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道国与他国私人投资者投资争议仲裁管辖权研究

东道国与他国私人投资者投资争议仲裁管辖权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以东道国与他国私人投资者投资争议仲裁管辖权为研究对象,对与之相关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引言部分指出本文针对东道国与他国私人投资者投资争议仲裁,介绍了投资争议仲裁管辖权的意义,评析了国内外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现状,说明了本文所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所期望达到的目的。正文部分分为五章。第一章为投资争议仲裁管辖权概述。作者基于对投资争议的概括介绍,论述了仲裁在解决上述争议时的优越性,并且初步指出了投资争议仲裁管辖权的五个特点,从而为下文的内容奠定了基调。第二章说明了投资争议仲裁管辖权基础,并进一步论述了其与一般商事仲裁协议的区别。针对主要区别,即投资争议仲裁管辖权冲突,文章分析了其成因,论述了“保护伞条款”和“folk in the road条款”的效力以及其对投资争议仲裁管辖权冲突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投资争议仲裁管辖权的类型进行总结。第三章研究作为投资争议仲裁事项,即“投资”。作者在分析学者对“投资”一词看法的基础上,结合国际投资立法和仲裁实践,指出“投资”含义和投资争议仲裁管辖权扩大化的趋势、原因及表现。第四章研究投资争议仲裁主体,作者运用传统国际法中关于国家责任归责原则、自然人和法人国籍确定等理论,并结合投资争议仲裁的特点,提出了认定投资争议仲裁管辖权时常用的主体性要素的判断标准。第五章就影响投资争议仲裁管辖权的两个新出现的理论问题,即最惠国待遇条款在争议解决方面适用和投资争议仲裁的合并,作者结合学理观点和仲裁实践,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指出解决有关问题时应考虑的因素。文章结语部分,笔者简要总结了本文的观点,并结合我国国际投资立法,对实践中可能面对的投资争议仲裁管辖权问题,做出了简要的分析和建议。

论文目录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投资争议仲裁管辖权概述
  • 第一节 国际投资争议概述
  • 一、国际投资的含义及分类
  • 二、国际投资争议
  • 第二节 投资争议仲裁管辖权
  • 一、仲裁在解决国际投资争议上的优势
  • 二、投资争议仲裁管辖权
  • 三、投资争议仲裁管辖权的特点
  • (一) 投资争议仲裁管辖权基础的复杂性
  • (二) 投资争议仲裁管辖权的扩大化
  • (三) 投资争议仲裁管辖权的判定标准自成一体
  • (四) 投资争议仲裁管辖权中的许多问题具有不确定性,有待仲裁实践逐渐加以完善和发展
  • (五) 投资争议仲裁管辖权相关问题的新颖性
  • 第二章 投资争议仲裁管辖权基础与管辖权冲突
  • 第一节 仲裁协议与仲裁庭管辖权
  • 一、仲裁协议的概念
  • 二、仲裁协议是仲裁庭管辖权的基础
  • 第二节 投资争议仲裁管辖权基础及其特点
  • 一、投资争议仲裁管辖权的基础
  • (一) 投资条约中约定“中心”管辖权
  • (二) 投资者与东道国签订的投资协议
  • (三) 国内法约定“中心”管辖权
  • 二、投资争议仲裁与一般商事仲裁管辖权基础的区别
  • (一) 投资者意思自治性在投资条约中的体现
  • (二) 投资争议仲裁管辖权冲突
  • 第三节 与投资争议仲裁管辖权冲突相关的条款
  • 一、授权性条款——“保护伞条款”
  • (一) “保护伞条款”的出现和发展
  • (二) 学术界对“保护伞条款”看法
  • (三) 仲裁实践
  • (四) 小结
  • 二、限制性条款——“folk in the road 条款”
  • (一) “folk in the road 条款”
  • (二) 仲裁实践
  • (三) 小结
  • 三、投资争议仲裁管辖权类型总结
  • (一) 对于因东道国违反投资条约义务而提起的请求
  • (二) 对于因东道国违反投资协议义务而提起的请求
  • 第三章 投资争议仲裁的事项——投资
  • 第一节 “中心”对“投资”的理解
  • 一、《公约》对投资的界定
  • (一) 《公约》文本没有对投资做出界定
  • (二) “中心”对投资有独立的认定标准
  • 二、“中心”判断投资的标准
  • (一) 时间的延续性
  • (二) 经济行为对东道国经济发展的实质贡献
  • (三) 收益与风险
  • (四) 实质性的投入
  • (五) 小结
  • 第二节 “投资”含义扩大化
  • 一、投资含义扩大化的直接原因是国际投资立法
  • 二、投资含义扩大化在投资主体上的体现
  • (一) 投资主体的复杂性
  • (二) 投资主体方面投资含义扩大的三个表现
  • (三) 投资主体方面投资含义扩大化所带来的问题
  • 三、投资含义扩大化在投资客体上的体现
  • (一) 合同权利在早期不被视为投资
  • (二) 仲裁实践中合同权利被作为投资的情况
  • (三) 合同权利作为“投资”的影响
  • 四、投资含义扩大化在投资不同阶段上的体现
  • (一) “中心”的仲裁实践
  • (二) 对“中心”仲裁实践的进一步分析
  • (三) 对投资设立前投入的重新审视
  • 第四章 投资争议仲裁的主体
  • 第一节 东道国与东道国下属实体
  • 一、缔约国的认定
  • (一) 东道国签署投资条约并不意味着将受其约束
  • (二) 投资条约项下可仲裁的争议存在地域或争议类型等限制
  • (三) 缔约之前的投资和投资争议
  • 二、缔约国下属实体
  • (一) 《公约》关于缔约国下属实体的规定
  • (二) 仲裁实践
  • (三) 对东道国下属实体的分析
  • 第二节 投资者的国籍
  • 一、国籍在传统国际法和国际投资领域的意义
  • 二、国际投资领域判断国籍所应适用的法律
  • (一) 传统国际法领域判定国籍时适用的法律
  • (二) 国际投资领域判断国籍适用的法律
  • 三、自然人国籍和实际联系原则
  • (一) 传统国际法对自然人国籍的认定
  • (二) 投资争议仲裁中的自然人国籍
  • 四、法人的国籍——形式标准
  • (一) 传统国际法对法人的国籍看法
  • (二) 《公约》对法人国籍的认定
  • (三) 《公约》以外其他投资条约中对法人国籍的规定
  • 第五章 与投资争议仲裁管辖权相关的两个问题
  • 第一节 最惠国待遇条款与投资争议仲裁管辖权
  • 一、最惠国待遇条款对投资争议仲裁管辖权的影响
  • 二、投资条约中对最惠国待遇条款的规定
  • (一) 明确规定最惠国待遇条款适用于国际投资争议解决
  • (二) 采用列举的方式对最惠国待遇条款的适用范围进行规定
  • (三) 采用概括的方式规定最惠国待遇条款的适用范围
  • 三、仲裁实践中对以上几种立法表述的处理和认识
  • (一) 将最惠国待遇条款无条件地适用于投资争议解决
  • (二) 仲裁庭对具体词语含义加以分析,认定最惠国待遇条款的适用范围
  • (三) 对以非穷尽性的方式概括规定最惠国待遇条款的适用范围,仲裁实践中具有较大争议
  • 四、适用最惠国待遇条款的相关理论
  • (一) 同类原则
  • (二) 最惠国待遇条款适用的例外
  • 五、最惠国待遇条款在投资争议解决事项上的适用
  • (一) 最惠国待遇条款适用于投资争议解决事项应当由投资条约加以规定
  • (二) 最惠国待遇条款适用于投资争议解决事项的例外
  • 第二节 投资争议仲裁的合并
  • 一、问题的提出——投资争议仲裁裁决的一致性
  • (一) Lauder/CME 案件
  • (二) 投资争议仲裁裁决不一致的产生原因
  • 二、一般国际商事仲裁中的做法
  • (一) 多方当事人争议与仲裁
  • (二) 多方当事人仲裁的依据
  • 三、投资争议仲裁的合并
  • (一) 立法实践
  • (二) 仲裁实践
  • (三) 投资争议仲裁合并的特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试论仲裁管辖权的内容和认定[J]. 宿州学院学报 2013(01)
    • [2].我国仲裁管辖权若干问题的现实与完善[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03)
    • [3].论体育侵权争议的仲裁管辖[J]. 体育文化导刊 2009(04)
    • [4].体育仲裁管辖强制性辨析[J]. 怀化学院学报 2009(05)
    • [5].论仲裁管辖权的有关问题[J]. 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02)
    • [6].浅谈仲裁管辖权的认定原则——讨论自裁管辖权与并行控制问题[J]. 中国司法 2010(11)
    • [7].论仲裁管辖权与司法管辖权之间的冲突[J].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3(06)
    • [8].论外资争议事项的不可仲裁性与我国仲裁管辖权制度的完善——以娃哈哈与达能公司强购案为例证[J]. 商业研究 2013(07)
    • [9].中国全面接受ICSID仲裁管辖权的思考[J]. 商事仲裁 2016(01)
    • [10].论“投资”定义缺失对ICSID仲裁管辖的影响——《解决国家与他国国民间投资争端的公约》第25条的正当解读[J]. 学海 2013(05)
    • [11].BIT中与ICSID管辖权有关问题的探究[J]. 才智 2010(07)
    • [12].析2004年美国BIT范本对仲裁管辖权的规定——兼论我国在BIT中设置ICSID管辖权之策[J]. 前沿 2008(05)
    • [13].90年代以来中国在BITs中接受ICSID管辖的研究及评析[J]. 法制与社会 2010(27)
    • [14].国际商事仲裁管辖权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13(03)
    • [15].双边投资条约投资定义条款中“符合东道国法律”要求对ICSID仲裁管辖的影响及其启示[J]. 国际经济法学刊 2009(04)
    • [16].比较法视野下自裁管辖权原则的理论探讨[J]. 西部法学评论 2009(03)
    • [17].简论“美国2012年BIT范本”关于仲裁管辖的规定及其对中国BIT缔约实践的潜在影响[J]. 国际经济法学刊 2012(04)
    • [18].论中菲南海争端强制仲裁管辖权及中国的应对方案[J]. 南京社会科学 2014(08)
    • [19].浅议劳动争议仲裁管辖权[J]. 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2011(11)
    • [20].仲裁管辖问题研究[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 [21].越南商事仲裁制度的最新发展[J]. 特区经济 2011(11)
    • [22].谈谈“超裁”问题[J]. 北京仲裁 2012(04)
    • [23].论ICSID仲裁中当事方的“同意”[J]. 北京仲裁 2010(01)
    • [24].论我国双边投资条约对ICSID管辖权的接受[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
    • [25].奥运会特别仲裁中管辖权裁决的理论与实践[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3(07)
    • [26].我国国际仲裁法律制度的完善[J]. 科技创新导报 2009(36)
    • [27].中国在中亚直接投资所面临的法律及其风险探讨——以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为例[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3(01)
    • [28].劳动仲裁的管辖权应由法院审定吗[J]. 中国劳动 2012(11)
    • [29].论国际商事仲裁难题之“一事两诉”[J]. 理论月刊 2013(05)
    • [30].劳动仲裁的经济分析[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3)

    标签:;  ;  ;  

    东道国与他国私人投资者投资争议仲裁管辖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