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IP的瀑布式紧耦合会议控制系统的研究

基于SIP的瀑布式紧耦合会议控制系统的研究

论文摘要

SIP是专为IP网络设计的多媒体会话控制协议,能发挥下一代电信网络NGN和3G移动网的优势,将替代H.323成为开发下一代多媒体应用的基础协议。但SIP没有对网络会议的支持,目前也还没有一个实用的基于SIP的网络会议控制系统,因而研究基于SIP的网络会议控制系统是非常有意义的。 网络会议控制系统主要包括五大功能:应用控制、成员控制、发言权管理、通信管理和元会议管理。实际应用的网络会议控制系统只需要根据需要实现其中部分功能即可。论文选取与SIP协议最紧密相关的成员控制、发言权管理、通信管理和元会议管理四大功能,分析了其在SIP实现上的需求特点,提出了瀑布式紧耦合会议控制模型。 模型通过把会议服务器本身抽象为会议,实现了服务提供者与服务的统一,由此建立层次性的会议管理模型,并设计了会议域名系统来描述这一层次关系。模型把功能模块用户化,实现了零耦合的功能扩展机制。模型也支持分布式部署,可以实现对大型网络会议的支持。 模型以会议策略、用户策略和媒体策略三大策略来完全描述会议的状态,以SIP为手段,策略操作为核心实现会议控制系统的功能。为了支持SIP进行会议控制,使用了一个SIP URI参数扩展:isfocus;设计了会议控制协议CDP。CDP基于文本模式,完整描述了会议的策略信息,使服务器和客户端可以对会议状态进行灵活的协商和设置。 论文给出了模型功能详细的SIP实现方法,描述了需要的消息格式和消息过程。模型的实现与SIP规范完全兼容,能够与通用SIP终端互联互通。 瀑布式紧耦合会议控制模型是一个基于SIP实现的、功能比较完备的会议控制模型,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对进一步研究基于SIP的会议控制系统和多媒体应用系统也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网络会议起源与发展
  • 1.2 网络会议技术
  • 1.2.1 网络会议控制技术
  • 1.2.1.1 H.323协议
  • 1.2.1.2 SIP协议
  • 1.2.1.3 H.323和SIP的比较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SIP体系结构
  • 2.1 SIP的网络实体
  • 2.2 SIP消息语法
  • 2.2.1 请求消息
  • 2.2.2 SIP回应消息
  • 2.2.3 SIP寻址
  • 2.2.4 消息首部
  • 2.3 SIP应用示例
  • 2.3.1 注册
  • 2.3.2 呼叫
  • 2.3.3 终止呼叫
  • 2.4 会话描述协议SDP
  • 2.4.1 SDP的结构
  • 2.4.2 SDP语法
  • 2.4.3 SIP与SDP的结合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SIP的会议控制系统研究
  • 3.1 会议控制的功能描述
  • 3.2 会议控制系统需求分析
  • 3.3 SIP会议控制系统需求分析
  • 3.4 会议模型研究现状
  • 3.4.1 紧耦合会议控制模型
  • 3.4.2 松耦合会议控制模型
  • 3.4.3 基于SIP的多媒体应用研究现状
  • 3.5 基于SIP的网络会议控制模型体系结构
  • 3.5.1 基于SIP的紧耦合会议控制模型
  • 3.5.1.1 会议工厂(Conference Factory,CF)
  • 3.5.1.2 会议引擎(Conference Engine,CE)
  • 3.5.1.3 会话控制器(Session Controller,SC)
  • 3.5.1.4 策略服务器(Policy Server)
  • 3.5.1.5 会议客户端
  • 3.5.1.6 运行机制
  • 3.5.2 向下瀑布式紧耦合会议控制模型
  • 3.5.2.1 会议树
  • 3.5.2.2 会议域名系统
  • 3.5.2.3 零耦合的功能扩展模式
  • 3.5.2.4 运行机制
  • 3.5.2.4.1 子会议创建
  • 3.5.2.4.2 零耦合的功能扩展机制
  • 3.5.3 向上瀑布式紧耦合会议控制模型
  • 3.5.3.1 分布式服务器集群
  • 3.5.3.2 运行机制
  • 3.5.4 基于SIP的瀑布式紧耦合会议控制模型
  • 3.5.4.1 后备服务器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会议描述协议CDP
  • 4.1 CDP语法
  • 4.2 会议策略描述
  • 4.3 用户策略描述
  • 4.4 媒体策略描述
  • 4.5 协议应用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模型功能的SIP实现
  • 5.1 ISFOCUS参数扩展
  • 5.2 具体功能实现
  • 5.2.1 策略操作
  • 5.2.1.1 查询
  • 5.2.1.2 修改
  • 5.2.1.3 广播
  • 5.2.2 创建会议
  • 5.2.2.1 创建普通会议和会中会
  • 5.2.2.2 创建分布式大型会议
  • 5.2.3 开始会议
  • 5.2.4 发言权管理
  • 5.2.5 参加会议
  • 5.2.5.1 主动加入会议
  • 5.2.5.2 服务器邀请加入会议
  • 5.2.5.3 第三方邀请加入会议
  • 5.2.6 退出会议
  • 5.2.7 结束和删除会议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SiP技术弹载计算机的研究[J].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2016(04)
    • [2].SIP在视频监控系统互联互通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6(29)
    • [3].SIP视频会议服务器信令流程分析[J]. 科技风 2015(16)
    • [4].SIP通信数据包捕获和研究[J]. 中国新通信 2015(20)
    • [5].基于SIP协议的呼叫转移功能实现[J]. 电子科技 2013(12)
    • [6].无乳链球菌Sip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J]. 草食家畜 2016(01)
    • [7].基于SIP的高性能可视电话方案的设计[J].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14(12)
    • [8].无线自组网SIP协议可靠性机制设计[J]. 通信技术 2014(04)
    • [9].SIP协议在物联网业务中的应用研究[J].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4(13)
    • [10].基于SIP协议下的网络会议分析[J]. 硅谷 2012(12)
    • [11].基于综合接入设备的SIP协议设计[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1(14)
    • [12].3G-SIP的可视电话优点及存在的问题[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22)
    • [13].基于3G-324M和SIP的3G可视电话互通研究[J]. 通信技术 2011(09)
    • [14].用状态机控制SIP通信中语音编解码的协商[J]. 中国科技信息 2011(23)
    • [15].智能电网通信的未来——SIP协议[J]. 计算机与网络 2011(10)
    • [16].基于SIP视频会议的多点控制单元的设计[J].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 2010(01)
    • [17].SIP注册服务器的研究与设计[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0(32)
    • [18].SIP协议及网络电话原理应用[J]. 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3)
    • [19].基于SIP协议的呼叫中心服务器端的设计[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11)
    • [20].基于SIP的远程呼叫中心的设计方案[J].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09(05)
    • [21].一种改进的SIP编解码器的设计与实现[J].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2008(17)
    • [22].基于SIP的VoIP的移动性研究[J]. 微计算机信息 2008(03)
    • [23].可扩展SIP多媒体会议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2008(04)
    • [24].基于SIP可视电话客户端的软件实现[J]. 软件导刊 2008(05)
    • [25].基于SIP协议的VoIP计费系统的分析与设计[J].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02)
    • [26].一种基于SIP的下一代网络监测方法[J]. 广东通信技术 2008(06)
    • [27].无乳链球菌SIP基因的克隆和原核表达[J].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08(03)
    • [28].基于SiP技术的单片集成数字式太阳敏感器[J]. 深空探测学报 2018(01)
    • [29].SIP模式下统一通信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信息通信 2016(11)
    • [30].基于信号/电源完整性的3D-SiP陶瓷封装设计[J]. 电子与封装 2017(01)

    标签:;  ;  ;  ;  

    基于SIP的瀑布式紧耦合会议控制系统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