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Mg-N-H基高容量储氢材料的储氢性能及其机理研究

Li-Mg-N-H基高容量储氢材料的储氢性能及其机理研究

论文摘要

高效、安全与经济的储氢技术是氢能规模化应用的一个关键。新型Li-Mg-N-H储氢材料因具有较好的综合吸放氢性能而备受关注,但较高的吸放氢操作温度与较差的动力学性能阻碍了其实用化。本文在全面综述国内外有关Li-Mg-N-H储氢材料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采用实验与第一性原理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球磨时间与LiNH2-MgH2材料吸放氢性能的关系,不同相结构Li2MgN2H2的制备方法及吸放氢性能和机理,NaBH4、NaOH与KOH添加对Mg(NH2)2-2LiH材料储氢性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揭示了Li-Mg-N-H材料的成分、结构与储氢性能的相关性,为进一步改善金属-N-H体系储氢材料的吸放氢性能奠定了基础。对LiNH2-MgH2材料吸放氢性能的研究发现,在球磨和加热过程,LiNH2可以与MgH2发生一系列反应,最多放出-6.3 wt%氢气。机理研究表明,不同时间球磨的LiNH2-MgH2样品具有不同的吸放氢反应路径。LiNH2与MgH2在球磨过程首先发生交换反应,转变为Mg(NH2)2、MgH2和LiH的混合物。在随后的球磨和加热过程,Mg(NH2)2分别与MgH2和LiH反应放出氢气。进一步的研究发现,Mg(NH2)2和MgH2之间的放氢反应是一个热力学有利但动力学阻力较大的反应,较易在球磨过程中发生;而Mg(NH2)2和LiH之间的放氢反应是一个热力学适中的反应,较易在加热过程中发生。因此,球磨与加热过程中竞争反应的存在导致了LiNH2-MgH2材料的吸放氢性能及其反应路径与球磨处理密切相关。Li2MgN2H2的可逆储氢容量约为5.5 wt%,吸放氢温度相对较低,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高容量储氢材料。研究表明,Li2MgN2H2的可逆吸放氢性能与其晶体结构密切相关,而其晶体结构由Mg(NH2)2-2LiH的放氢温度与气氛压强决定。结果发现,在真空与250℃条件下放氢制备得到立方相Li2MgN2H2,在9.0bar氢/氩气氛与280℃条件下放氢制备得到正交相Li2MgN2H2。立方相与正交相Li2MgN2H2在一定条件下可实现可逆相变。立方相Li2MgN2H2的吸放氢操作温度均低于正交相,其中立方相Li2MgN2H2的氢化温度比正交相低-30℃,可逆放氢操作温度也低-10℃。实验结合第一性原理研究发现,正交相Li2MgN2H2的热力学焓值仅比立方相低5.2 kJ/mol,但其氢化反应的动力学势垒比立方相的要高48.5 kJ/mol。较高的吸放氢反应的动力学势垒是导致正交相Li2MgN2H2可逆吸放氢操作温度高于立方相的主要原因。为了改善Li-Mg-N-H储氢材料的吸放氢动力学性能,研究了NaBH4添加对Mg(NH2)2-2LiH材料吸放氢性能的影响。结果可知,Mg(NH2)2-2LiH-0.1 NaBH4样品具有较好的综合储氢性能,起始放氢温度从未添加样品的-130℃降低至~117℃,150℃时的放氢速率也提高至Mg(NH2)2-2LiH的3倍。晶体结构分析发现,添加的NaBH4在吸放氢过程中基本保持不变。进一步研究表明,NaBH4的添加增加了Mg(NH2)2晶体中的Mg空位浓度,Mg空位的形成不但减弱了N-H键的强度而且增加了小离子/原子的扩散与迁移能力,这是NaBH4添加提高Mg(NH2)2-2LiH材料吸放氢反应动力学性能的主要原因。对添加NaOH的Mg(NH2)2-2LiH材料的吸放氢行为的研究发现,随着NaOH添加量的逐渐增加,Mg(NH2)2-2LiH样品的吸放氢温度逐渐降低,其中Mg(NH2)2-2LiH-0.5 NaOH样品的起始放氢温度降低至~90℃。机理研究表明,添加的NaOH与Mg(NH2)2和LiH在球磨过程发生放氢反应,并转化为NaH、LiNH2与MgO混合物,NaH、LiNH2与MgO的协同作用显著提高了Mg(NH2)2-2LiH的可逆吸放氢性能。因此,复合添加剂的协同效应是研制Li-Mg-N-H储氢材料吸放氢用高效催化剂的一个重要方向。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KOH添加对Mg(NH2)2-2LiH材料吸放氢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结果发现、KOH添加可以显著降低Mg(NH2)2-2LiH样品的吸放氢操作温度、提高其吸放氢动力学性能,同时抑制放氢过程中NH3副产物的产生。Mg(NH2)2-2LiH-0.07KOH样品的起始放氢温度降低到~75℃,140℃时的放氢速率是Mg(NH2)2-2LiH样品的22倍,100℃的氢化速率是其26倍。机理分析表明,添加的KOH与Mg(NH2)2和LiH在球磨过程发生放氢反应,并导致了Mg(NH2)2-2LiH样品在加热过程的吸放氢反应路径的改变。在加热过程中,部分Mg(NH2)2与LiH在含钾化合物的作用下先放氢转化为MgNH与LiNH2,然后剩余的Mg(NH2)2及LiH与新生成的LiNH2及MgNH在含钾化合物的作用下继续放氢生成立方相Li2MgN2H2。吸放氢反应路径的改变是KOH添加改善Mg(NH2)2-2LiH材料的吸放氢热力学与动力学性能的主要原因。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氢能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储氢技术目标
  • 1.3 氢的储存方式
  • 1.4 储氢材料的分类
  • 1.4.1 传统金属氢化物储氢材料
  • 1.4.2 配位氢化物储氢材料
  • 1.4.3 氢气吸附剂储氢材料
  • 1.4.4 化学氢化物储氢材料
  • 1.5 高容量配位氢化物储氢材料的研究概况
  • 1.5.1 轻金属-Al-H体系
  • 1.5.2 轻金属-B-H体系
  • 1.5.3 轻金属-N-H体系
  • 第2章 Li-Mg-N-H储氢材料的研究进展
  • 2.1 引言
  • 2.2 材料的合成与结构特征
  • 2.2.1 Li与Mg的氨基化合物
  • 2.2.2 Li与Mg的亚氨基化合物
  • 2.2.3 Li与Mg的氮化物
  • 2.3 材料成分与储氢性能的关系
  • 2)2-LiH体系'>2.3.1 Mg(NH22-LiH体系
  • 2-MgH2体系'>2.3.2 LiNH2-MgH2体系
  • 2.4 储氢过程的热力学与动力学调变
  • 2.4.1 催化剂添加
  • 2.4.2 颗粒(晶粒)尺寸减小 #]6
  • 2.5 储氢机理
  • 2.5.1 分子协同固态反应机理
  • 2.5.2 氨气中间体反应机理
  • 2)2-2LiH储氢体系的动力学机理'>2.5.3 Mg(NH22-2LiH储氢体系的动力学机理
  • 2.5.4 储氢容量衰退机理
  • 2.6 问题的提出与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3章 实验方法与理论计算方法
  • 3.1 材料的制备
  • 3.1.1 原材料及制备
  • 3.1.2 实验材料的制备方法
  • 3.2 储氢性能测试
  • 3.2.1 气体脱附性能与成分分析测试
  • 3.2.2 吸/放氢性能测试
  • 3.2.3 P-C-T曲线测试
  • 3.2.4 热力学与动力学性能测试
  • 3.3 结构表征
  • 3.4 第一性原理计算简介
  • 3.5 密度泛函理论求解多粒子系统薛定谔方程
  • 3.5.1 密度泛函理论的单电子近似
  • 3.5.2 密度泛函理论的单电子薛定谔方程的求解
  • 2-MgH2材料的吸放氢性能及其机理'>第4章 LiNH2-MgH2材料的吸放氢性能及其机理
  • 4.1 引言
  • 2-MgH2材料在球磨过程的放氢行为'>4.2 LiNH2-MgH2材料在球磨过程的放氢行为
  • 2-MgH2材料的加热放氢行为'>4.3 不同时间球磨后LiNH2-MgH2材料的加热放氢行为
  • 2-MgH2的加热放氢性能'>4.3.1 不同时间球磨后LiNH2-MgH2的加热放氢性能
  • 2-MgH2的加热放氢机理'>4.3.2 不同时间球磨后LiNH2-MgH2的加热放氢机理
  • 2-MgH2材料的可逆氢化行为'>4.4 不同时间球磨的LiNH2-MgH2材料的可逆氢化行为
  • 2-MgH2的可逆氢化性能'>4.4.1 不同时间球磨的LiNH2-MgH2的可逆氢化性能
  • 2-MgH2的可逆氢化机理'>4.4.2 不同时间球磨的LiNH2-MgH2的可逆氢化机理
  • 2Mg2N3H3的吸放氢性能与反应机理'>4.4.3 Li2Mg2N3H3的吸放氢性能与反应机理
  • 2-MgH2材料吸放氢性能的机理'>4.5 球磨时间影响LiNH2-MgH2材料吸放氢性能的机理
  • 4.6 本章小结
  • 2MgN2H2的制备、储氢性能及其机理'>第5章 不同相结构Li2MgN2H2的制备、储氢性能及其机理
  • 5.1 引言
  • 5.2 第一性原理计算细节
  • 5.2.1 计算参数选择
  • 5.2.2 热力学焓变的计算
  • 2MgN2H2的制备与相变规律'>5.3 不同结构Li2MgN2H2的制备与相变规律
  • 2MgN2H2的制备'>5.3.1 立方相Li2MgN2H2的制备
  • 2MgN2H2的制备'>5.3.2 正交相Li2MgN2H2的制备
  • 2MgN2H2的相结构与制备条件的关系'>5.3.3 Li2MgN2H2的相结构与制备条件的关系
  • 2MgN2H2的相变规律'>5.3.4 立方相与正交相Li2MgN2H2的相变规律
  • 2MgN2H2的吸放氢性能'>5.4 不同结构Li2MgN2H2的吸放氢性能
  • 2MgN2H2的吸放氢机理'>5.5 不同结构Li2MgN2H2的吸放氢机理
  • 2)2-2LiH材料的放氢机理'>5.6 不同气压条件下Mg(NH22-2LiH材料的放氢机理
  • 2)2-2LiH在不同气压下的放氢机理'>5.6.1 Mg(NH22-2LiH在不同气压下的放氢机理
  • 2)2-2LiH的放氢反应热力学和动力学'>5.6.2 不同气压条件下Mg(NH22-2LiH的放氢反应热力学和动力学
  • 5.7 本章小结
  • 4的Mg(NH22-2LiH材料的储氢性能及其机理'>第6章 添加NaBH4的Mg(NH22-2LiH材料的储氢性能及其机理
  • 6.1 引言
  • 6.2 第一性原理计算细节
  • 2)2-2LiH-xNaBH4的吸放氢性能'>6.3 Mg(NH22-2LiH-xNaBH4的吸放氢性能
  • 6.4 吸放氢过程中的结构变化规律
  • 2)2-2LiH-xNaBH4的放氢动力学性能及其机理'>6.5 Mg(NH22-2LiH-xNaBH4的放氢动力学性能及其机理
  • 4作用机制的第一性原理研究'>6.6 NaBH4作用机制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 2)2晶体中N-H键强度的影响'>6.6.1 金属离子/原子缺陷对Mg(NH22晶体中N-H键强度的影响
  • 2)2和NaBH4晶体中形成空位的可能性分析'>6.6.2 Mg(NH22和NaBH4晶体中形成空位的可能性分析
  • 4和Mg(NH22晶体中缺陷之间的相互作用'>6.6.3 NaBH4和Mg(NH22晶体中缺陷之间的相互作用
  • 6.6.4 局域缺陷改善放氢动力学性能的机理
  • 6.7 本章小结
  • 2)2-2LiH材料的储氢性能及其机理'>第7章 添加NaOH的Mg(NH22-2LiH材料的储氢性能及其机理
  • 7.1 引言
  • 2)2-2LiH-xNaOH球磨过程中的放氢行为'>7.2 Mg(NH22-2LiH-xNaOH球磨过程中的放氢行为
  • 2)2-2LiH-xNaOH的吸放氢行为'>7.3 Mg(NH22-2LiH-xNaOH的吸放氢行为
  • 2)2-2LiH-xNaOH加热过程的吸放氢机理'>7.4 Mg(NH22-2LiH-xNaOH加热过程的吸放氢机理
  • 2)2-2LiH-0.5NaOH加热过程中的放氢反应'>7.4.1 Mg(NH22-2LiH-0.5NaOH加热过程中的放氢反应
  • 2)2-2LiH-0.5NaOH加热过程的可逆氢化反应'>7.4.2 Mg(NH22-2LiH-0.5NaOH加热过程的可逆氢化反应
  • 2)2-2LiH吸放氢性能的机理'>7.5 NaOH添加改善Mg(NH22-2LiH吸放氢性能的机理
  • 2)2-2LiH吸放氢热力学与动力学性能的影响'>7.5.1 NaOH添加对Mg(NH22-2LiH吸放氢热力学与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 2)2-2LiH吸放氢性能的机理'>7.5.2 NaOH添加改善Mg(NH22-2LiH吸放氢性能的机理
  • 7.6 本章小结
  • 2)2-2LiH材料的储氢性能及其机理'>第8章 添加KOH的Mg(NH22-2LiH材料的储氢性能及其机理
  • 8.1 引言
  • 2)2-2LiH吸放氢性能的影响'>8.2 KOH添加对Mg(NH22-2LiH吸放氢性能的影响
  • 2)2-2LiH-xKOH的吸放氢热力学与动力学性能'>8.3 Mg(NH22-2LiH-xKOH的吸放氢热力学与动力学性能
  • 2)2-2LiH在球磨过程中的相互作用'>8.4 KOH与Mg(NH22-2LiH在球磨过程中的相互作用
  • 2)2-2LiH材料的吸放氢机理'>8.5 添加KOH的Mg(NH22-2LiH材料的吸放氢机理
  • 2)2-2LiH-0.07KOH的吸放氢反应过程'>8.5.1 Mg(NH22-2LiH-0.07KOH的吸放氢反应过程
  • 2)2-2LiH-xKOH吸放氢过程中KOH的作用机理'>8.5.2 Mg(NH22-2LiH-xKOH吸放氢过程中KOH的作用机理
  • 8.6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 9.2 对今后研究工作的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它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Li-Mg-N-H体系储氢材料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调控[J]. 化学进展 2016(12)
    • [2].组成对Li-Mg-N-H系统储氢性能的影响[J].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15(02)
    • [3].Li-Mg-N-H储氢材料储氢性能测试方法研究[J]. 稀有金属 2010(04)
    • [4].Mg_3Pr添加对Li-Mg-N-H体系放氢动力学性质的影响[J]. 金属功能材料 2011(01)
    • [5].LiNH_2-MgH_2-LiH体系储氢性能及其机理研究[J]. 材料导报 2016(S2)
    • [6].Mg_2CoH_5/PrH_3复合添加对Li-Mg-N-H体系放氢动力学性能的影响[J]. 金属功能材料 2011(02)

    标签:;  ;  ;  ;  ;  ;  

    Li-Mg-N-H基高容量储氢材料的储氢性能及其机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