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熟零售业现状和新一轮发展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仪帆[1](2019)在《中小城市工业园区产业空间优化研究 ——以宁津县工业园区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产业升级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平稳增长和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力量。在当前新旧动能转换的背景下,传统产业不断向新产业转变,产业空间也面临着优化。工业园区作为中小城市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其产业空间的优化对产业升级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中小城市工业园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总结国内外工业园区研究进展与中小城市工业园区产业空间现状及问题,从企业生产需求和职工使用需求两个维度构建“行业—园区”两个层次的产业空间优化体系;并以宁津县工业园区为实证研究,总结工业园区产业空间的发展现状及问题,针对行业与园区两个层面进行空间布局优化,并提出产业空间优化策略。全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基础研究、体系构建和实证研究”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中小城市工业园区产业空间基础研究。对工业园区相关理论进行总结,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结合部分案例对中小城市工业园区产业空间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第二部分,构建中小城市工业园区产业空间优化体系。从企业生产需求和职工使用需求两个维度,总结体系的空间要素,并从行业和园区两个空间层次对优化目标、要素组织和空间布局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对宁津县工业园区产业空间的实证研究。对宁津县及产业发展概况进行介绍,从园区和行业两个层面对产业空间的现状和问题总结归纳。根据调查问卷统计,从企业生产需求和职工使用需求对家具制造业、健身器材产业和电梯制造业三个行业的产业空间进行分析和布局优化,同时结合需求对整个园区空间进行布局优化,并提出宁津县工业园区产业空间的优化策略。通过研究发现,一是,目前多数中小城市工业园区以生产性企业为主,空间分布零散且没有形成明显的功能分区。二是,从企业生产需求和职工使用需求两个维度,构建了行业四大空间要素和园区六大空间要素,并总结出行业具有“平行组织-单核心-多核心-网络式”组织结构以及“组团式-沿街式-综合式”空间布局,而园区则具有“复合式单元”以及“组团式-串联式-综合式”空间布局。三是,通过对宁津县工业园区的实例分析,分别从行业和园区两个层面提出空间优化方案,其中家具行业重点完善研发、展览销售、休闲和交流空间,形成沿街布局模式;健身器材行业重点完善配套居住和休闲空间形成组团式布局模式;电梯行业重点完善研发空间、休闲、交流的空间,形成组团式布局模式;园区层面以行业空间优化为基础,重点完善居住、生态以及生产和商业服务设施。最后针对整个宁津县工业园区,提出关于行业生产、职工需求和可持续发展相关的产业空间优化策略。论文的最大创新之处在针对中小城市工业园区的特点,提出了以生产为主导的空间优化目标的新视角,并从企业生产需求与职工使用需求两个维度构建起“行业—园区”两个层次的产业空间优化体系。但由于中小城市工业园区空间优化是个复杂系统工程,所构建的体系未能包括园区所有行业类型企业,同时产业优化方案和策略也有待实践进一步检验总结。
钱洁[2](2018)在《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演化与上海城市功能优化研究 ——历史进程、理论分析与政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和《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的先后出台,上海和长三角区域发展问题再次得到关注。虽然多个规划对未来长三角区域、上海城市区域内的产业分工做了系统阐述,但是对城市间的功能分工的描述较少,特别是不同都市圈的核心城市之间,如何协作与分工涉及不多。这往往导致面对新的发展机会和投资风口,各个城市一哄而上,城市间的竞争远大于分工和协作。城市间的功能分工其实是产业分工的基础,如果不清楚在整个区域城市体系中的位置,也难以明确自身的比较优势和优势产业。本文运用全球城市的理论范式,系统研究了长三角中心城市的历史演变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大致研判了未来长三角区域城市的功能演化趋势,并研究了上海自身城市功能的优化和空间布局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和发现:1.通过分析长三角区域产业、交通体系、贸易体系、市镇发展的历史变迁,梳理出了在不同技术和产业发展的背景下,随着交通体系、贸易体系的变迁,区域中心城市将发生变化和迁移,即从原来的农业经济,依托内河航运体系,粮食、棉纺业、丝绸等商品贸易以及海外贸易的发展,使得苏州杭州不断崛起成为双核中心。2.在工业化发展背景下,上海取代了苏州和杭州的中心城市地位。开埠之后,藉由工业化发展的先机,上海迅速取代了原来的苏杭核心,结束了长三角区域双核心发展的历史,成为长三角乃至长江流域独一无二的龙头和核心城市。这使上海始终成为新产业、新企业在中国选址的首选区域,城市功能由此不断集聚,上海成为了长三角乃至中国的制造业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交通和信息枢纽,直至今天将“卓越的全球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总体目标。3.在全球城市崛起的背景下,上海的城市地位不会弱化。全球城市注重城市的流量和连通性,而不仅仅是产业的能级。这就意味着,虽然苏州GDP超越了上海,深圳GDP超越了香港,但是在功能上并不能替代上海和香港。像上海和香港这样的城市,所集聚的生产性服务业、中介机构,为其构筑了广泛、深入而稳定的全球联系,全球城市从原来“中心—外围”模型下,中心城市注重“实物的中心和平台”转向全球城市网络模型下,全球城市注重全球联系和交互的枢纽。基于此,上海有多产业乃至城市功能的转移和疏解,并不会影响上海的城市地位,即便上海的GDP被赶超,上海不会因此而落后。4.上海全球城市崛起与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发展将进一步促进城市间的功能分化。全球城市的崛起需要非常苛刻的条件,尤其是与国际接轨的制度环境、国际一流的公共服务水平,甚至是内涵在城市文化基因中的包容、融合。而这些因素远远超过制造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不是所有城市都能够发展,或有条件发展的,这就为新一轮发展下,城市功能的分工和演化奠定了基础。可以说,在这一阶段,上海与长三角其他城市间的分工协作将会大于竞争。5.新的分工,将会促成上海与其他城市间新的服务关系。上海全球城市区域和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的过程,意味着上海与长三角其他城市的关系和定位需要重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中心城市向全球城市转变,上海与其他城市的关系也将从原来的引领向今后的服务转变。上海原来的城市定位和作用可以形象的形容成对内对外“两个扇面”,即长三角区域乃至全国的各个城市与上海形成一对一、射线状联系,而上海又与国外的各个城市形成射线状联系。这两个扇面,就是上海中心城市地位和作用的准确描述,所有城市都要通过上海融入全球市场,而全球其他企业和城市也要藉由上海,才能进入中国市场。但是随着全球城市区域和巨型城市区域的演化发展,射线状联系将逐步演变为网络状,很多城市都已经直接链接了国外市场和全球网络。在新的城市网络中,上海的功能和作用也必然会发生变化,从原来领导型、指挥型、控制型、配套型关系,转化为相互依赖、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服务型关系,甚至于在某种程度上,上海的全球城市功能,是为长三角其他城市的产业发展相配套。6.新的分工也将促进上海自身功能的优化和空间分布的再均衡。随着功能和产业集聚的是人口。上海城市人口从开埠时的20多万,到1900年超越100万,到1949年超越500万1。进而到现在,上海常住人口接近2400万,全市实有人口接近3000万,不断在逼近上海城市承载力的极限。因此,城市功能的优化和疏解逐渐成为上海发展的重大战略。而与此同时,随着运输和通信成本的降低,产业布局相对离散,城市群更加多中心的趋势也逐渐形成,上海部分城市功能和产业向外转移的动力也更大,而金融、贸易、清算等服务功能向上海集聚的动力也会变大。不仅如此,在上海城市内部,中心城区与郊区新城、新市镇之间也需要进一步明确分工,加强协调,让整个城市的功能更加合理的分布在城市内部空间上。
孙铱[3](2018)在《商洛农村商业银行新三板上市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新三板”挂牌交易,有利于推进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产权改革,增强公司治理有效性,加快构建合格的市场主体;有利于从外部推动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完善信息披露机制,提高经营管理的透明度,进而强化外部市场约束,加强市场监督;有利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实施定项募股和发行优先股,及时补充资本;有利于为进一步登陆“沪市”“深市”等主板交易所市场提供跳板和渠道;有利于提高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知名度,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社会影响和地位。本文通过对农村商业银行新三板上市基础理论进行整理分析,明确了商洛农商银行选择上市作为融资渠道,选择“新三板”作为上市路径。进一步对商洛农村商业银行新三板上市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分别对商洛农村商业银行新三板上市环境、内部动因、外部动因进行论证;对商洛农村商业银行新三板上市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从条件达标、指标分析、商业模式、经营成果、效率等方面进行论证。对商洛农村商业银行拟在新三板上市进行分析,根据实际整理上市可能遇到的问题,结合发现的问题提出商洛农村商业银行新三板上市的对策及建议。研究表明,农村商业银新三板上市能够实现宽融资渠道,提高股份流动性,完善企业资本结构,发现股权内在价值,提升社会形象等目标,是促进农商银行发展的重要渠道,但也存在改制达标的压力较大、股权结构及股东人数不合理、独立性易受影响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对策,需在完备自身的管理提升经营指标,适当调整股权结构及股东人数,增强法人治理的独立性等方面做好上市准备工作。建议商洛农村商业银行通过上市新三板推动农商银行的公司治理前沿化,价值探索跨越化,融资渠道多元化,股权激励与股份流转市场化,品牌提升和信用增值最大化,并最终实现跨越式发展。本文对辖内G农商银行新三板上市进行了案例推演,提出了较为可行的方案以及前、中、后期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对辖内其他农村商业银行上市具有指导性。
陈桂香[4](2017)在《大数据对我国高校教育管理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今世界,大数据正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不仅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变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而且成为未来的"新石油"、"新金矿"、"新资源"和创新的"新引擎"。自2012年以来,美国、英国、法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陆续将大数据上升为国家战略。经过多年的酝酿,我国2015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政府必须和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结盟,全民动员和广泛参与,才能应对"大数据"时代的挑战,高校必将是这次大数据浪潮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尽管我国教育大数据领域也存在"乔布斯之间"的困惑,但在研究高校大数据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教育管理大数据研究和应用的前景广阔。管理也是生产力。从某种程度上讲,管理比其它要素更重要。大数据教育管理,是高校教育管理发展的新阶段。一切过去皆为序曲,通过大数据预测规律,通过大数据发现价值,大数据使高校采用更加智慧的方式来激发和生产新的智慧。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大数据与商业领域中的大数据运用有着根本的区别:高校大数据以相关关系为切入,最终寻找特殊的相关关系——因果关系,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技术,优化办学要素的结构、提高管理水平,是高校提高办学效益、促进高等教育管理由增量发展向质量发展转变的重要工具和基础。目前,学术界在大数据与高校教育管理结合的系统研究成果不多,深度和广度不够,也缺乏具体的实证研究。本论文从科技哲学、管理学、教育学及社会学的视角,综合分析高校大数据教育管理的价值和潜在的风险,在调研我国高校大数据教育管理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寻促进我国高校大数据教育管理创新的对策。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对大数据进行系统深入研究以尽可能达到科学认识。分析大数据产生的科技背景、经济背景和文化背景,尤其深入分析了大数据与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发展及运用的关系,厘清大数据、信息化与智慧化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深度剖析了大数据的本质特征。从大数据所引发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改革、政治改革、思维变革、商业变革、教育变革和管理变革等方面,揭示大数据对人类思维、科技、经济、文化、学科发展及社会发展的巨大价值,同时对大数据潜在的思维风险、安全风险、技术风险及伦理道德风险等进行系统研究。二是系统研究大数据对我国高校教育管理发展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在分析高校教育管理现代化本质特点的基础上,指出我国传统高校教育管理存在人文不足、形式单一、缺乏个性及反馈不足等弊端,这与现代化高校教育管理要求相悖。高校大数据教育管理具有个性化、及时性、科学性、差异性、互动性、整合性及权变性等特点,从而具备传统高校教育管理无法比拟的优势。大数据将对我国高校的数据采集、管理决策、治理模式、教育教学、科研服务、评估评价等方面变革带来机遇。同时,高校大数据教育管理面临着隐私与自由平衡问题、数据霸权问题、数据垃圾问题、数据标准问题以及数据安全等诸多挑战,并产生诸多消极影响。三是研究我国高校大数据教育管理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高校大数据教育管理是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运用专家访谈法及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进行调研发现: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如高校CIO制度已经初步建立,财政投入逐步加大,教育管理成效初显等。但是,我国高校大数据教育管理也存在着缺乏顶层设计、缺乏资金保障、数据人才缺乏、法律法规等支持体系不完善及共享机制缺失等问题。四是思考并提出促进我国高校大数据教育管理发展的对策。按照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围绕智慧化、人性化教育管理的目标,针对我国高校大数据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在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高校大数据教育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高校大数据教育管理的对策。高校要树立大数据教育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扬长避短、疏堵结合的原则,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加强制度规约,构建协同机制、分享机制和评价机制,打造数据师资等运维体系建设,从而实现"规避风险、发挥优势"的大数据发展目标。
高永波[5](2017)在《基于定居成本效益分析的远郊型小城镇人口集聚能力研究 ——以武汉市汪集街道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快速城镇化的普遍形势下,由于对机会成本过高和个体发展边际收益偏低的现实判断,导致大城市远郊型小城镇极易陷入人口外流、凝聚力降低、发展机会愈加减少和依赖上级财政转移支付的恶性循环,呈现“灯下黑”现象。2012年以来,我国政府提出一亿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的战略目标,武汉远郊型小城镇应该在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了分析定居成本与收益在大城市远郊型小城镇人口集聚中发挥的作用,探索定居成本在何种范围内有利于农业转移人口在小城镇定居和发展,本文建立了农业转移人口迁徙的成本收益模型。研究发现定居成本在武汉远郊区农业转移人口迁徙过程中发挥着门槛作用,定居综合净收益对农业转移人口未来定居地的选择起决定性作用。武汉远郊型小城镇受到高成本和低收益的限制,普遍缺乏人口集聚力。本文还对远郊型小城镇人口集聚的影响因素、集聚成本和集聚效应进行研究,通过计算小城镇人口集聚潜力指数,探索有利于武汉远郊型小城镇人口集聚的城镇规模等级体系。通过实地调研,以武汉市新洲区汪集街道为例,深入分析武汉远郊型小城镇人口集聚能力的缺陷和提升的可能性。最后,从降低成本和提高收益两个角度提出武汉远郊型小城镇近期和远期的发展策略,为武汉远郊区探索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发展路径,并根据小城镇人口集聚的影响因素、以及定居难度和人口规模之间的关系,构建跨行政边界的武汉远郊型小城镇人口规模等级体系。
赵富森[6](2016)在《新常态下中国会展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来,经济发展的传统动力减弱,新兴动力不足,经济增长上升压力加大。会展业作为服务贸易中重要的新产业,在促进贸易增长、技术交流、产业进步和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助推作用。中国会展业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推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如何发挥会展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拉动效应,加快中国由“会展大国”向“会展强国”的转变,探寻具有中国特色的会展业发展之路是会展工作者和学界关注的话题之一。本研究以新常态下中国会展业发展路径研究为主线,通过梳理会展业相关理论知识,对比分析了与国外发达国家的成熟会展业之间的差距,理顺了中国会展业的发展历程,综合利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阐述了中国会展业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创新性地基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力求对中国会展业的发展趋势有更加清晰地把握。同时,定量化研究中国会展业与城市产业结构之间的关联程度,以及客观预测中国会展业未来趋势也是本研究的创新点之一。本研究认为,中国会展业在发展过程中虽然取得了显着成绩,会展规模不断扩大,展览面积也不断提升,场馆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但是相比国外发达国家而言,依然存在着许多现实性问题。主要体现在八个方面:地区差异明显,时空分布不均衡;缺失全国性行业组织,自律性有待提高;专业人才队伍匮乏,展会服务水平较低;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缺失,规范性不足;政府和市场地位不突出,市场化程度低;参与国际化程度低,对外竞争力不强;粗放型扩张导致会展质量较低,会展文化亟待提升;盲目投资加剧资源浪费,会展创新性不够。本研究指出,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国会展业要走出发展困局,可以通过以下路径实现:统筹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区别对待地区差异性;建立全国统一的会展管理机构,推动从会展大国向会展强国转变;加快培养高素质会展人才队伍,打造优质会展服务团队;建立健全会展法律法规体系,推进会展法治化进程;理顺政府与市场间的协调关系,让市场充分发挥作用;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升会展国际话语权;推进集约型绿色发展之路,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顺应“互联网+会展”行业趋势,提高会展创新能力。诚然,中国会展业的发展面临着众多挑战与压力,但更多的是未来发展的机遇。面对“十三五”时期的开局之年,中国会展业理应强化创新,引领发展,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力争成为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增长新动力,带动地区社会经济和谐发展。
任圣臣[7](2016)在《苏州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建设研究》文中认为经济发展明显加强的区域化特性凸显了物流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对于拥有较好物流发展优势的城市或地区而言,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是促进其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早在2002年苏州就提出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建设的目标,借助政策支持及经济发展的良好机遇,苏州在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建设上取得的较大成绩。然而,在目前宏观经济步入低速增长,“一带一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三大国家战略效益在苏州叠加,长江经济带建设和上海自贸区发展等一系列因素的交织,促使区域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苏州物流业发展同时面临机遇和挑战。在这样的全新背景下,苏州如何建设成为长三角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是值得思考和研究的课题。本文首先梳理了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的相关概念及国内外研究进展,在相关研究理论比较欠缺的情况下,尝试选取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城市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并总结其建设经验,进而创新性提出了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建设的框架体系,即优越的区位条件、充足的需求条件、坚实的物流基础、健康的发展环境。然后,依据该框架对苏州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的条件进行多视角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苏州在长三角地区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的竞争力进行定量分析。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苏州具备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的良好现实基础,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最后,依据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建设的框架体系,针对苏州在建设进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应对策略,即发挥优越的区位优势、充分释放物流需求、夯实物流发展基础、优化建设发展环境。
田芳[8](2015)在《中国房地产税问题研究》文中认为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2014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进一步明确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要求至2016年,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和主要工作要基本完成,到2020年相关改革要基本到位,要基本建立现代财政税收制度。房地产税作为中央确定的完善税收制度锁定的主要内容,是中央本轮税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同时,无论是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还是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收入的划分,都需在相关税种改革完成后进行,尤其房地产税作为地方税的主要税种,其立法成败直接关系后续改革。近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推进,我国房地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带动了相关产业高速发展。与此同时,也引发了住房市场供需结构不合理;刚性需求得不到满足;空置房产较多;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税收作为市场调节的工具之一,其是否与市场的发展同步,直接影响到市场的成长和健康。而我国现行的房地产税收制度设计是以计划经济体制为基础的,很难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需要,其主要表现为:房地产的交易环节税负偏重,保有环节税负较轻,尤其对个人住宅保有环节暂免征收各税,这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不相符,税收对个人住宅保有环节未能发挥任何作用,税收的调节职能发挥不足等,房地产税改革已迫在眉睫。本文在多方面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采取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房地产税的理论基础、历史沿革等进行深入阐述,指出我国房地产税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改革的基本思路。本文针对文中提出的设立房地合一的新税种进行了重点研究,并对新税种的相关税制要素进行了设计,还以某市的数据为例,对新税种的税基评估值以及适用税率进行了测算分析。此外,针对居民住房征税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重点对居民的税收负担能力、基本居住需求免税扣除及不同改革方案下居民房地产税收入规模等进行了重点论述,提出可行性方案。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对推进我国房地产税改革,完善房地产税收制度、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等都具有一定意义。全文共分为七章,分别对房地产税的课税理论、历史沿革、改革必要性、改革思路、改革后的税种设立及税制要素设计、改革的配套措施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详尽阐述。第一章导论部分。主要对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结构安排、研究方法及创新和不足之处进行了描述,并对国内外研究综述以及房地产税发展现状进行了梳理,从理论和现实两个方面对房地产税的相关情况做出总览。本文在中央提出“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的大背景下,确立以“房地产税”为研究对象,将研究范围确定在房地合一的房产保有环节的税收,使文章的研究更具针对性。第二章主要对房地产税的理论依据进行论述。通过借鉴“受益论”、“公共财政论”及房地产职能相关的资源配置论理论等,对我国房地产税的理论基础进行研究讨论。并结合我国的特点,在以上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这些理论对我国房地产税的合理应用,并就房地产税同土地使用权、土地出让金及物业费等的关系进行了论述,对征税的相关争议问题进行了讨论。第三章主要介绍了中国房地产税的历史沿革。本文从我国房产税的沿革切入,回顾了我国房产税的发展历程,并将我国房产税与土地税的发展变化进行归纳分析,分为两税单独征收时期、两税并行征收时期、两税合并征收时期,并对各个时期进行了概述,指出两税合并征收并非新生事物,为下文的改革重点奠定基础。第四章对房地产税改革的必要性进行分析。通过对房地产税相关政策规定进行描述,指出当前房地产行业税收存在的问题:政策依据滞后于经济发展需要;税收规模偏低;税制结构阻碍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税制设计不利于税收功能发挥;居民住房房产税的试点效应不明显等,进而引出房地产税改革的必要性: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需要;是解决土地财政问题的需要;是缩小贫富差距的需要;是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需要等。第五章提出房地产税改革的基本思路。具体包括改革目标、改革重点、改革难点及对策、改革路径、改革效应分析等几部分。改革目标主要是筹集地方财政收入、调节居民财富分配、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改革重点是设立房地合一的税种、对居民住房征税、科学设定计税依据、相关税费并行改革等。改革的难点是居民的税收负担问题、居民的基本居住保障问题、税收立法权限与因地制宜存在矛盾等。本章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尤其对居民税收负担能力及居民基本居住需求免税扣除进行了重点剖析。此外,还提出了相关税费并行改革的方案构想,并对改革路径进行了探索,对改革的效应进行了分析。第六章对新税种的相关税制要素进行了设计。对经营性房产和居民住房的纳税人、征税对象、计税依据、税收优惠、税率等主要税制要素进行了论述分析,提出具体政策建议。并以D市的相关数据为例,对税基评估值、适用税率等进行了测算分析,提出经营性房地产税采用分行业差别比例税率、居民住房房地产税采用中央制定幅度比例税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行选择的建议。此外,结合房地产税征收面、居民住房房地产税税率及当前税制改革方向,提出取消土地增值税的配套改革方案为最佳方案。第七章提出房地产税收改革配套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具体包括建立税源信息共享制度、建立税基评估制度、完善税收征管制度等,并提出具体建议:一是通过房地产管理部门建立房地产清册、公安等部门建立家庭信息清册、税务部门建立税源信息交互平台等,实现税源信息的多部门共管机制。二是由地方政府组建评估机构,并采取批量评估的方法进行税基评估。三是构建新的税收征管机制,设定新的税收征管流程,并更多地运用社会信用体系,满足对房地产税,尤其是居民住房房地产税的征管需要。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对居民纳税人的税收负担能力进行了研究。居民住房房地产税的主要来源包括房产自身的增值、房产运用带来的收入以及纳税人获取的其他收入等。结合纳税人拥有房产及使用房产情况,对纳税人的税收负担能力进行了分析,并通过运用相关数据,尝试对我国居民住房房地产税的适用税率和应纳税额的合理区间进行推算,提出相关建议。二是对居民基本居住需求扣除进行了深入研究。结合我国的现实发展阶段,提出房地产税改革初期,有必要设立一定的基本居住需求扣除,待房地产税制成熟后,逐步取消扣除,实现全面征税的政策建议。文中对基本居住需求的扣除方法进行了详细的比对分析,并以D市的相关数据为例,通过数据测算,得出采取人均居住面积标准进行扣除最为可行的结论,同时还针对60岁以上老人家庭、失独家庭及留守儿童等特殊家庭设定了首套房免税的政策。此外,通过对我国征税的现实基础进行分析,指出基本居住需求免税扣除存在的家庭房产信息不实以及异地扣除无法校验等问题,提出多种方式确定家庭房产信息、建立全国联网的免税扣除信息库以及以居民的身份证号码作为免税扣除的唯一代码等解决措施。三是提出房地产税应同相关税费改革同时进行的构想,通过理论分析和数据推算,对配套改革方案进行了比较和选择,最终确定以取消土地增值税作为房地产税的配套改革方案。同时,对改革后的“房地产税”的税制要素进行了科学设计,尤其,通过D市的模拟评估数据的运用,对房地产税的收入规模、计税依据、适用税率等进行了测算分析,提出D市房地产税适用税率区间范围,并据此对全国适用税率的合理区间进行推算。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无法对全国房地产税的收入规模进行准确估计,对征税成本也未能可靠计量。在进行数据测算时,仅以D市的部分数据作为参考,对全国情况进行粗略推算,其准确性和指导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检验。此外,研究范围仅限于土地及地上房产在保有环节的相关税收,对土地的保有环节及房地产开发、交易环节的税收没有展开研究。总而言之,本文结合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目标要求,借鉴房地产税制成熟国家的实际经验,综合考虑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的可承受度,统筹各方利益诉求,对我国房地产税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提出符合我国现阶段发展特点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为改革的具体实施提供参考。
王玉祺[9](2014)在《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的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文中指出随着全球化,知识经济以及西方再工业化时代的到来,我国经济及其总量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社会经济各方面都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在这样的时代宏观背景及挑战下,产业结构的优劣成为了城市至关重要的经济命脉,因而调控产业结构无疑是引导城市经济、实现产业升级的最主要,也是最核心的手段。与此同时,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其物质空间载体,即城市空间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具体体现在非物质性动因与物质性空间现象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因此,在产业结构与城市空间结构有机结合的前提下,认知与解析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完善土地资源在各产业部门间的配置,以及相应的城市空间优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论文从从经济和空间理论、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演变规律方面,以产业结构调整对城市空间结构的主要影响为切入点,分析总结了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的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策略,并运用于重庆实例分析。本文研究内容共分6个部分,第1部分绪论。总结了国内外有关产业结构和空间关系的研究现状,对有关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结合研究方面进行评述,提出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方法以及研究框架。第2部分基础理论研究。阐述了城市经济和空间的相关理论,分析总结了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演化的一般规律。第3部分是产业结构调整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及优化策略。首先分析了产业结构调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总结出产业结构通过产业比例关系,主导产业变化,产业分工等影响城市空间结构,提取出5方面的城市空间结构要素,然后针对空间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土地利用结构、城市密度、城市布局、城市形态、联系通道五方面都要素,提出三个优化策略。第4部分是总结产业结构调整影响下的重庆主城区城市空间结构演变,通过产业结构变动分析空间结构的变化特征以及对重庆多中心组团的空间结构的影响。第5部分是对现在重庆产业结构调整下的主城区空间结构优化,分析产业结构调整趋势和现状空间结构的问题,提出重庆空间结构优化的策略。第6部分是全文的总结,并提出研究的不足和进一步展望。
孙可[10](2014)在《长沙商业用地空间结构演变特征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化和市场化的双重作用下,城市用地正受到经济和社会转型的多重影响,从根本上把握和调控了土地市场发展方向,改变了土地资源的空间配置方式,为城市用地规模扩张提供了基础。商业用地作为城市土地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商业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其中零售商业用地作为商业用地的核心要素,伴随城市的主导功能由生产向消费型的转变及城市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机会,表征了商业用地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效用。研究商业用地在城市土地利用过程中的演变过程和内在机制,可以客观地反映城市商业用地和零售商业空间结构的变化规律,为更好地认识和解决其中的问题提供科学的思路和依据。本文以长沙为例,以2000年、2010年长沙市城区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基础,应用GIS技术及空间分析技术,通过对长沙市17个综合管理单元的商业用地扩张强度和速度、空间聚集程度、规模变化程度、演化方向等指标的具体量化分析,表征长沙商业用地的演变过程。具体表现为:城市商业用地整体呈现出迅速扩张的态势,并以中央商务片区为中心圈层扩展,以交通廊道为引导沿芙蓉路、潇湘路、韶山路、营盘路等城市主干道轴向扩展,主要向东、南方向演化;中央商务片商业用地已趋于饱和,其周边片区各商业聚集区等级差异小,商业网络体系尚未形成;外围片区商业用地呈跳跃式发展,且布局松散。通过对商业用地演变过程的空间分异认识,研究分别从演化阶段性、层级性、内聚性与扩散性四个方面对城市商业用地的演变特征进行系统归纳。继而根据尺度理论对研究区进行尺度分级,从宏观区域尺度、中观城市尺度和微观感知尺度探讨商业用地演变机制,得出体制政策策动、经济发展驱动与社会推动、区位交通引导三方面是影响长沙商业用地演变的主要机制。本文基于对商业用地演变特征和驱动机制的分析,指出当前长沙商业用地的主要问题为:长沙商业用地具有原有中心地位强大,但外拓动力不足;外围片区呈蔓延态势;中心区破碎的土地划分面临整合难题;商业业态发展不均导致商业网络体系尚未形成等。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通过改善商业用地增长模式、加强政府主动调控、完善商业体系和优化交通网络来加强长沙空间资源有效配置的对策和建议。
二、常熟零售业现状和新一轮发展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常熟零售业现状和新一轮发展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中小城市工业园区产业空间优化研究 ——以宁津县工业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概念界定 |
1.2.1 中小城市 |
1.2.2 工业园区 |
1.2.3 产业空间 |
1.2.4 产业空间优化 |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中小城市工业园区产业空间基础研究 |
2.1 理论基础 |
2.1.1 发展理论研究 |
2.1.2 空间布局理论 |
2.2 研究进展 |
2.2.1 工业园区优化相关研究 |
2.2.2 产业空间优化相关研究 |
2.2.3 研究评述 |
2.3 中小城市工业园区产业空间现状及问题 |
2.3.1 园区层面特征 |
2.3.2 产业层面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小城市工业园区产业空间优化体系构建 |
3.1 体系构建的研究思路 |
3.1.1 以生产空间为主导 |
3.1.2 以企业职工需求为出发点 |
3.2 体系构建的空间要素 |
3.2.1 企业生产 |
3.2.2 职工需求 |
3.2.3 研究内涵 |
3.3 行业空间优化 |
3.3.1 行业空间优化目标 |
3.3.2 行业要素组织 |
3.3.3 行业空间布局 |
3.4 园区空间优化 |
3.4.1 园区空间优化目标 |
3.4.2 园区要素组织 |
3.4.3 园区空间布局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宁津县工业园区产业空间现状研究 |
4.1 宁津县发展概况 |
4.2 研究范围 |
4.3 园区产业空间现状及问题 |
4.3.1 发展阶段判定 |
4.3.2 用地现状分析 |
4.3.3 产业空间分析 |
4.4 行业产业空间现状及问题 |
4.4.1 家具制造业 |
4.4.2 健身器材产业 |
4.4.3 电梯制造业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宁津县工业园区产业空间优化与策略 |
5.1 产业空间发展的影响因素 |
5.1.1 产业升级与产业集群 |
5.1.2 人的需求 |
5.1.3 政府相关规划与政策 |
5.2 行业产业空间优化分析 |
5.2.1 调研对象及内容 |
5.2.2 行业空间布局优化 |
5.3 园区产业空间优化分析 |
5.3.1 企业生产对园区空间需求分析 |
5.3.2 职工使用对园区空间需求分析 |
5.3.3 园区产业空间布局优化 |
5.4 产业空间优化策略 |
5.4.1 以行业空间优化为主导 |
5.4.2 提升产业空间的创新环境 |
5.4.3 协调各地块功能与规模 |
5.4.4 促进园区内空间和谐共存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语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插图清单 |
表格清单 |
附件一 |
附件二 |
附件三 |
后记 |
(2)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演化与上海城市功能优化研究 ——历史进程、理论分析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基本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本文的主要创新及存在的不足 |
一、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二、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第一节 以企业选址和产业布局为核心的城市研究 |
一、农业社会背景下的城市研究 |
二、工业化发展下的城市研究 |
三、商业发展背景下的城市问题研究 |
四、贸易发展背景下的城市问题研究 |
五、小结 |
第二节 以都市圈为核心的城市研究 |
一、都市圈的空间范围 |
二、都市圈的特征 |
三、都市圈的早期理论 |
四、都市圈理论的提出和成熟 |
五、都市圈理论的其他视角 |
六、全球城市体系中大都市圈走向巨型城市区域 |
七、小结 |
第三节 以世界城市研究为核心的城市研究 |
一、早期的世界城市理论 |
二、逐步形成的世界城市理论 |
三、不断发展的世界城市理论 |
四、小结 |
第三章 农业经济背景下长三角中心城市的演化历程——苏州和杭州发展的历史轨迹 |
第一节 粮食为主要贸易品,推动形成一批商业性大城市 |
一、中心城市发展:长三角城市群初步发育,城市间差距相对较小,还没有形成区域性中心城市 |
二、主导产业:以粮食生产为主,决定了城市发展规模有限 |
三、交通和贸易体系:贸易发展促进商业城市崛起 |
四、城市网络体系:市镇开始发育,为未来长三角城市分工埋下伏笔 |
五、小结 |
第二节 丝绸和棉布为主要贸易品,推动苏州、杭州崛起 |
一、中心城市发展:苏州、杭州崛起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 |
二、主导产业:棉纺织业和丝绸业成为区域性主导产业 |
三、交通和贸易体系:水运体系和海外贸易的重要影响 |
四、城市网络体系:市镇成为城市核心功能的载体 |
五、小结 |
第三节 农业经济背景下长三角中心城市功能演化规律 |
一、产业结构变迁是推动区域中心城市崛起的重要力量 |
二、交通和地理因素在推动长三角城市功能变迁与分化中起了重要作用 |
三、长三角区域范围随着城市群的增加而扩大 |
四、“中心-外围”模型的解释 |
第四章 工业化发展推动上海崛起成为长三角新中心——上海替代苏州和杭州的发展之路 |
第一节 1840 年之后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功能演化 |
一、区域中心城市的更替 |
二、主导产业:推动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制造业集群 |
三、交通和贸易体系:铁路和公路兴起,形成了以上海为核心的交通运输网络 |
四、城市网络体系:随交通体系的演变,城市网络也发生了变迁 |
五、小结 |
第二节 1949 年以后长三角城市的功能演化分析 |
一、计划经济下长三角城市功能的演化分析 |
二、改革开放后长三角城市功能的演化分析 |
第三节 、工业化背景下长三角中心城市功能演化规律 |
一、长三角的联动与上海中心城市的崛起主要基于经济产业联系的基础 |
二、在工业化大趋势下,上海作为中心城市的功能不断叠加和强化 |
三、信息化推动上海新一轮功能演化 |
第五章 长三角一体化下新一轮城市功能演化的实证 ——上海全球城市崛起与长三角其他城市的功能演化 |
第一节 全球城市区域过程的基本特征分析 |
一、全球城市区域的基本概念 |
二、全球城市区域特征一:网络联系 |
三、全球城市区域特征二:动态变化 |
四、全球城市区域特征三:功能多中心 |
五、全球城市区域特征四:以行业专业化为前提的交互联通 |
第二节 全球城市区域过程与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过程 |
一、巨型城市区域的基本特征 |
二、上海全球城市空间向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演化的基本条件 |
三、上海全球城市发展与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过程的关系 |
第三节 上海全球城市区域和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发展的实证分析 |
一、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现状 |
二、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内城市功能分化的实证分析 |
三、影响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功能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四节 未来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全球城市的演化与发展分析 |
一、南京与杭州崛起成为全球城市的情景分析 |
二、长三角区域的二级城市在全球城市过程中的功能演化 |
三、基本结论与启示 |
第六章 长三角一体化与全球城市崛起——上海城市功能集中、疏解与优化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上海城市功能集中、产业集聚与常住人口增长 |
一、上海常住人口增长态势分析 |
二、上海常住人口增长与产业集聚分析 |
三、上海常住人口增长放缓与区域均衡发展分析 |
第二节 上海城市功能优化与人口规模控制的实证分析 |
一、文献回顾 |
二、理论与模型概述 |
三、实证研究 |
四、上海人口增长、就业结构与全球城市功能优化分析 |
第三节 全球城市崛起下上海城市功能的优化与疏解 |
一、上海城市的核心功能与非核心功能内涵 |
二、国内外城市功能疏解的主要经验和上海城市功能疏解的历程 |
三、上海疏解城市非核心功能的基本路径 |
第四节 上海城市功能集中与疏解的理论分析与结论 |
一、上海城市功能疏解有内在动力,并非单纯行政行为 |
二、郊区新城和新市镇是城市核心功能的重要承载区 |
三、长三角区域是上海城市功能疏解的重要区域 |
第七章 上海城市功能的市域空间配置——上海郊区新城和新市镇功能的演化研究 |
第一节 上海郊区新城和新市镇发展历程和现状 |
一、改革开放后上海郊区发展的主要阶段 |
二、上海郊区新城和新市镇发展的基本现状 |
三、上海郊区新城和新市镇发展的主要问题 |
第二节 上海全球城市崛起过程郊区新城和新市镇的发展趋势 |
一、新城和新市镇要加快实现功能集聚 |
二、新城和新市镇与主城区之间要形成网络化的功能交互 |
三、中心城区的核心功能仍待进一步强化 |
四、新城和新市镇要立足于逐渐融入长三角功能联动 |
第三节 优化上海郊区新城功能的主要路径 |
一、加快上海中心城区的更新改造,形成中心城区与郊区新城的合理分工 |
二、加快郊区新城的功能培育 |
第四节 加快上海新市镇培育的路径分析 |
一、上海新市镇发展面临的任务和约束条件 |
二、全球城市崛起背景下,上海新市镇发展的基本战略 |
三、上海加强新市镇发展的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商洛农村商业银行新三板上市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3.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整理农村商业银行新三板上市基础理论 |
1.4.2 深入分析商洛农村商业银行上市的路径选择 |
1.4.3 深入分析商洛农村商业银行新三板上市必要性 |
1.4.4 深入分析商洛农村商业银行新三板上市可行性 |
1.4.5 商洛农村商业银行新三板上市案例分析 |
1.4.6 商洛农村商业银行新三板上市对策及建议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个案研究法 |
1.6 本文的现实意义和不足之处 |
1.6.1 本文的现实意义 |
1.6.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农村商业银行新三板上市基础理论 |
2.1 基础理论 |
2.1.1 优序融资理论 |
2.1.2 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 |
2.2 融资方式 |
2.2.1 债务融资 |
2.2.2 股权融资 |
2.2.3 资产证券化 |
第三章 商洛农村商业银行上市的路径选择 |
3.1 商洛农村商业银行融资问题 |
3.1.1 商洛农村商业银行的融资方式选择 |
3.1.2 商洛农村商业银行上市条件及其比较 |
3.2 新三板市场的概况 |
3.2.1 新三板市场的地位 |
3.2.2 新三板市场历史沿革 |
3.2.3 新三板市场挂牌企业概况 |
3.2.4 新三板市场发展情况 |
3.3 新三板市场的功能 |
3.3.1 有利于企业融资 |
3.3.2 增强股份的流动性 |
3.3.3 进一步规范公司治理结构 |
3.3.4 提升公司形象及构建发展愿景 |
3.4 小结 |
第四章 商洛农村商业银行新三板上市必要性 |
4.1 商洛农村商业银行新三板上市环境分析 |
4.1.1 商洛经济金融运行情况 |
4.1.2 商洛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概况 |
4.2 商洛农村商业银行新三板上市内部动因论证 |
4.2.1 不良贷款持续反弹 |
4.2.2 资本充足率需要进一步提升 |
4.2.3 商洛辖内农商银行公司治理需借助外力推动提升 |
4.3 商洛农村商业银行新三板上市外部动因论证 |
4.3.1 商洛农商银行定向募股遭遇瓶颈 |
4.3.2 商洛辖内缺乏合格投资者 |
4.3.3 “新三板”挂牌对商洛辖内农商银行具有吸引力 |
4.4 小结 |
第五章 商洛农村商业银行新三板上市可行性 |
5.1 商洛农商银行能够达到新三板上市要求 |
5.2 商洛农商银行主要指标优于样本银行 |
5.3 商洛农商银行在商业模式上具备新三板上市可行性 |
5.3.1 商业模式比较 |
5.3.2 上市后情况比较 |
5.4 商洛农商银行在经营方面具备新三板上市可行性 |
5.4.1 辖内农商银行在经营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
5.4.2 辖内农商银行在监管指标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
5.4.3 辖内农商银行在股权价值方面具有发现潜力 |
5.5 商洛农商银行在效率方面具备新三板上市可行性 |
5.5.1 DEA模型评价指标的选取 |
5.5.2 样本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5.5.3 实证分析与结果 |
5.5.4 小结 |
5.6 商洛农村商业银行新三板上市外部效应分析 |
5.6.1 引入高质量股东优化公司治理 |
5.6.2 利用资本市场实现价值发现 |
5.6.3 实现融资渠道的多元化 |
5.6.4 实现股权激励与股份流转的市场运作 |
5.6.5 实现品牌提升和信用增值的放大效应 |
第六章 商洛农村商业银行新三板拟上市案例分析 |
6.1 辖内G农商银行基本情况 |
6.2 辖内G农商银行增资原因分析 |
6.2.1 亟需进行资本补充 |
6.2.2 业务发展受制约 |
6.3 辖内G农商银行新三板上市分析 |
6.3.1 辖内G农商行运营情况 |
6.3.2 辖内G农商银行新三板上市达标分析 |
6.3.3 辖内G农商银行新三板上市规划 |
6.4 辖内G农商银行新三板上市存在问题 |
6.4.1 改制达标的压力仍然比较大 |
6.4.2 股权结构及股东人数尚不符要求 |
6.4.3 法人治理的独立性易受影响 |
第七章 商洛农村商业银行新三板上市的对策及建议 |
7.1 商洛商业银行新三板上市的对策 |
7.1.1 完备自身管理提高各项经营指标 |
7.1.2 适当调整股权结构及股东人数 |
7.1.3 增强法人治理的独立性 |
7.2 商洛农村商业银行上市新三板的建议 |
7.2.1 通过上市新三板推动农商银行的公司治理前沿化 |
7.2.2 通过上市新三板推动农商银行的价值探索跨越化 |
7.2.3 通过上市新三板推动农商银行的融资渠道多元化 |
7.2.4 通过上市新三板推动农村商业银行的股权激励与股份流转市场化 |
7.2.5 通过上市新三板推动农商银行品牌提升和信用增值最大化 |
7.3 小结 |
第八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大数据对我国高校教育管理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问题研究背景 |
二、选题目的及意义 |
(一) 选题目的 |
(二) 课题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 研究概况 |
(二) 大数据相关问题研究 |
(三) 高校教育管理大数据相关问题研究 |
四、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内容 |
(三)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大数据的一般性研究 |
一、大数据概念、特点与本质分析 |
(一) 大数据相关概念厘定 |
(二) 大数据的特点 |
(三) 大数据的本质 |
二、大数据产生的技术背景 |
(一) 大数据存储技术 |
(二) 大数据生产技术 |
(三) 数据挖掘技术 |
(四) 物联网技术 |
(五) 云计算技术 |
(六) 人工智能技术 |
三、大数据社会的基本特征 |
(一) 事物的数据化存在 |
(二) 大数据预测未来 |
(三) 数据有限控制力 |
四、大数据的价值 |
(一) 大数据重塑生产关系 |
(二) 大数据促进思维变革 |
(三) 大数据推动社会变革 |
五、大数据的风险 |
(一) 技术应用风险 |
(二) 经济社会风险 |
(三) 数据独裁风险 |
(四) 人之异化风险 |
第二章 大数据对我国高校教育管理发展带来的影响 |
一、高校教育管理的本质及发展趋势 |
(一) 高校教育管理的本质 |
(二) 传统高校教育管理存在的弊端 |
(三) 现代高校教育管理发展的趋势 |
二、高校大数据教育管理一般性分析 |
(一) 高校教育管理大数据的类型 |
(二) 高校大数据教育管理的特点 |
三、大数据对我国高校教育管理发展带来的双重影响 |
(一) 大数据对我国高校教育管理带来的积极影响 |
(二) 大数据对我国高校教育管理带来的消极影响 |
(三) 大数据对我国高校教育管理双重影响之深层分析 |
第三章 我国高校大数据教育管理发展现状 |
一、我国高校大数据教育管理的信息化背景 |
(一) 教育信息化战略地位得以确立 |
(二) 学校网络教学环境建设明显改善 |
(三) 国家教育资源云服务体系初具规模 |
(四) 教育信息化投资规模不断增长 |
(五) 大数据研究机构层出不穷 |
(六) 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开始实施推进 |
(七) 教育产品全生态发展局面基本形成 |
二、我国高校大数据教育管理发展取得的主要成绩 |
(一) 高校CIO制度初步建立 |
(二) 高校信息基础设施投入不断加大 |
(三) 高校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 |
(四) 高校教育管理效能不断提升 |
三、我国高校大数据教育管理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 缺乏系统规划 |
(二) 缺乏资金保障 |
(三) 缺乏法规体系 |
(四) 缺乏专业支撑 |
(五) 缺乏共享机制 |
(六) 缺乏协同创新 |
(七) 缺乏有效激励 |
第四章 促进我国高校大数据教育管理发展的思考及对策 |
一、树立大数据教育管理发展理念 |
(一) 树立分享理念 |
(二) 坚持"以用户为中心"导向 |
二、坚持大数据教育管理发展原则 |
(一) 以人为本原则 |
(二) 扬长避短原则 |
(三) 疏堵结合原则 |
三、加强大数据教育管理顶层设计 |
(一) 制订战略规划 |
(二) 加强组织领导 |
(三) 明晰发展架构 |
四、完善大数据教育管理制度规约 |
(一) 建立完善大数据制度体系 |
(二) 解决大数据建设有关争议 |
(三) 加快制定大数据相关标准 |
五、促进大数据教育管理协同发展 |
(一) 政府宏观引导 |
(二) 社会积极参与 |
(三) 开展国际合作 |
六、创新大数据教育管理分享机制 |
(一) 采取分步实施逐步推进的方式 |
(二) 建立利益共享的激励机制 |
七、构建大数据教育管理评价体系 |
(一) 建立完善评价体系 |
(二) 建立完善评价方式 |
八、强化大数据教育管理师资培养 |
(一) 改革培训体系 |
(二) 创新培训方式 |
(三) 协同多元力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与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
攻读博士期间主持和参与完成的科研课题 |
攻读博士期间获得的科研奖励和教学奖励 |
后记 |
(5)基于定居成本效益分析的远郊型小城镇人口集聚能力研究 ——以武汉市汪集街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意义和方法 |
1.3 研究内容 |
1.4 相关概念 |
1.5 研究对象 |
1.6 研究框架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和成本效益理论模型 |
2.1 国外小城镇的发展情况和相关研究综述 |
2.2 国内小城镇相关研究综述 |
2.3 大都市郊区小城镇的人口集聚能力和成本效益特征 |
2.4 成本-收益理论综述及模型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3 武汉远郊型小城镇人口集聚能力及其成本与效益 |
3.1 武汉远郊型小城镇的发展现状特征及问题 |
3.2 建国后武汉远郊型小城镇人口集聚力的变化历程 |
3.3 武汉远郊型小城镇的定居成本与人口集聚 |
3.4 武汉远郊型小城镇人口集聚成本和效益的相关因素 |
3.5 武汉远郊型小城镇人口集聚能力的测度 |
3.6 本章小结 |
4 武汉远郊型小城镇的人口集聚能力优化策略 |
4.1 武汉远郊型小城镇人口集聚模式的选择 |
4.2 武汉远郊型小城镇的人口集聚能力优化策略 |
4.3 武汉远郊型小城镇的适宜人口规模等级体系探究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成本效益的武汉市新洲区汪集街道案例研究 |
5.1 汪集街道人口集聚能力现状和问题 |
5.2 汪集街道人口集聚的规模效益分析 |
5.3 汪集街道人口集聚能力的提升策略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本文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附表2.2015年国内25个大都市的定居成本和收益情况 |
附表3.2015年国内23个大都市的城镇和农村收入支出情况 |
附表4.2010-2014年部分远郊型小城镇镇区人口变化一览表 |
附表5.武汉都市圈中小城镇人口、房价和收入情况一览表 |
附表6.武汉远郊型小城镇镇区人口、农民收入和房价一览表(2015年) |
附表7.鄂州市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全年现金收支情况(单位:元) |
附表8.新洲、江夏和鄂州小城镇一产产值与镇区人口一览表(2014年) |
附表9.国内200个中小城镇城镇人口和农民房价收入比一览表(2015年) |
附表10.新洲区小城镇人口、房价和农民收入数据一览表 |
附表11.武汉远郊型小城镇调研情况 |
附表12.2017年武汉远郊型小城镇人口流动情况调查问卷 |
(6)新常态下中国会展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价值 |
二、现实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会展业现状研究 |
二、地区会展业发展状况研究 |
三、会展产业集聚研究 |
四、会展业发展路径研究 |
第四节 研究内容 |
第五节 研究可能存在的创新点 |
第二章 会展业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会展业的基本概念界定 |
一、会展 |
二、会展活动 |
三、会展产业 |
四、会展经济 |
五、会展文化 |
第二节 有关会展业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交换理论 |
二、Ap的社会交换过程模型 |
三、区位选择理论 |
四、增长极理论 |
五、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三章 中国会展业的建设进程 |
第一节 中国会展业的起源 |
一、传统会展 |
二、现代会展 |
第二节 中国会展业的发展现状 |
一、总体发展形势 |
二、会展经济带发展形势 |
三、省(市、直辖区)发展形势 |
四、UFI认证情况 |
第三节 中国会展业的发展趋势 |
一、产业融合将进一步创新发展 |
二、绿色会展将成为发展趋势 |
三、专业展成为行业主流 |
第四节 中国会展业的成功模式 |
一、大型产品贸易会展——以“广交会″为例 |
二、轻工产品贸易类会展——以“义博会”为例 |
三、旅游会议类会展——以“西博会”为例 |
四、会展业的城市名片效应——以“博鳌亚洲论坛”为例 |
第四章 中国会展业的相关量化研究 |
第一节 基于灰色关联模型的会展业与城市产业结构之间的关联分析 |
一、城市产业结构内涵 |
二、会展业与城市产业结构之间的理论关联 |
三、会展业与产业结构转型 |
四、会展业促进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的作用机制 |
五、会展业与城市产业结构之间的关联研究 |
六、结果分析 |
第二节 基于L-Q灰色预测模型的中国会展业发展趋势分析 |
一、中国会展业的规模分析 |
二、“十三五”时期中国会展业的规模预测 |
三、结果分析 |
第五章 中国会展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地区差异明显,时空分布不均衡 |
二、缺失全国性行业组织,自律性有待提高 |
三、专业人才队伍匮乏,展会服务水平较低 |
四、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缺失,规范性不足 |
五、政府和市场地位不突出,市场化程度低 |
六、参与国际化程度低,对外竞争力不强 |
七、粗放型扩张导致会展质量较低,会展文化亟待提升 |
八、盲目投资加剧资源浪费,会展创新性不够 |
第六章 世界会展业的发展模式及对中国的启示 |
第一节 世界会展业的发展概况 |
第二节 世界主要国家会展业发展模式 |
一、政府推动型模式—以德国为例 |
二、市场主导型—以新加坡为例 |
三、政府市场结合型—以美国、法国为例 |
第三节 世界会展业对经济的拉动效应模式 |
一、日内瓦的互动效应 |
二、维也纳的互动效应 |
三、巴黎的互动效应 |
四、纽约的互动效应 |
第四节 世界会展业发展趋势 |
一、将更加关注现代科技与实物展览的结合,持续秉承环保观念 |
二、会展内容将更加细化、体现专业性,会展一体化增强 |
三、国际化运作进程加快,会展规模不断扩大 |
四、会展中心逐渐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多极化发展趋势明显 |
第五节 世界会展业对中国的启示 |
一、明确政府在会展业的职能与定位 |
二、健全会展业相关法律规范 |
三、充分发挥市场机制 |
四、发挥行业协会组织的作用 |
五、加强会展业专业人才的培训 |
第七章 新常态下中国会展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
一、统筹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区别对待地区差异性 |
二、建立全国统一会展管理机构,推动从会展大国向会展强国转变 |
三、加快培养高素质会展人才队伍,打造优质会展服务团队 |
四、建立健全会展法律法规体系,推进会展法治化进程 |
五、理顺政府与市场间的协调关系,让市场充分发挥作用 |
六、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升会展国际话语权 |
七、推进集约型绿色发展之路,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八、顺应“互联网+会展”行业趋势,提高会展创新能力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总结 |
一、主要结论 |
二、研究不足 |
第二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学术成果情况 |
(7)苏州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相关研究及实践总结 |
2.1 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的相关概念 |
2.1.1 对物流概念的解析 |
2.1.2 对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概念的解析 |
2.2 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的相关研究 |
2.2.1 国外相关研究 |
2.2.2 国内相关研究 |
2.2.3 相关研究述评 |
2.3 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的建设实践 |
2.3.1 建设经验分析 |
2.3.2 建设条件总结 |
第三章 苏州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建设的现实基础 |
3.1 苏州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建设的条件 |
3.1.1 城市区位条件分析 |
3.1.2 建设需求条件分析 |
3.1.3 物流基础条件分析 |
3.1.4 发展环境条件分析 |
3.2 苏州市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的竞争力分析 |
3.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2 研究过程 |
3.2.3 聚类分析 |
3.2.4 评价结果分析 |
3.3 苏州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 |
3.3.1 多式联运的短板不利于充分发挥区位优势 |
3.3.2 工业产值增长的乏力弱化了物流需求动力 |
3.3.3 运营主体与专业人才成为发展的薄弱环节 |
3.3.4 物流发展环境与保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苏州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建设的策略 |
4.1 以区位优势奠定苏州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地位 |
4.1.1 对接“一带一路”建设,提升苏州的国际竞争力 |
4.1.2 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强化苏州的区域影响力 |
4.1.3 优化苏南创新示范功能,构筑苏州产业创新高地 |
4.2 以物流需求激发苏州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活力 |
4.2.1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 |
4.2.2 对接国内国外市场,做优做强商贸流通业 |
4.2.3 加快建设特大城市,提升居民的消费能级 |
4.3 以物流发展夯实苏州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基础 |
4.3.1 构建重点物流体系 |
4.3.2 优化物流空间布局 |
4.3.3 优化运营主体水平 |
4.3.4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4.3.5 强化人才支撑作用 |
4.4 以环境优化保障苏州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优势 |
4.4.1 完善体制机制 |
4.4.2 优化政策环境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创新 |
5.3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中国房地产税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1 选题背景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对象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对象 |
1.4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4.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4.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5 国内外房地产税收现状 |
1.5.1 国外房地产税收现状 |
1.5.2 我国房地产税收现状 |
1.6 研究方法及结构安排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结构安排 |
1.7 论文创新及不足 |
2 房地产税的理论依据 |
2.1 土地受益论 |
2.1.1 受益论的主要观点 |
2.1.2 评价与应用 |
2.2 公共财政论 |
2.2.1 公共财政论的主要观点 |
2.2.2 评价与应用 |
2.3 房地产税的资源配置相关理论 |
2.3.1 外部效应论 |
2.3.2 税收非中性论 |
2.3.3 评价与应用 |
3 房地产税的历史沿革 |
3.1 房产税的起源与发展 |
3.1.1 房产税的起源 |
3.1.2 房产税的变革 |
3.2 房产税与土地税的并行与统一 |
3.2.1 单独征收的房产税 |
3.2.2 并行征收的土地税和房产税 |
3.2.3 统一征收的土地税和房产税 |
3.3 房地产税改革启示 |
3.3.1 房地产税不是舶来品 |
3.3.2 对居民房地产征税并非新生事物 |
3.3.3 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可合并征收 |
4 房地产税改革的必要性 |
4.1 征收现状 |
4.1.1 现行政策规定 |
4.1.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 改革必要性 |
4.2.1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需要 |
4.2.2 解决“土地财政”问题的需要 |
4.2.3 缩小贫富差距的需要 |
4.2.4 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需要 |
5 房地产税改革的基本思路 |
5.1 改革目标 |
5.1.1 筹集地方财政收入 |
5.1.2 调节居民财富分配 |
5.1.3 合理配置土地资源 |
5.2 改革重点 |
5.2.1 设立房地合一的税种 |
5.2.2 提高税收法律层级 |
5.2.3 将居民住房纳入征税 |
5.2.4 科学设定计税依据 |
5.2.5 相关税费并行改革 |
5.3 改革难点及对策分析 |
5.3.1 纳税人税收负担能力的衡量 |
5.3.2 居民基本居住需求的保障 |
5.3.3 税收立法权限与因地制宜存在矛盾 |
5.4 改革路径 |
5.4.1 改革路径 |
5.4.2 改革路径的选择 |
5.4.3 改革的具体安排 |
5.5 改革效应分析 |
5.5.1 地方政府收入格局有所改变 |
5.5.2 居民住房消费更加合理 |
5.5.3 居民贫富差距有所减小 |
5.5.4 短期内住宅价格出现理性回归 |
5.5.5 房地产税收制度更加完善 |
6 房地产税的制度设计 |
6.1 征税对象 |
6.1.1 经营性房地产适用一般规定 |
6.1.2 居民住房的特殊说明 |
6.2 纳税义务人 |
6.2.1 经营性房地产的纳税义务人适用一般规定 |
6.2.2 居民住房的纳税义务人须考虑具体情况 |
6.2.3 扣缴义务人 |
6.3 计税依据 |
6.3.1 计税依据的分类 |
6.3.2 计税依据的选择 |
6.3.3 税基评估值的测算 |
6.4 税率 |
6.4.1 税率的分类及比较 |
6.4.2 经营性房地产的税率选择及测算分析 |
6.4.3 居民住房的税率选择及测算分析 |
6.5 税收优惠 |
6.5.1 经营性房地产的税收优惠 |
6.5.2 居民住房的税收优惠 |
7 房地产税收配套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
7.1 建立税源信息共享制度 |
7.1.1 房地产管理部门建立房地产清册 |
7.1.2 公安等部门共同建立家庭信息清册 |
7.1.3 税务部门建立税源信息交互平台 |
7.2 建立税基评估制度 |
7.2.1 税基评估的特点 |
7.2.2 评估机构的设立 |
7.2.3 评估方法的选择 |
7.2.4 评估争议的处理 |
7.2.5 评估时点及评估周期的确定 |
7.3 完善税收征管制度 |
7.3.1 构建新的房地产税征收机制 |
7.3.2 设定新的税收征管流程 |
7.3.3 运用社会信用体系强化税收征管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的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产业结构转型及调整的必要性 |
1.1.2 空间结构优化的必要性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评述 |
1.3 相关概念 |
1.3.1 产业结构调整 |
1.3.2 城市空间结构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框架 |
2 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空间结构相关基础研究 |
2.1 相关理论 |
2.1.1 城市经济理论 |
2.1.2 城市空间基础理论 |
2.2 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
2.2.1 产业分类 |
2.2.2 当前影响产业结构的新因素 |
2.2.3 产业结构演进规律 |
2.2.4 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容 |
2.3 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
2.3.1 空间结构模式 |
2.3.2 城市空间结构演变规律 |
2.4 本章小结 |
3 产业结构调整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及优化策略 |
3.1 产业结构调整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
3.1.1 产业结构调整引起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
3.1.2 产业结构调整引起用地规模变化 |
3.1.3 产业结构调整对城市空间功能区的影响 |
3.1.4 产业结构调整对城市空间“集聚——分散”的影响 |
3.2 城市空间结构优化要素选取及影响 |
3.2.1 土地利用结构 |
3.2.2 城市密度 |
3.2.3 城市形态 |
3.2.4 用地布局 |
3.2.5 联系通道 |
3.3 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的城市空间结构模式评价 |
3.3.1 空间结构阶段论的产业结构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关系 |
3.3.2 产业结构调整影响下的城市空间结构分析 |
3.4 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的城市空间结构优化措施 |
3.4.1 城市空间结构的宏观优化策略 |
3.4.2 城市空间结构的要素优化 |
3.5 本章小结 |
4 重庆主城区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历程 |
4.1 重庆多中心组团空间结构的萌芽(1891-1949 年) |
4.1.1 产业结构调整背景 |
4.1.2 城市空间结构及特征 |
4.1.3 建国前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的城市空间结构评述 |
4.2 重庆多中心组团空间结构的形成(1949 年-1997 年) |
4.2.1 产业结构调整背景 |
4.2.2 城市空间结构及特征 |
4.2.3 直辖前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的城市空间结构评述 |
4.3 重庆多中心组团空间结构的完善(1997 年-2010 年) |
4.3.1 产业结构调整背景 |
4.3.2 城市空间结构及特征 |
4.3.3 “十二五”前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的城市空间结构评述 |
4.4 本章小结 |
5 目前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的重庆主城区空间结构优化 |
5.1 重庆产业结构调整趋势 |
5.1.1 目前产业结构变化概况 |
5.1.2 产业结构发展总体趋势 |
5.1.3 第二产业调整趋势 |
5.1.4 第三产业调整趋势 |
5.2 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的空间结构趋势与现状矛盾 |
5.2.1 土地利用结构 |
5.2.2 城市密度 |
5.2.3 城市形态 |
5.2.4 用地布局 |
5.2.5 联系通道 |
5.3 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的城市空间结构优化措施 |
5.3.1 以产业规划为依据,协调产业用地比例 |
5.3.2 依托新区产业提高城市密度,疏解老城密度压力 |
5.3.3 城市增长边界制定,工业退城进园 |
5.3.4 加强副中心培育,合理组团分工 |
5.3.5 完善枢纽联系网络,构建以轨道交通为导向的组团间快速联系通道 |
5.4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主要成果与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主要工程实践项目 |
(10)长沙商业用地空间结构演变特征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化与市场化进程中城市经济和社会的转型 |
1.1.2 快速城市化凸现诸多土地利用问题 |
1.1.3 消费驱动型经济时代刺激商业空间的拓展与优化 |
1.2 研究领域及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商业用地的概念界定 |
1.2.2 城市空间结构及其要素 |
1.2.3 研究领域的界定 |
1.2.4 研究区域及时间界定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
1.3.1 城市商业用地相关研究进展 |
1.3.2 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进展 |
1.3.3 城市空间结构演变机制的研究进展 |
1.3.4 研究述评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内容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主要内容 |
1.5.3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理论借鉴与辨析 |
2.1 零售商业及商业空间相关理论 |
2.1.1 零售地理学理论 |
2.1.2 商业区位理论 |
2.2 城市空间结构基础理论 |
2.2.1 空间结构的尺度理论 |
2.2.2 空间结构的惯性理论 |
2.3 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理论 |
2.3.1 空间结构演化的阶段理论 |
2.3.2 空间结构的演化规律 |
2.3.3 空间结构的演化方式 |
第3章 长沙商业用地空间动态演化及特征 |
3.1 研究区域概况及数据来源 |
3.2 分析方法及数据处理 |
3.2.1 用地扩张强度和扩张速度 |
3.2.2 GIS相关分析方法模型的构建 |
3.3 商业用地的变化空间格局与演变过程 |
3.3.1 长沙商业用地扩张强度和速度 |
3.3.2 长沙商业用地的空间聚集程度分析 |
3.3.3 长沙商业用地的规模变化程度分析 |
3.3.4 长沙商业用地的演化方向 |
3.3.5 长沙商业用地演化的空间分异 |
3.4 商业用地空间结构的动态演化特征 |
3.4.1 长沙商业用地空间演化的阶段性特征 |
3.4.2 长沙商业用地空间演化层级特征 |
3.4.3 长沙商业用地空间演化内聚式特征 |
3.4.4 长沙商业用地空间扩展方式特征 |
第4章 长沙商业用地空间演变的驱动机制 |
4.1 宏观区域尺度:体制政策变迁带来的策动作用 |
4.1.1 经济体制改革与信息化进程 |
4.1.2 国家土地政策的变动 |
4.1.3 国家政策的倾斜:对长株潭试验区的扶持 |
4.1.4 政府干预与政策法规的实施 |
4.2 中观城市尺度:经济发展的驱动和社会的推动作用 |
4.2.1 经济发展与用地扩张的关联性 |
4.2.2 人口分布的空间重构 |
4.2.3 商业用地布局的历史格局 |
4.2.4 城市群的商业空间协作与竞争 |
4.3 微观感知尺度:区位交通引导的基础作用 |
4.3.1 自然地理环境的约束 |
4.3.2 城市道路快速发展与交通压力 |
4.3.3 居民消费需求与消费结构 |
4.4 长沙商业用地空间演变的综合驱动机制 |
第5章 长沙商业用地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
5.1 商业用地空间结构发展的现状问题 |
5.1.1 原有商业中心地位强大导致空间外拓动力不足 |
5.1.2 外围片区分散拓展出现蔓延态势 |
5.1.3 商业用地开发建设与人口增长出现错位发展 |
5.1.4 中心区破碎的土地划分和地价攀升面临整合难题 |
5.1.5 商业业态的不均衡发展导致商业网络体系尚未形成 |
5.1.6 城市规划体系对商业发展指引的缺失 |
5.2 商业用地空间结构的发展对策 |
5.2.1 改善用地增长方式,实现空间结构的可持续 |
5.2.2 政府主动调控,实现空间结构的最佳集体选择 |
5.2.3 完善城市商业体系,建立均衡网络化的多中心结构 |
5.2.4 优化城市交通网络,加强与城市土地利用的协同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学术会议情况 |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项目 |
致谢 |
四、常熟零售业现状和新一轮发展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小城市工业园区产业空间优化研究 ——以宁津县工业园区为例[D]. 仪帆. 山东建筑大学, 2019(09)
- [2]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演化与上海城市功能优化研究 ——历史进程、理论分析与政策研究[D]. 钱洁.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8(08)
- [3]商洛农村商业银行新三板上市对策研究[D]. 孙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01)
- [4]大数据对我国高校教育管理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陈桂香. 武汉大学, 2017(08)
- [5]基于定居成本效益分析的远郊型小城镇人口集聚能力研究 ——以武汉市汪集街道为例[D]. 高永波. 华中科技大学, 2017(04)
- [6]新常态下中国会展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 赵富森.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6(12)
- [7]苏州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建设研究[D]. 任圣臣. 苏州科技大学, 2016(05)
- [8]中国房地产税问题研究[D]. 田芳. 东北财经大学, 2015(08)
- [9]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的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D]. 王玉祺. 重庆大学, 2014(01)
- [10]长沙商业用地空间结构演变特征及机制研究[D]. 孙可. 湖南大学, 2014(03)
标签:新常态论文; 长三角城市群规划论文; 会展行业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 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