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陆地生态系统既可能是碳源也可能是碳汇,它的管理对于削减大气中CO2浓度至关重要。中国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三十年来,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由于土地利用的剧烈变化和大量化石燃料的利用等,中国CO2排放量已从1980年0.4 Pg C上升到2006年的1.5 Pg C,成为世界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为详细了解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植被NPP以及碳收支现状和变化趋势,本文通过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型(CASA模型)利用AVHRR的NDVI长期监测数据和气象数据,逐像元模拟1981-2008年中国陆地生态系统NPP的时空变化,分析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关系。并应用站点观测资料和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型(CASA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模型模拟值从中间过程到最后结果做到逐步验证,保证模拟精度,分析1981-2008年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时空变化。结果表明,中国陆地生态系统NPP总量在3.38 Pg C/a - 4.35 Pg C/a之间变化,平均约为3.8 Pg C/a,且研究期间呈上升趋势。但近30 a来,中国干旱、冻害、洪涝等极端气候事件发生频繁以及受气候变化影响,NPP年际波动较大。内蒙古中部草原、新疆天山地区和中国西南雅鲁藏布江流域植被NPP增加趋势显著;华北平原和四川盆地等传统农业区也呈较大增加趋势;中国东北大小兴安岭山麓区、内蒙古东部草原和长江、珠江流域中下游NPP有减小趋势。NPP与气候因子相关关系为:在青藏高原、新疆天山地区和东北大小兴安岭、长白山等冷湿区,NPP年总累积量和年均温呈显著正相关,和年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地处华北的太行山、燕山等山区和内蒙古中部草原区等干燥环境区,NPP与年降水呈正相关关系;青藏高原及新疆地区和华北平原、四川盆地等农业区,NPP与年均温呈正相关关系。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年固碳量NEP 28年平均值为0.224 Pg C/a,NEP年累积总量呈现上升趋势,但年际波动较大。中国陆地生态系统NEP年际变化具有较大地区差异,新疆天山地区和中国西南雅鲁藏布江流域植被NEP增加趋势显著,华北平原和四川盆地等传统农业区也呈较大增加趋势;中国东北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山麓区、内蒙古东部草原和长江流域中下游NEP有减小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