
三、比较艺术学“跨文化研究”典型案例分析 |
(9)文化自信与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创建(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
一、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缘起与发展 |
(一)缘起 |
(二)发展 |
二、创立学派的争论焦点:“跨文化研究”与“阐发研究” |
(一)“跨文化研究”是中国学派的基本理论特征吗 |
(二)“阐发研究”是中国学派的基本方法吗 |
三、问题透视与规律探寻 |
(一)问题透视 |
(二)规律探寻 |
1.学派:国际学术影响力的表征 |
2.民族性:走向世界性的基础 |
3.广纳与创新:文化自信的根本 |
结 语 |
四、比较文学:从“异”出发(论文参考文献)
- [1]论塞尔“寄食者”理论话语及其跨界诗学意义[D]. 王佳珺.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2]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比较的借鉴问题研究[D]. 管晓婧.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日本汉诗史的书写研究[D]. 梁晨.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4]中国大陆的纳博科夫批评之研究[D]. 田钰.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5]石黑一雄国家形象书写的解构性研究[D]. 田雪君. 兰州大学, 2021(02)
- [6]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化文学批评史研究[D]. LEE W00NG. 山东大学, 2020(08)
- [7]“间距/之间”理论与比较文学变异学[J]. 曹顺庆,王超.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6)
- [8]比较艺术学“跨文化研究”及其运用[J]. 彭吉象. 艺术评论, 2020(10)
- [9]文化自信与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创建[J]. 李伟昉. 中国社会科学, 2020(09)
- [10]再论变异学几个基础问题——答程培英博士的质疑[J]. 翟鹿. 中外文化与文论,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