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海山类型与结壳成矿的关系研究”以中太平洋海山区和马尔库斯-威克海岭的富钴结壳资源调查海山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不同类型海山结壳的成矿差异和形成机理,为当前富钴结壳资源找矿、圈矿和资源评价提供理论指导。文中基于17座海山共96条地形测量剖面统计结果,参照海山形态学分类方法以平坦度f=0.25为界将研究海山划分为平顶和尖顶海山两种类型。利用我国自行调查的249个站位资料,选取厚度、成矿元素、类型、结构构造、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组成等结壳成矿特征参数,系统比对了两类海山的成矿差异;综合地形、沉积堆积作用和底层流等环境影响因素探讨了成矿差异的形成机理;结合结壳生长与成矿过程的研究建立了两类海山的结壳成矿分布模型,提出了结壳调查加密和圈矿工作的初步建议。研究认为,海山地形、沉积堆积作用、底层流的相互作用对结壳成矿有重要影响,其中地形在控制结壳成矿和空间分布上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尖顶海山和平顶海山在地形上的差异影响了沉积堆积作用和底层流强度的空间格局,进而产生了两类海山之间不同的环境氧化性、底栖生物活动和成矿适宜区。尖顶海山总体上比平顶海山具有较强的环境氧化性和构造稳定性,产出厚度较大,富成矿元素和生物组分的结壳。结壳的生长具有一定的界线,界线的形成与结壳的初始生长介质--固结岩石和松散沉积物之间成核势垒和成核方式的不同有直接关系。结壳生长与成矿大体可以分为分散成核、单体增长、聚合体形成、斑块状板状结壳和面(带)状板状结壳五个阶段。在空间上,海山山顶区一般为微结核发育区,仅在局部高地才会有结壳生长乃至成矿。向山顶边缘过渡结壳生长经聚合体与斑块状板状结壳阶段后演变为面(带)状板状结壳区。斜坡上段(除陡崖外)为板状结壳连续分布区,中段后随沉积物增多,面(带)状板状结壳将会向斑块状,继而向聚合体和单体结壳演变,至下段以后递进为与沉积物共生的微结核。尖顶海山山顶、边缘、上部斜坡及中部斜坡区山脊部位均有结壳成矿,平顶海山则基本上限于边缘和除陡崖外的上部斜坡区。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Abstract第1章 绪论1.1 富钴结壳的调查现状1.2 结壳研究现状1.2.1 结壳的分布区域1.2.2 结壳的类别和厚度1.2.3 结壳的结构与构造1.2.4 结壳的矿物组成1.2.5 结壳的形成时代与生长速率1.2.6 结壳的化学成分1.2.7 结壳的生长基底(核心)1.2.8 结壳物质来源1.2.9 结壳古海洋学研究1.2.10 结壳的成因机制1.3 海山形态学研究1.4 海山类型与结壳成矿关系的研究现状1.5 选题及其意义1.6 研究目标1.7 研究思路第2章 研究区地质构造背景2.2 地质构造位置和海山年龄2.3 研究区的断裂构造2.4 研究区磁条带分布特征2.5 研究区岩浆活动和岩石类型分布2.6 沉积层序2.7 海山成因和演化2.8 海山区地球物理2.8.1 海山区重力场分布特征2.8.2 地磁异常特征2.8.3 浅地层特征2.8.4 基岩岩石类型第3章 研究区海山形态类型划分3.1 海山类型划分方法3.2 海山形态类型划分第4章 两类海山的结壳成矿特征4.1 结壳成矿厚度4.1.1 两类海山的结壳厚度4.1.2 两类海山结壳空间厚度演变4.1.3 两类海山的理论成矿下限4.1.4 两类海山不同类型结壳的频谱分布4.2 成矿元素4.2.1 两类海山结壳主要成矿元素组成4.2.2 主要成矿元素的空间变化4.2.3 两类海山结壳Mn/Fe比值及其空间变化4.2.4 主要成矿元素间的关系第5章 富钴结壳结构构造和矿物学特征5.1 结壳的一般特征5.2 结壳表面特征对比5.3 结壳宏观构造与类型5.3.1 两类海山板状结壳成矿构造5.3.2 两类海山不同成矿结构的板状结壳厚度5.3.3 两类海山不同成矿类型结壳组成5.4 结壳的结构与显微构造特征5.5 结壳的矿物成分第6章 富钴结壳的地球化学特征6.1 结壳化学组成分类6.2 元素组成之间的关系6.2.1 Fe、Mn与Al6.2.2 Fe、Mn与P6.2.3 Fe、Mn与Cu、REE6.2.4 Al与Cu、REE6.2.5 Al与P6.2.6 P与Cu、REE6.3 结壳常量元素组成6.4 结壳微量元素组成6.5 结壳稀土元素组成第7章 富钴结壳的成矿过程与模型研究7.1 物质来源7.2 成矿环境7.3 成因机制7.4 结壳的生长界线7.4.1 结壳界线的类型与特征7.4.2 结壳界线的控制因素7.5 结壳的生长和成矿过程7.6 海山结壳成矿模型7.7 海山类型与结壳成矿关系7.8 对后续海山加密调查和圈矿的建议结论致谢参考文献作者简介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太平洋海山区尖顶和平顶海山结壳成矿与分布的比对研究[J].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13(02)
标签:尖顶海山论文; 平顶海山论文; 地形论文; 结壳论文; 成矿特征论文; 底层流论文; 沉积堆积作用论文; 成矿分布模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