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油田沉积微相及流动单元研究

新民油田沉积微相及流动单元研究

论文题目: 新民油田沉积微相及流动单元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矿产普查与勘探

作者: 王继平

导师: 马世忠

关键词: 沉积微相,非均质性,流动单元,剩余油

文献来源: 大庆石油学院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文以新民油田扶杨油层为例,综合运用精细沉积微相研究、储层非均质性研究和流动单元研究三项技术方法,对河流相储层非均质性、渗流规律及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 新民油田扶杨油层属“低渗透”储层,储层主要为分流河道,为弄清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及水淹规律,掌握剩余油的分布特征,本次研究在垂向上把小层细分为时间单元,每一个沉积时间单元对应一个河道期。然后对每一个沉积时间单元进行精细沉积微相研究,利用同一沉积时间单元每一井点的成因信息、沉积微相及组合理论模式、区域沉积模式(沉积体系、水系方向、相类型等)大量信息,准确确定沉积时间单元平面微相,其中以单一分流河道的识别和废弃河道的识别为关键。在沉积微相研究基础上,从宏观上对储层非均质性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新民油田储层非均质性主要受控于分流河道规模和废弃河道的弯度,非均质性随河道规模变小而增强,随废弃河道弯度增大而增强。在此基础上,运用储存系数和渗流系数在单一河道内部进行流动单元划分,将储层分为四类流动单元。最后运用沉积微相和流动单元成果对储层内的水淹规律和剩余油规律进行研究,认为流动单元 A 水淹程度高,剩余油饱和度低,而流动单元B 剩余油饱和度高、分布面积大,剩余油潜力最大。

论文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研究区区域地质背景

第一节 研究区地质概况

第二节 研究区特征与沉积环境

第二章 沉积时间单元划分与对比

第一节 沉积时间单元划分

第二节 沉积时间单元对比

第三节 单砂体的空间分布特征

第三章 沉积微相研究

第一节 沉积微相特征及测井相模式建立

第二节 沉积时间单元沉积微相研究

第四章 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第一节 储层非均质性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第二节 研究区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第五章 流动单元研究

第一节 流动单元的概念及特征

第二节 流动单元的划分方法

第三节 研究区流动单元研究

第六章 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

第一节 剩余油的控制因素

第二节 流动单元与剩余油分布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

大庆石油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摘要

发布时间: 2005-12-09

参考文献

  • [1].新民油田扶杨油层沉积相及配套挖潜技术研究[D]. 刘中亮.东北石油大学2012
  • [2].新民特低渗透砂岩油藏注水开发技术[D]. 施国法.东北石油大学2014
  • [3].新民油田低渗砂岩油藏酸化解堵技术研究与应用[D]. 黄晖.东北石油大学2011
  • [4].扶新隆起带扶余油层测井资料岩性识别及岩相划分[D]. 马晓龙.东北石油大学2011
  • [5].新民特低渗透油藏酸化解堵技术研究与应用[D]. 刘庆波.东北石油大学2013
  • [6].新民扶余油层单砂体分布及连通关系研究[D]. 路遥.东北石油大学2011
  • [7].新民油田提高新井产能技术研究[D]. 吴万胜.东北石油大学2015
  • [8].吉林低渗透砂岩油藏老井重复压裂技术[D]. 查振河.大庆石油学院2008
  • [9].乌东油田南一段沉积微相及储层特征研究[D]. 张自成.东北石油大学2016
  • [10].新民油田油井杆管防偏磨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D]. 邓茂攸.东北石油大学2014

相关论文

  • [1].沾化凹陷五号桩油田桩39井区沙三段储层流动单元研究[D]. 吕坐彬.石油大学(北京)2005
  • [2].南梁—华池地区三叠系(长3—长4+5油层组)沉积微相及有利区带预测[D]. 闫海龙.西北大学2005
  • [3].低渗透油藏储层精细描述与剩余油分布规律[D]. 秦百平.西北大学2005
  • [4].百21井区百口泉组储层特征及流动单元研究[D]. 王勇.西南石油学院2005
  • [5].松辽盆地泰康地区中部组合沉积微相研究[D]. 王树恒.大庆石油学院2002
  • [6].沈84—安12块S3~4段沉积微相及储层非均质性研究[D]. 许国民.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
  • [7].永安镇地区砂砾岩沉积体系及储层流动单元研究[D]. 姜祥.中国海洋大学2003
  • [8].储层沉积微相随机模拟方法及应用[D]. 王剑.吉林大学2004

标签:;  ;  ;  ;  

新民油田沉积微相及流动单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