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探析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探析

论文题目: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探析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 雷杰

导师: 杨玉洁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问题,心理健康

文献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当今的人们生活在一个高科技的时代,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一个思想文化激荡、价值观念多元的时代。人们要时刻紧抓机遇,迎接挑战;要不断地面对挫折,承受打击;要顺应时代发展,转变自身角色等等。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时代,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早已不堪重负。因此,提高国民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当今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大学生是希望,是未来,只有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才能推动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才能有能力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挑战。因此,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虽然,我国早已开展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但总体而言,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并不高,而且,他们还是心理问题的高发群体。在当代大学生中突出存在的心理问题有:人际交往问题、学习问题、情感问题、择业问题等,而如今,无法快速地适应社会又是困扰当代大学生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不但影响了他们的日常生活,也严重危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因此,本文从分析心理健康的角度,找出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将心理健康的主要内容之一——社会适应能力问题作为论述的重点,以期通过探讨,能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有所促进。

论文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健康的定义

1.1.2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1.2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1.3 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意义

1.3.1 二十一世纪对大学生的特殊要求

1.3.2 素质教育对大学生提出的要求

1.3.3 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

1.3.4 当前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客观要求

1.3.5 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要求

1.4 本文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

1.5 文章写作思路及创新之处

第2章 评价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2.1 心理健康的发展史

2.2 国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评价标准

2.3 目前我国评价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2.4 大学生健康心理的主要特征表现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当代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3.1 美国、日本大学生中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3.1.1 美国大学生中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3.1.2 日本大学生中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3.2 目前我国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3.2.1 校园环境适应问题

3.2.2 人际交往障碍

3.2.3 学习压力过大

3.2.4 恋爱与性问题的困扰

3.2.5 大学生的择业心理困惑

3.2.6 紧张与空虚对大学生的困扰

3.2.7 自我意识存在偏差

3.3 造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学生的社会适应问题

4.1 社会适应问题的由来和发展

4.2 社会适应能力的主要内容

4.2.1 大学生的学习适应能力

4.2.2 人际交往适应能力

4.2.3 社会工作适应能力

4.2.4 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4.3 研究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意义

4.3.1 心理健康对大学生提出的要求

4.3.2 国家教育水平的要求

4.3.3 社会发展的要求

4.3.4 研究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有利于实现大学生的社会化

4.3.5 大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有利于自身的发展

4.4 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状况分析

4.4.1 造成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不良的原因分析

4.4.2 社会适应问题对当代大学生心理的影响

4.5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4.5.1 角色定位与扮演

4.5.2 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

4.5.3 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4.5.4 正确价值观念的培养

4.5.5 正确择业观念的培养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

5.1 家庭教育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

5.1.1 家长以身作则的榜样效应

5.1.2 鼓励与批评并重

5.1.3 调整家长对孩子不合理的期望

5.1.4 鼓励孩子创造能力的发挥

5.2 高校教育改革,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5.2.1 调整高校目前的专业结构设置

5.2.2 改进高校的教学管理制度

5.2.3 加强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多种校园文化活动

5.2.4 不断加强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5.2.5 普及心理学知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5.3 社会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培育

5.3.1 净化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

5.3.2 完善大学生的就业市场

5.3.3 促进与完善大众传媒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5.4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保持与维护

5.4.1 培养自身良好的个性

5.4.2 加强人际交往训练

5.4.3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5.4.4 学习心理卫生知识,掌握自我心理调节法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10-21

参考文献

  • [1].中职生自我同一性、应对方式、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及其关系研究[D]. 梁华欣.河北师范大学2014
  • [2].中学生双性化人格与人际交往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D]. 韩爱晶.西北师范大学2007
  • [3].教师公平反应探究[D]. 童欣.华东师范大学2018
  • [4].基于微课题形式的小学生财商教育研究[D]. 孙存艳.上海师范大学2018
  • [5].教育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研究[D]. 丁晓彤.上海师范大学2018
  • [6].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蒿景兰.浙江师范大学2010
  • [7].大学生自杀倾向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 张颖.聊城大学2007
  • [8].拆迁户主观幸福感与社会适应能力现状调查及其关系研究[D]. 吴洁然.南京师范大学2015
  • [9].吉林省某综合性大学医学生心理素质调查分析[D]. 赵璐.吉林大学2013
  • [10].素质教育的系统性分析[D]. 白文瑾.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

相关论文

  • [1].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思考[D]. 丁桂兰.华中师范大学2006
  •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 柳忠琴.东北师范大学2007
  • [3].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D]. 李阳模.西南师范大学2004
  • [4].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探析及教育对策[D]. 张金明.东北师范大学2005
  • [5].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思考[D]. 廖迎春.华中师范大学2005
  • [6].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D]. 谢春玲.东北师范大学2006
  • [7].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调适[D]. 刘淑娟.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
  • [8].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及其对策思考[D]. 管敏.华中师范大学2006
  • [9].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 朱丽莎.武汉大学2005
  • [10].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分析与教育[D]. 朱樱琼.江西师范大学2006

标签:;  ;  ;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探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