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香保心丸对家兔急性心肌梗死的影响(英文)

麝香保心丸对家兔急性心肌梗死的影响(英文)

一、麝香保心丸对家兔急性心肌梗死的影响(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石兆峰[1](2021)在《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探索构建及临床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中医临床治疗作为以辨证论治为主体的个体化模式,其临床疗效虽然已经过长期验证,但是缺乏科学和客观的证据。当前以循证医学和临床流行病为主导的群体化研究方法已应用于中医疗效评价之中,虽然规范了临床证据产出,但是带来了辨证论治特色缺失问题,难以满足个体化实践与分析的需求,与客观评价中医真实疗效水平尚有差距。在此基础上探索构建符合辨证论治特色的中医个体化疗效评价方法成为亟需解决的研究问题。研究目的:通过梳理辨证论治时空特征,针对患者个体差异在时间动态变化中引起的复杂化评价难题,提出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形成研究框架、探讨实施步骤,并结合具体疾病进行评价方法的示范构建、系统研发以及临床验证,以期建立完整的方法研究和实践体系,实现中医个体化疗效的客观动态评价和长期预测指导,助力中医个体化疗效评价方法的完善和创新,优化中医临床证据的产出和应用。研究方法:1.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提出梳理辨证论治时空特征,分析当前群体化评价方法应用于中医个体化疗效评价的局限性,凝练论文科学问题;基于本团队工作基础,提出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并明确其内涵和主体;从研究问题的结构化构建角度,参考PICO模型分析中医个体化诊疗和评价的思辨过程,转化形成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研究框架,探讨评价方法的实施步骤,以契合长时程评价方法的内涵、完善长时程评价方法的主体。2.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示范构建基于长时程评价方法研究框架和实施步骤进行示范构建:1)以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为疾病范例,采用系统评价联合专家头脑风暴、聚类和因子分析,形成个体化结局指标汇总清单;2)以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为疾病范例,采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形成中医固定干预方法在不同指标间疗效排序汇总清单;3)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汇总中医个体化研究成果,梳理形成个体化比较方法汇总清单;4)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汇总多学科纵向数据模型,梳理形成个体化数据分析方法汇总清单。3.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系统的探索研发基于长时程评价方法示范构建所形成的汇总清单,将固定干预措施在不同指标间疗效排序清单和个体化结局指标优化清单搭建形成个性化选用模块;选用个体化疗效比较方法中的“个体治疗前后疗效的比较”搭建形成逻辑分析模块;选用纵向数据模型中的“非线性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搭建形成外部调用分析模块。以三层架构为指导,分别采用Eclipse+JDK+SDK+ADT作为Android移动客户端系统搭建的集成开发平台、MySQL+Java Web+Tomcat作为系统后台服务器搭建的集成开发平台,设计研发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系统,以信息化模式优化长时程评价方法。4.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临床应用基于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系统,采用回顾性和前瞻性相结合的注册登记研究设计,纳入100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基于循证目标成就评量法对患者进行动态随访观察,选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量化评价自身治疗前后中医个体化疗效;非线性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从个体层面解析疗效差异、变化趋势以及影响因素;时间序列分析模型从患者层面预测长期个体化疗效趋势,结合疗效影响因素给予个体化指导。研究结果:1.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提出辨证论治诊疗的时空特征是个体差异和动态变化,本论文科学问题是探索解决因个体差异在动态变化中引起的复杂化评价难题。明确随时间推移的每个访视点,中医都需要通过评价重新定义患者整体状态,其过程实践就是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长时程评价方法的内涵是中医个体化诊疗数据的完整采集、中医个体化疗效的多时点动态分析和量化评价、中医个体化疗效的长期预测和指导;方法的主体初步选用循证目标成就评量法。参考PICO模型并转化构成要素为个体化结局指标的优化、个体化干预方法的优化、个体化比较方法的优化、个体化数据分析方法的优化,形成了中医个体化长时程评价方法的研究框架和实施步骤。2.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示范构建1)针对个体化结局指标的优化,纳入130篇随机对照试验,形成125项结局指标清单和7类指标准则层,指标合并优化后获得24项结局指标,使指标清单在全面合理的基础上突出层次重点。2)针对个体化干预方法的优化,纳入166篇随机对照试验,包括69种固定干预模式中成药,网状meta分析对7项评价指标中疗效排名前10的共44类不同组合中成药进行汇总分析,展示了同一种中成药在不同指标中的疗效排序。3)针对个体化比较方法的优化,纳入74篇中医个体化研究成果,汇总梳理得出5种比较模式:个体治疗前后疗效的比较、个体疗效和公认疗效评价标准的比较、个体疗效和群体疗效的比较、个体指标与多指标线性趋势的比较、个体指标与多指标权重体系的比较。4)针对个体化数据分析方法的优化,纳入115篇文献和34种纵向数据模型,模型集中学科主要为数学,热点研究领域为医学。模型主要分为五大类:线性模型、混合效应模型、联合模型、数据包络分析模型、时间序列模型,梳理并呈现了模型与方法内涵的对应特征。上述示范构建为长时程评价方法中结局指标的个性化制定、个体化治疗优化选用、疗效量化比较方式设定、疗效个体化动态分析提供了支持和完善。3.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系统的探索研发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系统由客户端和后台管理两个区域和界面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的三层架构搭建。客户端区域由研究者登录、项目经理登录和系统管理员三大模块组成,后台管理区域由研究中心管理、试验管理、疾病管理、受试者管理、系统权限管理、统计分析功能六大模块组成。基于长时程评价方法示范构建所搭建的信息化模块,Android系统客户端和后台服务器完成了个体化数据采集、录入和动态分析,初步实现了长时程评价方法的优化。4.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临床应用基于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系统的临床应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循证目标成就评量分数呈上升趋势,不同时间点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最后时点评分均显着高于基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患者自身治疗前后对比中医个体化疗效显着。非线性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的截距、斜率和二次斜率的均值、方差和相关系数显示回顾性研究的中医个体化疗效呈非线性变化且存在个体差异(P<0.05),提示既往不同个体对疗效的反馈不同,存在应答和提升迅速的个体;前瞻性研究的中医个体化疗效呈非线性变化而初始水平存在个体差异(P<0.05),提示治疗初期存在疗效反馈不同个体。模型协变量分析结果提示,回顾性研究中疗效初始水平和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是既往病史、评量初期疗效的影响因素是证候;前瞻性研究中评量初期疗效的影响因素是脉象,评量后期疗效的影响因素是年龄、证候虚实类型和脉象(P<0.05)。以前瞻性研究中一名患者为例,时间序列分析预测结果显示其中医个体化长期疗效较好,个体化指导提示患者需要关注随年龄增长可能带来的合并慢性疾病负担,结合证候和脉象偏虚需要注重补气活血。上述结果共同验证了长时程评价方法的临床可行性。结论:本论文紧扣辨证论治个体差异和动态变化的时空特征,探索建立了以中医个体化疗效评价难题为导向、长时程评价方法构建为驱动、系统研发和临床应用相结合的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和实践体系,初步实现了中医个体化疗效的动态评价、长期预测和个性化指导,能够助力中医疗效评价方法的完善和创新,辅助和优化中医临床证据的产出和应用。

刘铭扬[2](2021)在《针药结合预处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Kir6.1、Kir6.2表达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本实验运用针刺结合蹊径通脉汤疗法对健康SD雄性大鼠进行预处理,然后通过高脂喂养联合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诱导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探讨针刺结合蹊径通脉汤疗法预处理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大鼠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相关蛋白Kir6.1、Kir6.2表达的调节作用,以期在离子通道层面探究针药结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的作用机制,并验证其优势。材料与方法:健康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各组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针药结合预处理组、中药预处理组、西药预处理组,经适应性喂养一周后进行预处理。针药结合预处理组、中药预处理组通过制备的蹊径通脉汤每日8时进行灌胃,每日一次,每次灌胃2ml,西药预处理组运用制备的阿司匹林溶剂每日同一时间段灌胃,每次灌胃2ml。灌胃后针药结合预处理组选取内关、心俞、足三里三个穴位,采用“华佗牌”0.18×0.25mm规格针灸针斜刺入各组穴位皮下2mm。待大鼠稳定后接6805-D型电针仪施以疏密波,频率为(2-20)Hz,电流强度以大鼠四肢出现轻微震颤且频率与电针频率一致为宜。每日10时针刺一次,每次时长15分钟。对照组和模型组均同时在每日8时用生理盐水灌胃2ml。预处理2周,期间普食喂养,结束后进行造模。对照组采用普食(15g/只)喂养3周,其余各组大鼠先在同等条件下用同等量高脂食物喂养3周,描记其心电图。采用10%水合氯醛(30mg/kg)腹腔注射法麻醉大鼠,对照组采用一次性多点位(四肢内侧部)注射生理盐水(85mg/kg),剩余各组大鼠以同样方式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85mg/kg)复制动物模型,间隔24小时注射一次,共计2次,同时观察心电图。造模结束后处死,取材,观察各组心脏病理切片,并运用Western Blot检测方法检测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Kir6.1、Kir6.2)相关蛋白的表达量。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较,模型组、针药结合预处理组、中药预处理组、西药预处理组ST段均显着抬高;与模型组比较,针药结合预处理组、中药预处理组及西药预处理组ST波均有所抬高(P<0.05),其中针药结合预处理组最为明显(P<0.05),而中药预处理处理组心电图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2.病理图片显示,对照组心肌细胞形态结构正常,细胞核呈卵圆形,无断裂、缺损、空白区,心肌纤维排列规整,纹理清晰。模型组心肌细胞排列杂乱无章,细胞核及心肌纤维肿胀,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纹理模糊,可见到断裂、缺损、空白区。各预处理组的均有不同程度的心肌细胞及心肌纤维的改变,但针药结合预处理组改变程度最小。3.与对照组相比较,模型组的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相关蛋白Kir6.1及Kir6.2的蛋白表达量升高,且有明显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针药结合预处理组、中药预处理组和西药预处理组的Kir6.1及Kir6.2蛋白表达量均有所降低(P<0.05);与针药结合预处理组比较,中药预处理组、西药预处理组Kir6.1及Kir6.2蛋白表达量降低程度显着(P<0.05);中药预处理组和西药预处理组的指标蛋白表达量变化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大鼠发生心肌梗死时,心电图ST段会出现升高,针刺结合蹊径通脉汤治疗,可有效预防心电图ST段的变化。并且针药结合预处理组的心电图ST段比其他各预处理组更低。2.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相关蛋白Kir6.1及Kir6.2在正常大鼠的心肌细胞中表达正常,当大鼠发生心肌梗死时,Kir6.1及Kir6.2的表达量上升。经针药结合预处理后的Kir6.1及Kir6.2为低表达量。中药预处理、西药预处理和针药结合预处理后对心肌细胞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相关蛋白(Kir6.1、Kir6.2)均为低表达量,且针药结合预处理组的指标表达量更低。3.中药预处理、西药预处理和针药结合预处理后对心肌细胞及心肌纤维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且针药结合保护程度最好。

毛静远,吴永健,史大卓[3](2021)在《中成药治疗冠心病临床应用指南(2020年)》文中研究指明1背景、目的及意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痉挛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发的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临床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指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病死率仍处于上升阶段,推算共计2.9亿心血管病患者,其中冠心病患者1 100万人。心血管病死亡率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居于首位。

孟江北[4](2021)在《针药结合预处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模型相关因子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实验以蹊径通脉汤结合针刺内关穴、心俞穴、足三里穴对SD大鼠进行预处理,并以高脂饮食喂饲联合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皮下注射诱导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模型,研究针药结合预处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模型心电图、心肌组织病理及血清CTRP3、ADMA、hs-CRP的调控作用,探究针药结合预处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模型的潜在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材料与方法:5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针药结合预处理组、中药预处理组、西药预处理组,共计5组,每组10只。针药结合预处理组:每日8时以蹊径通脉汤19.35g/(kg·d)灌胃,每日1次,持续14日。每日10时进行电针干预,选取双侧“内关”、双侧“心俞”、双侧“足三里”,留针15min,每日1次,持续14日。具体施针方法如下:(1)将大鼠伏卧于操作台上,绑缚固定。(2)参照《实验针灸学》中大鼠腧穴的定位方法,内关穴取穴于前肢内侧,离腕关节约3mm左右的尺桡骨之间,左右侧各1穴;心俞穴取穴于大鼠背部位于第五胸椎下两旁,平肋间,左右侧各1穴;足三里穴取穴于膝关节后外侧,在腓骨小头下约5mm处,左右各1穴。揣定腧穴后,进行常规局部消毒,以华佗牌一次性无菌针灸针(0.18*25mm)进行针刺。(3)内关穴直刺0.2-0.3cm;心俞穴向内斜刺0.2-0.3cm;足三里穴直刺0.2-0.3cm。待大鼠稳定后,同侧内关穴与足三里穴连接同一导线的正负极。(4)采用疏密波,频率2-20Hz,电流2-3m A,电流强度以大鼠前后肢出现与电针频率相一致的轻微颤动为宜。中药预处理组:每日8时以蹊径通脉汤19.35g/(kg·d)灌胃,同等绑缚固定,不针刺,每日1次,持续14日。西药预处理组:每日8时以阿司匹林肠溶片9mg/(kg·d)灌胃,同等绑缚固定,不针刺,每日1次,持续14日。模型组:每日8时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同等绑缚固定,其余不予任何干预因素,正常饲养14日。对照组:每日8时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同等绑缚固定,其余不予任何干预因素,正常饲养14日。干预期间各组大鼠均以普通饲料饲喂,自由摄取食水,并持续观察大鼠的一般状态。预处理14日结束后,对针药结合预处理组、中药预处理组、西药预处理组、模型组进行造模。40只造模组大鼠停用普通饲料,以高脂饲料饲15g/只饲养喂21日;10只对照组大鼠正常饲喂等量普通饲料。预处理干预如前不变,同期进行21日。第22日10时所有大鼠采用左下腹腹腔注射10%水合氯醛进行麻醉处理,并将其仰卧位固定于操作台上,40只造模组大鼠以采用一次性多点位注射ISO悬浮液85mg/kg复制动物模型,10只对照组大鼠采用四肢根部皮下一次性多点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均间隔24h注射第2次,使用Power Lab数据采集分析系统,描记Ⅱ导联心电图。根据造模前后大鼠心电图T波变化、ST段变化判定造模是否成功。并于造模成功24h后取材检测心肌组织病理、血清CTRP3、ADMA、hs-CRP水平。结果:1各组大鼠生命状态观察适应性喂饲阶段,各组大鼠的饮食及排泄情况均正常,精神状态良好,毛色光亮,动作敏捷,体重正常增长。预处理阶段,各组大鼠生活状态与之前没有明显改变。造模阶段,对照组大鼠无明显变化,高脂饮食喂饲各组大鼠体重增加明显高于对照组,毛色略显黄色,光泽度有所减退,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萎靡、反应迟钝。造模结束后,对照组大鼠无明显变化,其余各组大鼠出现不同程度的毛发干枯无光泽,精神萎靡,活动减少,唇舌、爪甲青紫,以模型组最严重,针药结合预处理组最轻微。2各组大鼠心电图Ⅱ导联ST段电压变化比较造模后,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针药结合预处理组、中药预处理组、西药预处理组大鼠心电图ST段电压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药结合预处理组、中药预处理组、西药预处理组大鼠心电图ST段电压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针药结合预处理组大鼠心电图ST段电压变化优于中药预处理组和西药预处理组(P<0.05);中药预处理组与西药预处理组ST段电压变化无明显差异。3各组大鼠左心室心肌组织病理改变(显微镜200X)通过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组织HE染色切片发现:对照组:心肌细胞结构规则,心肌纤维排列规整,润盘、横纹肌清晰,无断裂、缺损及空白区。模型组:心肌细胞结构明显紊乱,心肌纤维排列不规则且伴有肿胀,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润盘、横纹肌模糊,可见明显断裂、缺损及空白区。针药结合预处理组:与模型组比较,心肌细胞结构基本正常,心肌纤维排列基本有序,润盘、横纹肌基本正常,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少,偶见轻微的断裂、缺损及空白区。中药预处理组:与模型组相比较,心肌细胞结构有所改善,心肌纤维排列较为有序,润盘、横纹肌明较正常,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少,有的部位偶见轻微的断裂、缺损及空白区。西药预处理组:与模型组相比较,心肌细胞结构相对规整,心肌纤维排列有所修复,润盘、横纹肌有所恢复,炎性细胞略有减少,有的部位可见断裂、缺损及空白区。4各组大鼠血清CTRP3水平变化比较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针药结合预处理组、中药预处理组、西药预处理组CTRP3水平降低,有明显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药结合预处理组、中药预处理组、西药预处理组CTRP3水平升高,有明显差异(P<0.01);与中药预处理组比较,针药结合预处理组、西药预处理组CTRP3水平升高,有明显差异(P<0.05);针药结合预处理组和西药预处理组CTRP3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5各组大鼠血清ADMA水平变化比较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针药结合预处理组、中药预处理组、西药预处理组ADMA水平升高,有明显差异(P<0.01);与模型组相比,针药结合预处理组、中药预处理组、西药预处理组ADMA水平降低,有明显差异(P<0.01);与针药结合预处理组比较,中药预处理组、西药预处理组ADMA水平降低,有明显差异(P<0.05);中药预处理组与西药预处理组对比,ADMA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6各组大鼠的血清hs-CRP水平变化比较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中药预处理组、西药预处理组hs-CRP水平升高,有明显差异(P<0.01);与模型组相比,针药结合预处理组、中药预处理组、西药预处理组hs-CRP水平降低,有明显差异(P<0.01);与针药结合预处理组比较,中药预处理组、西药预处理组hs-CRP水平升高,有明显差异(P<0.01);与中药预处理组比较,西药预处理组hs-CRP含量降低,有明显差异(P<0.05);针药结合预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hs-CRP含量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针刺内关穴、心俞穴、足三里穴结合自拟蹊径通脉汤预处理,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模型具有潜在的预防作用,可显着减轻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模型心肌组织病理变化,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电图、血清CTRP3、ADMA、hs-CRP水平有良性调节作用。2、针药结合预处理较比于中药预处理和西药预处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模型预防方面具有显着优势。

《中成药治疗优势病种临床应用指南》标准化项目组[5](2021)在《中成药治疗冠心病临床应用指南(2020年)》文中研究说明1背景、目的及意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痉挛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发的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临床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指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病死率仍处于上升阶段,推算共计2.9亿心血管病患者,其中冠心病患者1 100万。心血管病死亡率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居于首位。

张箫箫[6](2021)在《冠心Ⅴ号调控TGFβ/Smad信号通路干预心梗后心室重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和目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严重的冠心病临床类型,死亡率极高。AMI引起的病理改变导致心室重构(VR)的发生,VR的发生会进一步增加心力衰竭和恶性心律失常,甚至心源性死亡的风险。冠心V号合剂是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中医院临床常用院内制剂,我们前期已有研究表明,冠心V号合剂能显着提高AMI大鼠的血流动力学,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从而改善心功能,延缓AMI后VR的发生。然而,冠心V号合剂对AMI后VR的调控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研究旨在探究冠心V号对AMI后VR的作用及其机制,为中药复方制剂干预AMI后VR的作用和机制诠释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研究方法(1)60只雄性、8周龄、体重110±20g叙利亚仓鼠经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术造成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然后根据存活情况将48只叙利亚仓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只穿线不打结)、模型组(AMI组)、冠心V号组(GX组)和曲尼司特组(Tra组),每组12只。GX组予冠心V号合剂(6g/Kg/d)、Tra组予曲尼司特(105mg/Kg/d)灌胃给药,AMI组及Sham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每日给药一次。每周称重并记录,并分别于给药后4周及8周时,每组随机抽取6只仓鼠,行经胸常规心脏超声检查后,腹主动脉取血法留取血液4ml后处死,摘取心脏组织,称重,保存备用。(2)采用Elisa法检测心脏及血清renin、Chymase、Ang Ⅰ及AngⅡ浓度,Western blot法测定心脏Chymase及AT1R蛋白表达水平,IHC染色法观察心脏Chymase及AT1R的表达水平,探讨冠心V号合剂对AMI后叙利亚仓鼠RAAS激活的作用。(3)采用HE染色观察心脏大致形态、Masson染色观察纤维化程度、IHC染色观察Ⅰ、Ⅲ型胶原的表达,TB染色观察肥大细胞的聚集程度,Western blot法测定心脏TGF-β1、Smad2/3、pSmad2/3和Smad7的蛋白相对水平。探讨冠心V号合剂对AMI后叙利亚仓鼠心肌纤维化程度的作用及可能机制。(4)采用TTC染色法观察心脏梗死面积,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程度,Western blot法测定心脏Caspase3和Bcl-2表达水平。探讨冠心Ⅴ号合剂对AMI后叙利亚仓鼠心肌凋亡的调控及可能机制。结果(1)冠心Ⅴ号合剂能够降低心梗后模型叙利亚仓鼠心脏彩超检测的左室内径和容积,提高心功能。(2)冠心Ⅴ号合剂能够降低心梗后模型叙利亚仓鼠心脏体重指数及梗死面积。(3)冠心Ⅴ号合剂能够降低心梗后模型叙利亚仓鼠心肌纤维化的程度。(4)冠心Ⅴ号合剂能够抑制心梗后模型叙利亚仓鼠心脏RAAS的激活。(5)冠心Ⅴ号合剂能够减少心梗后模型叙利亚仓鼠心脏肥大细胞的聚集。(6)冠心Ⅴ号合剂能够抑制心梗后模型叙利亚仓鼠心脏TGFβ/Smad信号通路的表达。(7)冠心Ⅴ号合剂能够抑制心梗后模型叙利亚仓鼠心肌凋亡及Caspase3/Bcl-2的表达。结论冠心Ⅴ号合剂通过降低MCs聚集程度、降低Chymase水平、抑制RAAS活性,从而抑制心肌纤维化,干预AMI模型仓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部分作用机制与抑制TGFβ/Smad信号通路的表达有关;此外,冠心Ⅴ号合剂还可以减轻模型仓鼠AMI后心肌细胞的凋亡程度,延缓心室重构,这可能是通过下调Caspase3/Bcl-2的表达来实现的。

汪杰[7](2020)在《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筛选瓜蒌薤白半夏汤中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活性成分,预测其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建立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探讨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在TCMSP数据库中筛选出药物的活性成分和靶点。利Uniprot数据库筛除药物的非人类靶点并校正为官方名称。通过TTD数据、Gene Cards数据库、Dis Ge NET数据库获取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冠心病的潜在靶点。利用Cytoscape构建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冠心病的化合物-靶点-疾病网络。使用Cytoscape软件的Cyto NCA插件对网络进行拓扑学分析,筛选出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冠心病的核心活性成分。在String数据库获取交集靶点蛋白的高置信度交互作用关系,在Cytoscape软件中构建交集靶点蛋白的相互作用网络。使用Cyto NCA插件对网络进行拓扑学分析,筛选出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冠心病的核心靶点。从PDB数据库获取靶点蛋白的结构,利用Autodo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模拟验证,并将结果可视化。利用David数据库对潜在作用靶点进行GO功能、KEGG通路Up_Tissue组织分布的富集分析,并在Cytoscape软件中构建化合物-靶点-通路网络。结果1 瓜蒌薤白半夏汤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利用TCMSP平台共筛选到满足OB>30%、DL>0.18同时有预测靶点的活性成分33种。瓜蒌含有10种活性成分,薤白含有11种活性成分,半夏含有13种活性成分,其中β-谷甾醇(MOL000358)在薤白和半夏中均有分布。在TCMSP平台上共收集到活性成分的预测靶点137个,瓜蒌的活性成分有30个作用靶点,薤白的活性成分有119个作用靶点,半夏的活性成分有83个作用靶点。2 冠心病相关靶点和交集靶点:基于TTD数据库、Gene Cards数据库和Dis Ge NET数据库筛选冠心病的相关靶点共1221个。药物与疾病的交集靶点共有68个。3 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冠心病的化合物-靶点-疾病网络:基于Cytoscape软件构建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冠心病的化合物-靶点-疾病网络。网络共含有105个节点和390条边,包括了1个疾病节点,3个药物节点,33个活性成分节点,68个靶点节点。Cyto NCA插件的拓扑学分析结果显示,度值Degree中位数为6,介度中心数BC中位数为24.706522,紧密中心数CC中位数为0.37313432,共有6个活性成分满足核心活性成分的筛选条件,分别为槲皮素(MOL000098)、β-谷甾醇(MOL000358)、胞嘧啶核苷(MOL002670)、豆甾醇(MOL000449)、柚皮素(MOL004328)、黄芩苷(MOL002714)。4 靶点蛋白PPI网络:基于String数据库反馈的交集靶点蛋白的高置信度交互作用信息,在Cytoscape软件中构建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冠心病的靶点蛋白PPI网络。去除与其他靶点蛋白没有相互作用的靶点后,网络共有67个节点、244条边。节点的直径越大、颜色越深代表节点Degree值越高、与之相互作用的靶点蛋白越多,边越粗、颜色越深代表两靶点蛋白间的相互作用越强。Cyto NCA插件的拓扑学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度值Degree中位数为5,介度中心数BC中位数为17.139444,紧密中心数CC中位数为0.15456675,共有16个靶点满足核心靶点的筛选条件,IL6、MAPK1、VEGFA、TP53、IL1B、PTGS2、CCL2、EGF、EGFR、HMOX1、NOS3、MAPK14、ESR1、MMP2、CAT、AR。5 分子对接模拟验证:从PDB数据库获取靶点蛋白的信息。利用Autodock_vina软件计算的靶点蛋白与活性成分间的最低结合能,所有的最低结合能结果均小于-5k J?mol-1,说明受体蛋白与活性成分具有结合活性,能够形成较为稳定的构象。核心活性成分与受体蛋白的最低结合能大部分大于阿司匹林分子与受体蛋白的最低结合能,验证了靶点蛋白受体及配体选择的合理性。分子对接模拟验证显示,活性成分分子与周围分子通过氢键等分子间作用力形成较为稳定的构象。6 富集分析结果:通过David数据库获取部分富集分析结果。GO生物学富集分析共富集到307个GO条目,包括219个生物过程(Biological Processes,BP)条目、36个细胞组分(Cellular Component,CC)条目和52个分子功能(Molecular Function,MF)条目,涉及一氧化氮生物合成过程的正调控(positive regulation of nitric oxide biosynthetic process)、对缺氧的反应(response to hypoxia)、MAPK活性的激活(activation of MAPK activity)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共富集到30条通路,涉及低氧诱导因子-1信号通路(HIF-1 signaling pathway)、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TNF signaling pathway)、雌激素信号通路(Estrogen signaling pathway)、PI3K-Akt信号通路(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等通路。组织分布富集分析共富集到10个条目,主要涉及纤维母细胞、肝、血小板、心、外周血、白细胞、血等部位。7 化合物-靶点-通路网络:在Cytoscape软件中构建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冠心病的化合物-靶点-通路网络。化合物-靶点-通路网络共有122个节点和437条边,涉及3种药物、33种活性成分、56个潜在靶点、30条KEGG通路,体现了瓜蒌薤白半夏汤对冠心病的治疗作用有着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结论:(1)通过数据库检索发现瓜蒌薤白半夏汤具有多种化合物成分,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冠心病是多种活性成分共同发挥作用,其中槲皮素、柚皮素、黄芩素、黄芩苷等可能为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冠心病的核心成分(2)通过活性成分的靶点预测筛选发现瓜蒌薤白半夏汤的活性成分可作用于多个靶点,瓜蒌薤白半夏汤主要通过IL6(白细胞介素-6)、MAPK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TP53(细胞肿瘤抗原p53)、VEGF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IL-1β(白细胞介素-1β)、PTGS2(前列腺素G/H合酶2)、CCL2(C-C基序趋化因子2)、EGF(表皮生长因子)、HMOX1(血红素加氧酶1)、NOS3(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等靶点作为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冠心病的核心靶点(3)通过GO分析和KEGG分析发现瓜蒌薤白半夏汤主要通过调节一氧化氮生物合成过程(positive regulation of nitric oxide biosynthetic process)、抗缺氧(response to hypoxia)、血红素结合(heme binding)、血管生成(angiogenesis)、血管舒张阳性调节(positive regulation of vasodilation)等生物过程和分子功能发挥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涉及的信号通路包括了低氧诱导因子-1信号通路(HIF-1 signaling pathway)、雌激素信号通路(Estrogen signaling pathway)、PI3K-Akt信号通路(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钙信号通路(Calcium signaling pathway)、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VEGF signaling pathway)等通路。

张暄尧[8](2020)在《冠心病毒证与炎症因子、血脂水平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在冠心病“因毒致病”理论指导下,分析冠心病患者炎症因子、血脂水平与毒证之间的相关性,探索冠心病毒证相关的理化指标,为其临床辨证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病例来源于2017年9月1日-2019年9月30日因胸痛待查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科住院的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术检查后,依据纳排标准纳入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的467例患者为观察组,其余87例冠脉造影结果提示非冠心病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参考《冠心病稳定期因毒致病辨证诊断及量化标准》,分为冠心病毒证组与冠心病非毒证组。通过HIS系统和冠心病临床科研一体化平台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既往病史、过敏史,实验室指标如血小板计数(PLT)、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淋巴细胞计数(LY)、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以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计算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CHOL/HDL-C、TG/HDL-C、APO-B/APO-A1 等指标。运用SPSS21.0软件包对收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在炎症因子、血脂水平上的差异,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寻冠心病毒证可能的辨证指标。结果(1)冠心病组NEUT显着高于对照组,NLR、CHOL、HDL-C、LDL-C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冠心病毒证组NEUT、Hs-CRP、LP(a)显着高于对照组,CHOL、HDL-C、APO-A1显着低于对照组;冠心病毒证组HDL-C、APO-A1显着低于冠心病非毒证组,NEUT、Hs-CRP、LP(a)、CHOL/HDL-C、TG/HDL-C、APO-B/APO-A1显着高于冠心病非毒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冠心病毒证Logistic模型能正确分类71.1%的研究对象,敏感度为60.9%,特异度为81.7%,阳性预测值77.5%,阴性预测值66.9%。在模型纳入的变量中,NEUT、Hs-CRP、LP(a)3项变量与冠心病毒证有显着相关性。结论(1)冠心病毒证患者的HDL-C、APO-A1水平显着低于非毒证组与对照组;(2)冠心病毒证与 CHOL/HDL-C、TG/HDL-C、APO-B/APO-A1 3 项指标呈正相关;(3)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冠心病毒证患者NEUT、Hs-CRP、LP(a)水平高于冠心病非毒证患者,可以考虑将其作为辨别冠心病毒证的客观指标。

林浩[9](2020)在《通阳宣痹汤治疗痰瘀互结型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评估广西名中医卢健棋教授创立的通阳宣痹汤对痰瘀互结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的临床疗效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旨在推广名中医的SAP诊治经验,并为今后进一步临床及基础领域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期间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治疗的108例明确诊断为SAP(分级为“Ⅰ级”、“Ⅱ级”),中医辨证分型为痰瘀互结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投骰子的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54例,其中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通阳宣痹汤,疗程均为4周。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flow mediated dilation,FMD)、血浆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及内皮素-1(endothelin-1,ET-1)等血管内皮功能重要指标和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改善心绞痛总有效率、西雅图评分(SAQ)。应用SPSS 23.0版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中,等级资料运用秩和检验,无序资料则应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经方差齐性检验、正态性检验后,组内自身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组间治疗前后疗效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如不符合正态分布或方差齐性,采用非参数检验。结果:1.两组治疗前性别、年龄、病程、心绞痛分级、基础疾病、血管内皮功能重要指标(FMD、NO、ET-1)、中医证候情况、中医证候积分、心绞痛积分、西雅图中五组内容的评分比较均无显着差异(P>0.05),均具有可比性;2.治疗后心绞痛总有效率:两组受试者治疗后心绞痛程度均有改善(P<0.05),但相比下,治疗组总有效率90.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08%,有统计学差异(P<0.05);3.治疗前后FMD:两组受试者经治疗后FMD水平均较前有所升高(P<0.05),但治疗组的升高水平更为明显(P<0.05);4.治疗前后NO、ET-1水平:两组受试者经治疗后的血清NO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但治疗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ET-1水平均较前降低(P<0.05),但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5.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两组受试者经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所降低(P<0.05),但治疗组降低程度更为显着(P<0.05);6.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两组受试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均较前改善(P<0.05),但治疗组总有效率84.91%高于对照组的6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治疗前后SAQ各个小组评分:两组受试者经治疗后SAQ内容中各个小组评分均有改善(P<0.05),但治疗组西雅图内容除躯体活动受限程度(P>0.05)外,其余各项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完成本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的105例受试者生命征平稳,两组受试者在研究过程中各项安全性指标未见明显异常,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1.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通阳宣痹汤可有效改善痰瘀互结型SAP患者的心绞痛情况及血管内皮功能,并显着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其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组,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及有效性得到验证,值得临床推荐。2.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后发现,通过运用中医药干预血管内皮功能的方式治疗SAP一直是近30年来临床研究的热点所在,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中成药及治法中,多涉及芳香温通,益气活血类别的中药组分及相关治则,一定程度上验证此研究开展的科学性。3.通过运用网络药理学探究通阳宣痹汤治疗SAP的作用机理,预测出通阳宣痹汤中含有许多对血管内皮功能具有确切改善作用有效化学成分,如豆甾醇、β-谷固醇、异鼠李素、卡维丁、8-异戊烯基山奈酚等,进一步通过拓扑分析发现通阳宣痹汤含有许多与SAP疾病紧密相关潜在核心靶点,如VEGFA、PPARG、CAT、TP53、SOD1等,为未来大中心、多样本的进一步临床研究及基础研究提供了一定理论参考。

张柔[10](2020)在《针刺疗法结合自拟蹊径通脉汤对心肌梗死大鼠瞬时外向钾离子通道Kv4.3、KChIP2蛋白表达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本实验通过高脂喂养结合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注射诱导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模型,研究针刺疗法结合自拟蹊径通脉汤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细胞瞬时外向钾离子通道相关蛋白Kv4.3及其辅助蛋白KCh IP2蛋白表达量的调控作用,在离子通道层面探究针刺结合蹊径通脉汤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机制并验证其优势。材料与方法:健康SPF级雄性SD大鼠65只,体重(200±20g),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抽取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维持饲料喂养3周,其余55只大鼠高脂饮食喂养3周(高脂组)。65只大鼠均使用10%的水合氯醛,采用大鼠左下腹腹腔注射方式进行麻醉。仰卧位固定于操作台上,使用Powerlab八通道生理记录仪,描记小鼠正常状态下的Ⅱ导联心电图。空白对照组大鼠采用四肢根部皮下一次性多点注射生理盐水(85mg/kg),其余55只高脂组使用相同的方式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85mg/kg)制备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所有大鼠均间隔24h注射第二次后,再次进行心电图描记。根据造模前后心电图T波电压,ST段以及QRS波的变化情况,判定造模是否成功。将造膜成功的40只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针药结合组、针刺组、西药组,每组10只。造模成功24H后,开始为期15天的人工干预治疗。空白组与模型组每日分别于8时、18时灌胃服生理盐水,针药结合组每日于8时、18时灌胃服蹊径通脉汤,同时每日10时使用“华佗牌”针灸针(0.18mm×25mm)对大鼠进行针刺治疗,采用刺入大鼠各穴位皮下约2mm的标准进行针刺;大鼠稳定后,接通电针仪,使用疏密波,频率2-20Hz,电流强度以针刺穴位出现轻微颤动为宜,留针15min。针刺组大鼠仅单纯进行针刺治疗,操作方法同上,日一次,连续15天;西药组大鼠每日于8时、18时灌胃服阿司匹林、单硝酸异山梨酯按体重等比例换算后制成的水溶液。治疗过程中记录大鼠一般生活状态,治疗后标记大鼠心电图,使用ELISA技术检测大鼠血清中hs-CRP表达量,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大鼠心肌细胞中Kv4.3、KCh IP2的蛋白表达量。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心电图T波电压明显降低,ST段显着抬高,QRS波增宽,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针药结合组、针刺组、西药组T波电压均有回升,ST段回落,QRS波缩短(P<0.05),且针药结合组大鼠心电图指标变化最为明显,西药组与针刺组对比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2.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中hs-CRP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针药结合组、针刺组、西药组大鼠血清中hs-CRP表达量明显减少(P<0.05),其中针药结合组表达量减少最多,西药组与针刺组对比血清中hs-CRP表达量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3.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心肌细胞Kv4.3、KCh IP2的蛋白表达量均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针药结合组、针刺组、西药组大鼠心肌细胞Kv4.3、KCh IP2的蛋白表达量均显着升高(P<0.05),其中针药结合组升高最为明显,西药组与针刺组对比升高幅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针刺疗法结合蹊径通脉汤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主要通过调节钾离子通道相关蛋白的表达量实现治疗作用。2.针刺疗法结合蹊径通脉汤对心肌梗死大鼠的治疗效果对比其他治疗组具有明显的优势。

二、麝香保心丸对家兔急性心肌梗死的影响(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麝香保心丸对家兔急性心肌梗死的影响(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探索构建及临床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个体化疗效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个体化疗效评价方法的热点与前沿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部分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提出
    1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科学问题
    2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工作基础
    3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内涵和主体
        3.1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内涵
        3.2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主体
    4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研究框架
        4.1 问题研究模型的梳理和选择
        4.2 参考PICO模型的研究框架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示范构建
    1 疾病范例选择依据
    2 要素一:个体化结局指标的优化
        2.1 资料与方法
        2.2 研究结果
    3 要素二:个体化干预方法的优化
        3.1 资料与方法
        3.2 研究结果
    4 要素三:个体化比较方法的优化
        4.1 资料与方法
        4.2 研究结果
    5 要素四:个体化数据分析方法的优化
        5.1 资料与方法
        5.2 研究结果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系统的探索研发
    1 系统模块设计准备
        1.1 个体化结局指标优化清单
        1.2 个体化干预方法优化清单
        1.3 个体化比较方法的选用
        1.4 个体化数据分析方法的选用
        1.5 循证目标成就评量法的制定
    2 系统设计方法
        2.1 整体设计
        2.2 安卓核心组件与生命周期
        2.3 系统搭建工具
        2.4 运行环境
    3 研究结果
        3.1 系统操作界面展示
        3.2 系统模拟数据测试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临床应用
    1 回顾性研究部分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方法
        1.3 研究结果
    2 前瞻性研究部分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方法
        2.3 研究结果
    小结
    参考文献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针药结合预处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Kir6.1、Kir6.2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中医防治心肌梗死促进血管新生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3)中成药治疗冠心病临床应用指南(2020年)(论文提纲范文)

1 背景、目的及意义
2 指南制定方法
    2.1 临床问题构建
    2.2 中成药遴选
    2.3 检索策略
    2.4 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和资料提取
        2.4.1 纳入标准
        2.4.2 排除标准
        2.4.3 资料提取
    2.5 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2.6 证据综合分析
    2.7 证据质量评价与推荐标准
    2.8 推荐意见形成
3 推荐意见及证据描述
    3.1 稳定性心绞痛
        3.1.1 临床问题
        3.1.2 推荐意见
        3.1.3 证据描述
        3.1.3.1 通心络胶囊(1C)
        3.1.3.2 脑心通胶囊(1C)
        3.1.3.3 丹蒌片(2B)
        3.1.3.4 麝香保心丸(1B)
        3.1.3.5 复方丹参滴丸(1B)
        3.1.3.6 丹红注射液(2D)
        3.1.3.7 红花注射液(2C)
        3.1.3.8 芪参益气滴丸(1C)
    3.2 不稳定性心绞痛
        3.2.1 临床问题
        3.2.2 推荐意见
        3.2.3 证据描述
        3.2.3.1 通心络胶囊(1C)
        3.2.3.2 脑心通胶囊(2D)
        3.2.3.3 丹蒌片(2C)
        3.2.3.4 麝香保心丸(1B)
        3.2.3.5 复方丹参滴丸(1C)
        3.2.3.6 血府逐瘀胶囊(2D)
        3.2.3.7 丹红注射液(1C)
        3.2.3.8 红花注射液(2D)
        3.2.3.9 参麦注射液(2C)
    3.3 急性心肌梗死
        3.3.1 临床问题
        3.3.2 推荐意见
        3.3.3 证据描述
        3.3.3.1 麝香保心丸(1B)
        3.3.3.2 参麦注射液(2C)
    3.4 围介入手术期
        3.4.1 临床问题
        3.4.2 推荐意见
        3.4.3 证据描述
        3.4.3.1 通心络胶囊(1C)
        3.4.3.2 脑心通胶囊(2D)
        3.4.3.3 丹蒌片(2B)
        3.4.3.4 麝香保心丸(1C)
        3.4.3.5 复方丹参滴丸(1C)
        3.4.3.6 丹红注射液(2C)
        3.4.3.7 参麦注射液(2C)
    3.5 冠心病心律失常
        3.5.1 冠心病合并室性期前收缩
        3.5.1.1 临床问题
        3.5.1.2 推荐意见
        3.5.1.3 证据描述
        3.5.1.3.1 稳心颗粒(1B)
        3.5.1.3.2 参松养心胶囊(1C)
        3.5.2 冠心病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
        3.5.2.1 临床问题
        3.5.2.2 推荐意见
        3.5.2.3 证据描述
        3.5.3 冠心病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
        3.5.3.1 临床问题
        3.5.3.2 推荐意见
        3.5.3.3 证据描述
        3.5.3.3.1 参松养心胶囊(1C)
        3.5.3.3.2 稳心颗粒(1C)
    3.6 冠心病心力衰竭
        3.6.1 临床问题
        3.6.2 推荐意见
        3.6.3 证据描述
    3.7 心绞痛急性发作
        3.7.1 临床问题
        3.7.2 推荐意见
        3.7.3 证据描述
        3.7.3.1 速效救心丸(1C)
        3.7.3.2 复方丹参滴丸(1C)
        3.7.3.3 麝香保心丸(1C)
        3.7.3.4 宽胸气雾剂(1C)
4 中成药治疗冠心病药物推荐及证候分型判断流程(见图1、图2)
5 本指南的局限性及不足之处
    5.1 药物的遴选
    5.2 干预措施
    5.3 结局指标
    5.4 证据的筛选
    5.5 诊断标准
    5.6 辨证分型
    5.7 共识结果
6 更新计划
    6.1 更新时间
    6.2 更新方法

(4)针药结合预处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模型相关因子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中医药疗法防治急性心肌梗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5)中成药治疗冠心病临床应用指南(2020年)(论文提纲范文)

1 背景、目的及意义
2 指南制定方法
    2.1 临床问题构建
    2.2 中成药遴选
    2.3 检索策略
    2.4 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和资料提取
        2.4.1 纳入标准
        2.4.2 排除标准
        2.4.3 资料提取
    2.5 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2.6 证据综合分析
    2.7 证据质量评价与推荐标准(表1~3)
    2.8 推荐意见形成
3 推荐意见及证据描述
    3.1 稳定性心绞痛
        3.1.1 临床问题
        3.1.2 推荐意见
        3.1.3 证据描述
        3.1.3. 1 通心络胶囊(1C)
        3.1.3. 2 脑心通胶囊(1C)
        3.1.3. 3 丹蒌片(2B)
        3.1.3. 4 麝香保心丸(1B)
        3.1.3. 5 复方丹参滴丸(1B)
        3.1.3. 6 丹红注射液(2D)
        3.1.3. 7 红花注射液(2C)
        3.1.3. 8 芪参益气滴丸(1C)
    3.2 不稳定性心绞痛
        3.2.1 临床问题
        3.2.2 推荐意见
        3.2.3 证据描述
        3.2.3. 1 通心络胶囊(1C)
        3.2.3. 2 脑心通胶囊(2D)
        3.2.3. 3 丹蒌片(2C)
        3.2.3. 4 麝香保心丸(1B)
        3.2.3. 5 复方丹参滴丸(1C)
        3.2.3. 6 血府逐瘀胶囊(2D)
        3.2.3. 7 丹红注射液(1C)
        3.2.3. 8 红花注射液(2D)
        3.2.3. 9 参麦注射液(2C)
    3.3 急性心肌梗死
        3.3.1 临床问题
        3.3.2 推荐意见
        3.3.3 证据描述
        3.3.3. 1 麝香保心丸(1B)
        3.3.3. 2 参麦注射液(2C)
    3.4 围介入手术期
        3.4.1 临床问题
        3.4.2 推荐意见
        3.4.3 证据描述
        3.4.3. 1 通心络胶囊(1C)
        3.4.3. 2 脑心通胶囊(2D)
        3.4.3. 3 丹蒌片(2B)
        3.4.3. 4 麝香保心丸(1C)
        3.4.3. 5 复方丹参滴丸(1C)
        3.4.3. 6 丹红注射液(2C)
        3.4.3. 7 参麦注射液(2C)
    3.5 冠心病心律失常
        3.5.1 冠心病合并室性早搏
        3.5.1. 1 临床问题
        3.5.1. 2 推荐意见
        3.5.1. 3 证据描述
        3.5.1. 3. 1 稳心颗粒(1B)
        3.5.1. 3. 2 参松养心胶囊(1C)
        3.5.2 冠心病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
        3.5.2. 1 临床问题
        3.5.2. 2 推荐意见
        3.5.2. 3 证据描述
        3.5.3 冠心病合并阵发房颤
        3.5.3. 1 临床问题
        3.5.3. 2 推荐意见
        3.5.3. 3 证据描述
        3.5.3. 3. 1 参松养心胶囊(1C)
        3.5.3. 3. 2 稳心颗粒(1C)
    3.6 冠心病心力衰竭
        3.6.1 临床问题
        3.6.2 推荐意见
        3.6.3 证据描述
    3.7 心绞痛急性发作
        3.7.1 临床问题
        3.7.2 推荐意见
        3.7.3 证据描述
        3.7.3. 1 速效救心丸(1C)
        3.7.3. 2 复方丹参滴丸(1C)
        3.7.3. 3 麝香保心丸(1C)
        3.7.3. 4 宽胸气雾剂(1C)
4
5 本指南的局限性及不足之处
    5.1 药物的遴选
    5.2 干预措施
    5.3 结局指标
    5.4 证据的筛选
    5.5 诊断标准
    5.6 辨证分型
    5.7 共识结果
6 更新计划
    6.1 更新时间
    6.2 更新方法

(6)冠心Ⅴ号调控TGFβ/Smad信号通路干预心梗后心室重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一、中医药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研究进展
        1.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中医病因病机探讨
        2. 中医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研究进展
        3. 冠心Ⅴ号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研究进展
    二、现代医学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研究进展
        1. 发病机制及进展规律
        2. 治疗研究进展
        3. Chymase和肥大细胞
        4. 与重构有关的信号通路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冠心Ⅴ号对心梗后叙利亚仓鼠心室重构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一、实验材料
        1. 主要药物、试剂及实验器材
        2. 主要仪器设备
    二、实验方法及过程
        1. 冠心Ⅴ号制备及有效成分检测
        1.1. 中药复方冠心Ⅴ号及冠心Ⅴ号含药血清的制备
        1.2.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UPLC)检测冠心 V 号入血有效成分
        2. 动物实验
        2.1. 实验动物饲养
        2.2. 造模及给药
        2.3. 标本留取
        3. 实验步骤
        3.1. 心脏超声检查
        3.2. 心脏重量指数及心脏梗死面积(TTC染色法)测定
        3.3. RAAS活性的检测
        3.4. 心肌纤维化程度检测及机制探究
        3.5. 心肌凋亡程度检测及机制探究
        4. 数据统计及分析方法
        5. 结果分析
        5.1. 冠心Ⅴ号对心梗后叙利亚仓鼠心脏彩超的影响
        5.2. 冠心Ⅴ号对心梗后叙利亚仓鼠心脏体重指数及梗死面积的影响
        5.3. 冠心Ⅴ号对心梗后叙利亚仓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
        5.4. 冠心Ⅴ号对心梗后叙利亚仓鼠心脏RAAS的影响
        5.5. 冠心Ⅴ号对心梗后叙利亚仓鼠心脏肥大细胞数量的影响
        5.6. 冠心Ⅴ号对心梗后叙利亚仓鼠心脏TGFβ/Smad通路的影响
        5.7. 冠心Ⅴ号对心梗后叙利亚仓鼠心肌凋亡及Caspase3、Bcl-2的影响
结论
讨论
创新点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篇: Meta分析
    英文缩略语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一、参加的科研项目
    二、发表的论文
    三、获得的奖励
致谢
个人简历

(7)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理论研究
    1.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中医研究进展
        1.1.1 疾病的命名和历史沿革
        1.1.2 病因病机
        1.1.3 治疗
        1.1.4 小结
    1.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1.2.1 病因
        1.2.2 病理生理
        1.2.3 发病机制
        1.2.4 诊断标准
        1.2.5 治疗
        1.2.6 小结
    1.3 瓜蒌薤白半夏汤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1.3.1 单味药研究
        1.3.2 瓜蒌薤白半夏汤的复方研究
        1.3.3 小结
第二章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2.1 研究一瓜蒌薤白半夏汤的活性成分筛选及靶点预测
        2.1.1 材料与方法
        2.1.2 结果
        2.1.3 小结
    2.2 研究二冠心病靶点的筛选和化合物-靶点-疾病网络的构建与分析
        2.2.1 材料与方法
        2.2.2 结果
        2.2.2.1 冠心病靶点
        2.2.2.2 Venn 图及潜在作用靶点
        2.2.2.3 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冠心病的化合物-靶点-疾病网络
        2.2.3 小结
    2.3 研究三潜在作用靶点PPI网络的构建与分析
        2.3.1 材料与方法
        2.3.2 结果
        2.3.3 小结
    2.4 研究四潜在作用靶点的分子对接模拟验证
        2.4.1 材料与方法
        2.4.2 结果
        2.4.3 小结
    2.5 研究五潜在作用靶点的生物功能富集分析
        2.5.1 数据库和软件
        2.5.2 方法
        2.5.3 结果
        2.5.4 小结
    2.6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PI3K/AKT 信号通路在冠心病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8)冠心病毒证与炎症因子、血脂水平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表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中医药治疗冠心病文献的可视化分析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数据
        2.1 数据来源
        2.2 检索策略
        2.3 数据规范
    3 结果
        3.1 文献时间分布情况
        3.2 文献期刊分布情况
        3.3 研究机构
        3.4 关键词
    4 讨论
        4.1 研究机构分析
        4.2 关键词分析
    5 结论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冠心病毒证与炎症因子、血脂水平相关性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临床研究方案
        2.2 统计学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比较
        3.2 冠心病毒证组与冠心病非毒证组比较
        3.3 冠心病毒证患者相关因素分析
    4 讨论
        4.1 一般资料与冠心病及冠心病毒证相关性
        4.2 炎症指标与冠心病及冠心病毒证相关性
        4.3 血脂水平与冠心病及冠心病毒证相关性
        4.4 研究特色
        4.5 研究不足与展望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通阳宣痹汤治疗痰瘀互结型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文献研究一:SAP与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分析及基于文献计量学的中医药干预血管内皮功能治疗SAP的现状研究
        1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与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2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中医药干预血管内皮功能治疗SAP的现状研究
        2.1 资料与方法
        2.2 结果
        3 基于文献计量学研究讨论内容
    文献研究二:《伤寒杂病论》对胸痹的认识与基于网络药理学的通阳宣痹汤治疗SAP的分子机制分析
        1 《伤寒杂病论》中关于CHD的记载
        2 《伤寒杂病论》中关于CHD病因病机的阐释
        3 治疗原则
        3.1 治病求本
        3.2 标本兼治
        3.3 从肾论治
        4.卢健棋教授通阳宣痹汤创方理念
        5.基于网络药理学的通阳宣痹汤治疗SAP的分子机制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
        5.3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的讨论内容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通阳宣痹汤治疗痰瘀互结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选择
        1.4 研究方法
        1.5 观察指标
        1.6 疗效评定指标
        1.7 伦理学要求和知情同意
        1.8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疗效分析
    3 讨论
        3.1 组方背景
        3.2 组方分析
        3.3 单味药物的药理学相关研究
        3.4 本研究结果分析
        3.5 进一步扩充文献研究内容的缘由
        3.6 展望
第三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综述 中医药对冠心病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影响的研究概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10)针刺疗法结合自拟蹊径通脉汤对心肌梗死大鼠瞬时外向钾离子通道Kv4.3、KChIP2蛋白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型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急性心肌梗死治疗进展研究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四、麝香保心丸对家兔急性心肌梗死的影响(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探索构建及临床实证研究[D]. 石兆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2]针药结合预处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Kir6.1、Kir6.2表达的影响[D]. 刘铭扬.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中成药治疗冠心病临床应用指南(2020年)[J]. 毛静远,吴永健,史大卓.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1(09)
  • [4]针药结合预处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模型相关因子影响的研究[D]. 孟江北.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5]中成药治疗冠心病临床应用指南(2020年)[J]. 《中成药治疗优势病种临床应用指南》标准化项目组.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04)
  • [6]冠心Ⅴ号调控TGFβ/Smad信号通路干预心梗后心室重构作用及机制研究[D]. 张箫箫.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制研究[D]. 汪杰.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8]冠心病毒证与炎症因子、血脂水平相关性研究[D]. 张暄尧.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9]通阳宣痹汤治疗痰瘀互结型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D]. 林浩.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10]针刺疗法结合自拟蹊径通脉汤对心肌梗死大鼠瞬时外向钾离子通道Kv4.3、KChIP2蛋白表达的影响[D]. 张柔.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麝香保心丸对家兔急性心肌梗死的影响(英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