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为了探明杂交糯稻的主要生物学特性,以期为杂交糯稻的生产应用提供理论指导。研究了糯稻亲本及杂交糯稻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并对杂交糯稻的主要营养成份和品质作了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生物学特性研究(1)糯与非糯不育系等基因系具有相同的生育期,十分相似的农艺性状、穗部性状、花器性状、花粉不育特性,光温敏核不育系还具有相同的育性转换特性。(2)糯与非糯保持系、恢复系及杂交稻等基因系各时期的分蘖力总体差异不显著。除D62wxB外,糯与非糯保持系、恢复系以及杂交稻等基因系在剑叶长、倒2叶长、倒1节长、倒2节长、倒3节长、倒4节长、生育期诸性状上差异均不显著。(3)糯与非糯保持系、恢复系和杂交稻在有效穗、穗粒数上差异不显著,但糯稻穗粒数均比非糯稻多,而有效穗的变化没有规律,有的糯稻多,有的则相反;除明恢86wxR外,糯稻结实率均比相应的非糯稻高,其中Ⅱ-32wxB、蜀恢527wxR、D62wxA/明恢86 wxR和D龙特浦wxA/蜀恢527 wxR与相应的非糯稻差异达显著水平:糯稻千粒谷重、千粒糙米重无一例外的比相应的非糯稻小,而且差异均达显著水平。(4)糯稻保持系、恢复系和杂交稻实际产量均比相应的非糯稻低,有的糯稻亲本差异达显著水平,但杂交糯稻差异不显著。(5)除D62wxB和明恢86wxR在谷粒宽上与相应的非糯稻差异显著外,糯与非糯保持系、恢复系以及杂交稻等基因系在谷粒(糙米)长、谷粒(糙米)宽、谷粒(糙米)厚以及长/宽诸性状上差异不显著。(6)非糯杂交稻构成产量的四因素对产量的直接效应值大小,依次为千粒重>穗粒数>有效穗>结实率;而杂交糯稻则依次为千粒重>结实率>有效穗>穗粒数,杂交糯稻改变了四因素对产量直接效应的顺序,结实率的直接效应值变大。(7)杂交糯稻在起始灌浆潜势(R0)、平均灌浆速率(Gmean)、最大灌浆速率(Gmax)上比相应的非糯稻低,尽管在灌浆持续时间t(99%)上比非糯稻略长,结果仍导致杂交糯稻籽粒千粒重显著降低。2.营养成份分析及稻米品质洲定(1)杂交糯稻粗蛋白含量比相应的非糯稻均略有提高,增幅为2.62%~7.69%,杂交糯稻粗蛋白含量平均为10.41%,比对照平均增加4.94%。(2)糯与非糯杂交稻等基因系各种氨基酸含量及氨基酸总量略有不同。从平均值看,杂交糯稻各种氨基酸含量(包括必需氨基酸、半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和氨基酸总量均高于相应的非糯稻。(3)杂交糯稻钙、铜、铁含量均比相应的非糯稻高,而镁含量均比相应的非糯稻低;钠和锰含量变化没有规律,有的杂交糯稻略高,有的则相反。(4)杂交糯稻饱和脂肪酸含量,无论是绝对含量还是相对含量,均比相应的非糯稻高;除Ⅱ-32wxA/明恢86wxR外,杂交糯稻不饱和脂肪酸绝对含量均比相应的非糯稻高。(5)杂交糯稻稻米品质各项指标都与常规糯稻鄂荆糯6号很接近,其中阴糯米率为0,白度为1级,胶稠度都在100mm以上;碱消值变幅4.0~6.0级;直链淀粉含量因组合不同,变幅2.0%~2.2%;蛋白质含量较高,变幅11.1%~12.5%。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红色糯稻新品种桂红糯1号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J]. 种子 2020(05)
- [2].优质抗病杂交糯稻不育系闽农糯6A的选育及应用[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19(06)
- [3].高产优质杂交糯稻新品种黔糯优88的选育[J]. 贵州农业科学 2020(05)
- [4].优质杂交糯稻新组合闽糯6优6号[J]. 杂交水稻 2020(05)
- [5].汨罗市特色糯稻发展现状及创新思路[J]. 吉林农业 2019(16)
- [6].6个糯稻资源鉴定及利用研究初报[J]. 北京农业 2015(21)
- [7].糯稻的抗病性与主要病害的防治研究[J]. 湖北植保 2015(06)
- [8].糯稻[J]. 人与生物圈 2008(05)
- [9].绿色食品香糯稻生产技术规程[J]. 农业装备技术 2020(02)
- [10].优质高产杂交糯稻新组合糯两优7号的选育与应用[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20(04)
- [11].优质杂交糯稻新组合信优糯5533的选育及应用[J].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16(04)
- [12].优良香糯稻新品种渝糯653通过审定[J]. 植物医生 2017(06)
- [13].单季杂交晚糯稻组合浙糯优1号[J]. 浙江农业科学 2017(10)
- [14].三峡库区水稻新品种糯稻1号种植区域适宜性分析[J]. 南方农业 2015(36)
- [15].杂交糯稻嘉糯Ⅰ优721高产保质制种技术[J]. 杂交水稻 2016(03)
- [16].桂东地区黑糯稻—黑木耳轮作栽培技术[J]. 广西农学报 2016(02)
- [17].高产优质杂交糯稻新组合嘉糯Ⅰ优721[J]. 杂交水稻 2016(05)
- [18].应城糯稻“脱颖”荆楚粮仓[J].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3(06)
- [19].萎缩中的糯稻圈[J]. 人与生物圈 2008(05)
- [20].侗族传统珍稀糯稻丢失的文化思考[J]. 鄱阳湖学刊 2012(02)
- [21].发挥资源优势 打造糯稻第一市[J]. 农村工作通讯 2012(23)
- [22].论贵州在我国糯稻栽培圈中的历史地位[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13)
- [23].杂交籼糯稻新组合——嘉糯1优6号[J]. 福建农业 2011(06)
- [24].论贵州在我国糯稻栽培圈中的历史地位(英文)[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1(07)
- [25].两系杂交糯稻新组合明糯优6号[J]. 三明农业科技 2011(02)
- [26].优质高产杂交糯稻新组合嘉糯1优2号的选育与应用[J]. 杂交水稻 2011(06)
- [27].杂交糯稻糯优28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J]. 农业科技通讯 2010(01)
- [28].优质糯稻新品种鑫糯1号的选育及应用[J]. 种子 2010(02)
- [29].优质抗病糯稻新品种龙糯3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0(03)
- [30].寒地优质糯稻新品种龙糯3号的选育与应用[J]. 作物杂志 2010(05)