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南开发区水驱合理调整方法研究

杏南开发区水驱合理调整方法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油田的不断开发,杏南开发区已经进入特高含水阶段。杏十区纯油区西部地下沉积环境和层间压力相差较大,注水开发后油层动用状况复杂,剩余油分布高度零散,调整挖潜难度大,如何对待特高含水期水驱开发指标的调整是油田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充分收集杏十区纯油区西部区块地质开发信息的基础上,应用油藏数值模拟模拟软件Elipse对该区块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调整油藏各参数,使历史拟合精度达到要求。然后,对该区块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研究,提出相应挖潜方法。在历史拟合结束的基础上,对杏十区纯油区西部进行了预测,针对5种不同沉积单元,研究了注采结构调整与生产井平均地层压力的关系、注水井平均地层压力的关系和注水井平均注入压力的关系。其中对生产井平均地层压力研究时考虑了不同含水级别的不同。研究了注采结构调整与5种沉积单元产液和含水之间的关系,对不同沉积单元产液和含水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确定出不同沉积单元合理采油速度和注水强度开发界限,确定出渗透率变异系数开发界限。对生产井做了不同降低流压方案,通过先将井分类,再看开发效果和先看开发效果,再对井分类两种角度,对油田开发指标进行了研究。文中的研究方法与成果为指导杏南开发区特高含水期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其它油田开发指标调整提供了借鉴。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一章 历史拟合研究
  • 1.1 油田基本情况
  • 1.1.1 地质概况
  • 1.1.2 开发简况
  • 1.2 模拟模型的建立与数据准备
  • 1.2.1 数模模型的建立
  • 1.2.2 数据准备
  • 1.3 历史拟合
  • 第二章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 2.1 剩余油分类
  • 2.1.1 基本未动用剩余油
  • 2.1.2 采出程度不高的剩余油
  • 2.2 剩余油挖潜方法
  • 2.3 不同沉积单元剩余油分布规律与挖潜方法
  • 第三章 注采结构调整与地层压力变化关系
  • 3.1 不同沉积单元生产井平均地层压力变化规律
  • 3.1.1 SII2a 沉积单元
  • 3.1.2 SII7b 沉积单元
  • 3.1.3 SIII9+10b 沉积单元
  • 3.1.4 PI11b 沉积单元
  • 3.1.5 PI22 沉积单元
  • 3.2 不同沉积单元注水井平均地层压力变化规律
  • 3.2.1 SII2a 沉积单元
  • 3.2.2 SII7b 沉积单元
  • 3.2.3 SIII9+10b 沉积单元
  • 3.2.4 PI11b 沉积单元
  • 3.2.5 PI22 沉积单元
  • 3.3 不同沉积单元注水井平均注入压力变化规律
  • 3.3.1 SII2a 沉积单元
  • 3.3.2 SII7b 沉积单元
  • 3.3.3 SIII9+10b 沉积单元
  • 3.3.4 PI11b 沉积单元
  • 3.3.5 PI22 沉积单元
  • 3.4 不同沉积单元地层压力综合分析
  • 3.4.1 生产井平均地层压力变化规律
  • 3.4.2 注水井平均地层压力和平均注入压力变化规律
  • 第四章 注采结构调整与产液含水变化关系
  • 4.1 不同沉积单元日产液量变化规律
  • 4.1.1 SII2a 沉积单元
  • 4.1.2 SII7b 沉积单元
  • 4.1.3 SIII9+10b 沉积单元
  • 4.1.4 PI11b 沉积单元
  • 4.1.5 PI22 沉积单元
  • 4.2 注采结构调整与含水率变化关系
  • 4.2.1 生产井按不同含水级别划分含水率变化规律
  • 4.2.2 不同沉积单元含水率变化规律
  • 第五章 开发指标技术界限研究
  • 5.1 不同沉积单元合理采油速度和注水强度的确定
  • 5.1.1 研究思路
  • 5.1.2 含水低,压力低沉积单元
  • 5.1.3 含水高,压力高沉积单元
  • 5.1.4 含水低,压力高沉积单元
  • 5.2 渗透率变异系数界限的确定
  • 5.3 生产井最优降压方案的确定
  • 5.3.1 生产井不同分类时最优降压方案的确定
  • 5.3.2 不同开发效果时最优降压方案的确定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详细摘要
  • 相关论文文献

    • [1].深海弯曲水道内部一种特殊的沉积单元:凹岸坝[J]. 沉积学报 2020(02)
    • [2].沉积单元级精细构造建模方法研究[J]. 国外测井技术 2019(06)
    • [3].井震联合灰色关联波形解释沉积单元储层技术研究[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2(08)
    • [4].利用数值模拟成果确定注采结构对开发效果影响的研究[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34)
    • [5].基于小波变换的功率谱方法及其在沉积单元界面定量划分中的应用[J]. 中国海上油气 2008(02)
    • [6].莺歌海盆地东方区黄流组沉积单元[J]. 海洋地质前沿 2019(11)
    • [7].水淹层解释单元自动划分方法[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3(03)
    • [8].胜利油区整装油田三角洲沉积单元水驱开发潜力分析[J].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0(03)
    • [9].缩小注采井距对改善薄差油层注水状况的认识[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11)
    • [10].东巴伦支海盆地构造演化与含油气前景[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3)
    • [11].二类油层组聚驱后剩余油分布及动用状况[J].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20(08)
    • [12].峡山湖沙坝的现代沉积[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9(04)
    • [13].喇嘛甸油田北北一区沉积相地震反演[J]. 断块油气田 2015(04)
    • [14].水平井挖潜二类油层典型沉积单元剩余油潜力区的计算方法研究[J].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13(19)
    • [15].测井信息用于层序地层单元划分及对比研究综述[J]. 地层学杂志 2009(04)
    • [16].异重流沉积过程和沉积特征研究[J]. 化工管理 2017(09)
    • [17].深水水道沉积单元及演化分析[J]. 海洋地质前沿 2020(03)
    • [18].井震结合储层预测技术的适应性研究[J].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2)
    • [19].东海外陆架-陆坡-冲绳海槽不同沉积单元底质沉积物成因及物源分析[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8(04)
    • [20].某区块三元复合驱井压裂效果分析[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4(08)
    • [21].被动陆缘深水重力流沉积单元及沉积体系——以尼日尔三角洲和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深水区为例[J]. 地质论评 2012(05)
    • [22].宝北三工河组储层沉积特征精细研究及应用[J].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1(02)
    • [23].山东峡山湖滩砂的现代沉积特征研究[J].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10(02)
    • [24].4043铝合金激光熔丝增材制造工艺研究[J]. 热加工工艺 2019(05)
    • [25].异重流研究进展综述[J]. 海相油气地质 2016(02)
    • [26].喇嘛甸油田特高含水期开发潜力分析[J].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009(01)
    • [27].曲流河沉积非均质性研究——以北一区断东“二三结合”试验区葡Ⅰ2沉积单元为例[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8(22)
    • [28].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中新统韩江组中上部层序结构及深水重力流沉积[J]. 古地理学报 2017(04)
    • [29].曲流河沉积非均质性研究——以北一区断东“二三结合”试验区葡Ⅰ2沉积单元为例[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8(21)
    • [30].孔南地区储层精细划分与对比方法[J]. 西部探矿工程 2010(08)

    标签:;  ;  ;  ;  ;  

    杏南开发区水驱合理调整方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