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根过氧化物酶的新型包埋及其性能研究

辣根过氧化物酶的新型包埋及其性能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阐述了一种酶蛋白质分子的新型包埋方法:在酶的包埋过程中,首先,采用了化学修饰的方法,在酶表面引入不饱和键;其次,修饰酶与含双键单体进行自由基聚合,对酶实施共价包埋,使得酶与载体形成了多点连接。文中重点讨论了包埋酶的制备过程、包埋酶在水溶液中的催化性能以及化学因素对其催化活性的影响。包埋酶制备过程:本文以N-丙烯酰氧基琥珀酰亚胺(NAS)为修饰剂,通过其与酶上的氨基反应,对辣根过氧化物酶(HRP)进行化学修饰;然后在修饰酶中加入聚乙二醇400(200)二(甲基)丙烯酸酯和丙烯酰胺作为聚合原料,通过加入自由基引发剂引发聚合反应,获得了4种新型包埋的辣根过氧化物酶。实验结果表明,当HRP与NAS摩尔比约为1:20000,修饰时间为1h时,辣根过氧化物酶分子侧链修饰结果最佳;自由基聚合采用最佳原料配比为:辣根过氧化物酶液10ml,丙烯酰胺50mg,单体5g,其中单体分别为聚乙二醇400二丙烯酸酯(单体A)、聚乙二醇400二甲基丙烯酸酯(单体B)、聚乙二醇200二丙烯酸酯(单体C)、聚乙二醇200二甲基丙烯酸酯(单体D)。本文对包埋酶在水溶液中的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四种包埋辣根过氧化物酶A-HRP、B-HRP、C-HRP和D-HRP的相对活性分别为107.8%、47.1%、104.3%和23.3%;在高温80℃时,四种包埋酶活性都有所保留,其中A-HRP保留的活性最高为42.1%,而此温度下游离酶几乎完全失活;当包埋酶C-HRP重复使用5次后,仍保留62.1%的初始活性;在4℃下储存30天后,包埋酶A-HRP活性几乎没有下降,而游离酶液活性下降了62%,储存75天后,A-HRP活性仍为原来的55.7%,而游离酶液在储存50天后出现菌落,蛋白质变质。实验中还考察了化学因素对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性能的影响。在强酸(pH=3.0)条件下,游离HRP相对活性低于8%,而包埋酶C-HRP相对活性为47.9%;在强碱(pH=11.0)条件下,游离HRP相对活性为13.8%,而C-HRP相对活性为39.7%;游离酶液最适pH范围在5.0~7.0,当pH>7时,其活性急剧下降,而当pH>7时,包埋酶C.HRP仍然保留较高的活性。在金属离子溶液中随着金属离子价态升高,HRP活性呈下降趋势。室温25℃下,用0.5%SDS浸泡30d后,四种包埋酶催化活性仍然有36%以上;用6mol/L脲浸泡30d后,A-HRP催化活性仍有62.7%。在有机溶剂体系的酶催化反应中,随着有机溶剂疏水参数logP的增加,HRP的催化活性增大,当采用异辛烷(logP=4.5)时,酶的催化活性达到最大。

论文目录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1 绪论
  • 2 文献综述
  • 2.1 辣根过氧化物酶
  • 2.1.1 辣根过氧化物酶简介
  • 2.1.2 辣根过氧化物酶的催化性能
  • 2.1.3 辣根过氧化物酶的研究现状
  • 2.2 酶蛋白分子侧链的化学修饰
  • 2.2.1 蛋白质分子的功能基团
  • 2.2.2 功能基团的化学修饰
  • 2.3 蛋白质的单分子包埋
  • 2.3.1 蛋白质的单分子包埋
  • 2.3.2 单分子包埋蛋白质的性能
  • 2.3.3 蛋白质单分子包埋的优缺点
  • 2.4 酶催化性能的影响因素
  • 2.4.1 化学因素对酶催化性能的影响
  • 2.4.2 物理因素对酶催化性能的影响
  • 2.5 本文研究
  • 3 N-丙烯酰氧基琥珀酰亚胺的合成
  • 3.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1.1 实验材料
  • 3.1.2 主要实验设备
  • 3.2 实验内容
  • 3.2.1 N-丙烯酰氧基琥珀酰亚胺的合成
  • 3.2.2 反应溶剂的选择
  • 3.2.3 丙烯酰氯滴加时间的影响
  • 3.2.4 反应时间的选定
  • 3.2.5 精制过程
  • 3.2.6 辣根过氧化物酶的荧光检测
  • 3.2.7 合成的NAS修饰辣根过氧化物酶的荧光检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反应条件对N-丙烯酰氧基琥珀酰亚胺合成的影响
  • 3.3.2 精制过程对N-丙烯酰氧基琥珀酰亚胺合成的影响
  • 3.3.3 N-丙烯酰氧基琥珀酰亚胺的红外光谱检测
  • 3.3.4 经NAS修饰的酶液的荧光光谱检测
  • 3.4 小结
  • 4 包埋辣根过氧化物酶的制备及其表征
  • 4.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设备
  • 4.2 实验内容
  • 4.2.1 辣根过氧化物酶液的配置
  • 4.2.2 过氧化氢含量测定——高锰酸钾法
  • 4.2.3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考马斯亮蓝染色法
  • 4.2.4 游离辣根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测定
  • 4.2.5 辣根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条件的选择
  • 4.2.6 辣根过氧化物酶的侧链修饰
  • 4.2.7 辣根过氧化物酶的包埋
  • 4.2.8 包埋辣根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
  • 4.2.9 包埋辣根过氧化物酶的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辣根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条件
  • 4.3.2 辣根过氧化物酶的侧链修饰
  • 4.3.3 辣根过氧化物酶的包埋
  • 4.3.4 包埋辣根过氧化物酶TEM表征
  • 4.3.5 包埋辣根过氧化物酶激光共聚焦分析
  • 4.3.6 包埋辣根过氧化物酶SEM表征
  • 4.4 小结
  • 5 包埋辣根过氧化物酶在水溶液中的催化性能
  • 5.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设备
  • 5.2 实验内容
  • 5.2.1 包埋辣根过氧化物酶的制备
  • 5.2.2 包埋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活性
  • 5.2.3 温度对包埋辣根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 5.2.4 包埋辣根过氧化物酶的重复使用性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包埋酶活性测定与比较
  • 5.3.2 温度对包埋酶活性的影响
  • 5.3.4 包埋酶的重复使用性
  • 5.3.4 包埋酶的储存稳定性
  • 5.4 小结
  • 6 化学因素导致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性能的变化
  • 6.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6.1.1 实验材料
  • 6.1.2 实验设备
  • 6.2 实验内容
  • 6.2.1 不同酸碱度对酶催化性能的影响
  • 6.2.2 金属离子对包埋酶催化性能的影响
  • 6.2.3 变性剂对包埋酶催化性能的影响
  • 6.2.4 含水量对非水介质中酶催化性能的影响
  • 6.2.5 有机溶剂对包埋酶催化性能的影响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辣根过氧化物酶的酸碱稳定性
  • 6.3.2 不同金属离子对酶催化性能的影响
  • 6.3.3 变性剂对包埋酶催化性能的影响
  • 6.3.4 含水量对非水介质中酶催化的影响
  • 6.3.5 有机溶剂对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性能的影响
  • 6.4 小结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芋头过氧化物酶基因克隆[J]. 广东农业科学 2016(09)
    • [2].辣根过氧化物酶酶学特性及应用进展[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4)
    • [3].卤过氧化物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安徽化工 2010(04)
    • [4].龙须菜中溴过氧化物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分析[J]. 生物工程学报 2008(04)
    • [5].小桐子过氧化物酶73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J]. 核农学报 2017(01)
    • [6].脂联素及髓样过氧化物酶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的相关性[J].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4(06)
    • [7].塔里木兔和家兔不同器官中过氧化物酶的分布比较[J]. 新疆农业科学 2015(08)
    • [8].过氧化物酶1,6和GFAP在人脑星形胶质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2(09)
    • [9].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降解间苯二酚的研究[J].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15(06)
    • [10].无脊椎动物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研究进展[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2(03)
    • [11].基于遗传算法的光合细菌过氧化物酶电泳分析方法的建立[J]. 微生物学通报 2010(03)
    • [12].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在间质性肺疾病中的作用[J].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11(04)
    • [13].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降解水中苯甲醛[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3)
    • [14].辣根过氧化物酶生物降解五氯酚[J].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08(02)
    • [15].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诱导孕鼠尿道下裂模型后仔鼠睾丸细胞过氧化物酶6的表达[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50)
    • [16].共固定化辣根过氧化物酶的最新研究进展[J]. 材料导报 2010(09)
    • [17].豆壳过氧化物酶活力测定条件的优化[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2)
    • [18].过氧化物酶在蔗汁澄清工艺中除酚脱色的研究[J]. 甘蔗糖业 2010(05)
    • [19].辣根过氧化物酶在亲水性离子液体中的活性与稳定性研究[J]. 分子催化 2009(01)
    • [20].固定化辣根过氧化物酶的电化学和电催化特性[J]. 化学世界 2008(09)
    • [21].虎奶菇多功能过氧化物酶的基因克隆和表达分析[J]. 现代食品科技 2020(06)
    • [22].人工过氧化物酶研究技术手段现状分析[J]. 山东化工 2017(19)
    • [23].响应苯酚类化合物辣椒过氧化物酶电极制备[J]. 功能材料 2013(07)
    • [24].共振光散射测定辣根过氧化物酶[J].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2)
    • [25].宁夏,新疆,内蒙古地区枸杞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的对比研究[J]. 宁夏农林科技 2009(02)
    • [26].影响愈创木酚法测定玉米过氧化物酶活力的因素[J]. 粮油加工 2008(03)
    • [27].植物维生素C过氧化物酶研究进展[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08(06)
    • [28].糖尿病心肌病患者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水平变化的研究[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9(21)
    • [29].加拿大批准1种过氧化物酶用于乳清产品[J].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16(04)
    • [30].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δ对糖脂代谢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10)

    标签:;  ;  ;  ;  ;  

    辣根过氧化物酶的新型包埋及其性能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